《三國之名門公子》第一卷 深林人不知

第七章 鄒忌諷齊王納諫

第一卷 深林人不知

第七章 鄒忌諷齊王納諫

荀彧依舊微笑著準備傾聽幼子的敘述,卻聽荀粲很快來了個轉折:「但我覺得就算那個什麼鄒忌再美,也肯定沒有爹爹美麗,在孩兒心裏,爹爹是最美麗的!」
不只是南楚發生了大事,北漢丞相曹操同樣幹了大事,他下令:「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荀彧與荀攸都在讚歎荀顗的心機,但卻不知道這全是荀粲設計的,至於那書上的註釋倒只能算是巧合,荀粲只是根據這個突發事件來稍微給父親提個醒罷了。
荀攸撫手而贊道:「此子真是天縱奇才啊,如果這書上的註釋也是他故意為之的話,那麼可真是步步設計,循循善誘,可謂一片苦心,文若,你真的還要這樣固執嗎?漢室已衰矣……」
荀顗此時彷彿思路已經清晰起來,將自己對這篇《鄒忌諷齊王納諫》思考都說了出來,他侃侃而談道:「我覺得鄒忌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擁有卓遠的眼光,從這樣的小事讓齊王領悟到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讓人們敢於說真話,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荀粲從哥哥那裡知道這個消息時,不由感嘆不已,他原本還覺得這是個與原本那個三國不同的世界,卻不想這美周郎還是英年早逝了,不過說起來,若是這英姿勃發的周郎不英年早逝的話,或許也不會得到那麼多人的嘆息,畢竟這周瑜可是一把火救了整個江東啊。
荀攸見荀彧陷入深思,也不打擾,只是津津有味的看著書籍上的註釋,心中愈發喜愛荀彧的六子荀顗,荀攸長子早夭,次子愚鈍,不得他喜,如今碰到一個好苗子,真的很想讓荀顗繼承自己衣缽!
荀彧讓侍女將兄弟倆帶了出去,對一旁若有所思的荀攸淡淡道:「公達,難道顗兒是暗喻我與丞相嗎?不過,我欲直諫丞相不晉封魏公,他是如何猜到的呢?」
荀彧與荀攸對視一眼,都讚賞的點了點頭,此時卻聽荀粲天真的說道:「爹爹,我覺得哥哥說得很對,但是我覺得鄒忌這個人卻很狡猾,他明明可以直接勸諫齊王,卻要耍這樣的小聰明來委婉的勸諫。」
在一旁很期待荀顗發揮的荀攸不由翻了翻白眼,心中暗道,文若啊,你這偏愛得也太明顯了吧,雖然這小傢伙確實很可愛,但你也起碼擺出點嚴父的架子啊……
而作為潁川名門荀家的家主——荀彧,卻需要真正做出選擇了。
荀攸在一旁也面帶和善的笑,說起來,文若確實是個美男子,當年那個狂士禰衡曾在曹操眾手下面前大放厥詞,說「荀彧可使弔喪問疾」,而弔喪問疾的人必定要容貌俊美端莊的……文若那「留香荀令」之名也在士林傳為美談。
荀粲依舊用那種小孩子特有的天真的語氣道:「講的是齊國有一個和爹爹一樣做大官的人,叫做鄒忌,是個很有氣質的美男子……」
這一年冬日,在鄴城作銅雀台,鄴西三台,中曰銅雀台,高十丈,有層百一間。
荀彧與荀攸在一邊聽了連連點頭,荀顗雖然貪玩,但確實天資聰穎,這洋洋洒洒一篇古文背下來,竟然一氣呵成,沒有一絲停頓。
荀粲那烏溜溜的大眼睛中閃過一絲狡黠的神色,他鬆開哥哥的手,走到荀彧的身邊,撒嬌的抓起爹爹的手,用奶聲奶氣的聲音道:「爹爹,哥哥可是給我講過什麼戰國策的故事呢。
就在二荀秘密商談之時,這一年卻發生了許多大事,南楚大都督周瑜在女兒周徹出生之後,覲見丞相孫權,請求發兵取蜀,孫權同意,周瑜卻在去蜀途中病逝于巴陵巴丘。南楚素服舉哀,甚至有無數痴情于「顧曲周郎」的女孩為其殉情,一代英才英年早逝確實令人唏噓不已。而後魯肅代周瑜領兵。程普代領南郡太守。
荀彧聽了荀攸的一番話,臉上陰晴不定,他心中那種直諫的想法已經慢慢動搖了,可能真的會如同顗兒所說,既達不到效果,又遭到丞相猜忌,但是他過不了自己內心那一關!他無法讓自己恪守的東西遭到玷污!
荀彧看著這個被自己溺愛的幼子那可愛無比的模樣,很快將荀顗的事放到一旁,很寵溺的將小荀粲抱進懷中,裝作很有興趣道:「噢,顗兒給你講的是什麼故事啊?」
荀粲向荀顗使了個眼色,荀顗會意,他用清脆稚嫩聲音背誦道:「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荀彧本來還興緻勃勃的聽著兄弟倆辯論,但是慢慢的神色卻變得愈發凝重,繼而額頭居然出現了一絲冷汗!
荀粲又給荀顗使了個眼色,於是荀顗很自然的反駁道:「弟弟你錯了,我倒是覺得作為一國之王肯定不喜歡聽那種直言勸諫,這種委婉的方式比直接的好,你看齊王都採納了鄒忌的觀點。」
荀彧老臉略帶微紅,雖然經常得到別人讚揚,但卻從沒聽到這樣樸素露骨的,不過他的心裏卻非常開心,誰不希望自己在孩子眼中就是最好的呢?荀粲這一記馬屁讓荀彧心中美死了……
比起銅雀台,唯才是舉令才是最引人注目的,看起來曹操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削弱世家門閥的力量,先唯才是舉,而後再進一步真正的採用南楚的科舉制,要知道,南楚的科舉制可是遭到江東世家大族控制的,是虛的,而曹操卻有真正採用科舉制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