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名門公子》第六卷 半緣修道半緣君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篇

第六卷 半緣修道半緣君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篇

諸葛誕面露愕然之色,這時他心中隱隱覺得不妙,這時他忽然想到,這些博士們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一齊前來了,難不成是荀粲的故意的嗎?
荀粲聽到博士們的稱讚,沒有表現出任何自得之色,於他而言,古琴為他帶來的名聲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發自內心的喜歡這項樂器,並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撫琴不是為了迎合別人,最佳的聽眾,永遠是他自己。
其實,荀粲或許在早年成名時,以叛逆來標榜自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叛逆卻終究只是開始時炒作的一個手段罷了,面對那些無足輕重的「尊長」,荀粲自然可以狠狠的打臉,但面對這些真正的令人尊敬的大師,人脈名望都不缺的學者,他怎會那樣無腦的叛逆?
隗禧,字子牙,黃初中,為譙王郎中。王宿聞其儒者,常虛心從學。禧亦敬恭以授王,由是大得賜遺。禧既明經,又善星官,禧說齊、韓、魯、毛四家義,不復執文,有如諷誦。又撰作諸經解數十萬言,他在經學上的造詣,令人折服。
這麼多分量極重的太學博士來到這心湖水榭,讓原本覺得荀粲的三言兩語就讓這危機不了了之的情況徹底改變了,況且荀粲何德何能,能夠同這些真正的大師們並肩?
而外面的那些諸葛誕的托兒們也面面相覷,低聲議論道:
荀粲點了點頭,悠悠道:「班孟堅的《兩都賦》完全仿效司馬相如《子虛賦》。《子虛賦》分《子虛》、《上林》兩部分,《兩都賦》則分《西都》、《東都》;《子虛賦》虛擬亡是公針對楚之子虛、齊之烏有先生互相炫耀,而明天子之義,《兩都賦》由虛擬東都主人針對西都賓讚揚長安,望朝廷西顧,而盛稱洛邑制度,以折西賓淫侈之論;《子虛賦》前後兩部分轉接用亡是公聽然而笑曰,《兩都賦》則用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兩相比較,如出一轍,在總體風格上缺乏藝術創新,未能越出西漢藩籬,不過是以超過《子虛賦》近一千二百字的篇幅,更加典麗宏大而已。」
薛夏輕哼一聲,顯然覺得荀粲的問題很沒有意義,他隨意答道:「張平子亦是北漢文學大家,用現在的話說,他的理科也極其出色,在觀星之術上的造詣更是突出,如今你提到他,想來是因為那篇《二京賦》吧?」
而聽到董遇的問話,荀粲這時卻不慌不忙道:「諸位博士可知北漢文學大師班固班孟堅?」
而荀粲的這種淡然自若的神色,也讓眾博士們暗自點頭,謙虛沉穩,踏踏實實,這個公子榜首果然不是普通的青年,這樣的品質讓他們十分欣賞。
「怎麼回事,難道這些博士都是荀粲請來的,他哪來那麼大的自信?」
不過這杜寬看起來比較顯老,而且一副病怏怏的模樣,顯然身體較差,他的侄子杜預乃是歷史上西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學者,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功成之後,耽思經籍,博學多通,多有建樹,被譽為「杜武庫」。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及《春秋釋例》等,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杜寬對於《左傳》的研究對於他的侄子杜預有很大的影響,後來杜預寫成巨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不能不說是受到了叔父的啟發。
博士們或撫須微笑,或暗自點頭,或面帶奇色,顯然這其中有的博士同荀家的關係不錯,而有的對荀粲那完美的禮節覺得很有好感,還有的則是想看看今日荀粲到底能給他們能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不過,博士們都對荀粲的第一印象十分不錯,原本在他們想來,這荀粲年少成名,必定目中無人,恃才傲物,還有人傳聞這荀粲放蕩不羈,蔑視禮法,目無尊長,但今日一見,他們都覺得之前的傳聞果然是無稽之談。
看起來頗為威嚴的薛夏,也點了點頭,道:「不錯,荀博士在古琴上的造詣,我等早已在前幾日領教過了,心服口服。」
荀粲面帶微笑,又道:「那麼張衡張平子呢?」
……
董遇點頭,只是淡淡道:「自是知道,他乃一代史學大家,著有《漢書》,以及名賦《兩都賦》。」
眾人輕聲議論之時,眾博士也沒有浪費時間,那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董遇,首先輕咳一聲,對荀粲頗為溫和的說道:「那麼,荀博士請我們前來,可是真的有什麼名篇出世,至於荀博士能否擔當古琴音律的博士,老夫覺得無可爭議。」
荀粲的一番評論說得有理有據,不過眾人卻不知為何荀粲要說這些,不過他們依舊耐著性子看荀粲接下來會說什麼,荀粲繼續侃侃而談:「這張平子《二京賦》的體制比班固的賦更宏大、更細緻、更有特色。除了像它以前的事類賦一樣,鋪寫東西南北所有以及宮室、動植物等等外,還寫了許多民情風俗,像《西京賦》里寫了商賈、遊俠、騎士、辯論之士以及角抵百戲雜技幻術等,《東京賦》里寫驅逐疫鬼的大儺、方相等,都有極其生動、具體、繪聲繪色的描寫,張平子在頌揚漢朝國勢隆盛社會繁榮的同時,文詞中含著濃厚的『恤民』氣息,他仗義執言,指責官僚豪紳們的昏庸腐朽,黎民百姓的痛苦和仇恨,顯然在立意上,《二京賦》比《兩都賦》要高了一籌。」
蘇林,字孝友,陳留外黃人。博學,多通古今字指,凡諸書傳文間危疑,林皆訓釋。建安中,為五官將文學。黃初中,遷博士,給事中,封安成亭侯。
博士們見旁邊的諸葛誕那副輕浮的模樣,心中覺得隱隱不悅,而諸葛誕回過神來之後,卻馬上對著這些博士們說道:「各位博士,這荀粲人品卑劣,那兩篇古文明明是抄襲之作,卻不承認,請諸位博士讓這荀粲當眾寫一篇漢賦,以觀其是否抄襲!」
眾博士一致對荀粲在古琴造詣上的認可,讓圍觀的眾人們暗自讚歎,原來這荀粲居然早就為這些博士們演奏過了古琴,難怪這些博士們,對於荀粲的稱呼也是「博士」,看來荀粲的琴技已經將這些博士們征服了。
董遇這時似乎抓到了什麼,他有些驚疑不定的說道:「荀博士,難道你要寫出比這《兩都賦》、《二京賦》更為出彩的漢賦?」
杜寬,尚書僕射杜畿之子,比起前面的德高望重的老學者,他的年紀較小,年不過四十,其人清虛玄靜,敏而好古。以名臣門戶,少長京師,而篤志博學,絕於世務,其意欲探賾索隱,由此顯名,當塗之士多交焉。經傳之義,多所論駁,皆草創未就,惟刪集《禮記》及《春秋左氏傳解》。
除了董遇之外,那位薛夏薛博士同樣名氣很大,德高望重,他字宣聲,天水人,博學有才,曹操在世時,他曾被天水豪族姜、閻、任、趙迫害,然後被曹操救下,接著就任用他為軍謀掾,而等到曹丕在位后,現在被任命為秘書丞、博士。曹丕和薛夏討論書傳的意義,總是在一起用上整天的時間。常常不叫他的名字,而稱他為薛君。薛夏的生活十分貧困,曹丕又看到他的衣服單薄,就脫下自己的袍服賜給他。
這些博士們在太學諸生的仰視中,十分淡定的走到這心湖水榭之中,諸葛誕一時間心中狂喜,居然忘記了向這些博士們行禮。倒是原本人們認為狂傲不羈,蔑視禮法的荀粲,此時卻恭敬的向諸位博士問好,並自稱「晚輩」,他的禮節是如此的完美,令人挑不出一絲一毫的瑕疵。
「可是這還要看荀粲有沒有真才實學啊……」
「完了,看來這荀粲果然是有備而來啊,這諸葛公休完全被人家荀粲玩弄于鼓掌之中吶……」
「是啊,難不成這荀粲真的覺得自己的才華能經受得住博士們的檢驗?」
「笨蛋,他當然是有真才實學的,之前的質疑,全是沒有證據的憑空臆測,也就是說,以荀粲的才華,完全可以再寫出一篇媲美之前兩篇古文的存在!」
「不錯,看來諸葛公休同荀粲的矛盾,反而被荀粲利用作為一個吸引目光的盛會,而在所有人的關注下,讓那些博士替他正名,真是好算計啊!」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荀粲居然想要寫出媲美班固、張衡這樣的真正的辭賦大家的作品,這可不是小打小鬧啊,《阿房宮賦》雖然不錯,但篇幅太過短小,而像《兩都賦》、《二京賦》之類,可是真正的字數上萬的漢賦啊……
博士之中比較年輕的杜寬看不慣這諸葛誕這樣急切的想要讓荀粲身敗名裂的行為,他對這位荀家的後輩,很有愛才之心,雖然年少輕狂了一些,但假以時日,必定能在學術上有一番成就,於是他對諸葛誕喝斥道:「諸葛公休,休要多言,我等此來,非是要質疑荀博士,而是要為他正名。」
至黃初中,徵拜博士。於時太學初立,有博士十餘人,學多褊狹,又不熟悉,略不親教,備員而已。惟詳五業並授,其或難解,質而不解,詳無慍色,以杖畫地,牽譬引類,至忘寢食,以是獨擅名于遠近。詳學既精悉,又善推步三五,別受詔與太史典定律歷。
樂詳,字文載,少好學,建安初,詳聞公車司馬令南郡謝該善左氏傳,乃從南陽步詣該問疑難諸要,今左氏樂氏問七十二事,詳所撰也。所問既了而歸鄉里,時杜畿為太守,亦甚好學,署詳文學祭酒,使教後進,於是河東學業大興。
《魏略·董遇傳》中記載,他為人質樸而又喜愛學習。漢獻帝興平年間,關中李榷等人作亂,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處。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來賣幾個錢(維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總是帶著書本,一有空閑,就拿出來誦讀,他哥哥譏笑他,但他還是照樣讀他的書。
樂詳不僅博學,而且官路亨通,在歷史上等到曹丕去世后,在太和中,轉拜騎都尉,這可是兩千石俸祿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