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目錄

第612章 還能是誰?

第612章 還能是誰?

聽到這句,姚謙才放了心。不過有幾個疑點,方應物並沒有說清楚。
姚謙對方應物道:「此二人若真是內監,即便抓了他們也棘手。內監都是由宮裡管教的,京城裡哪家官府能審理內監?還不得放掉。」
兩名太監皺了皺眉頭,轉身就要走。方應物卻對鋪子里的雜役夥計叫道:「此二人招搖撞騙,被識破現形!聽我的,拿下這兩人!」
正當姚謙琢磨說辭,準備繼續拖延的時候,忽然聽到背後一陣響動。轉頭看去,卻見方應物主動從屏風裡閃了出來。兩個太監也齊齊感到意外,沒想到屏風後面還藏著人。
方清之瞠目結舌,愕然道:「十一二個婢女侍候?這日子怎麼過的?莫非連吃飯都有專人遞入嘴裏?」
方應物瞥了一眼,胸有成竹道:「確實沒有官府審理太監,我們這些外人又不能進宮鳴冤……所以就送東廠去罷!畢竟東廠也管著刑名法司的事情,又是內監衙門,把這兩人扭送到東廠正合適,然後就在東廠狀告他們招搖撞騙!」
所幸方應物道:「兒子我這些年還有些積蓄,今次都要拿出來使用了。只是西院除了修葺之外,還要大動土木增建屋舍,不能不經過父親同意。」
又過了一日,方應物再次被姚謙請到鋪子里去,仍然像上次那樣,藏身在屏風後面。等到兩個採買太監到來時候,還是姚謙出面接待。
兩個太監之一,個頭略高的操著尖利嗓音道:「數額太大,今日便未曾帶來。」
姚謙忍不住齜牙咧嘴,「去東廠告狀?!」
雜役夥計們卻要聽東家姚謙的,不過姚謙略有猶豫,方應物狠狠瞪了姚員外一眼。
姚謙嘆口氣,暗暗想道,罷了罷了,這場大買賣都是方應物送來的,大不了還給方應物。
一開始聽方應物稟報,方清之還有點肉疼。迎娶宰相家千金小姐的花銷,豈能是小數目?在如今風氣下,如果太簡樸,那就相當於是慢待了,必然要大出血的。
兩名太監起身道:「今日先告辭了!來日再談。」方應物大喝一聲:「慢著!」然後又對姚員外吩咐道:「關門閉店!」
所以姚謙猛然聽到方應物說去東廠,簡直無法想象,實在超出了平常人的認知。不過兩個太監再聽到這幾句,登時面如死灰,遮掩在長袍里的大腿小腿忍不住顫抖起來。
依舊是上次聽到的尖利嗓門喝道:「姚員外!我們這是第三次來貴店了,你可想好沒有?休要以為我們都是好脾性,可以任由你拖著!」
方應物假裝不明白,「有什麼不合適的?想來想去,也只有東廠合適了,除了東廠還有什麼地方能讓我們將這兩人扭送過去?」
兩名太監沒有答話,方應物彷彿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驚叫道:「你們竟然連五百兩都沒有?到底有沒有誠意做這筆買賣?」
不過聽著聽著,方清之就沒什麼感覺了。原因也很簡單,反正他掏不起,一千兩和三千兩有什麼區別?都是令他麻木的數字而已。
兩名太監冷笑道:「那你又待如何?」
方應物也搖搖頭表示不清楚,和父親一起為此迷茫。父子二人都出身貧寒,發達之後也不算奢侈,對有十一二個婢女侍候的生活實在缺乏概念。
方應物安慰都:「應該不會,現在又不是你死我活的情況,抓你就是壞了規矩。開了這個先例,難道汪直就不會抓他們的人報復?這樣下來誰也沒有好處,因而亦沒有這個必要。」
雜役夥計得到了東家的示意,便上前圍住兩名太監,這兩人憤怒地叫道:「爾等膽敢!」
姚謙也看得出來,今天這兩人分明是一個白臉一個紅臉。不過這紅臉的話倒是有意思,居然提出個應付差事的法子。只要有大人物攔擋他們,他們也就可以回去交代了。
方應物回到家中,問過門子后得知父親大人已經回來,便又去拜見父親。主要就是為了稟報半年後的婚事,而現在就該著手開始籌備了。
兩名太監色厲內荏地叫道:「你敢如此,東廠也是你能去的地方?饒不了爾等!」
若不是上次經過方應物提醒,姚員外長了心眼,覺得此事有蹊蹺,現在說不定回頭就把方應物從屏風裡喊出來了。他的熟人里,還有誰比方應物更夠分量?
一般平民百姓,特別是有錢的平民百姓,告狀或許去縣衙或許去府衙,找一個大人物攔街告狀也是有的,甚至在京城敲登聞鼓也不是沒有過。但聽說過誰去東廠告狀么?
姚謙還是有點不安心,方應物便又道:「其實要讓我來說,抓你真沒有用處,汪直會在意你一個商人是否被抓么?半點用沒有隻會帶來麻煩的事情,誰會去做?」
卻被尖利嗓門呵斥道:「別人哪有你家做得大?我們也懶得費那精神!」
東廠這地方,無法無天暗無天日吃人不吐骨頭,不知多少良善被東廠破家,躲著還來不及,又有誰想去那裡告狀?這不是自尋死路么!
方應物正氣凜然的駁斥道:「你們敢來招搖撞騙,至少是有詐騙嫌疑,我們就敢扭送你到有司衙門!聖明天子治下,東廠難道不是大明的衙門?正所謂有理走遍天下,一切公事公辦而已!在下堅信,邪不壓正,正義必勝!」
其二就是姚謙做這門生意好幾年了,怎麼對方現在才來生事?如果說是故意趁汪芷不在京時候,那汪芷也已經離京多日,為何直到這兩天才來找上門來?
方應物一句話,讓姚謙憂心忡忡起來,突然間彷彿很沒安全感了,便忍不住問道:「他們不會來抓我罷?」
其一就是剛才所說的,姚謙只不過是與汪芷有聯繫的人物里最外圍的,找姚謙的麻煩能對汪芷有什麼觸動?只怕汪芷自己都不會在意罷?
兩個太監聽到這話,面露幾分得意之色,外面人就算捉住太監犯事,那也確實沒辦法,除非遇到強項令。
此後方應物又面向兩名太監道:「我看你們鬼鬼祟祟,要做幾千幾萬兩銀子的買賣,來談了三次至少該帶著定金了,但你們卻連五百兩都拿不出來,這行跡十分可疑。」
然後另一個太監開口道:「姚員外你有所不知,此事也不是我們能做主的。上頭差遣我們來採買貨物,就給了這麼多銀兩,我們如何能通融你?我們也要對上頭有所交代。不過姚員外的難處我也明白,眼下若你能找個夠分量的人出來攔一攔我們,那我們也算有了理由,回去后也能有個交代,以後再怎麼辦就是上面的事情了。不然,總不能無緣無故的就通融你罷,那誰來通融我們?」
方應物沒在意別人怎麼想,繼續說:「二位公公不是早說過驗貨取貨么?今天便可以定下了,不知五千銀子在哪裡,拿將出來讓姚員外入賬。」
方應物無奈地解釋道:「我也不想費這個力氣,可是聽說在那劉家三小姐身邊,日常就有十一二個婢女侍候起居。如果一起陪嫁了過來,我那邊人口至少增加一倍,不修新屋舍就沒法住人了。」
聽到兒子自掏腰包,方清之悄悄鬆了一口氣,難怪世間婚姻都要講究門當戶對。不過又疑問道:「你那西院原先本就是一家人的宅邸,屋舍有什麼不夠用的,還需要增建?做人不可過於鋪張了。」
方應物顧不得姚謙如何驚訝,對兩位太監抱拳道:「在下乃姚員外的同鄉,如今寄居在京師讀書……」
方應物瞪著眼質疑道:「你們說要驗貨取貨,連銀子都不帶,還談什麼誠意?既然五千兩沒有,那定金總該帶了罷?一千兩有沒有?只要拿出五百兩來,也算是定下了貨物。」
姚謙臉色一變,不明白方應物這是何意?兩三萬兩可是巨款,怎能如此隨便地就虧空出去?不過懾于方應物的江湖地位,他靜觀其變沒有說話。
然後方應物仔細察言觀色,卻見這兩人毫無反應,方應物便心下瞭然,這兩人是不認識自己的。轉而方應物突然又道:「在下替姚員外做主,兩位公公這個單子接了!」
兩名太監發現,眼前年輕人這看似迂腐的說辭,居然無法反駁……但此人絕對是故意裝傻!在這樣年紀,有這樣皮裏陽秋風範的人,還能是誰?他們腦中齊齊冒出一個人名來。
兩名太監也驚訝地對視一眼,對此完全出乎意料。又等了等卻見姚員外不說話,似有默認之意。
方應物回應道:「只有兩種可能,你們不知是什麼市井無賴假冒的公公,或者你們確實是內監,但並未有宮中旨意,卻打著皇家幌子出來敲詐勒索商家!對普通人而言,五百兩也不是小數目,你們沒有這個錢,所以拿不出來。」
姚謙苦著臉答道:「兩位公公,敝店當真接不了。不如兩位公公多通融通融,召集幾家鋪子,一起承擔這項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