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天下》第七卷 天下一統

第五百四十一章 競相稱帝

第七卷 天下一統

第五百四十一章 競相稱帝

顧蘭淡淡地說道:「那,你可知道這些日子以來,除了李效稱帝以外,還發生了其他一些更加轟動的大事?」
顧蘭倒吸一口涼氣,道:「先生的意思,是投靠趙平?」
且說趙平的回信由專人送到漢中,龐峰大大鬆了一口氣,立即去找顧蘭。他覺得,以顧蘭之才,若是投靠了趙平,定可受到重用。
趙平得了這封信之後,自然喜出望外,立即回信,封李昭之子李顯為蜀國公,其母為秦國夫人,遷居太原。後來,李顯果然盡享富貴,高壽而終,這是后話,且按下不表。
龐峰心下苦笑:「可不是嗎?還有王開、王建、王律和我們大王,這麼多人,誰不是響噹噹的!」
龐峰得了這句肯定的回答,倒也不願再耽擱時間,立即辭出,當夜就向趙平寫了信。他投效的唯一條件就是保證李昭遺下來的孤兒寡母畢生的榮華富貴。
出乎龐峰預料的是,得了蜀中之後,在兵力上對李效形成徹底的壓制之勢的趙平卻並不急著進攻偽周,他任命鄭裕為益州都督,龐峰為成都太守,負責整頓益州的軍務和民生。他的打算,是給益州三年的時間,等這裏的民生搞上去了之後,再行出兵,和太原的兵馬來個南北夾擊,直取長安。
而群臣中,馬煥、秦青、燕彥等老一輩將軍皆封公,陳武、鄭行等人封侯。
「哦,還有更大的事?」龐峰很詫異。
「為了保全小公子和夫人,唯有投靠趙平了!」顧蘭斷然說道。
「啊!」龐峰失聲叫道:「如此說來,就在這短短的時間之內,得益最大的倒不是我們,而是趙平,一直躲在家中守孝,似乎什麼也沒做的趙平?」
又過了一個多月,又是一年的春天。這一年,本應該是鼎興十一年的,但由於劉旦夭折,群臣便一再上書要求趙平繼皇帝位。趙平再三推辭之後,終於繼位,改國號燕,這也算是紀念他的祖父趙麟了,又改元興邦,以當年為興邦元年。以他的父親趙業為太上皇,以馬月窈為皇后,以其子為太子,其他諸妻妾皆有封賞。
顧蘭繼續說道:「還有,這些死了的人,他們所據有的土地和軍隊,都歸於趙平了!」
「我們商議好了,投靠李效!」這是龐峰的第二句話。
顧蘭搖搖頭,道:「我何時說過我不喜趙平了?」
「李效勢力最大,席捲天下的可能性也最大,而且,我剛剛下車,便聽說,他已經稱帝了!」
「上次趙平派人來求和,你不是……」
顧蘭道:「俊山將軍,你錯了,我正是因為欣賞趙平,看好趙平,才越發不願意大王和他結盟。因為他這樣的人可以和你今日做朋友,明日做敵人。但大王的為人,你卻是知道的,他今日和你做朋友,一輩子就把你當朋友。這樣,結交趙平自然是有害無益。如今,大王已經去了,我自然沒有理由再反對他了。俊山將軍,我可以告訴你,就算現在你們投降了李效也是無益。合益州和李效現在的實力,和趙平也不過是一個旗鼓相當而已。但趙平會越來越壯大,李效卻難。
顧蘭點頭道:「有的,譬如,大漢的皇帝薨了,比如周越、劉安、劉克、劉杲、崔竑這些人,全部相繼都死了,很奇怪吧,就像約好了一般……」
於是,封路大軍雲集,開始準備進攻交州。這一戰,去年的時候,趙平便定下了親征的事情,誰也不能再勸諫了,於是,大將們紛紛要求擔當副將。
「大王薨了!」這是龐峰的第一句話。
顧蘭這些日子總有些心神不寧,但他卻不知是何原因,但他可以肯定,有大事發生了。
一個月後,龐峰終於回到了漢中,立即便來見顧蘭。
而更為重要的,以益州降趙平不會出事,因為趙平有懾服眾人的絕對實力,但若降了李效,下面的人異心必然很多,你彈壓都彈壓不住。到時候,益州內部必然會陷入亂戰的局面,根本無益李效,只會成為李效的一個負擔。」
但趙平卻笑道:「若是討伐長安,爾等皆可為將,區區交州,何須牛刀!」
「為何?」顧蘭居然很冷靜地問道。
鄭裕還向龐峰透露了一個要緊的消息:年後趙平要親征,親征交州。原來,聞之劉旦薨了之後,僭稱南王的原膠州牧張進竟然定都象州,自稱皇帝,定國號越。
但他卻沒有見到顧蘭。問一下下人,才知道顧蘭一大早帶著柔姬出門去了,至今沒有回來。以後的數日,龐峰不住派人尋找顧蘭,卻始終沒有找到他。龐峰只能苦嘆著前去會見趙平派來的使者鄭裕。
這一切,都是這麼的完美。兩個月前,他們還只有漢中區區之地,如今卻有了益州這個足以和任何一塊地盤相提並論的土地。
顧蘭苦笑:「我們得到了什麼?我們才是什麼也沒有得到不是嗎?有些人可以坐在家中,什麼也不做,卻做了所有的事情,這就是他高人一籌的地方啊!趙平,不僅有一統天下的才能,還有一統天下的命數,這不是誰都能比擬的。哎,我當初就不該攛掇大王去和他爭,早知道應該讓大王歸順於他,倒也不失一方諸侯,何至於有今日!」
而文臣之中,一計得荊揚的吳晶為丞相,因為資歷尚淺的原因,卻沒有爵位,而鄭裕等人則各有爵位,封各部尚書和。
龐峰奇道:「先生你不是最不喜趙平的嗎?」
新帝繼位第一道諭旨,便是大赦天下。然後便是風格一轉,變成了討逆宣言,要求各路將軍做好討伐交州逆賊的準備。
「哦!」顧蘭自己都奇怪,自己除了心底一涼以為,為何沒有其他任何反應。這實在是不正常。李昭的厚恩,他是從來不曾忘記的。
但周圍發生的大事,似乎都並沒有多少壞的。西川到手、劍門關守軍投降,然後西川各處的將領紛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