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芳名譜》目錄

第107章 大獲全勝

第107章 大獲全勝

他們帶的這隊安西軍勇士大多數是窮人出身,以前生活艱難,爬樹捕鳥倒也都會,聽領頭的下令,安西兵們紛紛爬上樹去,不會爬樹的士兵則沿著樹林邊跑開,盡量遠離他們剛剛入林的地方!
一進林子,只見前面突然奔出一群戰馬,看樣子安西兵也棄馬步行入林了,往馬上望去,都是鞍韉空空。
徐世績成功佔領鄯善城,肅清敵人之後,趕忙救火,城內的漢人百姓也都趕來幫忙,杜如晦放的那把火夠大,草料堆只救回了三分之一,牛羊倒是丟的不多,它們跑不出綠洲,外面全是沙漠,亂跑了一通,又被抓了回來。但柵城沒有保住,只好把牛羊暫時散放!
李勒帶著蘇定方走了出來,他笑道:「這招還真好使啊,我發現突厥兵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剽悍,並不比吐谷渾兵強多少,咱們才這點人,就趕得他們撒丫子!」
夜半混戰,又是在密林深處,兩方兵將只能亂砍亂殺,在這種時刻,被敵人殺死的機率,和被自己人殺死的機率一樣大,能否保住性命,只和個人的人品有關,與刀法槍術沒有半點關係!
突厥兵立即安靜了下來,仔細傾聽,林子里太黑,看不到多遠,這時候聽覺要比視覺更加重要!
蘇定方頓了頓,又道:「得放這些突厥人逃回去一些,借他們的口讓其他突厥部落知道咱們的厲害,又搞不清咱們的具體狀況,以後再打仗,便會佔許多的便宜。」
他們一安靜下來,就聽到前面不遠處有人大聲慘叫,好象是受了傷似的,又有火光傳出,雖然隔著重重林木,但還是能看到!
五百弓箭手緊隨其後,跟在後面不停地放箭,竟然把數倍之敵趕得狂奔大逃!
這一下子就把突厥兵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人人心想:「果然敵人就在附近!」一起揮起彎刀向火光沖了過去!
密林里一片漆黑,大樹雖然剛剛發出新芽,可枝條茂盛,遮住了月光,進林之後,突厥兵一時看不清道路,也看不到敵蹤,似乎那幫子安西兵進林之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們只能摸黑前進,想要尋找敵人廝殺!
劉弘基猛地見一名突厥大將跑過來,還以為對方發現自己裝死,幾乎真的嚇得死過去,一動不敢動,屏住呼吸。卻見這名突厥大將沒有給自己補刀,相反也趴到地上,還把自己拉到身上,趕情兒他倆志同道合,都想裝死避開戰鬥!
他腦袋反應很快,立馬兒叫道:「中計,中原蠻子好生狡猾!大家快撤出去!」話還沒喊完,就聽林中弦響一片,無數枝羽箭射了過來,突厥兵站在火堆附近,正好成了靶子,只一陣齊射,就被放倒了一百多人!
突厥兵大聲答應,在林邊下了戰馬,他們熟知地形,自然知道裏面跑不得馬,兩條腿跑,反而會比四個蹄子的戰馬還要快!
沒過多一會兒,突厥追兵就到了,在林外亂吵吵地叫嚷一番,便呼呼啦啦地跑進了林子,這些突厥兵可比安西軍熟悉地形,直接就是步行跑進了林子,一進林子便向前面跑,一波又一波,進個不停!
樹上好幾百人呢,就算林子里再黑,就算安西兵們的躲貓貓功夫再好,不被發現也是不可能的!
林子里的突厥兵已然衝出,一衝出來就被安西軍砍翻!剛才突厥兵追人時,是人多打人少,現在變成安西兵人多打人少了,他們又是亂跑出來的,勝負立分,逃不走的突厥兵跪地投降,根據以往的經驗,隋軍一般是不殺俘虜的,投降總比被直接殺死要好!
劉弘基問道:「你沒事吧?」
突厥兵抬起頭,指著大樹叫道:「樹上有人!」
劉弘基心想:「這才躲了多一會兒啊,就被發現了,突厥兵的眼珠子怎麼這麼好使啊,我都看不清樹上的其他兄弟,他們竟然看見了!」他大叫一聲,從樹上跳了下來,揮刀便砍,放翻了樹下的一個突厥兵!
見安西軍慌不擇路,竟然往林子里跑,合扎爾大喜,這幫子敵人不識得道路,亂逃之下,竟往死地里跑,那林子裏面有很多怪石頭,專傷馬蹄,敵人進了林子還想跑得快嗎,肯定能抓住他們!
杜如晦剛進林子就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戰馬被石頭傷到了蹄子,幸虧劉弘基救起了他。
四千多突厥兵人人搶立戰功,以往戰鬥每抓住一個活的隋兵俘虜就可得到十五隻羊,斬得一顆首級也可得到十隻羊,對於草原戰士來講,沒有什麼是比羊更好的獎賞了!
「那是自然!」李勒帶著他也向外跑去。
此時的劉弘基正趴在林子里裝死呢,他被砍了一刀,還是被砍在了屁股上,也不知誰那麼缺德。他逃不出來,乾脆裝死,竟讓他躲過了林中的混戰!
對於西域地貌不了解,他們也功夫去猜,劉弘基道:「會不會爬樹?分散開,都爬到樹上去,不會爬樹的藏起來,別往林子深處走!」
一揮彎刀,合扎爾叫道:「進林,抓活的,帶回去向大王請賞!」
劉弘基一聽,心中大喜,這不是侯爺嘛!一躍而起,叫道:「大人,我抓住個活的!」
護馬的突厥兵立時擁上,與安西兵打在一處!這時遠處奔來大批的安西軍,領頭之人正是竇建德,帶著一千騎兵殺來,揮刀挺槍,一頓大砍大殺,將突厥兵砍死,不少機靈的突厥兵見勢不好,打馬便跑,逃之夭夭!
蘇定方搖頭道:「偷襲得手而已!大人可不要小瞧這些人,如是兩軍對陣衝殺,勝負便要難料了!」
身後箭響聲不絕與耳,突厥兵已然崩潰,只感四百八方全是看不見的敵人,到處都是戰友臨死前的慘叫聲,他們再顧不得立功,紛紛轉身逃跑!
突厥兵看到樹上有人不假,但沒想到樹上竟會有這麼多的人,剛喊完有人,樹上就呼呼地跳下好幾百來,把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安西兵又聽不懂他們喊的啥,一見突厥兵抬頭大叫,以為全被發現了呢,一個跳下來,可不就全都跟著跳了下來!
杜如晦也跳下樹來,叫道:「趴下,裝死!」立即躲向一棵大樹底下,全身抱成一團,刀尖向外,只要有人靠近,就是一刀刺出,至於刺到的是突厥兵,還是自己人,他也實在顧不得了,只盼著別刺到劉弘基就成了!
一名大將道:「我怎麼感覺這林子里不對勁啊,好象敵人就在我們身邊,可偏偏又看不到!」
合扎爾跑不多遠,便把屍體扔掉,快步出林,可由於他剛才領兵在前,這一撤退,便位與後面了,還未奔出林子,就聽外面喊殺聲大作,似乎林外也有大批伏兵!前後都有敵人,他不知具體數量,但情知此戰大敗,要想逃得性命,得想其它辦法!
按照來時商量好的計劃,徐世績答應百姓,戰鬥全部結束后,會分給他們牛羊,而且安西軍是不會讓本國人當奴隸的,漢人奴隸們自此自由!
其實林中埋伏的安西軍不過才五百人,即使放箭偷襲,由於樹木遮擋,也射不死多少突厥兵的,只是由於看不見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敵人,在這種心理作用下,才讓突厥兵崩潰,歇斯底里地逃跑起來!
林外只留下一個百人隊看守馬匹,其餘突厥兵一起衝進了林子,都怕敵人太少,自己落在後面搶不到戰功!
林中腳步聲不斷,無數士兵從樹前經過,倒是沒有人再和他倆湊熱鬧,一起裝死!好半晌,林外的喊殺聲終於止歇,估計戰鬥差不多結束了,現在外面呼喝叫嚷的人都用的是漢語,似乎是在抓俘虜!
且說杜如晦和劉弘基,他們引著合扎爾一路向西跑,他倆也不知道火焰山下的密林在哪兒,只知道向西跑就對了,跑了不多時,果然見前面草地的盡頭是一片林子,藉著月光瞧去,林子後面有一座大山,但是不是火焰山就不能確定了,那山離得太遠,模模糊糊地看不清楚。
突厥兵人人都覺得不對勁,似乎敵人就在身邊,可偏偏就是看不到!
兵將們多年之前便不再玩躲貓貓這種遊戲了,今晚又再玩,不但絲毫沒有勾起他們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反倒個個緊張得要窒息,這比真刀真槍地與敵人對砍,還要讓人緊張!
劉弘基和杜如晦兩人騎在一棵大樹杈上,緊張得心臟都快蹦出了腔子,大氣不敢喘,都緊緊咬著嘴唇,深怕被突厥兵發現!不光他倆害怕,所有在樹上的安西兵將都害怕,都是一動不敢動!
合扎爾撿起一桿長槍,試了試份量,道:「我也有這種感覺,讓人毛骨悚然!」隨即下令道:「大家都不要出聲,仔細聽聽,中原蠻子肯定就在附近,莫要中了他們的奸計!」
就聽身旁另一名大將叫道:「不要慌,敵人並不多……」咚的一聲悶響,一枝狼牙箭射進了他的腦袋裡,從左太陽穴進去,右太陽穴出來!箭尖上又是腦漿又是鮮血,在火光的映照下,顯得詭異之極,又血腥之極!
合扎爾可管不了這名大將平時和自己關係有多好,一把扯過他的屍體,擋在身上,替自己擋箭,拚命向林外逃去!
奔出幾步,見一棵大樹下躺著一具屍體,靈機一動,立刻跑到這具屍體跟前,趴了下來,把屍體拉到背上,想等林中戰鬥結束,他再逃命!
又有數人向這邊走來,就聽一人說道:「大人,是咱們勝了,好象俘虜了不少突厥兵。」
突厥兵人數太多,一波一波的進林,往前面趕。前面幾波著急立功,跑得快些,後面進來的突厥兵估計自己是立不著啥功了,就那麼幾百個隋兵,還不夠前面的兄弟一人一刀呢,他們趕過去也沒份了,也就不再賣力,走的相對慢了些!
呼吸實在憋不住了,他一口熱氣噴到了合扎爾的脖子上,反把合扎爾嚇得當真死過去!合扎爾就覺脖子一熱之後又是一涼,刀鋒寒冷,耳邊有人說道:「別動啊,我這刀可挺快!」
杜如晦急得滿頭大汗,道:「大人是不是埋伏在這裏啊,這片林子如此之大,咱們事先又沒約好碰面的地點!」
劉弘基道:「肯定是這裏,剛才進來時我看了,林外有很多的腳印,只不過咱們一踩,把先前的蹄印給蓋住了,估計後面的突厥兵不會發現!」
又一人道:「等會兒叫兄弟們把林子里的火滅了,以後這是咱們的地盤兒,這片林子可不能被燒了!」
那些不會爬樹的安西兵此刻已經從遠處繞出了林子,他們本來是兵將中最笨的一批人,連樹都不會爬,可現在反而成了最安全的,一起向林外的馬群沖了過去,對著馬群一頓亂砍!他們找不到哪匹是頭馬,可手裡的刀子卻能讓馬群受驚,硬是用橫刀讓戰馬都跑了起來!
合扎爾帶著突厥兵跑到了火光處,只見地上點著上百堆的柴火,一小堆一小堆的,每堆都不大,可火堆旁卻無人!
不管是安西兵還是突厥兵,人人都不傻,只砍了片刻功夫,就知仗不能這麼個打法,也不需要各自的長官下令,一起向林外跑去,到了有月光之處,敵我就能分得出來了!
他向後看了眼,不少安西兵都從戰馬上掉了下來,不知這林子以前是個什麼地方,竟會滿地怪石。
杜如晦也跑了出來,向左右望去,叫道:「劉弘基呢,他怎麼不見了?」
咻的一聲,一枝羽箭射到了合扎爾身旁的樹榦上,合扎爾嚇得一激靈。
合扎爾進了林子,走出沒多遠,便見地上扔了不少的長槍,甚至還有鐵盔,他彎腰看了看,道:「這些中原兵怎麼把武器都扔了,輕裝簡行,也沒這麼個輕裝法的!」
李勒乾笑兩聲,心知如此,倒也並不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