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為崇禎以後》目錄

第四二三章 伸出了兩隻手

第四二三章 伸出了兩隻手

至於那些君主立憲的玩意,雖然聲稱優越于君主制,但是對於大明帝國來說,一個強有力的皇帝更加適合它,制度問題,還是留給子孫們去考慮吧!身死管不了身後事,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的給鋪路而已。
李信早有定計,他請宮人們拿來了世界地圖,道:「皇上請看,如今大明帝國在南亞和東南亞的版圖已經勾勒出來了,當今最為要緊的是把各個駐外將軍的佔領地連接起來,或者能夠遙相呼應,互為依靠,微臣認為可以從兩個地方入手,第一就是雲貴之地向南延伸,逼迫暹羅割讓出一塊狹長的土地,讓大明帝國的本土和馬六甲海峽的領地可以連接起來;第二就是從西北入手,讓印度的既得利益集團也割讓出一部分土地,使南印度半島的領土和大明帝國的領土連接起來,這樣一來,大明帝國就像是伸出了兩隻手,牢牢的掐住了南亞東南亞這片土地……。」
周皇后聽了崇禎皇帝的話,心中很是不高興,看來兒子慈煊的地位肯定是會受到挑戰,這個挑戰不單來自其崇禎皇帝其他的子嗣,也包括崇禎皇帝自己,如果慈煊不能讓崇禎皇帝滿意,只怕與皇位無緣啊!
張皇后淡淡一笑道:「皇後娘娘就不要為難我了,誠如娘娘所說,大家基本都是熟識的姐妹,只要我們好好的相處,給皇上營造一個溫暖的後花園,那麼就夠了,你們說是吧!」張皇后本來就不是回來跟諸女爭寵的,因此一點心裏負擔都沒有,也擺明了不會跟周皇后爭什麼,她之所以回到皇宮也是照顧崇禎皇帝的心思而已。
關於接班人的問題我也是最近才開始考慮的,我是一個特例,如果沒有後世的那些知識,沒有好的克制力和毅力,只怕會真的成為一個隋煬帝般的昏君,所以接班人的性格一定要成形,好在我才三十歲不到,等我要交班的時候,無論哪個兒子都有三四十歲左右了,應該可以成為大明帝國的掌舵人。
我知道張皇后的氣質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語,沒想到周皇后一眼就看出來了,看來變化還真是很大,「心裏不舒服吧?這次是朕騙了你,要怪就怪朕吧!」
且不說後宮的女人們如何「暗戰」,御書房內,我正在接見李信,這位參謀總長給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印度莫卧兒帝國發生了政變,伊斯蘭教軍隊推翻了帝國的統治,步入統治階層的伊斯蘭教政團迫切需要一個外援,而大明帝國無疑是最佳外援。
李信見崇禎皇帝如此信任,激動道:「皇上放心,微臣此去定會彰顯國威,揚皇上的赫赫威名。」
我想了想,道:「既然愛卿如此說了,朕自然要給愛卿一個面子了,不過談判的後盾可不能缺了,朕會下旨給羅汝才他們,印度將軍,馬六甲將軍所轄的軍隊,暫交與愛卿掌管,等談判結束后再將兵權還給諸位將軍們。」
「那就讓朕親自暫代幾天吧!希望愛卿能早些凱旋歸來,朕等著你的好消息。」想到就要對歐洲用兵了,這個總參謀長的職位還是我一身挑來的好,大不了多增加幾個副職人員。
「見過她了嗎?」我見周皇后的臉色不是很好看,輕聲問道:「覺得很意外吧!」對於張皇后的出現,我想她的心中怕是最難過的了。
「皇上,這次談判就讓微臣去吧!無論是跟印度人的談判還是和暹羅等地的談判,微臣保證可以讓大明帝國取得最大的利益。」李信自信滿滿道。
周皇后強迫自己擠出了一絲笑容,道:「見過了,她和以前不同,除了容貌之外都很陌生,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李信想了想自己所了解的人,沒有一個是總攬全局形的人才,道:「微臣想不出有誰可以暫代。」
今天晚上的晚宴氣氛非常的古怪,因為沒有崇禎皇帝在,可謂只聞碗筷咀嚼聲,不聞笑語,就連唐笑都把嘴閉上了
「她不願意接受任何封號,朕也不好強加于她,再說她還要忙於皇家科學院的工作,就由著她吧!」對於張皇后的固執我早有領教,可不敢「激化矛盾」。
周皇后見大家都不說話,只得挑起話頭道:「諸位姐妹都是熟識之人了,大家不要如此拘束,姐姐,您說句話吧!」她對張皇后說道。
「愛卿走了之後,參謀部不能沒有人執掌,不知道愛卿有沒有合適的暫代者推薦給朕?」我問道。
我見周皇后提出了這個問題,就把我之前的思量說了出來,道:「愛妃,這大好的江山並不是誰都可以掌握的,當一個皇帝非常的累,尤其是當一個心憂天下,心憂百姓的好皇帝,只有坐了這個位置才知道在其位的痛苦,朕將來選擇接班人自有一套辦法,但是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有能帶領大明帝國繼續前進的能力,愛妃現在就為此操心,不如好好的撫育慈煊,讓他別輸在起跑線上。」
周皇后深吸了一口氣,道:「皇上,我只想您告訴我一句真話,慈烺會不會跟慈煊爭奪皇位?您將置她於何地?」周皇后和田貴妃想到了一起,皇帝的寶座只有一個,現在卻有兩個人可以坐,這讓她很是憂心。
李信的想法可以說跟我不謀而合,我伸出雙手沿著雲貴方向和西北方向向地圖下方伸去,道:「愛卿的比喻非常之恰當,這兩隻手伸出去,就奠定了大明數百年的基業呀!」
李信由衷佩服道:「皇上當初修建大清真寺,反對之聲甚囂塵上,現在的事實證明皇上是正確的,如果不是皇上一心推動了三大宗教的發展,這次印度政變肯定不會有大明帝國的好處,這下李定國的軍隊怕是沒有用武之地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罷了,當初朕遠征印度的時候,那裡的宗教鬥爭就非常厲害,朕只是沒想到伊斯蘭教會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不過這次印度政變,大明帝國肯定無法取得最大的利益,但也不能不照顧那些伊斯蘭信徒們,愛卿有什麼好建議嗎?」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