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202章 沒有這方面的慾望

第202章 沒有這方面的慾望

「好,我留下了。」說完這句話,袁樹峰猛地感到了一陣發自內心深處的輕鬆,此時他才發現自己其實是不願意離開武靈市機床廠,這裏就是他的第二個家。
連續幾天,每天都要看上百份,甚至兩三百份簡歷,劉士卿的腦袋早就一個變得兩個大了,他能夠堅持下來,也是因為他知道暫時沒有人能夠幫他,只能自己親歷親為。
王澤偉等的就是袁樹峰這句話,「好,袁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現在你是機床公司的總經理,機床公司這一大攤子,我就交給你了。」
「嗯?」劉士卿微微一驚,「不上學?不上學你幹什麼?」
武靈市機床廠也訂閱著《機電周刊》,只是他很忙,沒有時間去仔細的瀏覽每一期的詳細內容,只是粗略的大致看一下,而最新一期的報紙,他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看。
袁樹峰一辭職,廠子的總工程師、銷售科科長等一大批他提拔起來的骨幹,也都要辭職,打算跟著袁樹峰一塊兒干,大家共同出資,組建一個新的機床廠。
「王總,你說這話可是當真,銀河實業真的下定決心要把我們武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機床公司?」袁樹峰有點不相信銀河實業竟然有這麼大的魄力。他很清楚,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所需要付出的投入將會達到一個多麼恐怖的數字。華夏國多少機床廠、機床公司,又發展了多少年,可是直到現在,機床從設計到生產,一直處在世界三流的水平,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各自為政,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公告發布之後第三天,員工離職達到了一個高峰期,上至原武靈市機床廠廠長袁樹峰,總工程師竇文揚,銷售科科長叢金兵,下至一線的工人,多達數十人,提出了辭職的要求。
郭倩蓉端著果汁,喝了一小口,放下杯子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句,「士卿,我不想去上學了。」
不管是劉士卿還是郭倩蓉,都是對吃穿不太講究的人,郭倩蓉還好一點,家裡面的經濟條件雖然比不上黎紫然,卻也屬於不錯的類型,品味相對比較高一點,吃和穿要比一般人好一點,卻也不是很講究。劉士卿就不一樣了,他中考剛結束的時候,父母就去了西藏,從那以後,他就是一個人對付著過,逮住什麼吃什麼,衣服也都是小的或者破的不能穿了,才會去買新的,劉士卿不是沒錢,而是沒有這方面的慾望。當然,劉士卿在吃和穿這兩個方面,不是班裡面最差的,學校裏面有很多是農村出來的,也有幾個父母是下崗工人,條件要比劉士卿差得多得多。
受劉士卿的委託和指派,王澤偉和郭瀟芝兩個人全面負責處理銀河機床的事務,在收到袁樹峰、竇文揚、叢金兵等人的辭職信后,王澤偉怎麼可能批准。那些在工人當中威信不高,尸位素餐的機關人員走就走了吧,反正機床公司多他們一個不多,少他們一個不少,他們走了,還可以精簡機構,加大一線工人、一線設計人員的比重。可是袁樹峰他們不能走,王澤偉原打算著就算是袁樹峰被調到市政府工作,也要把袁樹峰給挖出來,袁樹峰這樣的人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現階段甚至相當長的時間內,他無疑是統領銀河機床最為合適的人選。只有他在,機床公司的人心才能夠穩定,才能夠保證機床公司平穩的運轉下去。
袁樹峰接過劉士卿親筆簽署的聘書,聘任他為新成立的銀河機床的總經理。另外還有一份無期限勞動合同,給袁樹峰的年薪是四十五萬,是他擔任武靈市機床廠廠長時候的工資的十倍。
本來按照市政府、武靈市國資委的意思,是打算把袁樹峰調到政府機關裏面,做一個科長的。袁樹峰不願做官,婉言謝絕了市政府的好意。
「這一點,我是不會騙你的。你看看這張《機電周刊》,這是前幾天,我們銀河實業刊登的招聘廣告,以年薪十萬的薪酬,招聘全國乃至全世界優秀的機床方面研究、設計以及製造方面的人才。你們武靈市機床廠應該有人注意到我們的這篇招聘啟事了吧?我記得我們收到的個人簡歷之中,好像就有你們武靈市機床廠設計部的工程師寄出來的簡歷。」王澤偉把一張報紙遞到了袁樹峰面前,這是一份提前出版的《機電周刊》,是華夏國影響最大的一份機電產業類報紙。
王澤偉哈哈一笑,「我就知道袁廠長會做出這個正確的決定的。我這次來找你之前,我們劉總都已經把聘書籤好了。」
袁樹峰盤算了半天,最後還是忍不住生出了拼一把的念頭,他已經是五十一歲的人了,就算是離開銀河機床,自己創業,也不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反倒不如留在銀河機床,豁出去一切。拼一把,搏一次,說不定在銀河實業的全力支持下,真的能夠在自己的手中搞出去全世界一流水平的機床產品。
看到這兩份文件,袁樹峰備受感動,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劉總對他如此信任,給他這麼高的工資,還要投入巨資,研發全世界水準最高的機床產品,他還有什麼理由矯情呢?「王總,請你轉告劉總,我一旦不辜負他的信任,穩定好機床公司的人心,抓好生產,組織企業的科研人員進行技術攻關,決不會辜負劉總的信任。」
銀河實業正式和拱天省國資委、武靈市政府達成協議,向外發布公告,武靈市機床廠正式改組為銀河機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為銀河機床或者機床公司)。
袁樹峰答應留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是7月15號了,次日就是武靈縣一中高三學生補課的日子了。劉士卿從個人簡歷中篩選出了上百號人,然後將之分別轉交給了袁樹峰、徐文君兩個人,委託他們幫著自己把關了。
「蓉蓉,你有時間沒?咱倆找個地方吃中午飯吧?」劉士卿抓起了手機,給郭倩蓉打電話。
在王澤偉的指點下,袁樹峰很快就找到了銀河實業刊登在《機電周刊》的招聘啟事,從頭到尾,袁樹峰仔細地看了一遍,看完后,他對王澤偉的說法信了七成。白紙黑字,這是做不了假的。
一時間,武靈市機床廠上下六七百名員工,人心惶惶,心神不定。機床廠上空飄蕩著一團讓人感覺到壓抑的烏雲,誰也不知道換了東家之後的武靈市機床廠會走向何處。
袁樹峰猶豫了,他在機床廠幹了將近三十年,在工作上,只有兩個願望,一個是讓武靈市機床廠始終處在一個比較好的運營狀態之中,不拖欠工人的工資,另外一個就是能夠造出全國乃至全世界領先的機床產品。第一個願望完成的不錯,至少在他做廠長期間,武靈市機床廠一直有著比較不錯的盈利,第二個願望,受到各種各樣的現實條件的約束,袁樹峰還以為自己這一輩子看不到實現的一天了,可是現在,他又看到了一絲曙光。
解脫出來的劉士卿伸了一個懶腰,渾身上下,舒服的不得了,這種苦差事以後說什麼也不能自己操刀上陣了,自己聘請了那麼多的人,該他們替自己分憂才是。
連續數天,王澤偉、郭瀟芝找袁樹峰談心、拉家常,王澤偉特別提到了劉士卿的志向,明確表示銀河實業之所以收購武靈市機床廠,是為了設計並且生產出來全世界最好、最精密、最先進的數控機床。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光靠銀河實業的人是不行的,還需要袁樹峰、竇文揚這樣,在機床生產一線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廠長、總工程師等人的幫助。
袁樹峰的資歷很老,十幾年前,武靈市機床廠曾經有過一段困難時期,當時廠裏面的工人,連發工資都困難,是袁樹峰臨危受命,帶著廠裏面的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和工人,埋頭搞科研,出擊找市場。硬是帶著廠裏面幾百號人,擺脫了困境,闖出一片新天地,為武靈市機床廠爭取到了一塊兒還算不錯的市場。再加上袁樹峰是從一線工人之中逐步提拔起來的,他能夠和工人們打成一片,即便是做了廠長,也沒有拉遠他和工人們之間的距離,所以袁樹峰在廠裏面的威信相當的高。
兩個人找了一個衛生條件比較不錯的飯館,點了什麼魚香肉絲。紅燒肉,宮保雞丁之類的家常菜,又要了一瓶果汁,兩個人便開始一邊閑聊,一邊吃東西。
郭倩蓉道:「你不是讓我做銀河實業的科研部經理、第一實驗室的主任嗎?我當然是做這些工作了。」
「袁總,我們銀河實業現在已經收到了成千上萬份兒應聘的簡歷,我們劉總正在積極的審查之中,很快就會招募到一批有經驗、有激情、有想法的設計人員,補充到銀河機床之中。另外,我們劉總還決定先從總公司抽調一千萬的資金,充實到銀河機床的賬戶之中,作為機床公司的專項科研資金,只要把這些錢花到點子上,不浪費。什麼時候花完,什麼時候補充,一直到研究出來能夠讓我們劉總滿意的機床來。」郭瀟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