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354章 在這方面。他不打算親歷親為

第354章 在這方面。他不打算親歷親為

銀河海洋的總部在舟山市的經濟開發區,這裡是主要的辦公場所以及科研基地所在,不過銀河海洋的養殖中心卻不在這裏,而是在靠海的地方,轉包了五百多畝的海田。舟山群島的海產養殖非常的發達,基本上適合養殖的海域都有人承包,這五百多畝的海田,還是郭瀟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後花了大價錢,才轉包下來的。
「好,咱們就等,如果明天天氣允許的話,咱們就出海,趕往赤潮爆發的海域。」劉士卿對明天充滿了期待。
跟團過來旅行的人,不一定都對點砂蝦感興趣,而且有的人受不了旅途的勞累,需要抓緊時間休息。劉士卿徵詢了一下眾人的意見,把老的少的,和銀河海洋無關的,全都留了下來,想休息的休息,想看風景的,讓郭瀟芝安排人當導遊。之後,劉士卿馬不停蹄的帶著丁崇祥、王澤偉、郭倩蓉還有何竹蘭等人直奔銀河海洋的養殖基地。
「劉總,目前在實驗室條件下,點砂蝦表現出了對尖葉原甲藻明顯的喜進食性。我們準備明天就到海上做實驗,看看在自然條件上,點砂蝦是不是也喜歡進食尖葉原甲藻。如果能夠證實這一點的話,我們就可以將點砂蝦投入到實際應用階段了,劉總你就可以見到產值了,而不用一直往銀河海洋投錢了。」齊鴻儒也知道一家公司能不能長久的堅持下去,能不能盈利是非常重要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他也願意讓公司利用自己的研究結果賺錢。
沒有有影響力的影視劇,就不可能出現類似於斯皮爾伯格那樣的導演。國內雖然號稱有幾個國際知名的導演,但實際上只是在自吹自擂罷了,更多的是在往臉上貼金。其實他們更確切的稱號,應該是國際知名導演預備期,或者是國際亞知名導演。他們距離國際知名導演,還有這一段看似不長,但是卻需要他們努力一輩子,甚至是努力一輩子都走不完的路。
劉士卿他們從船上下來的時候,郭瀟芝早就帶著銀河海洋的幾位管理層守候在碼頭的出口處。等到劉士卿下來后,郭瀟芝引領著眾人登上了大巴車,然後直奔銀河海洋的總部。
劉士卿他們趕到養殖基地的時候,齊鴻儒他們正呆在養殖池觀察研究點砂蝦。見到劉士卿的時候,齊鴻儒哈哈大笑,神色間毫不掩飾自己的得意,「劉總,我總算是不辜負你的期望,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內,把點砂蝦的數量給繁殖到了百萬尾以上。你給我的幾千萬科研經費,沒有白花吧?」
海產品養殖的初期投入比較大,特別是一個全新的物種,一切都在摸索階段,前期的投入就更大了。花上上千萬,甚至幾千萬,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只要花在了點子上,劉士卿倒還不至於吝嗇這筆錢。「齊老,你勞苦功高,這點我比誰都清楚。其他的事情,咱們以後再說,先去看看點砂蝦。」
劉士卿等人看了一圈,對銀河海洋取得的成績非常滿意。總體上來講,銀河海洋自從成立以來。到現在,所有的工作進展都非常順利,甚至比劉士卿預料的還要順利得多。
說話間,劉士卿他們乘坐的渡輪抵達舟山市的港口。從滬上市到舟山市,並不一定非要搭乘輪船,汽車、飛機在兩地之間都有通航。這次眾人也是為了趕新鮮,才選擇了乘坐輪船。只怕回去的時候,像班正平這樣坐船就暈的人,是不會再選擇乘坐渡輪了。
不過劉士卿分身乏術,對海產品養殖的了解,也就打算到此為止了,在這方面,他可不打算親歷親為,有齊鴻儒帶領的科研團隊,足矣。
郭瀟芝這半年多時間,背地裡不知道流了多少淚,這個倔老頭從來就不肯體諒一下人,簡直就是把她當成了階級敵人一樣。在他的帶領、鼓動下,銀河海洋的科研團隊是最傲的一批人,基本上沒有一個把她這個總經理放在眼中,都學著齊鴻儒的樣兒,敢和她瞪眼,拍桌子動靜太大,不是誰都敢的。
劉士卿對海產品養殖,倒也不是完全的門外漢,自從決定成立銀河海洋之後,他也翻看了不少這方面的專業書籍,另外還從未來世界的互聯網上查了不少資料,甚至還頭一次動用了信號接收器的電視信號接收模式,找了一些這方面的養殖教育節目觀看。目前來講,在齊鴻儒這樣的搞了一輩子海產品養殖和深層次開發的人面前,劉士卿或許還糊弄不住,但是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新人,還有根本就不懂海產品養殖這一行的白丁,劉士卿絕對能夠糊弄得他們一愣一愣的。
海天之中有大量的漁網,網眼非常的小,確保點砂蝦不會從漁網中逃逸出去。另外,為了確保點砂蝦不會流失出去,或者被人盜取,海田之上,二十四小時有人值班巡邏。此外,還用專業的耐海水腐蝕的鋼管夯入到海底,搭建了幾個瞭望台,密切的監視著海田的動靜。
老頭兒之所以一開口就提科研經費的茬兒,主要是因為在這個方面,他和郭瀟芝發生過不知道多少次爭執了。老頭兒幹什麼都要最好的,絲毫不肯妥協,郭瀟芝出於節約成本的考量。經常會變更老頭兒擬定的採購目錄,每次碰到這種事,老頭兒就會和郭瀟芝拍桌子瞪眼,動不動就說「這是劉總答應我的,你不辦也不行」,要不是就是什麼「這是科研,你不懂,我才是行家。你要是不按照我說的辦,我就撂挑子不幹了。」
齊鴻儒讓自己最欣賞的溫占豪擔任解說員,帶著總公司過來的幾位最高層,在養殖車間內轉了一圈。丁崇祥和王澤偉、毛思嫻等人基本上都是海洋養殖的門外漢,溫占豪即便是用的最簡明意賅的語言,有些地方還是太專業了,丁崇祥他們聽的是一頭霧水
「我們看天氣預報了,明天是個好天,適合出海。」齊鴻儒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只等著明天儘快來到了,「劉總,有件事,我想跟你請示一下,明天出海,能不能再邀請一些客人呀?」
「這件事,毛姨以後多留神吧。如果咱們銀河演藝以後能夠出幾個類似於斯皮爾伯格那樣的導演,只怕我做夢都會笑醒。」劉士卿在乎的不是斯皮爾伯格這樣的大導演能夠創造多少財富,在乎的是他們能夠帶來的影響力。這些東西,有時候是不能夠和金錢畫上等號的。
文化這東西做不得假,東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近現代一百多年來,華夏經濟、文化的劣勢地位,不是說扭轉就能夠扭轉過來的。除非是以華夏文明為代表的東方文明能夠重新成為世界的主流,否則的話,想培養華夏籍的世界知名導演,和天方夜譚差不多。
以前劉士卿從來沒有關注過導演的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清楚導演的重要性。如果影視劇比喻成一輛車的話,那麼導演就是這輛車的司機,這輛車能不能跑好,又會跑到什麼樣的方向,都和導演的水平有很大的關係。
毛思嫻笑了笑,沒有符合劉士卿的話。國內的文化市場,無論是圖書,還是影視劇,在國際市場上,歷來都是處於弱勢的地方,有些影視劇只能夠在國內混口飯吃,好一點的,可以衝進亞洲市場,可是一旦出了亞洲市場,基本上就不太靈了,除非是特別好。特別優秀的影視劇,才有可能在國際市場是展露身姿,卻也是曇花一現,難以持久。更重要的是就連這樣的影視劇也只是少數,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是微乎其微的。能夠橫行全世界的影視劇,也就只有美國好萊塢工業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大片了。
養殖車間看完后,就是養殖池,這裡是養育點砂蝦幼體的地方,在這裏,點砂蝦長到了一定的體長后,就會被送到海田之中養殖。
目前,在銀河海洋轉包的這五百多畝海田之中,齊鴻儒正在帶領著科研團隊,對點砂蝦的習性進行深入的研究,想方設法提高點砂蝦的成活率和繁殖率,最終提高點砂蝦的數量。
齊鴻儒點了點頭,當先帶路,帶著劉士卿他們進了養殖車間。這裡是點砂蝦的第一道養殖場所,是讓點砂蝦繁殖,孵化點砂蝦、培育點砂蝦幼苗的地方。
在靠近這片海天的地方,銀河海洋還開鑿了一個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的養殖池,用來培養點砂蝦的幼苗。齊鴻儒在性格上,或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搞科研,絕對是一把好手,而且還是最頂級的那種,他帶著溫占豪,還有新分配到銀河海洋的大學生以及科研人員,幾乎是天天吃住在養殖基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點砂蝦養殖、繁殖模式。
總算是以齊鴻儒、溫占豪為首的這批主兒還知道劉士卿是公司的大老闆,倒也沒有人敢在劉士卿的面前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