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356章 你有點當局者迷了

第356章 你有點當局者迷了

「劉總,你這是在打劫。」那位助理研究員臉上有些掛不住了,那點砂蝦就算是用鑽石做的,也要不了這麼多錢。
點砂蝦就是齊鴻儒的命根子。也是銀河海洋的立身之本,一旦流失出去,後果難以設想,至少銀河海洋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對呀,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齊鴻儒拍了一下腦門,「看來還真的像小何姑娘說的一樣,當局者迷呀。呵呵,小何姑娘,我這裏還缺一個助手,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呀?」齊鴻儒見獵心喜,喜歡給人當老師的老毛病又犯了,主意達到了何竹蘭的頭上。
「哦?」崔憲甫連忙關切的問道,「什麼技術難關?能不能說說,我還認識幾個海洋學界的朋友,或許能夠幫上忙。」
劉士卿列舉出來的數字,齊鴻儒比劉士卿還清楚,他本來還想說這些點砂蝦都是可以循環使用的,不是一次性用品,可是在龐大的被赤潮所侵襲的海域面積前,「循環使用」這個詞顯得太蒼白無力了,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說服力。
「各位,你們都是銀河實業的頂樑柱,說說吧。有什麼解決的辦法沒有?」劉士卿有些著急地問道。
陳俊瑋、陶恨天也看不慣這兩個助理研究員,不由分說,上前就把這兩傢伙的胳膊給扭到了背後。兩位助理研究員疼的嗷嗷直叫,陳俊瑋、陶恨天兩個人置若罔聞,押著他們走到了養殖基地的大門口,然後一腳踹在他們的屁股上,給踹出去老遠。
眾人坐在養殖基地的會議室中,劉士卿把他在船上發現的問題說了出來。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治理赤潮所需的龐大的點砂蝦,讓眾人全都吃了不小的一驚。
「劉總,我覺得你有點當局者迷了。赤潮的事情,我也有所了解。形成赤潮的原因非常的複雜,咱們撇掉別的不說,單說組成的赤潮的藻類,可不僅僅是尖葉原甲藻一種海藻,還有具齒原甲藻、中肋骨條藻、米氏凱倫藻等多種藻類。這些藻類有的像尖葉原甲藻這樣,是無毒的,有點像米氏凱倫藻那樣有毒的海藻。目前點砂蝦所表現出來的特性是喜食尖葉原甲藻,是不是對其他能形成赤潮的藻類有進食的慾望,誰也不知道。這樣的話,能夠用點砂蝦治理的赤潮海域就有限了,不會像你剛才所說的那樣,需要大量的、不計其數的點砂蝦。」
「可惜,可惜了。」齊鴻儒搖了搖頭,也不知道他是可惜不能讓何竹蘭給他當助手,還是可惜何竹蘭明珠暗投了。
那位助理研究員還不肯罷休,「齊老,你也是在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了一輩子的老同志了,覺悟怎麼這麼低呢?赤潮是事關國家大局的危害,你們銀河海洋既然有了相關的治理辦法,就應該儘快的向相關部門作出彙報。由國家出面,組織人員對之進行研究,最後推廣到全國。在這種關頭,你們可不能敝帚自珍,光打自己的小算盤,要以大局為重。再說了,我們肯定也不會白要你們的點砂蝦,該掏的錢,一分錢也不會少給你們的。」
就在這個時候,崔憲甫走了過來,這位前國家體育總局的局長,臉上掛著笑,「小劉總,你們銀河實業確實了不起,我雖然對海洋不太了解,但是也知道赤潮這種海洋災害,在全世界也是一個還沒有被攻克的難題,就連美國人都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是你們今天做的這個實驗,讓我看到了徹底根治赤潮的希望。我現在也算是銀河實業的一份子了,顧問顧問,不能總顧不問,有什麼需要我老頭子做的沒有?只要是我能夠幫忙的,一定義不容辭。」
劉士卿還沒有開口,齊鴻儒就跳了起來,「幹嘛?打劫啊?想從我們這裏要點砂蝦,做白日夢,你們想都不要想。」
何況,銀河海洋轉包的海田也才五百多畝。能夠在這裏面繁育兩億尾點砂蝦,就已經很勉強了,要是繁育二十億尾點砂蝦,只怕點砂蝦海田之中,個個都像罐頭裡面的魚蝦,不會再有什麼活動空間,能不能養活都是一個極大的問題,更不要說繁育兩百億尾,甚至更多的點砂蝦了。這個問題,齊鴻儒不可能不去考量。
「老局長,你先別著急,麻煩你的地方還多著呢。不過赤潮治理還停留在試驗階段,想走上實際應用這一步,還有一個不小的技術難關需要解決。」劉士卿嘆了口氣,「弄不好,得三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劉士卿冷哼一聲,「我開出來的還是優惠價,是看在你們是國家設立的科研機構,才給你們的內部價。要是外人,想要,就算是在我開出來的價錢後面多加一個零,我也嫌賣的便宜了。俊偉,恨天,把他們倆給我轟出去。」
「等回去之後再說吧。小姑姑,讓船老大返航吧。」劉士卿對郭瀟芝說道。
這會兒別說是齊鴻儒,就連崔憲甫的臉色也都很難看,這兩個助理研究員是不是腦袋被驢給踢了。點砂蝦對銀河海洋的重要性,是個人就能夠看出來,這絕對是銀河海洋的核心秘密,他們竟然如此堂而皇之的索要,還真不把自己當客人呀。
回到銀河海洋的養殖基地,劉士卿剛要召集人手開會商量解決辦法的時候,趙德芳派來的那兩個助理研究員就找到了劉士卿。「劉總,我們能不能從你們這裏帶回去一些點砂蝦研究一下?」
隨船出海的眾人,有的高興,有的卻是心事重重,齊鴻儒一腔火熱被一碰冷水兜頭給澆滅了,在劉士卿提出問題之前,他確實沒有去設想一下,要治理全國的赤潮,需要培養那麼多的點砂蝦,即便是不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只治理舟山群島附近海域的赤潮,所需要的點砂蝦也不是一個小數字。為了繁育這許多點砂蝦出來,只怕把舟山群島所有能夠承包的海田全部承包下來,也不夠用的。
「齊老,真是不好意思,過完今年夏天,我還要去燕京大學上學,只是辜負你的好意了。」何竹蘭不卑不亢地說道。
「想要點砂蝦?好,我給。一百億美元一條,想要一對的話,貴點,五百億美元一對。」劉士卿發狠道。
「是呀,齊老,你是能夠給我培育出來兩百億尾的點砂蝦,可是兩百億尾也只能治理兩百五十平方公里的海域。津門市附近海域是赤潮的重災區,最嚴重的時候,赤潮佔據的海域至少也有八千平方公里,這還不算舟山群島、南方省大亞灣海域、海峽省多個近海的重災區,如果都按照一平方公裏海域需要投放七八千萬尾點砂蝦的數量計算,齊老你想過沒有,咱們需要培養出來多少尾點砂蝦?」
第一個開口的人,讓劉士卿小小的吃驚了一下,竟然是何竹蘭,而且何竹蘭說出來的話,還挺有道理。劉士卿本來只是為了表示一下對何竹蘭的重視,以便將來何竹蘭畢業之後,將她拉攏進銀河實業。沒想到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他的這一舉動,讓何竹蘭的才華有了一個展現出來的機會。別的不說,何竹蘭明銳的洞察力,顯然是不可多得的。
來舟山市之前,崔憲甫得知這次遠赴舟山的目的是為了實驗治理赤潮的方法,老頭兒是二話不說,直接就跟著過來了。赤潮治理,利國利民,在這個當口,崔憲甫是絕對不甘落人後的,他雖然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但是不代表他的心就冷了下來,相反,依舊火熱,而且很希望能夠發揮餘熱,做出一些貢獻來。
這個插曲讓眾人本來就有點沉重的心情越發的沉重起來,劉士卿也顧不得如此對待那兩位助理研究員會引發什麼後果,他一心想著早點解決點砂蝦的問題,讓陳俊瑋、陶恨天把那兩位助理研究員紅走後,就馬上點將開會。王澤偉、丁崇祥、郭瀟芝、齊鴻儒、郭倩蓉、何竹蘭、溫占豪等七人,另外還請了崔憲甫列席會議。
「還百八十條?你以為我們的點砂蝦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憑什麼你們說要,我們就得給你們,不要以為你們是第二海洋研究所就有多麼了不起。國家每年給你們劃撥的科研經費,數以億計,有本事自己培養去,少打我們的主意,我們可沒有花國家一分錢。」齊鴻儒也就是年紀大了,要是擱在他年輕的時候,脾氣比現在還大,只怕這兩位助理研究員一提出來,老頭兒就敢用蒲扇大的巴掌扇過去。
假如,赤潮的問題真的能夠被解決,對國家的影響,絲毫不弱於華夏體育代表團在奧運會上摘金奪銀。有這個機會,崔憲甫自然希望能夠成為這個計劃中的一環,在政界,他的影響力絕對不是劉士卿以及銀河實業其他任何人可以相提並論的,而想治理赤潮,免不了要和政府打交道,這時候,他崔憲甫就有了發揮餘熱的機會。
「齊老,你這是什麼態度呀?你們這裡有一百多萬尾點砂蝦,給我們百八十條,也沒有什麼的,就是毛毛雨嘛。」那個年紀稍微年輕一點的助理研究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