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379章 一門七院士

第379章 一門七院士

會議解散后,洪大磊、刁志才、葉秋燕三位中將夤夜前往軍委,準備面見軍委首長,做出專題的彙報,戴國斌則負責把劉士卿送出大院。從大樓中走出來,劉士卿剛剛要上車的時候,身後傳來喊聲:「士卿,等一下。」
「我們船舶工業總公司也要訂購幾台。」船舶工業總公司的代表是一位少將,好像是搞核潛艇的。潛艇的推進器,螺旋槳等關鍵部件的加工,同樣要用到超高精度數控機床。像螺旋槳的加工精度如果足夠高的話,可以有效降低核潛艇、常規動力潛艇的水下噪音。有效地降低被敵方發現的可能性,相應的,就會加大對航母群、軍艦等威脅力度。
其實國家航天局有國內最先進的數控機床,不過航天總是和精密儀器挂鉤,有更好的,誰還願意使用一般好的呢。使用超高精度數控機床,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減少航天的風險,更好的保證火箭、神舟號宇宙飛船以及航天員的安全。
郭仕達哈哈一笑,「士卿啊,你不應該叫我郭院士,應該叫我二爺爺。難道蓉蓉沒有給你說過嗎?我和蓉蓉的爺爺郭仕鍇乃是親兄弟,對了三弟叫郭仕勛,以後你也會有機會見到的。」
劉士卿也長長的鬆了口氣。超高精度數控機床,這玩意兒也算是一種比較尖端的數控設備了,不過真要說指望著機床產業賺錢,那就是天方夜譚了。首先超高精度數控機床市場容量有限,其次單台數控機床的售價並不是特別高,幾百萬,大不了上千萬,利潤好的話,也就是兩三倍三四倍的樣子,和強體飲料的暴利根本就沒有辦法比。但是沒有超高精度數控機床又不行,這玩意兒可以說是一切高新技術、尖端科技發展的最基本條件之一,沒有它,就不會有堅實的國防現代化,沒有它,就不會有銀河實業的二次發展。
郭氏三兄弟的老大郭仕鍇老先生,還有郭夫人錢靜琪女士,都是科學院的院士,而且郭仕鍇老先生還是科學院的副院長,是我國基礎物理方面泰斗級別的人物,錢靜琪女士則是生物領域數一數二的翹楚。郭氏兄弟的老2,也就是咱們面前的郭仕達老先生,是工程院的院士,是機械製造方面的頂級專家,夫人宣桂芳女士是我國的農業專家,是工程院、農科院的雙料院士,專職工作是進行農產品種子的改良,其所取得成就非常的顯著,尤其是其主持改良的『神農一號』小麥,平均畝產比改良前,增加了一百斤。目前宣桂芳院士正在進行神農二號小麥的改良工作,據說已經有了不小的進展。郭氏兄弟的老三,也就是劉總還沒有見過面的郭仕達老先生,也是科學院的院士,和錢靜琪女士一樣,都是搞生物工程的,其夫人徐文君少將,你是知道的,是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前院長,是軍事醫學領域權威的專家。
洪大磊點了點頭,「時間不等人,看來咱們只能同一時間多生產幾台出來了。嗯,今天答辯會的結果,我還要向總部首長以及軍委的首長做出專題彙報,就在這兩三天,就會有結果。我希望大家都能夠遵守保密條例,在這批超高精度數控機床製造出來之前,不準對外泄露任何的消息。在座各位,都是國內尖端產業的頂樑柱,你們的忠誠,我是信得過的,但是我還要提醒大家一句,不管是誰對外泄露了消息,一概以叛國罪論處。」
工程院的院士郭仕達說道:「至少也得兩年半的時間,這裏面有一年的時間是用來消除整機裝配后形成的裝配應力,這也是國內外通行的做法。」
劉總,你掰著手指頭數一數,這是不是『一門七院士,內外三院長』呀?」戴國斌笑著說道。
「各位。」洪大磊將軍情緒有點激動,他或許不能完全看懂劉士卿的圖紙。但是他今天請來的專家全都被劉士卿給折服了,這就足夠了,「現在我請大家表決一下,你們覺得小劉總設計的這款超高精度數控機床是否像他說的那樣,代表世界一流水平?」
我日,這也太牛了。難怪當初陳俊瑋第一次跟他說起郭家的時候,說郭家上上下下都是國寶級別的人物,不是工程院,就是科學院的院士,他們要不是國寶,那普天之下,就沒有人是國寶了。
在郭仕達之後,那些過來參加會議的將官、校官還有院士們有的匆忙離開了,有的過來和劉士卿打了一個招呼,閑聊幾句,混個臉熟后,也都離開了這個秘密級別的保密單位。
「您是蓉蓉的二爺爺?哎呀,難怪我覺得你有些面善呢?」劉士卿不由得吃了一驚,他沒想到今天竟然會在這裏碰到郭倩蓉的二爺爺。
洪大磊問道:「小劉總設計的超高精度數控機床如果要製造出來,大概需要多長的時間?」
此時。如果換成是一般人,同時面對十幾位院士級別的專家的提問,而且院士們問出的問題還都是那種不把你問道誓不罷休的題目,一般人早就怯場了。即便是回答不出來院士們拋出來的宛若狂風驟雨一般的問題,也很有可能會在回答的時候不那麼順暢,變得磕磕巴巴,嘴巴和腦袋都會不太靈光。
在座的將官、校官已經兩院的院士,無一例外,全都舉手表示同意。
等到戴國斌介紹完之後,郭仕達笑道:「士卿,我也聽說了,今後幾年,你要留在燕京求學。二爺爺跟你說一句話,大爺爺是爺爺,二爺爺也是爺爺呀,以後你和蓉蓉可要經常的去二爺爺家做客,你二奶奶可是燒得一手好菜,不過你二奶奶平常都忙。很少露手藝,但是以前只要是蓉蓉去二爺爺家,你二奶奶是一定要親自下廚做飯的,你們要是經常去,二爺爺也能藉著機會,改善一下生活呀。呵呵……。」
劉士卿開口道:「各位首長,不管製造第一批超高精度數控機床需要多長時間,我們是一定要製造的。我們銀河實業出錢出技術,煩請各位首長能夠為我們邀請到全國最頂尖的機床製造技師、工程師,為我們提供最好的材料以及零部件。我希望第一批能夠製造至少三十台出來,除了分給國內急需的單位之外,我們銀河實業也要留下幾台。」
此時,劉士卿就像是諸葛亮在孤軍深入東吳大營,舌戰東吳群雄一般,從機床的原理。說到機床的應用,從材料說到刀具的處理,但凡是數控機床可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劉士卿都給出了極為圓滿且精彩的答覆。
「老洪,我覺得很有必要。我們航天局要訂購至少三台這款超高精度數控機床,還希望你們總裝備部儘快從全國各地抽調、聘請機床製造人員,儘快把這款機床製造出來,我們急等著用呢。」葉秋燕迫不及待的道。
劉士卿回頭一看,是那位在答辯會上,提問題最多最刁鑽的工程院院士郭仕達,「郭院士,你老有什麼事嗎?」
戴國斌把劉士卿一行人送出大門外,告訴他們該如何返回他們下榻的賓館后,就和劉士卿告別了。
一直在旁邊忐忑不安的丁崇祥、王澤偉兩個人長長地舒了口氣,兩人都明白劉士卿順利地過關了。銀河機床集中全國的人力生產這台超高精度數控機床,有忘獲得軍方無條件的支持。
洪大磊再問道:「是否有必要集合全國之力,製造這款機床?」
郭仕達很忙,和劉士卿說笑了幾句,再三叮囑劉士卿一定要去他家做客后,就帶著秘書匆匆忙忙地離開了。
戴國斌在一旁道:「劉總,你還不知道吧?郭家在咱們華夏,可有『一門七院士,內外三院長』的美名。」
但劉士卿不是一般人,論起個人財富,即便是在全世界,劉士卿也是數得著的主兒,論學識,劉士卿現在所掌握的高新技術,絕對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這些都使得劉士卿擁有著常人難以比擬的龐大自信。何況,為了繪製著第一張超高精度數控機床的圖紙,劉士卿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前前後後差不多做了一年時間的準備,這才有了今天這場答辯會。
劉士卿還真的沒聽郭倩蓉說過,連忙問道:「這話怎麼講?」
「這一門七院士,是說郭氏兄弟的父親,已經故去的郭聞天老先生,是咱們華夏的第一代學部委員,而且還是科學院、工程院的雙料院士,郭家另外還有一位院士。是郭聞天老先生的兄弟郭鏡天老先生,也已經故去,他生前是工程院的副院長,不過因為身體的原因,郭鏡天老先生沒有後代。
當葉秋燕中將問出最後一個問題,劉士卿給出無懈可擊的答覆后,眾位專家相互看了一眼。葉秋燕率先拍起了巴掌,眾人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一起鼓掌,向劉士卿表達著充分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