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413章 我沒有時間

第413章 我沒有時間

等到劉士卿演講完畢之後,台下的十二位評委也都很感興趣。紛紛提問,七嘴八舌,問什麼的都有。劉士卿也都一一的作了解答,並且坦誠他所描述的飛行汽車還在幻想階段,具體能不能變成現實,就得靠國內的汽車專家,特別是發動機專家了。
應付完教授們的問題后,評委們紛紛亮出了號牌,十二位評委無一例外,全都給出了滿分——十分。不出意外,劉士卿肯定就是今天2013年新生英語演講大賽全校總決賽的總冠軍了。
「你認識我,那就太好了。」牛寶耀本來還擔心劉士卿不認識自己。現在省了自我介紹的工夫,就好說話多了,「是這樣的,我正在進行新式發動機的研究,缺少一個助手。剛才你的演講,我也聽了,非常好,數據很詳實,看得出來,你在發動機領域,非常的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你是否願意給我當助手?協助我完成新式發動機的開發。」
不但是寶馬汽車,其實很多和華夏本土企業進行合資的外國企業,都不是傻子,都是牢牢的把核心、次核心,甚至是次次核心的技術抓在了手中,分錢可以,反正華夏市場這麼大,即使分出去一塊,賺的也不會少,但是想要技術,沒門。華夏所謂的「以市場換技術」的政治策略,早就在某種形式上,淪落為了一句空話。
華夏的那家國有企業只能淪落為一個組裝工廠,從汽車的調研、設計一直到零部件生產,初裝等等,全都被排斥在外,根本就沒有辦法插手其中。當然,好處也是有的,省事許多,但是每年分到的紅利一點也不少。
別看這麼辛苦,但是,你不做還不行,人家是你的導師,你能不能順利畢業,能不能拿到學位證,能不能學到真本事,都是導師一句話的事情。就算是剝削你,你也得認。你要是不願意乾的話,別人還上杆子的想拱掉你的位子呢。
在大學裏面,教授盤剝學生,是一件公開的秘密。那些碩士、博士研究生幫著導師幹活、做研究,辛苦不說,一個月拿不了幾個錢,將來要是出了成果,論文或者報告上署名子的也都是他們的導師,倘若導師心情好,或者講點良心的話,也會讓他的學生跟著署名。導師心情稍微黑一點,別看你做了那麼多的工作,甚至整個研究都是你在搞,導師連清洗個試管的工作都沒有做過,人家照樣心安理得的佔據全部的研究成果,你除了得個辛苦費之外,屁的好處都沒有。
牛寶耀沒想到劉士卿這麼不給他面子,他沉吟片刻,好言好語道:「你再好好考慮一下,回頭,再給我答案。對了,你在台上做的演講,很精彩,能不能給我一份演講稿呀?我想看看。」
劉士卿搖了搖頭。「不好意思,牛教授,我倒是想給你當助手,可是我沒有時間。」
對牛寶耀這樣的技術人員,劉士卿歷來都是非常尊重的,或許他們掌握的科技遠遠遜於劉士卿,但是沒有他們,也就沒有華夏現在的工業,正是一個一個類似於牛寶耀這樣的人,才使得華夏在國際上,還是能夠挺直腰桿說話的。
牛寶耀也不能例外,他給出的報酬,也不算少了。不過一旦研究取得關鍵性突破,最後形成成熟的成果,少則十幾萬、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就到手了。說到底,還是他拿大頭。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佔據上遊資源的,從來都是出力最少,獲利最多的一群人。資本市場如此,學術領域,也不會例外。那種以勞動力密集型為特點的工廠,體現的就更加明顯了,老闆一年可能能賺個幾百萬,上千萬,流血流汗的一線工人,可能一年也就是拿個七八千、一萬出頭的工錢,維持生計,都可能有困難。
在這樣的現狀下,劉士卿就算是把所有汽車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所有的數據報出來,華夏的企業都未必能夠製造的出來。
在發動機技術上,也是國外的企業、政府對華夏重點盯防的領域。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華夏某國有企業和德國著名的高檔汽車製造商,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股份公司(德文:Bayerische MotorenWerke AG),也就是俗稱的寶馬汽車(BMW)合作生產寶馬系列汽車。
飛行汽車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其發動機。比較成熟的飛行汽車的發動機,和飛機的發動機原理有些相似,甚至就是用成熟的渦輪螺旋槳飛機發動機,小型化之後,改造而成的。利用現有的技術,可以製造出來,但是存在著製作成本高的缺陷,沒有辦法普及。
平凡之中見真章。可以像飛行器一樣,在低空之中運行的汽車,並不是一個太新穎的概念,可是劉士卿愣是把它描繪成了一個似乎伸伸手就能夠碰到的高新技術產品,這主要得益於劉士卿在演講的時候列舉了大量的數據出來,把他利用信號接收器搜索到的一款比較原始的飛行汽車的數據,給原封不動的照辦了出來。這些數據,劉士卿自己也親自計算了一邊,知道確實是行得通的。
寶馬公司的做法很簡單,把汽車分拆成幾個模塊,先在德國本土生產好之後,運到華夏,再由合資企業將之組裝起來。寶馬汽車所採用的發動機更是採用密封式設計,拆都不能拆開,一拆就報廢。
現在隨著華夏政策逐漸地放寬,很多外國企業進入華夏市場后,更多的傾向於興建獨資企業,有錢自己賺,一分錢也不分給你,技術就更別想了。
不過這種飛行汽車,是有機翼的,劉士卿所描述的飛行汽車,和《星球大戰》裏面描述的飛行汽車,在外形上更加的接近,沒有機翼,可以節省更多的空間,耗能更少。
演講稿有什麼不能給人的,這是一場公開場合進行的演講,還有人在下面全程拍攝,只要有心,就能夠把劉士卿的演講內容整理出來。何況,劉士卿既然將之拿了出來,就不怕它見不得光。
「你先不要忙著拒絕,你要是願意給我當助手的話,我可以幫你跟系裡面打個招呼,在評定獎學金、課堂考勤等方面,可以給你開個後門。另外給我當助手,我也不會讓你白辛苦的,一個月我可以給你一定數量的錢物作為報酬,一個月至少不會少於一千五百塊。」牛寶耀說出了一個自以為高的價錢。
劉士卿仔細地看了一下這位中年人,有那麼一點影響,此人是水木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的一位副教授,叫做牛寶耀,專攻燃氣輪機,好像還是一位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牛教授,你有什麼事情嗎?」
和超高精度數控機床一樣,發動機也是華夏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中一個根本沒有辦法迴避的重大問題。從天上飛的大型客機、高端戰鬥機的發動機,到地上跑的跑車的發動機、高級轎車的發動機,或是沒有能力生產,完全需要借口,或是生產出來之後,殘次品太多,達不到設計要求。這裏面牽涉的事情就比較多了,發動機理論方面,就比歐美俄等國家、地區落後許多,設計方面也不過關,製造工藝上,材料上等等,都是問題。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發動機領域,沒有一個真正的能夠挑起大樑的人物,高端發動機,始終都停留在仿製歐美俄的發動機的階段,換句話說,這個群體是一個缺乏創新的群體,擅長做盜版,不太適合搞原創。
劉士卿淡淡一笑,先不說他確實沒有時間,即便是他有時間,也不可能把牛寶耀開出來的工錢,看在眼中。「牛教授,真是對不起,我確實是沒有時間,只能跟你說聲對不起了。」
劉士卿剛從台上走下來,就有一個中年人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劉士卿,你先別急著走,我有幾句話跟你說。」
其實早在2009年3月的時候,美國人就已經成功的試飛了世界首輛飛行汽車「飛躍」,這款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特拉福嘉公司推出的飛行汽車,可以在空中飛行或在陸地上行駛。它可在15秒內從一輛有兩個座位的公路汽車變身為一架飛機。「飛躍」靠100馬力的發動機提供動力,發動機既是汽車的驅動。也可搖身一變成為「飛機」的後置推進器。當你想「飛行」時,只需按一下按鈕,15秒內你的愛車將變成一架翼展7米多的飛機。不飛時,機翼可以摺疊起來,縮放在駕駛座旁邊。此外,「飛躍」配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子計算機自控系統以及衛星控制技術等高端科技裝備,駕駛員無須掌握像飛機飛行員那樣的高難駕駛技術。
「既然牛教授喜歡,這是我的原始稿件,就送給你了。」劉士卿笑著從口袋中,把演講稿取了出來,給了牛寶耀,「還請牛教授多多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