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452章 基本同意

第452章 基本同意

劉士卿看完報告后,把王澤偉、毛思嫻還有郭倩蓉、楊諾婷全都叫到了一起,另外讓康永恆也列席了會議,幾個人一起討論著被劉士卿命名為「天成報告」的報告書。
王澤偉很欣賞袁天成的這份報告,可以說這份報告是在不可能之中,創造出了一種可能性。他以前還真的沒有往這方面想過,不是他沒有這方面的能力,而是他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是第一個跟著劉士卿的員工,深諳劉士卿的心理,知道劉士卿忌諱什麼,所以乾脆就沒有往這方面想。袁天成這份報告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打破了銀河實業的僵局,為銀河實業的未來,創造了另外一種局面。
作為銀河實業的子公司,一旦第二類企業上市的話,成為股市中的藍籌股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這樣的話,既可以為公司籌備來大量的資金,也可以讓包括劉士卿在內的諸多公司成員,自身的財富上升一個更大的台階。另外從大的層面上來講,在華夏的股票市場中,有銀河實業背景的股份制公司上市,對穩定華夏的股市還是很有好處的。
劉士卿點了點頭,「王叔,那你覺得咱們是應該從頭做起,還是用收購的方式,開始涉足金融業呢?」
王澤偉說道:「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弊端。從頭做起,員工是我們自己培養的,我們對公司的掌控也是最為放心的,但是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來做,方方面面,都得由我們自己來打理。困難不小,這裏面又以網點的設立,最為困難。如果是用收購股本的方式進行的話,無論是拱天銀行還是武靈市商業銀行,最大的東家都是政府,在本省、本市設立這樣一個銀行,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政府在進行一些項目建設的時候,獲取資金更加方便,銀行是政府開得,政府需要錢。銀行敢不給嗎?哪怕是這些項目,是拍腦袋工程,後期肯定賠錢,銀行也得硬著頭皮給。如果咱們收購了這些銀行之後,當地政府能不能戒掉這個習慣,很難說呀。當然,採用收購的方式,來作為我們在金融業的起步,好處也是很多的,網點的建設就可以省掉不少的力氣,另外,也可以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
我的建議是先不忙著註冊銀行或者保險公司,先找一些業內資深的人士,招募一些比較不錯的員工,進行大規模的培訓,等到條件成熟后,再上馬。倘若是倉促上馬,特別是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上馬銀行或者保險公司的話,很有可能在一開始就出現巨額虧空。
王澤偉知道在這件事上,他避無可避,必須要發表自己的看法,畢竟他是劉士卿高薪聘請的投資總顧問,「士卿,這幾天我也仔細的研究了一下天成報告,對袁天成的建議,我也是基本贊成的。
王澤偉搖頭道:「現在,我沒有辦法給你一個肯定的答覆,需要進行一些先期的調查研究,經過深入分析之後,才好說哪種方法好。」
銀河實業不上市,要是上市的話,股價絕對會是天價,必將會受到股民的瘋狂追捧。但是銀河實業不上市,不代表銀河實業下屬的分公司、子公司不能夠拆分出來單獨上市。
「王叔,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些,我問的是關於公司拆分上市的建議。」劉士卿有些不滿地說道。
王澤偉說道:「公司的內部弊端,我沒什麼意見,我覺得袁天成發現的很及時,提出的解決方法也切實可行。」
首先,成立銀行、保險公司的事情,這是一種必然。我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琢磨著公司賬戶裏面的那些錢,怎麼樣讓它可以保值、升值,而不是一直躺在公司的賬戶中慢慢的貶值。成立銀行以及保險公司,我也想過,我也覺得這是一條有效保證公司資產保值、增值的途徑。
袁天成的報告洋洋洒洒十幾萬字,劉士卿費了三天的時間才看完,倒不是劉士卿看報告的速度慢,而是袁天成這份報告中的很多細節,劉士卿也要好好琢磨一下。銀河實業是他一手打造出來的,就像他親手種下來的一棵果樹一樣,眼看著到了收穫的資金,現在袁天成就建議,把果樹一部分可以結果的果枝賣出去,作為果樹主人的劉士卿,當然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現在,袁天成的報告就是在這個禁忌話題上,捅了一個大簍子出來。幸好袁天成的在報告中,將銀河實業下屬的分公司、子公司進行了分類,建議也是第一類公司不動。第二類公司擇機上市,圈錢融資。
劉士卿問道:「那到底是哪種方法比較好?」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就需要有一個過得硬的金融隊伍,能夠打硬仗惡仗,使得咱們的銀行以及保險公司能夠始終處在盈利的軌道線上,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是,再難,咱們也要做。
「士卿,今天在場的也沒有外人,除了康永恆之外,都是在比較早的時候,就跟著你了,我和毛副總都是一開始就跟著你的人,楊秘書是你的貼身秘書,郭主任和你的關係又是非同一般。可以說,今天在場的沒有外人,我就有什麼話說什麼話了。」王澤偉一邊說,一邊打量著劉士卿。
「丁總已經跟我說了,基本同意袁天成的建議,你們也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吧。」劉士卿一邊說,一邊看向了王澤偉。
王澤偉頓時放下了一半心,「士卿,我贊成袁天成在公司上市方面的建議,將公司拆分上市,既可以保證公司最核心的部分,牢牢的掌控在總公司的手中,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擴展公司的影響力,為公司湊集發展的資金。」
第二類企業的典型代表包括污水處理廠、建築垃圾處理廠、銀河建機、藥材種植基地等等,這兩類企業對劉士卿以及總公司的重要性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第一類企業可是說是銀河實業的核心企業。也是銀河實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的最大體現,和銀河實業的興衰密切相關。第二類企業,都算不上是核心企業,更多的是劉士卿公共意識的體現,或者是一個企業家社會責任的體現,像污水處理、建築垃圾處理,嚴格說起來,都是政府的責任,在全國各地,基本上由政府出面,組建企業,負責這方面的事務。它們對全社會甚至全世界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銀河實業來講,重要性並不大。沒有企業,銀河實業也可以將這部分責任推給政府,推給其他企業,銀河實業只需要掏錢購買服務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搞這類企業。
劉士卿點了點頭,「天成報告的其他建議,你怎麼看?」
不過呢,我覺得在成立銀行、保險公司這件事上,宜緩不宜急。金融業是非常專業的一個領域,美國的雷曼兄弟曾經是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早在1850年就創立了起來,可是在2009年的時候,還不是說破產就破產了。
如果咱們成立銀行或者保險公司這樣的金融企業的話,企業的性質一定不可能是國有或者集體所有,只能夠是民營、私有,不會像四大國有銀行那樣,有國家給撐腰,我們要是出現了呆賬、壞賬以及虧損的話,只能自己內部消化吸收,不會像國有銀行那樣,由國資委大筆一揮,從銀行的賬目中剝離出來,跟沒事人一樣。
在銀河實業,公司上市一直是個禁忌話題,包括王澤偉、丁崇祥、毛思嫻等高層在內,誰都知道劉士卿不願意公司上市,上市之後,就要分割一部分利益給外人。尤其是銀河實業有飲料廠這樣能夠下金蛋的母雞,不管把上市之後的股價頂多高,到頭來,其實都是虧本往外甩賣,劉士卿肯定不會幹。
另外,現在國內的銀行業、保險業也是競爭相當激烈的兩個行業,一個不成熟的、打不起硬仗的團隊,是不足以在這兩個行業中站穩腳跟的。除非是總公司能夠不斷地為子公司補充資金,把子公司的虧空扛下來。」
在袁天成看來,第二類企業,包括他建議成立的保險公司、銀行都是可以改組為股份制公司,進而上市的。絕大部分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其上市后融到的資金,往往是超過公司實際價值的,公司內部的管理層、員工以極低的成本擁有一些公司的股票,上市后,公司股票受到股民的追捧,股價弧線飆升,讓本來不值多少錢的股票,一瞬間,就給公司的內部人員帶來巨額回報。
劉士卿點了點頭,「王叔,有什麼就說什麼,你也知道我不是不通情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