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583章 不過再困難也要做

第583章 不過再困難也要做

不等盧永祥說完,劉士卿就明白盧永祥想表達什麼意思,「盧院長請放心,期間給華夏科學院造成的損失,都有銀河實業來補償,另外從華夏科學院抽調的人員,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我給他們1.3倍的工資和獎金,絕對不會讓他們吃虧。」
劉士卿的這一次講述,要比昨天晚上跟郭倩蓉、楊諾婷講述的時候,更加的詳細,涉及到的技術問題也更多。等到他講完之後,已經是三個多小時了。期間,劉士卿光喝水,就喝了多半暖瓶。
倘若連這個最不可能實現的目標都可以實現,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劉士卿在演講中所提到的各種高新技術,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劉士卿說道:「我知道有些困難,不過再困難也要做。其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有一些想法,我現在就給大家講一下我的思路。制氧機的原理大家都清楚……。」
在座各位,可都是科研領域的精英。雖說不是一個行業的,搞什麼的都有,但是他們的理論基礎,要比中央首長們夯實許多,絕對不是劉士卿三言兩語就能夠糊弄過去的。
如何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分離出來。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和大氣中氧氣、氮氣等氣體的分子量不同、液化溫度、固化溫度不同,而實現的。只是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極小,所以這個工序做起來,相當的複雜,相對工業制氧、工業制氮來說,複雜了至少百倍,另外牽涉到的技術方面,要複雜得多。
劉士卿想了想,這條件還是比較公允的,畢竟要把「提取大氣中二氧化碳」這項技術從紙上談兵階段,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出大力的,不是自己,而是華夏科學院的人,別說僅僅是給他們三個省了,就算是給他們全國一半的省市區,劉士卿也願意。
其次,如果這個技術開發成功了,那麼在可預期的將來,在全國除了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市區,都必將修建大量的二氧化碳處理廠。我們華夏科學院要求分得三個省的配額,這三個省的二氧化碳處理,由我們華夏科學院旗下的公司負責,銀河實業不能夠插手,三個省之外的二氧化碳處理,歸銀河實業,我們華夏科學院也不插手。」
郭家在此時,自然也不能夠置身事外,郭家的老哥仨明確的向劉士卿表示,只要是用得著郭家人出力的地方,劉士卿儘管開口,哪怕是為了這個項目,辦理停薪留職手續,也在所不惜。
不過既然達成了協議,那麼無論是對銀河實業來講,還是對華夏科學院來講,都是皆大歡喜的結果,劉士卿和盧永祥都能夠向下面的人交差了。
「可是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實在是太難了。」郭仕達搖了搖頭。
其實就算劉士卿不答應那兩個條件,盧永祥也不敢對「提取大氣中二氧化碳」這個項目有任何的怠慢,畢竟這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又要搶在莫斯科世界氣候大會之前,做出成績來,華夏科學院要是置身度外,單靠銀河實業自身的力量,肯定是沒有辦法實現。屆時,華夏政府代表團在莫斯科世界氣候大會必定受盡詰難,華夏科學院作為全國最權威的科研機構,自然不會覺得臉上有光,說不定全國人民還會在背後戳他們的脊梁骨。
郭仕鍇揮了揮手,讓郭權陽把院門關上,從裏面插死,今天就算是美國總統來了,也不開門會客。
盧永祥和郭仕鍇兩個老頭兒湊在一起,小聲嘀咕了半天,最後盧永祥代表華夏科學院發表了看法,「根據劉總你的講述。這個項目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性,我和老郭都覺得可以搞搞試試。不過,劉總,親兄弟明算賬,有些醜話,咱們得先說在前面。做這個項目,我們華夏科學院肯定要抽調出來不少的同志,參与其中。如此以來,他們原來進行的科研項目,必然要受到非常大的影響,甚至是完全停滯的狀態。如此以來,必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有,華夏科學院和銀河實業必將是不存在相互統屬的關係,銀河實業是你個人的,華夏科學院是國家的……。」
盧永祥早有打算,他曲著手指頭,一個一個的數了出來,「燕京是首都,我們自然是要的,三晉省是全國最大的煤炭大省,我們也要,另外東北三省中,我們也要一個。嗯,就要渤遼省吧。」
士卿無所謂,就坐在了郭仕達、宣桂芳夫妻倆旁邊,郭倩蓉則坐在了奶奶錢靜琪的身邊。
「來來,士卿,蓉蓉,快過來坐。」等劉士卿和郭倩蓉進了門,郭仕鍇、錢靜琪老兩口一起招手。
在劉士卿的計劃中,在全國範圍內興建二氧化碳處理廠,僅僅是二氧化碳產業布局的第一步,是賺錢最少的階段,最賺錢的階段,還是後面。至於專利的無償使用,只需要和華夏科學院好好談談,嚴格限定他們的適用範圍,最多也就是少收一些專利費,說不定還可以和華夏科學院達成交換條件,用這些專利來交換華夏科學院根據這些專利研究出來的後續技術。
「盧院長,我想先聽聽你要哪三個省的二氧化碳處理配額?」劉士卿問道。
劉士卿、郭倩蓉朝著老兩口走過去的時候,郭仕達一把拉劉士卿給拉住了,「士卿,今天坐二爺爺旁邊,咱們爺倆也親近親近。」
「士卿,昨天蓉蓉打電話過來,也沒有把事情說清楚,現在大家都在,你把情況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吧。」郭仕鍇等到所有人都坐好后,說道。
「盧院長、各位爺爺奶奶,各位叔叔姑姑,這個工程實在是有點大,憑藉我現在的科研力量,根本就沒有辦法獨立完成這個課題,我需要你們的支持,需要你們的幫助。」劉士卿說到最後,非常懇切地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劉士卿點了點頭,把他昨天在中南海和中央首長們所商談的一切,和盤托出。盧永祥一聽,倒吸一口涼氣,他想起了劉士卿在科學院學術報告廳做的那個演講,在演講中,劉士卿明確的提出了在2030年的時候,天更藍,水更清,如果劉士卿的這個「提取大氣中二氧化碳」能夠成功實施的話,無疑將在「天更藍」這個目標上,邁出極為堅實的一步。
郭家的人因為劉士卿再次聚在了一起。這次人到的沒有那麼齊,不過能來的都來了,另外郭仕鍇還把華夏科學院的院長盧永祥也給請了來。
在座的這麼多科學院、工程院的院士,沒有人去考慮劉士卿小小年紀是如何想出來這麼複雜的工藝的,他們只是一門心思的去考慮按照劉士卿所說的方法,是否能夠實現科研目標,並最終將之轉化成為現實的生產力。
盧永祥忙道:「劉總,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華夏科學院要求只有兩個,首先做這個科研項目的過程中,產生的所有專利,我們華夏科學院要求共享,劉總你要無償的特許我們對之進行深入研究和使用。當然,我們只是這些專利的使用者,不是它的所有者,所有權還是你的,別的人要使用這些專利,你該咋收專利費,都是你的事情。
今天的天有點微冷,但是穿的稍微厚一點,晒晒太陽,還是挺舒服的。劉士卿他們到了郭家的時候,郭仕鍇、盧永祥等人全都坐在四合院的院子里,幾張桌子一擺,香茶飄香,還有瓜果點心,乍看起來,彷彿是一個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聊天的地方。
劉士卿嘆道:「不可行也得讓他可行。二爺爺,我已經當著一號首長的面立下了軍令狀,要在今年的莫斯科世界氣候大會之前,搞出一點眉目來,為咱們國家在『二氧化碳排放』這個問題上,爭取到主動。現在,已經不是討論這個項目要不要上馬的問題了,而是如何將它從一種幻想變成現實的問題。」
劉士卿暗自搖頭,這個老頭兒倒是會挑,不過現在你的挑選看似佔便宜,等到將來你就知道什麼是佔便宜吃大虧了,「好,盧院長,原則上,我同意你的這兩條要求,不過具體的條款,還是要靠咱們雙方派代表好好的協商一下。」
自從劉士卿上次到華夏科學院做完演講,銀河蜘蛛宣布成功實現人工合成蜘蛛絲之後,盧永祥就一直念叨著要和劉士卿好好的聊聊,郭仕鍇沒少被這個老夥計騷擾。
「士卿。」郭仕達見識過劉士卿的神奇之處,可是他還是覺得劉士卿的這個計劃有點不太切合實際,他字斟句酌的說道,「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非常低的,這就像是24K金一樣含有的那點雜質,是非常非常難搞出來的。你設想的計劃真的可行?」
既然劉士卿和盧永祥這兩位首腦級別的人物達成了共識,那麼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雙方各自派人,開始展開談判,在談判進行期間,還沒有結果的時候,盧永祥就開始調集華夏科學院相關的人手,匯聚燕京,準備展開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