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639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

第639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

劉士卿說道:「那要看情況了。如果馬爾地夫的投資環境比較好的話,投入幾十個億甚至上百億華夏幣,都有可能。如果投資環境不好,也許就是幾千萬、幾百萬甚至一毛錢都沒有。」
「劉士卿,咱們又見面了。」邁特納顯得很熱情,張開雙臂,給劉士卿來了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
阿斯拉姆很想跟劉士卿好好說說,但是這不是他的主管範圍,而且馬爾地夫不是他當家,他不過是個部長罷了,在他的上面,還有總理,還有總統。他如果和劉士卿談妥了條件,總統總理不認可,不但沒有辦法和劉士卿交代,他也有越權之嫌。
新加坡雖然是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但卻是個典型的「外黃里白」的社會,領導層的思想偏向于西方國家,官方語言也是英語,而不是華夏語。
「劉先生,你的到訪實在是太突然了,你的投資意向對我們來講,就更加的出乎意料。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從來沒有接收到你這麼大的一項投資意向,坦白講,我們真是一點經驗都沒有。所以,我們必須要抽時間研究一下,看看怎麼樣謀劃出來一個對雙方都有利,都能夠接受的談判基調出來。我們一定抓緊時間研究,爭取咱們雙方能夠早日的進行深入的接觸,儘早達成協議。」
阿斯拉姆一聽,頓時後悔不迭,感情自己面前坐著的這位是財神爺呀。要往馬爾地夫投入上百億華夏幣,這可是馬爾地夫有史以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國際投資商呀。早知道這樣的話,剛才就不和那個新加坡的代表磨嘰了,而是出來迎接劉士卿了。
楊諾婷剛打完電話,又有人過來拜訪劉士卿,這次來的是美國人。昔日,劉士卿在華夏科學院做演講的時候,曾經和這個美國人有過一面之緣。這次,不但他到俄羅斯來參加世界氣候大會,克林·邁特納也來了,擔任的職務也差不多,是美國代表團的技術顧問。
劉士卿跟著阿斯拉姆一起去了馬爾地夫代表團所租用的房間中的一個,剛剛坐下阿斯拉姆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劉先生是代表華夏政府來的吧?是不是想為我們馬爾地夫提供援助?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馬爾地夫人民就太歡迎了。」
劉士卿不由得一怔,「阿斯拉姆先生,你沒聽說過我?」
劉士卿點點頭,他這次來的主要目的就是和馬爾地夫進行一次初步接觸,也沒指望著現在就和馬爾地夫達成協議,畢竟他也需要回去好好的籌劃一下,找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條款來。
歐美日俄以及一些實力比較雄厚的國家知道有劉士卿這麼一號人物。其他國家要麼就是不關心,要麼就是沒有能力知曉。如果單純的以國家的數量計算的話,全世界倒是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要麼是只知道銀河實業,不知道劉士卿,要麼乾脆是既不知道銀河實業,也不知道劉士卿,馬爾地夫就是其中的一個。
劉士卿請克林·邁特納坐下,然後笑道:「邁特納先生,我們華夏有句老話,無事不登三寶殿。你找我肯定是有事吧?」
克林·邁特納呵呵一笑,「劉先生真是直爽,我本來還想和你敘敘舊,沒想到你一開口就直奔主題呀。」
克林·邁特納繼續說道:「不瞞劉先生,你的演講,我曾經仔細的觀看過十幾遍,你在演講中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認真地分析過。當時,你演講中的很多內容,我不明白,也不能夠理解。但是對照此時的情況,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話,你的演講內容一定是建立在相當堅實的理論基礎上的。你在演講的時候說過,在2030年的時候,天空和江河湖海都會恢復工業時代以前的樣子,天藍水清。」
劉士卿一行人來到了馬爾地夫代表團所住宿的賓館,報上了自己的名號,本以為對方很快就會派人出來迎接他。孰料等了半天,馬爾地夫代表團的團長才陪著一個人走了出來。馬爾地夫代表團的團長,是該國的國家住房交通及環境部部長穆罕默德·阿斯拉姆,在世界氣候大會上發言的也是他。
劉士卿暗道咱們倆有什麼舊好敘的,上次在華夏科學院見面,你是不請自來,這次又一樣。「敘舊可以留待以後,現在還是說正事要緊。你說呢,邁特納先生?」
士卿鬱悶不已,陳俊瑋在一旁偷樂,心道小師叔這次可是吃癟了,那英國人、俄羅斯人還有美國人都圍著小師叔轉圈,小師叔肯定已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了,都把他當成一號人物了。現在碰到一個連他名號都沒有聽說過的人,難怪會是這麼表情。
劉士卿嗯了一聲,這個沒有什麼好否認的,不說當時克林·邁特納就在現場,就算是他沒在現場,網上也可以找到劉士卿演講的視頻錄像,只要稍微的查一下,就能夠查到。
「劉先生,我們馬爾地夫非常歡迎像你這樣的有實力的投資者。招商引資雖然不是我的工作範圍,但是我可以代表內閣向你表態,如果你的投資真的像你說的那樣,能夠達到一定的數量,特別是你的投資真的是投向我國的環保領域的話,那麼我們願意為你提供最優惠的政策。」阿斯拉姆就差拍著胸脯向劉士卿下保證書了。
「快點給客人上茶。」阿斯拉姆眼前一亮,態度頓時好了一些,「劉先生,不知道你打算在我們馬爾地夫投資多少?」
克林·邁特納點了點頭,「也好,就如劉先生所願吧。劉先生,請恕我冒昧,我上次去華夏科學院做交流訪問的時候,曾經有幸聽過你的演講。我記得很清楚,你的演講題目是《2030年的一天》,對吧?」
楊諾婷非常體貼,在劉士卿鬱悶的時候,開口道:「部長先生,我們劉總是華夏代表團的重要成員,不過他這次來不是代表華夏政府來的,而是代表他本人來的。我們劉總有意在馬爾地夫投資,幫助貴國治理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問題。」
這事其實不奇怪,馬爾地夫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國,全國人口也就三四十萬人,和華夏又沒有什麼利益衝突,無力也沒有必要積極主動的刺探華夏的情報。華夏的媒體又基本上沒有報道過劉士卿的事迹,劉士卿的知名度暫時還局限在一個不是很大的範圍之內。
阿斯拉姆比劉士卿還要犯傻,「劉先生,我不懂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咱們倆是初次見面,我以前從來也沒有聽說過你,對不起,我這話可能有點冒犯你。」
雙方分開后,阿斯拉姆迅速的和國內取得聯繫,把情況跟總統、總理進行了彙報。劉士卿則讓楊諾婷通知銀河實業總部,讓丁崇祥他們好好的研究一下,讓他們準備和馬爾地夫進行談判。
阿斯拉姆親自把劉士卿送出了賓館,跟劉士卿說話的時候,都陪著小心,唯恐得罪了劉士卿這尊財神爺。馬爾地夫是個小地方,境內資源有限,願意到馬爾地夫投資的並不是沒有,但是投資上億的,不多。像劉士卿這樣,有可能投資上百億華夏幣,更是史無前例頭一份,他一開始是不知道劉士卿有這個實力,現在知道了,還怎麼可能怠慢劉士卿呢。
馬爾地夫雖說是旅遊勝地。但是每年全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並不是很多,每年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四十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對一個人或者企業來講,絕對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但是對一個國家來講,就未免太可憐了,尤其是馬爾地夫又有那麼多需要花大錢的設施需要建設,這點錢根本就不夠用的。故而每年,馬爾地夫政府都要想方設法弄一些來自國際社會的援助。
陳俊瑋猜得不錯,劉士卿確實有這種想法。他沒奢望阿斯拉姆要表現的非常熱情,但至少也應該聽說過他是誰,現在才知道他的名聲根本就沒有他想得那麼大。
劉士卿不會因為阿斯拉姆說出「最優惠」這三個字,就把心徹底的放下來,「部長先生,怎麼個優惠法?你可得跟我好好說說,我是個商人,商人就是有盈利的,賠本的買賣,我不做,我也不希望折損貴國的利益。我希望能夠找到一條讓咱們雙贏的策略,我有錢賺,你們呢解決迫在眉睫的各種環境問題。」
阿斯拉姆此時顯得很高興,和身邊的那個人有說有笑,阿斯拉姆和他陪著的那個人都說的是英語。劉士卿凝神細聽,發現雙方談的是援助馬爾地夫的事情。那人是代表新加坡政府出面的,要再為馬爾地夫援助一套海水淡化設備。
等到阿斯拉姆送走了新加坡的代表,這才有人上前告訴他,劉士卿他們已經等了老半天了。阿斯拉姆連忙走了過來,滿臉堆笑,「你是華夏代表團的劉先生?真是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請到我的房間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