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700章 豐田

第700章 豐田

不僅僅如此,豐田公司還是日本三井財團中非常重要的一員,在全世界那也是響噹噹的企業了。在連續兩次被康永恆拒絕之後,豐田公司不在上門,上杆子請求和銀河實業合作了,而是組織了一批精強將,開始對佘勝民、呂家雲的設計方案進行論證,並且進行工業化生產。
漸漸的郭倩蓉理清了思路,有了一些眉目。她凝眉提筆寫了一份名單出來,交給了楊諾婷,「楊姐,麻煩你幫我從銀河實業調這些人過來,要是沒有的話,就發招聘啟事。」
好在劉士卿給郭倩蓉的資料,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劉士卿中意的那種方法,還有很多種其他類型的單兵防護裝備。郭倩蓉沉下心來,開始認真地查看所有的資料,希望能夠找到一種在現有條件下,可以實現的方式。
銀河碳工的工作進度超乎了劉士卿的預料,他本以為三個月之內能夠造出來就不錯了,沒想到提前了多半個月的時間。劉士卿也明白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快的速度,肯定和華夏科學院不遺餘力的協助有著很大的關係。
劉士卿讓銀河碳工繼續製造更多的大氣乾冰機出來,同時動工興建儲存乾冰的倉庫,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二氧化碳引起的窒息事件的發生。
佘勝民和他老鄉呂家雲之間,在劉士卿的干涉下,達成了一份簽署在書面上的協議,協議一共牽涉到了四方,佘勝民、呂家雲,銀河實業和豐田公司。
楊諾婷一看這份名單,上面足有二三十個人之多,招聘的最低要求是碩士學歷,而且還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她拿著這份名單,讓劉士卿看了看,「老闆,這是郭主任給我的。你看……。」
郭倩蓉回到劉士卿身邊之後,劉士卿並沒有讓郭倩蓉像以前一樣,全身心的給自己當助手,而是開始有意識的讓她承擔獨立的研製工作了。生物膜的成功已經證明郭倩蓉身上流著的不愧是老郭家的血,搞科研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手,如果一直給自己當助手,未免有些浪費了。
郭倩蓉早就習慣了劉士卿隨時隨地,能夠拿出來一堆遠超當代科技的高新技術的現象,她從來沒有去詢問過到底是怎麼回事,她相信總有一天,自己的男友會把一切告訴她的。她現在要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支持男友的工作,和他站在一起,共同承擔銀河實業這幅萬斤重擔。
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不計較電池的體積和重量,要是能夠造個大巴車大小的電池組,倒是能夠解決單兵防護裝備的能源問題,可是造這麼大一個電池組,那就不是什麼單兵防護裝備了,而是只能留在原地的活靶子了。
劉士卿大致的瞟了一眼,然後道:「楊姐,以後蓉蓉需要你配合什麼,你就配合什麼,不需要再來問我。」
單靠劉士卿一個人,零打零碎的拿出來一些技術,肯定是不行的。他需要找一個自己完全信得過的,同時在科研方面又有著極強天賦的人來幫他,這個人想都不用想,只有郭倩蓉最適合了。
楊諾婷的腳步頓了一下,頭也未回,「老闆,我不過是做好自己分內之事罷了。」走出房間之後,楊諾婷用手擦了擦臉頰,那裡有兩個晶瑩的淚水,那是因為喜悅和感動留下的。她這段時間的辛苦沒有白費,能夠得到劉士卿一句認同,一切都值了。
劉士卿覺得自己有必要在國慶節期間回去一趟。大氣乾冰機不過是他進軍碳工業的基礎罷了,如果想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勢必要製造出來更多更先進的技術裝備。如果他不回去的話,後續研究肯定沒有辦法繼續下去。
其實豐田公司方面在知道單人飛行器的兩位主設計發生了分歧,其中一個要把單人飛行器的設計方案賣給銀河實業的時候,豐田公司曾經專門派人到銀河實業燕京分公司,希望和銀河實業進行談判,商量合作一起做油動力螺旋槳單人飛行器。
按照現在的研究進度,虛擬頭盔大概會在十月底製造出來,最晚不超過十一月中旬,劉士卿倒也不是特別著急。他準備在國慶節前,去看看佘勝民,不知道他是否把單人飛行器研究出來了。
但是宇宙飛船和宇宙飛船是不一樣的,地球上現有的技術是僅僅只能夠製造出來環繞著地球飛行的宇宙飛船、抑或者是太空梭、空天飛機,理論上能夠製造出來飛往火星的航天器。劉士卿要製造的可是能夠飛出太陽系的宇宙飛船,難度要遠遠的超過地球現有的技術條件。何況,劉士卿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他要搞出來一套完全置於自己控制下的航天系統,難度可想而知。
豐田公司悻悻然,後來降低了訴求,願意持有的股份少一點,但是康永恆已經不耐煩在和他們就合資的問題進行討論了。
在把宇宙飛船造出來之前,有太多的技術難題必須要解決,即便是劉士卿有完整的技術樣本,只需要把這些技術在現實中實現就可以了。
豐田公司是帶著很大誠意去的,銀河實業最近幾年的發展勢頭,日本人看在眼中,從一開始,日本人就在想著和銀河實業合作,但是始終未能如意。這一次,無疑又是一次不錯的機會。
「楊姐,這段時間苦了你了,我一直搞研究,公司裏面基本上該由我解決的事情,都交給了你。你多辛苦一下吧,除了你之外,我再也找不到第二個能夠讓我像信任你一樣信任的人了。」劉士卿在楊諾婷走出去的時候,開口道。
這份協議與其說是佘勝民和呂家雲之間的,不如說是銀河實業和豐田公司之間的。兩家公司以佘勝民和呂家雲各自擁有的技術為談判基礎,約定雙方享有的權利是完全對等的,在以佘勝民、呂家雲等人的技術生產油動力螺旋槳單人飛行器的時候,如果兩家公司生產數量相等,那麼誰也不用給誰專利費,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生產的數量超過另外一家公司,那麼生產數量多的那家公司,必須就多出來的那一部分,向另外一家公司支付專利費,每台油動力螺旋槳單人飛行器的專利費標準為十萬華夏幣。
劉士卿把自己目前最關注的三個研究——虛擬頭盔、碳工業、單兵防護裝備——中的一個,單兵防護裝備提取了出來,交給郭倩蓉全權負責。除了把所有有關單兵防護裝備的資料交給郭倩蓉之外,劉士卿還賦予了郭倩蓉最大的許可權,銀河實業所有的資源都可以任由她調遣。只希望郭倩蓉能夠儘快地把單兵防護裝備研究出來,徹底的杜絕幕後那些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人的想法。
換言之,除非解決固態能源的問題,否則的話,劉士卿的設想只能是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劉士卿接連數次遇刺,郭倩蓉比誰都著急,她迫切的希望能夠早一點解決單兵防護裝備,而不是奢望能夠尋找到固態能源。要知道即便是在幾百年後的銀河聯邦時代,在整個銀河系中,也僅有極少數的星球上,能夠找到天然的固態能源。而人工製造固態能源,即便是在銀河聯邦,都未能實現這一技術。
康永恆聽了豐田公司的要求之後,想都沒想,就很乾脆的拒絕了。只因為豐田公司提出的條件太苛刻,要求在雙方組建的合資公司中,必須要佔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康永恆只要老闆劉士卿是不可能答應這個條件的,乾脆就直接拒絕了。
就在劉士卿把有關單兵防護裝備的資料交給郭倩蓉的時候,從銀河實業總部傳來一個好消息,銀河碳工在銀河重工、銀河精工的配合下,製造出了專屬於銀河實業的第一台大氣乾冰機。這台大氣乾冰機幾乎就是劉士卿和華夏科學院聯合研製出來的那台大氣乾冰機的複製品,整條生產線每天日產乾冰數量為一點五噸。
楊諾婷點了點頭,「我明白了,老闆。」
郭倩蓉和劉士卿的思維不太一樣,後者傾向於研究「能量激發防護罩」這種防禦方式,前者在仔仔細細的研究過之後,覺得在現有條件下,想實現這種方式,難度實在是太大。主要是能源的問題難以解決,除非是能夠找到固態能源,否則的話,單靠大容量電池,肯定是不行的。
豐田公司也是有傲氣的,自從2008年之後,他就取代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成為了全世界汽車產銷量第一的汽車生產廠家。其產品範圍更是及汽車、鋼鐵、機床、農藥、電子、紡織機械、纖維織品、家庭日用品、化工、化學、建築機械及建築業等。
反正還有兩天就是國慶節了,劉士卿也不急在這兩天的時間。他準備趕在9月30日下午返回武靈市,在回去之前,他還有些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