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接收器》目錄

第804章 選中了同一個推銷對象

第804章 選中了同一個推銷對象

銀河重工建立的時間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了,頭一次接到貨款價值這麼大的單子。公司上上下下倍受鼓舞,上至公司總經理,下至普通員工,所有人都是幹勁十足,準備爭取能夠在今年內,再弄一個大單來。
單人飛行器的出現,這些汽車製造廠商的感受還不是太深,雖然也察覺到了威脅,但是覺得還不至於動搖汽車業的根本。單人飛行器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是過於簡陋,從安全性上來講,駕駛員始終暴露在外面,不夠安全。人們能不能接受這樣的單人飛行器,還需要好好的探討一下。但是大規模流行起來的可能性,應該不是很大。畢竟不是誰都喜歡整天背著一個飛行包,在天上飛來飛去的。
美國打算賣企業的是舉世聞名的通用汽車公司,不過通用公司不是要把公司所有的資產賣掉,而是打算把他們位於韓國的通用大宇汽車公司賣掉,包括所有的股份加上韓國大宇汽車的品牌。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百輛陸空兩棲汽車還是很快就全部訂購出去了,一百輛陸空兩棲汽車,一共賣了四十億歐元。家裡開個印鈔廠,大概也就是這個速度了。
包括豐田公司在內的全世界的汽車製造廠商,都在緊盯著銀河重工的一舉一動。這些存在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牌汽車製造商們,全都充滿了恐懼,尤其是豐田公司,曾經和銀河實業有過兩次公開的交鋒,卻又是兩次徹頭徹尾的失敗。
就這樣,賽亞王子在歐洲國際陸空防務展期間,開著陸空兩棲汽車上了十幾次天,阿聯酋的那款高精度狙擊步槍的名聲是打出去的,同時銀河實業的陸空兩棲汽車的名聲也隨之聲名鵲起,蜚聲海內外。
有著切膚之痛的豐田公司在三八婦女節的比賽之後,馬上組織了上百名精兵強將,調撥了一兩千億日元的資金,開始研究陸空兩棲汽車。即便是在電動力上攆不上銀河實業,也要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製造出來油動力或者油氣混合動力的陸空兩棲汽車。
賽亞王子身為阿聯酋迪拜王室的成員,這次到歐洲國際陸空防務展來,擔任了兩個角色,一個是看看這裡有沒有適合阿聯酋軍隊採購的軍事裝備,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推銷阿聯酋的軍工企業研究的一種高精度步槍。這也是阿聯酋首次在歐洲國際陸空防務展賣軍事裝備,因為阿聯酋在這方面沒有什麼人氣,一直沒有什麼好的生意上門。
銀河實業對外採購的五百台超高精度數控機床已經陸陸續續到了五六十台,除了兩台送到了燕京的第二實驗室之外,剩下的全部分到了這三家子公司中。
就在全世界大部分汽車製造廠商為陸空兩棲汽車的高昂售價,感到歡欣鼓舞的時候,有兩家汽車製造廠商,卻做出了與眾不同的選擇。
飛機上天,不是什麼稀罕事,汽車上天,才是真正的新聞。三八婦女節的時候,銀河實業的陸空兩棲汽車第一次亮相,把豐田公司給打擊的落花流水,由此登上了世界各大媒體的汽車板塊的頭版頭條上。但是那畢竟是新聞上的東西,和近距離觀察是不一樣的。此時兩位穿著阿拉伯長袍的拉風男人,駕駛著拉風的陸空兩棲汽車,當著成千上萬觀眾的面,展示著陸空兩棲汽車,想不吸引人眼球都難。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即便是銀河實業第一個造出來了陸空兩棲汽車,但是並不意味著銀河實業就一直能夠在這個領域佔據有優勢地位。就像賓士汽車是全世界最早的汽車,但是在世界上佔據了汽車產銷量首位的,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都從德國人手中讓了出來。
幾乎全世界的每個有年頭的汽車製造廠商們都採取了同樣的策略,投入大量的研究經費,組織成百上千的人力,對陸空兩棲汽車展開研究。這已經不是誰輸誰贏的問題了,而是在這個由銀河實業開闢出來的新戰場上,誰能夠活下去的事情了。生死攸關,誰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和馬虎。
這兩家汽車製造廠商來自不同的國家,一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韓國。他們做出的決定幾乎一模一樣,就是要把整個企業帶品牌打包到一塊,一起賣掉。
韓國金剛高麗化工(KCC)集團這次打算賣的是原來屬於現代集團旗下的現代汽車。和美國的通用公司一樣,兩家公司幾乎在同一時間選中了同一個推銷對象,那就是風頭正勁,攪得全球汽車製造銷售市場風波驟起的銀河實業。
撇開技術不談,銀河重工製造的陸空兩棲汽車成本上少得可憐,一輛車賣出去就是兩三千萬歐元,可想而知,這裏面蘊含著多麼巨額的利潤。不過銀河實業還知道收斂,沒有把陸空兩棲汽車當成大白菜賣,而是弄了一個限量版的名義,一共推出了十款陸空兩棲汽車,每款也僅僅只有十輛,加在一起也就是一百輛。每輛售價最便宜的是兩千萬歐元,最貴的為五千萬歐元。
一時之間,打往銀河實業、銀河重工的越洋電話絡繹不絕,幾乎都是在詢問陸空兩棲汽車的事情。而每一個越洋電話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千萬富翁,甚至是億萬富翁。
當然,要是銀河實業有不軌之心,把坦克造出來后,圖謀造反,那後果就更加的嚴重了,不過這隻是最不可能的一種猜想。中央政治局、軍方不知道組織了多少次研討會,從心理學、社會行為學、人際關係學等多個角度對劉士卿做出過無數次的研究,得出來的結論都是比較一致的,認為劉士卿將銀河實業轉變為政治工具,索要或者謀奪政治權利的可能性為零。要不是有這個結論做支撐,軍方也不會這麼支持銀河實業搞軍工產品了。
現代集團曾經是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但是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開始分崩離析,逐漸衰落。在2003年的時候,韓國金剛高麗化工(KCC)集團完成了對現代集團主要子公司的控股,完成了對現代集團的收購大業,從此,現代集團就成了韓國金剛高麗化工(KCC)集團的控股子公司了。
銀河實業代表團被德國政府驅趕出法蘭克福的國際展覽中心,連人帶設備一個不留。華夏駐德國大使館本來想把銀河實業所有的展品,暫時都拉到大使館,沒想到這時候賽亞王子站了出來,出示了和王澤偉簽訂的銷售合同,然後就把那兩台陸空兩棲汽車給帶走了。
這段時間,銀河重工一直在利用這些超高精度的數控加工中心。還有從國內採購的普通的數控加工中心,生產汽車和坦克的生產線。目前,汽車生產線已經生產組裝完畢,正式投入運營之中,陸空兩棲汽車就是這條生產線的傑作。而坦克生產線正在緊鑼密鼓的製造之中,估計到下半年的八九月份,坦克生產線就可以生產組裝完畢,正式開始生產銀河實業製造的第一輛陸上坦克。
這兩個根本一被動搖,原有的在全世界稱王稱霸的汽車製造廠商們所具有的技術優勢,突然之間,就不再是優勢了。因為銀河重工已經跳出了這個圈子,用另外一種迥然不同,卻又比他們領先的技術和他們競爭。在這場競爭中,他們不但不是領先者,而且還是落後者,如果不能夠奮起直追,他們就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總裝備部專門派了軍代表,長期駐守在銀河重工。一方面是及時掌握銀河實業造坦克的進度,另一方面,也不無防止銀河實業將坦克用在不正常用途上的意思。
這時候,賽亞王子計上心來,把主意打到了那兩輛陸空兩棲汽車上,他讓人把陸空兩棲汽車打扮一番后,掛上介紹那款高精度狙擊步槍的廣告。然後他自己一輛,阿聯酋展團的團長一輛,兩位開著陸空兩棲汽車就在歐洲國際陸空防務展道路上、空中轉悠了起來。
當賽亞王子從車上下來的時候,頓時被成百上千的人給包圍了起來。賽亞王子很喜歡這種被人環繞起來的感覺,對圍觀者的提問,簡直就是有問必答。當有人問他他開著的這輛陸空兩棲汽車是那家公司的產品的時候,賽亞王子沒有貪天之功,很誠實、很乾脆地說他是從銀河實業花了五千五百萬歐元賣了兩輛陸空兩棲汽車。
賽亞王子這樣說,其實也不無炫耀的意思,炫耀自己有錢,同時也沒有忘記說一下陸空兩棲汽車所擁有的良好性能,無非是為了證明他花的五千多萬歐元沒有白白浪費。
銀河重工是銀河實業整個布局中,機械設備製造業的三龍頭之一,它和銀河精工、銀河機床的分工是非常明確的。銀河重工的主要產品線有以下幾種:汽車、陸空兩棲汽車、大炮、坦克、裝甲車等等。銀河精工則是單人飛行器、各種生產線以及還停留在紙面上的飛機、導彈等比較精密、尖端的裝備。銀河機床就比較明確了,專門做機床。
為了防止別的國家竊取陸空兩棲汽車的技術,銀河重工在生產的時候,採用的是模塊組裝的方式,整車被分成了多個模塊,涉及到蓄電池、發動機等的模塊,都是採用的密封式製造,不允許外力對其進行破壞和拆解。一旦拆解,有相當大的可能會破壞掉發動機和蓄電池,導致其無法使用,甚至是無法修復。
銷售完這一百輛陸空兩棲汽車之後,銀河實業和銀河重工宣布今年和明年的陸空兩棲汽車銷售計劃全部完成,不再生產更多民用的陸空兩棲汽車了。說實話,真要是造的陸空兩棲汽車滿天飛,陸空兩棲汽車也就不值錢了。
銀河實業掌握的技術太多,別的民營企業不一定能夠把坦克造出來,或者即便是能夠造出來,性能也不咋地。但是這條規律對銀河實業不太適用,要知道軍方裝備的超大威力常規炸彈的高爆炸藥的配方是劉士卿提供的,只要銀河實業願意,銀河實業能夠利用這種高爆炸藥,為坦克製造出來大威力的炮彈或者是導彈。真要是不小心打出去一兩發,非得造成大規模傷亡不可。
陸空兩棲汽車的出現,卻讓他們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威脅。從技術上來講,陸空兩棲汽車改變了現有的汽車業的兩個根本,首先被動搖的根本就是動力源,陸空兩棲汽車採用的是電動力,而不是油動力或者油氣混合動力。另外一個被動搖的根本則是汽車的運行方式,從以往的只能夠在陸地上形勢,變成了既可以以貼近地面的方式飛行,也可以在距離地面比較高的空中飛行。
凡是銷售到海外的陸空兩棲汽車,外形的工業設計、整車所採用的材料、發動機、蓄電池等等,都極為考究,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性能還要超越銀河實業賣給華夏軍方的產品。當然,也只是某些方面,卻不是所有方面,要不然的話,軍用的陸空兩棲汽車和民用的陸空兩棲汽車在對抗的時候,就沒有優越性了。
銀河實業從歐洲國際陸空防務展撤展。並且和歐盟、德國的關係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卻絲毫沒有影響到銀河實業產品的人氣,尤其是陸空兩棲汽車,在歐洲國際陸空防務展可以說是出盡了風頭。說起來,這還要感謝塞得王子的弟弟賽亞王子。
韓國準備賣企業的是金剛高麗化工(KCC)集團,這個企業的名字,對很多人來講,非常的陌生。但是要說起韓國的現代集團,估計就沒有人不知道的了。
這個信念,在賽亞王子為銀河重工製造的陸空兩棲汽車免費做宣傳之後,就更加的讓這些汽車廠商們堅定起來。售價兩三千萬歐元的陸空兩棲汽車,單從成本上來講,就是不能夠讓大眾接受的昂貴產品,即便是在億萬富翁中間,捨得花這麼大本錢,購買一輛陸空兩棲汽車的,卻沒有多少人有這個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