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帥》相關資料

資料1

相關資料

資料1

9。自來火槍這是為清代皇帝和王公大臣們製作的御用火槍。有大小兩種,都是用鑄鐵打造的。「自來火大槍」槍身全重5斤9兩,長3尺3寸6分,槍口長出槍床少許,槍口四周為精美的蓮花瓣形,可裝火藥8分,鐵子彈每顆重6分5厘。槍管上設有照門和準星,槍管內藏搠杖,杖長出槍口1寸。槍床下裝有木叉,以便支撐瞄準發射。發火裝置為燧石轉輪發火。扳機連接一個花輪,花輪上部有發火機構銜一塊燧石,一經扣動扳機,花輪即刻轉動,同時與燧石磨擦發火,其發火原理頗像現今用的火石打火機,這在當時是較為先進的發火裝置。「自來火小槍」長2尺4寸9分,重2斤12兩,槍身為烏拉松本所制。可裝火藥7分,鐵子每顆重1錢,其餘結構均與自來火大槍一致。
一想到這些,宇文峰的心裏就是一場的火熱如有他一手將戰爭充冷兵器時代打進熱兵器時代,那會是樣?
火炮具有輕型武器無法抵擋的強大威力,在戰鬥中往往能有效地擊潰敵人大部隊的正面直攻,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還能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摧毀敵軍的城防堡壘、橋樑、路障等軍事設施,為部隊前進掃清障礙。同時,在海防守衛戰中,能遠距離擊毀敵船。我們所熟悉的大炮,多是從反映戰爭題材的影片、畫冊中看到的。那烈火硝煙的沙場上,數門大炮齊射,炮彈呼嘯著飛越天空,爆炸聲震撼天地,所有目標頓變廢墟。鑒於火炮的威力,自它問世以來,倍受兵家賞識。我國古代的火炮常常冠以「神威」、「威遠」、「無敵」、「百勝」等令人聽之頓生敬畏之心的頭銜。由此炮兵的建設更顯重要,在我國明代專設「神機營」,封各型火炮為「將軍」,有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等,還有銅將軍,奪門將軍等。不僅我國軍事家如此看重火炮,世界各國軍隊也都非常注重炮兵的發展,斯大林曾讚譽炮兵為「戰爭之神」。
火藥兵器在戰場上的出現,預示著軍事史上將發生一系列的變革。從使用冷兵器階段向使用火器階段過渡。火藥應用於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藥的燃燒性能。《武經總要》中記錄的早期火藥兵器,還沒有脫離傳統火攻中縱火兵器的範疇。隨著火藥和火藥武器的發展,逐步過度到利用火藥的爆炸性能。
的突火槍。這種槍是在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也是用巨竹做槍管,管內填充火藥和「子窠」,燃放時,噴射火焰的同時射出「子窠」,所謂「子窠」
10,抬槍是清代又一種重型鳥槍,長1丈左右,重30多斤。其結構與一般的兵丁鳥槍完全相同,但裝藥量、射程及殺傷威力遠遠大於兵丁鳥槍。發射時須兩人操縱,一人在前充當槍架,將槍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準發射。這種抬槍在清朝中後期十分盛行。18世紀末,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和苛政統治,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人民起義此伏彼起,農民起義連年不斷,起義軍常常流動在山陵地區與清軍鬥爭。在這種環境下作戰,農民起義軍的大刀長矛、弓箭、土槍、地雷等能有效地發揮作用,而清軍的新式重炮卻寸步難行,不得不大量製造這種30多斤重,由兩人抬放的中型抬槍。在19世紀中葉兩次鴉片戰爭和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的戰爭中,抬槍曾經是清軍使用的主要火器之一,這種火器重量較輕,不必車載馬馱即可攜帶,而且火力較強,所以一直延用到19世紀末的中法、中日戰爭以及抗擊八國聯軍入侵我國的戰爭中。
古代的射擊性火器主要指管形火器,以明末清初為發展最盛時期,不僅火器種類繁多,而且形制也日趨複雜。
發射時,將火繩點燃后按入龍頭,打開火門蓋,左手握槍床,右手緊握槍尾,用右手食指向後撥規(扣扳機),龍頭落在火門上,即燃葯發射。據宋應星說:鳥槍發射時,「一發而去,鳥雀遇於三十步內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這種鳥嘴銃,由於身管長,所以射出的子彈「勢遠有力」,侵徹力較強,命中精確度也高。加上銃管下面裝有木床,發射時可以左手托住銃的前部,使銃身不易搖晃。另外,鳥嘴銃與以前各種火槍的最大區別是裝設有「龍頭」和「規」,「規」,就是現在所說的「扳機」,它是15世紀末由西歐人發明的,後來由於荷蘭人傳入日本,16世紀中葉傳到我國。「龍頭」
火藥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尤其是運用在軍事上面。由於火藥的發明,所以才有了大炮,火統,讓戰爭進入到了熱兵器時代。
比有瞄準具的火槍更進一步的是「鳥槍」。它是我國古代火器中最接近近代步槍的一種火器。1558年,我國東南沿海一帶軍民與倭寇戰鬥時,從擄獲的倭寇手裡得到鳥槍,那時又稱「鳥嘴銃」或「鳥銃」。這種槍,銃身用熟鐵打造,重約5~6斤,裝有準星和照門,槍身長約3尺,嵌在木製的槍床(槍托)之上,槍床長約5~7尺,後部有把手並向下彎曲以便把握。銃口長出槍2寸,銃管是用鐵鍛造的,燒紅后,以四棱鋼錐旋轉鑽透成管。銃尾部有火門,並加蓋,槍床後部裝有「龍頭」和「規」(扳機),槍床內藏一根搠杖(通條),重3兩,用來推送火藥和彈丸。每次裝入黑色火藥3錢,從槍前膛裝入,鉛子每一顆重3錢。另外,每銃備有火繩,長2丈,重3兩。
有的槍採用多管式輪轉發射,有近似機關槍的作用,射擊時可連續發火,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從這些特點可以看出這類火槍已較接近於近代的步槍了。
這種管形火器還只能噴射火焰,管內直接裝填火藥,射出去的火焰,殺傷作用小,燒灼範圍有限,與裝填彈丸的槍炮相比大為遜色。但在當時條件下,比過去利用外力投擲的火器又是一大進步。它有效地使用了火藥迅速燃燒時產生的大量氣體,使槍筒內壓力驟然增加,把火焰噴射出去。
4。大追風槍它的身管連槍尾共長4尺9寸,后5寸裝入木柄內,柄長1尺9寸,柄尾向下彎曲,全重18斤。所用鉛子每個重6錢5分,發射一枚,裝火藥6錢,平射可達200多步。每支槍由兩名士兵操縱。射擊時,將槍托放在鐵制三腳架上,一人持槍瞄準,一人點火發射。
6。魯密鳥銃魯密是古代西域的一個小國,位於今小亞細亞地區。據《明史·魯密傳》記載,嘉靖三年(1524年),魯密國派遣使者,進貢獅子和犀牛時,隨同帶來魯密銃。到1598年兵器專家趙士禎根據魯密銃的構造進行了改進,仿製成一種新型鳥槍——魯密鳥銃。全槍重8斤,長5~7尺,裝葯4錢,鉛子重3錢。「龍頭」和「規」等部件都安裝在銃床內,並在機規上設有彈簧。撥動機規,龍頭即落入火門。火燃之後,手指鬆開,龍頭便自動昂起。銃床尾部裝有鋼刃,敵人逼近時,還可以掉轉槍頭,來作斬馬刀用。魯密鳥銃射程遠,威力大,在結構上優於日本式鳥槍。故《武備忘》評說:「鳥銃:唯魯密銃最遠最毒。」
明代中葉以後,各種火槍種類日益繁多。從構造上,明代火槍可以區分為沒有瞄準具的和有瞄準具的兩類。沒有瞄準具的火槍多半是15世紀以前創製的,它的特點是身管短,重量和口徑較大,直把、前裝、滑膛、用火繩點放;裝有瞄準具的火槍是參照佛朗機的構造設計的,創始於明代正德年間,「鳥槍」也是這個時期出現的。從形式上,明代火槍還可以分為單管槍和多管槍。單管槍的主要種類有:神銃、手把銅銃、神槍、擊賊砭銃、飛天神火毒龍槍、神機萬勝火龍刀、鐵楱雷飛、大追風槍、造化循環炮、劍槍、銃棍萬勝佛朗機、百出先鋒等。多管槍的主要種類有:夾把銃、三眼槍、五眼槍、七星銃、子母非彈銃、直橫銃、八斗銃、五雷神機、三捷神槍和導雷銃等。
管形火器是宋朝人陳規首先發明的。陳規是密州(今山東諸城)人,精通軍事技術,足智多謀,是個機警有方的軍事家。1132年,金兵長驅南下。
除了各種火統炮在宋代以前,炮專指拋石機,後來才把一部分射擊火器,爆炸性火器都稱為炮。自明代中葉以後,人們逐漸把那些口徑大,份量重的射擊性火器稱為「將軍」或「炮」,而將口徑較小,份量較輕的火器稱為「銃」或「槍」,從而逐漸出現了槍和炮的區分。所以「炮」真正成為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那種含義,還是16世紀以後的事情。
原始的槍械,自然還有火炮。
有煙花,自然就有火藥,有火藥自然就有火統,大炮。火藥,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
2。飛天神火毒龍槍飛天神火毒龍槍可用銅鑄造,也有用鐵打制的。槍管長1.5尺,中間裝一枚鉛彈,上端有一釵形鋒刃,長2.5寸,刃上塗有毒藥。槍管旁縛有兩個毒火筒,內藏噴火毒劑。距敵遠時,可發射鉛彈;距離近時能噴射火焰毒煙;與敵人進行白刃格鬥時又可以槍鋒刺敵,一器三用。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帶刺刀的槍。
明代兵書中提到的這類火器還有倒馬火蛇神棍,盪天來寇陰陽鏟等,從這些神妙的名稱里可見這種火槍使用時,變幻多端,近乎魔術般地在戰鬥中施展神威。
竹、木製的火槍、火筒由於槍身脆弱,容易被火藥燒毀或炸裂,而且射程短,威力小,不能耐久使用,所以到13世紀末和14世紀初,正式出現了金屬制的管形火器。我國至今發現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是1332年鑄造的一尊銅火銃,現保存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內。這支銅火銃口徑為10.6厘米,長37厘米,重約14公斤,銃身鑄有銘文「綏遠討寇軍」。這支銅火銃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一支銅火銃,它比歐洲最早的青銅槍還要早半個多世紀。目前歐洲人所發現的最早的一支槍是1861年在瑞典羅蘇爾特發掘出來的一種用青銅鑄造的小型瓶狀筒槍,現保存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國立歷史博物館中。這支瓶形槍長只有30厘米,鑄造於14世紀後半葉。
5。迅雷銃是1598年趙士禎參照鳥銃而創製的。迅雷銃有5個槍管,各長2尺多,重10餘斤。槍管安裝在前後兩個圓盤上,中央為長木柄,棲上設有發火裝置的「機匣」,另外備有特製的小斧和一個半徑為1尺6寸的圓牌,柄末端裝槍頭,各個槍管上都裝有準星和照門。發射時將圓牌套在銃上,小斧倒插在地用來架槍,使機匣上的龍頭對準一支槍管的火門,按一下龍頭即發火,5支槍管依次輪轉射擊。如果5槍放完,來不及裝填彈藥時,即可去掉圓牌,倒轉槍桿用長槍頭刺殺已逼近的敵人。
古人掌握最早的硝,可能是牆角和屋根下的土硝,硝的化學性質很活潑能與很多物質發生反應,它的顏色和其他一些鹽類區別不大,在使用中容易搞錯,在實踐中人們掌握了一些識別硝石的方法。南北朝時的陶弘景「草木經集注」中就說過:「以火燒之,紫青煙起,雲是硝石也。」這和近代用火焰反應鑒別鉀鹽的方法相似(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鉀)。就更為重視。雖然人們對硝石、硫磺、木炭的性質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硝石、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放在一起製成火藥還是煉丹家的功勞。
目前我國還保存著一支較早的金屬火槍是1351年製造的銅銃。這支銅銃的口徑為3厘米,長44厘米,重4.25公斤,銃身上有「射穿百孔,聲振九天」的銘文,是當時步騎兵用於衝鋒陷陣時的火器。這種火器份量較輕,形體短小,便於攜帶。1355年,朱元璋駐軍和州(今安徽和縣)時,有一個焦玉的人獻給朱元璋幾十支火龍槍。朱元璋命大將軍徐達試放,「火龍槍」發射起來「勢若飛龍,洞透層革」,果然威力很大。朱元璋當時高興地說:「此槍取天下如反掌,功成當封大將軍。」於是留焦玉在軍中監造火器。明初軍中各種銅火銃,多是由焦玉研究試製的。
7。掣雷銃是我國兵器家發明的第一支從後膛裝填彈藥的鳥槍。16世紀,從歐洲傳入我國較為先進的火器「西洋鳥銃」和「佛朗機」。1598年,我國著名的兵器專家趙士禎,根據以上兩種槍的構造原理,創製了這種可以不斷發射的鳥槍,取名「掣雷銃」。銃長約6尺,重5斤,每槍配有子銃5個,各長6寸,重約10兩。另外子銃的前端像一圓形小嘴,後部有扁方筍,筍中有眼,可以用銷釘將其與母銃相連。子銃內裝火藥2.5錢,鉛彈每顆重2錢。銃的發火裝置與魯密銃相同,只是在「規」外加有護圈。子銃預先裝填好,使用時,可輪流裝入槍管發射,這便大大提高了射擊速度。
到1259年,壽春府(今安徽壽縣)創製了我國最早的,可發射「子窠」
明代,自「鳥嘴銃」問世之後,不久便成為軍隊中必備的輕型射擊火器,並旦對鳥槍的形制進一步改進,不斷提高其射擊性能。由此鳥槍的種類也日漸增多。出現了魯密銃、掣雷銃、自生火銃;到了清代,鳥槍是軍隊裝備的主要火器,所以製造數量極大,而且宮廷要臣們多用於自衛和狩獵,格外重視鳥槍的研製,這就使得鳥槍的種類大增。據《清會典》和《皇朝禮器圖式》記載,僅有圖可查的就達49種之多,其中燧發槍(用燧石磨擦發火)有3種,其餘都是火繩發火的槍。主要的槍種有:御制自來火槍、御制神虎槍、大線槍、兵丁鳥槍等。史料中所記載的49種槍中,御用槍佔16種,花槍、交槍共18種,線槍14種,兵丁鳥槍僅此一種是裝備軍隊,用於作戰的,其餘絕大多數是皇帝和王公大臣們用於防衛或行圍打獵所專配槍。諸多鳥槍中最重的要算「御制神虎槍」,全重12斤;最短最輕的是「三號自來火槍」,只有2斤12兩重(古代16兩為1斤),2尺4寸9分長;槍身最長的為「兵丁鳥槍」,全長6尺1寸。鳥槍中除了「線槍」以外,其他都裝設有瞄準具、搠杖(通條)和雙叉。線槍周圍呈八棱形,槍床只有身管的二分之一長,既沒有搠杖也沒有雙叉。各種鳥槍雖然輕重不同,長短有差,但其形制和性能大同小異。
1769年,清軍進兵雲南邊境時,滿漢精銳兵士五六萬名,騾馬6萬多匹,攜帶武器多種多樣,而且許多是當時的名牌兵器。《清史演義》中這樣記述:凡京城之神機火器,河南之火箭,四川之九節銅炮,湖南之鐵鹿子,以及在滇(雲南)製造的軍裝葯械,莫不齊備。清朝咸豐年間,在南京金陵校場出土了幾百尊大大小小的鐵銃,其中有兩尊是元末鑄造的,一尊上刻「周三年造,重五百斤」八個字;另一尊炮身刻有「周四年六月日造重三百五十斤」
我國管形火器發展的特點是:火炮的身管由小到大,由到長形爆炸彈。火槍的身管由短到長,口徑由大到小,重量由重到輕,槍形由直槍把到曲槍把。槍和炮又都從沒有瞄準具發展到有瞄準具。總之,到了19世紀中葉,槍和炮仍然停留在前裝、滑膛、用火繩點火的階段。為了便於兵器研究,兵器專家們將古代火器中口徑大的,形體重的,步、騎兵不便持放的都歸入炮類;將口徑小,份量輕,步騎兵可以手持操縱的管形火器都歸入槍類。
火炮最早產生於元代,是由金屬管形火器發展而來。在我國古代,蒙古族原先是個社會生產比較落後的民族,但他們能夠充分吸收和利用漢民族的先進文化,到宋朝末期,開始迅速發展起來,特別是在兵器製造方面取得顯著進步。為發展實力,征服中原,進而統治中國,蒙古軍隊以勇猛剽悍的騎兵隊沖入了內地。在兵器製造方面發展很快,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到了元代末年,火銃已經成為部隊作戰的重要武器。1395年,朱元璋部與張士誠部交戰于紹興,雙方軍隊都使用了火銃。1366年,徐達率領軍隊攻打平江(今江蘇蘇州)時,曾大量地使用火銃,到清朝乾隆年間,清軍平定苗疆時,共毀除1000多個苗寨,繳獲銃炮46500具,另外還有刀矛弓弩標甲148000件。可見,不僅內地軍隊兵器繁多,少數民族地區也大量擁有銃炮。
宋人和金人使用的管形火器,主要是這類火槍,金人又稱之為「飛火槍」。
明代鳥槍中還有一種專門適合北方地區使用的「軒轅銃」,它也是著名兵器專家趙士禎創製的。由於北方常刮大風,當士兵們端槍瞄準時,風已將火門裡的火藥吹去,使槍無法開火。對此,趙士禎在銃身上安裝了一種能自動開閉的火門裝置,並在上面加了防陰雨蓋篷,這樣風再也奈何不得它,所以很適合北方作戰用。「九頭鳥」是明代的一種大型鳥銃,重約20餘斤,可裝葯1兩2錢,裝大彈1個,小彈(約有銅錢大小)9個。槍管口徑較粗,射出的火力也大。另外還有一種專供皇帝使用的鳥槍,稱「御制火槍」,長約10尺,槍管細長,其射程較遠,製做精良,是狩獵的優質火槍。
明代在社會生產力提高和科學技術進步的基礎上,火器的創造和生產有了較全面的發展,在我國古代歷史上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況。從簡單的火銃發展到鳥槍和大炮,並大胆吸取和引進了西方國家的先進兵器製造技術,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從而將我國古代火器發展推向顛峰。
硝酸鉀、硫磺、木炭粉末混合而成的火藥被稱為黑火藥或者叫褐色火藥。這種混合物極易燃燒,而且燒起來相當激烈。如果火藥在密閉的容器內燃燒就會發生爆炸。火藥燃燒時能產生大量的氣體(氮氣、二氧化碳)和熱量。原來體積很小的固體的火藥,體積突然膨脹,猛增至幾千倍,這時容器就會爆炸。這就是火藥的爆炸性能。利用火藥燃燒和爆炸的性能可以製造各種各樣的火器。北宋時期使用的那些用途不同的火藥兵器都是利用黑火藥燃燒爆炸的原理製造的。蒺藜火球、毒藥煙球是爆炸威力比較小的火器。到了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較大的火器向「霹靂炮」、「震天雷」也出現了。這類火器主要是用於攻堅或守城。公元1126年,李綱守開封時,就是用霹靂炮擊退金兵的圍攻。金與北宋的戰爭使火炮進一步得到改進,震天雷是一種鐵火器,是鐵殼類的爆炸性兵器。元軍攻打金的南京(今河南開封)時金兵守城時就用了這種武器。《金史》對震天雷有這樣的描述:「火藥發作,聲如雷震,熱力達半畝之上,人與牛皮皆碎並無跡,甲鐵皆透」。這樣的描述可能有一點誇張,但是這是對火藥威力的一個真實寫照。
到了兩宋時期火藥武器發展很快。據《宋史·兵記》記載:公元970年兵部令史馮繼升進火箭法,這種方法是在箭桿前端縛火藥筒,點燃后利用火藥燃燒向後噴出的氣體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噴射火器。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衛隊長唐福向宋朝廷獻出了他製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1002年,冀州團練使石普也製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並做了表演。
和「規」的使用,把點火和瞄準兩個動作協調起來,大大提高了射擊時槍身的穩定性。正如《武備志》所說:「後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搖,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這一簡易的射擊機構可算是火槍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改進,使得鳥槍作為新一代的射擊性火器,開創了步槍史上的又一紀元。
在明代,應用最普遍的主要是單管槍,它是由單發管槍和多發單管槍兩類組成。主要有以下幾種:1。神槍是明朝永樂初年根據征安南(今越南北部)時所獲的安南神槍仿製的。它比明朝造的火槍身管長,射程也較遠,既可以用來發射鉛彈又能發射箭。槍內裝入彈藥后,墊上一塊鐵力木製成的「木送子」。「鐵力木」是明代廣東一帶出產的一種堅硬的木材,重而有力,所以叫「鐵力木」。在「木送子」上再裝一支箭,發射出去,射程可達300步。與此相似的還有「擊賊砭銃」,是用鐵打造,身管長3尺,下裝木柄長2尺,形制比單眼銃粗壯,葯筒長,柄短,內部構造同神槍一樣,射程也達300步。
8。自生火銃是1635年畢懋康發明的。它的構造和性能與上述鳥銃無多大差異,所不同的是自生火銃的發火裝置得到改進。畢懋康將過去一直使用火繩的龍頭,改製為安設火石,扣扳機時,龍頭落下的同時與安設的燧石磨擦發火。這一改進,看起來十分容易,卻是我國古代火器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在「自生火銃」問世以前,我國火器使用火繩點火法長達200多年。用火繩點火,在氣候條件惡劣的作戰環境中有諸多不便,比如遇到風雨交加的天氣,火門內的火藥不是被風吹散,就是被雨水淋濕而難以發火。畢懋康發明的燧石發火法,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所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可以使瞄準較為準確,並在各種環境氣候條件下,隨時都可發射。燧石發火的槍,最早發明於17世紀初的瑞典。當時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1640~1688年),只有極少數的貴族軍官才用得起這種新式武器。到了18世紀初,俄國軍隊才開始使用這種燧發槍。而畢懋康發明的「自生火銃」是當時世界上較早出現的燧發槍之一,它的出現表明我國的兵器研製在當時還處於世界的前列。
火槍的最初形制很簡單,過去一般的火槍是用竹筒或紙筒裝上火藥然後綁縛在長槍頭近處,交鋒時點燃火藥引信,既可燒人又可刺人。這種原始火槍從嚴格意義上講,還是一種冷兵器。而陳規發明的「火槍」與眾不同,它是用粗而長的竹筒做槍管,裏面裝火藥。臨陣交鋒時,點燃火線,火藥燃放從槍管口噴射出火焰,以燒灼敵兵。這種火槍須兩人抬放,陳規在德安守御戰中,曾用長竹竿火槍20餘條射擊從橋上攻城的敵兵,這在當時可算是火力兇猛,敵兵難以衝破這道火牆。
是用瓷片、碎鐵子、石子之類的東西填充的彈窩,這便是後來管形火器發射彈丸的前身。那時的「突火槍」已經具備了射擊性火器的三個基本要素——身管、火藥和子彈。這比陳規使用的「火槍」又前進了一大步,突火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射擊性火器。它的射程增大,響聲如雷,遠聞150餘步。後來蒙古軍也仿造突火槍的樣式,製成竹火筒。在西征中,這種新式火器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類裝設有瞄準具的多管槍,加長了槍管,縮小了射擊口徑,其射速和射程都有明顯提高。更為主要的是提高了命中率,射擊機構更趨科學和精密。
我國古代兵器中槍、炮的區分不明確,起初也沒有一定的制式和標準。
劍槍及以下介紹的單管槍都安裝了瞄準具,並加長了槍管。劍槍身管長4.8尺,重8斤,槍管后尾裝有9寸長的槍鋒,木柄長2尺余,中段以後向下彎曲,槍管口有照星,槍管尾部有照門。照星和照門是當時槍的瞄準具。槍身中間留有火門。槍內裝鉛彈,每枚鉛彈重3錢,每次發射,槍管內裝火藥三錢,平行發射時,射程可達200餘步。劍槍也是一器三用的管形火器。敵遠時,用來射擊,敵近時作棍棒揮擊,去掉木柄,倒轉尾部的槍頭又可作為長槍使用。
從北宋到明代,對於拋石機、槍、炮和燃燒性火器,爆炸性火器,在概念上也沒有明確的區分,所以歸類中有不少概念交叉情況。比如拋石機叫「炮」,後來的炸彈、地雷、水雷也叫「炮」。金屬管形火器出現后,口徑大的叫炮、筒、銃;口徑小的叫槍,有的也稱筒或銃。明代兵書中說:「大者發用車,次及小者用架、用樁、用托,大利於守,小利於戰。」由此看來,古人造槍是用於步兵、騎兵攜帶作戰,要求短小輕便,造炮則用於守城攻堅,大型炮得用車載船運或修築固定的炮台,威力大火勢猛,足以攻克堡壘,抵禦對方的攻擊。這種大與小的區分,基本確定了後來的槍與炮的不同發展方向。
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在燒制陶器時就認識了木炭,把它當做燃料。商周時期,人們在冶金中廣泛使用木炭。木炭灰分比木柴少,強度高,是比木柴更好的燃料。硫磺天然存在,很早人們就開採它。在生活和生產中經常接觸到硫磺,如溫泉會釋放出硫磺的氣味,冶鍊金屬時,逸出的二氧化硫刺鼻難聞,這些都會給人留下印象。
3。劍槍以上所述的單眼銃、神槍、飛天神火毒龍槍等都是沒有瞄準具的單管槍。
磺一度被作為重要的藥材,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硝石被列為上品中的第六位,認為它能治20多種病。硫磺被列為中品葯的第三位,也能治10多種病。這樣人們對硝石和硫磺的研究火藥發明之前,火攻是軍事家常用的一種進攻手段,那時在火攻中,用了一種叫做火箭的武器,它是在箭頭上綁一些像油脂、松香、硫磺之類的易燃物質,點燃後用弓射出去,用以燒毀敵人的陣地。如果用火藥代替一般易燃物,效果要好得多。火藥發明之前,攻城守城常用一種拋石機拋擲石頭和油脂火球,來消滅敵人。火藥發明之後,利用拋石機拋擲火藥包以代替石頭和油脂火球。據宋代路振的《九國志》記載,唐哀帝時(十世紀),鄭王番率軍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發機飛火」,燒毀該城的龍沙門。這可能是有關用火藥攻城的最早記載。
13個字。「周」是張士誠的國號,張士誠是元末江浙一帶農民起義首領,後來成為割據勢力的頭目,1353年攻佔高郵、泰州等地,第二年稱「誠王」,國號「周」,改元天祐,「周三年」即1356年,「周四年」即1357年。這兩尊大炮是我國製造較早的重型武器。
湖北德安府(今安陸縣)的軍政官員慌忙外逃,城內留下的兵士和老百姓推舉陳規主持守城事宜。正是在這次堅守德安的戰役中,陳規創造了世界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名叫「火槍」。
火炮遠擊胡騎,放進了一陣火槍亂掃。如果還有原始的機關槍就好了,宇文峰在心裏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