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顛覆大宋》目錄

第454章 經濟(一)

第454章 經濟(一)

他雖然是這個時代的智者,但是他仍舊受到這個時代的制約,他的目光不可能超越趙諶。
張耀祖大喜,道:「這當然是土特產了!如果山上藥材很多的話,我們可以採摘下來,然後拿來賣錢!真是太好了!」
「不知是什麼弊端?」虞允文誠懇的請教道。
「這……」村長猶豫了片刻,不知道該不該說。
「陛下,現在各地恢復都不錯!百姓有土地、有種子,還有朝廷的幫助,到了今年秋天,百姓家中的糧倉應該都會鼓起來!三年之內,國家不會再發愁吃飯問題!自古以來,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解決吃飯問題的,唯有陛下。」虞允文道。
「你們有什麼困難嗎?」張耀祖道。
「首先便是增加科舉的科目!科目不應該僅僅考儒家學問,還要考一些治世之道,比如農商,比如稅收,比如算學!儒學佔一部分,經濟之學佔一部分,算學佔一部分,只有精通這三樣,才能科舉!其次,增加中舉人數,因為中舉之後並不是立刻成為有品級的官員,而是從吏員開始做起,因此需要的人數較多!你覺得這樣變革如何?」趙諶道。
「陛下說的是。」虞允文道。
「當然需要等一段時間了!今年之內恐怕很難實行!對於科舉,我還有其他看法!關陝、漢中數百萬青年去了西北、西夏苦寒之地,建設國家,他們為國家付出極多,所以要增加這些青年的中舉比例!中舉之人要有一大半來自於生產建設兵團!這些青年是朝廷的人,對朝廷忠心耿耿,用起來也放心!我們要首先加強生產建設兵團中青年們的教育,有了新教材也可以優先在青年中推行。」趙諶道。
「女真入侵,燕雲、中原的文明都被摧毀,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許多讀書人要麼是投靠了女真,成了漢奸,要麼是被殺死、餓死,相比于普通的百姓,他們更不容易活下來!現在燕雲、中原已經沒有多少讀書人了!至於關陝、漢中,絕大多數讀書青年都去了西北,進入了生產建設兵團之中!如果科舉變革,至少在燕雲、中原、關陝、漢中、川蜀各地,我們不會遇到阻力,河南、兩淮等地也是殘破無比,也不會遇到阻力,唯一有可能遇到阻力的是江南,可是江南一地也不可能和全國對抗。」趙諶道。
後面的村民們眼中都露出了感激的神情來!
「這附近山脈眾多,藥材也是眾多!利用這些藥材,足以讓這裏的百姓先富起來!我曾經是軍機處章京,現在胡銓、王十朋他們已經是軍機大臣,我也要在這介休縣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先從介休做起,然後是河東,將來我也要進入中樞!」張耀祖看向遠處,暗暗地道。
在河東介休縣,這裏的縣令叫做張耀祖!張耀祖曾經擔任軍機處章京,去年年底的時候被任命為介休縣縣令,現在已經當了三個月的縣令了。
他從一個村莊來到另一個村莊,每天休息也是在村莊之中!他僅僅帶著十個屬下,平日里吃飯也是自己攜帶,從來不用百姓的飯菜。
「是!如此看來,要想推行科舉,恐怕還要再等一段時間了。」虞允文道。
他們兩人討論了許久,虞允文這才離開皇宮。
「這個,官府會盡量幫助你們的!縣衙中有好幾口大鍋,可以煉鐵做成農具!縣衙中的這些官吏們只要有一口鍋就可以了!」張耀祖咬了咬牙,道。
趙諶所講的道理淺顯易懂,以虞允文的智慧立刻就知道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他心中也有擔心。
「缺少耕牛、農具,這個官府現在也沒有什麼辦法。耕牛都被女真人殺了吃肉了,現在介休縣總共只有二十多頭耕牛。」張耀祖苦笑,過了一陣又道:「至於天氣旱,那需要澆水,這附近有河流嗎?」
各地的百姓都在忙著農耕!
「科舉?其實這段時間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科舉確實是勢在必行,不過,我們不能按照以前的制度來施行科舉。」趙諶道。
這個季節,燕雲、中原各處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所以,即使有阻力,也不用擔心!要想變革科舉,首先要編寫教材才行,尤其是經濟之學和算學!對於儒學典籍,我們也要進行挑選!」趙諶道。
這確實是古代科舉的重大缺陷,雖然科舉制度相比于以前的九品中正制要公平的多,打破了門閥制度對權力的壟斷,但是只會「之乎者也」的書生成為地方官員,根本沒有治理地方的本事!
他就是生產建設兵團出身,對於這點當然同意。在虞允文看來,青年們的積極、熱情、愛國等等方面都遠遠勝過以前的文人,讓這些人來管理國家最好不過。
「不過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地方建設!要首先讓百姓能夠吃飽飯,那樣百姓就會支持我們!不知道各地現在發展如何了?朕現在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各地農商發展上!」趙諶笑道。
「這,大人,太辛苦你們了!」村長感激道。
「這……」虞允文思考了片刻,點了點頭。
「二十里之外啊?咱們可以挖一條水渠過來!咱們每天抽一點時間挖水渠,肯定能夠挖成的!我當年在關陝的時候,我們幾百名青年,每天只睡兩三個時辰的時間,白天耕種,晚上挖水渠,你們應該也能夠做到的。」張耀祖道。
「陛下,我們如此變革科舉,自然是有利於國家,但是微臣擔心天下讀書人不滿。」虞允文道。
「以前的科舉制度有兩個重大弊端!」趙諶道。
※※※
三月份,春暖花開!
張耀祖笑道:「我們可以組織人手將藥材賣到長安、漢中、川蜀,那裡富裕!我們賣了錢之後,可以從那些地方購買農具、耕牛、糧食,然後運回來!太好了,不過我還是要仔細看看這些藥材的數量、質量如何,然後再組織人手!」
村長道:「大人,藥材數量不少,可是現在大家手裡都沒有錢,賣給誰呀?」
「第二,科舉出身之後立刻便是翰林、縣令,這樣的官職有些太高了!依我看來,科舉之後,頂多是成為吏員,然後一邊積累經驗一邊憑藉本事慢慢高陞,這才是正途,這才有利於國家。」趙諶道。
「大人,二十里之外倒是有河流,我們需要挑水,實在是太遠。」村長道。
「好!」虞允文點了點頭。
「不能按照以前的制度來施行科舉?」虞允文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當天中午,吃過午飯之後,張耀祖便帶著幾個村民上山,他在這裏整整考察了一下午的時間,心中越來越是喜悅!
他們中有人年紀已經不小了,活了幾十年第一次見到如此為百姓付出的官員!
「第一,科舉只考儒學,那些學子們一個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們到了地方之後,如何幫助地方百姓發展經濟,如何讓地方百姓富裕?他們根本沒有相關的知識,只懂得之乎者也,這些能夠幫助百姓嗎?」趙諶道。
「我們雖然還叫做大宋,但是幾乎是重新建立制度、重新建立國家!國事千頭萬緒,異常的繁雜!不管是哪一項制度,我們都要處理好!慢一些不要緊,但是一定不要出現大的錯誤!」談了這麼長時間,趙諶也有些累了,他站起來,笑道。
科舉變革,制定教材、制定新的制度這些都需要時間。
「陛下說的不錯!一個剛剛中舉的書生,又有什麼本事成為一縣之長?需要從底層做起才對!」虞允文點了點頭。
三月初十,他來到了一座大山腳下,這裏也有一個村莊,大概有一百余名村民。
「我們缺少挖水渠的農具啊!」村長苦笑道。
「所以科舉必須變革!變革之後,朕才會大開科舉,選拔官員。」趙諶道。
知縣到來,村民們興奮至極,他們紛紛出來迎接知縣。
「這……」虞允文苦笑一聲,點了點頭。
從三月初開始,張耀祖視察介休下屬各個村莊的農耕工作。
「你們的地都翻得很好、很勤!」張耀祖從一塊地來到另一塊地,他蹲在地里,細細的查看著。
「具體要如何變革?」虞允文道。
就在這個時候,旁邊的一個老農道:「大人,我們缺少耕牛,缺少農具!另外,今年開春,天氣有些旱,只怕對莊稼生長不利。」
村民們議論紛紛,過了一陣,一個村民道:「大人,這山上有很多野生的藥材,治病效果很好,這藥材算不算土特產?」
村長想要將張耀祖帶到村子中去,誰知張耀祖卻在田間停了下來。
「張大人,我們以前都是佃農,都懂得農活!以前是給地主幹活,大家還會偷懶,可是現在這些都是我們自家的地,誰也不會偷懶的。」村長笑道。
「光是節流是不行的,還需要開源!咱們這附近有沒有什麼土特產?」張耀祖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