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77章 秀姑娘

第77章 秀姑娘

「我這裏本錢小地盤小,只是我柳某人一向對得起朋友!」柳暢說道:「只要周姑娘對得住柳某人,天大的家仇國恨,柳某一副雙肩都可以擔得下來!」
她手裡提著一把一米多長的斬馬刀,寒光閃閃,似乎隨時都砍出去,眼裡帶著殺氣與漠然,卻是狠狠瞪了柳暢一眼,那眼神如同閃電一般銳利。
只是她的眼底還帶著殺機,一米多長的斬馬刀握在手上輕輕鬆鬆,彷彿拿著閨房中的針線一樣,隨時可以劈出去。
「好!」周秀英是爽真性子,絕不拖泥帶水:「好,就憑檢點這句話,我們二十三個兄弟姐妹,都願為檢點效死!」
他補充了一句:「就看德斯蒙伯爵您這裏還有什麼貨物,夠不夠兩個三斤重的金元寶!」
柳暢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魂之利刃里的成美娜,只是眼前這個十八九歲的少女提著斬馬刀的模樣讓他的萌魂全爆發出來了。
一聽說這次來投的小刀會余部有二十三人之多,柳暢更是連連點頭:「好!就讓兄弟姐妹們下船歇息,我替他們安排接風洗塵。」
「沒錯!這位MISS周就是一位小刀會裡的女將軍,一位真正的亞馬遜女戰士。」德蒙斯告訴柳暢:「我不僅帶來了周秀英將軍,還帶來了他的一批戰友!」
只是在另一個時空中,這位周秀英在咸豐五年大年初一的小刀會棄城突圍中犧牲了,但是蝴蝶已經扇動了翅膀,周秀英不但沒有犧牲在突圍的戰場上,而是搭載著德蒙斯的帆船來到了柳暢的身邊。
她扎一個長馬尾,大紅褲子,一身小緊衣,一條粉紅汗巾束了腰,倒象個尋常江湖賣藝的女子,只是身材比柳暢稍稍高出那麼一個頭,臉上帶著冰霜與殺氣,整個人腿長身輕,說不出的颯爽英資。
「好!」柳暢現在正是初起之時,用人之季,哪怕是石雲慶這樣的紈絝子弟前來投效,柳暢也立即給了一個前鋒隊長的職務,現在的他求賢若渴,大有曹孟德渴求賢才的意味:「諸位來投奔我柳某人,那是看得起柳某人,只要柳某人能端起碗來吃肉,絕不讓諸位喝湯。」
「蒙檢點收容,秀英感激不盡!」周秀英將斬刀馬往甲板上一紮,整個人就半跪下來了:「只求檢點成就大業之後,不要忘記了替秀英報上家仇,周秀英什麼都願意!」
他話沒說完,柳暢已經朝著船艙外面喝了一聲:「瞿哨長,你讓朱排長親自把那兩個四十八兩的金元寶提來!」
這個少女容貌或許只能用俊秀來形容,稱不上傾國傾城,但是她整個人的氣場卻讓柳暢有一種震動的感覺。
「周姑娘好!」柳暢算是明白過來德蒙斯這次來溫州為什麼會拖了這麼久:「小刀會?」
這時候,周秀英身邊冒出一個洋人來:「沒有問題,我的貨物一定讓您滿意!」
只是柳暢沒有在上海腔混過,這馬尾少女講的青浦話又帶著很帶的蘇州腔,雖然是又軟又嫩,動聽極了,可惜柳暢只能聽懂一小半:「周姑娘,麻煩用官話,麻煩用官話!」
周秀英的官話還是帶點蘇州腔,卻還是又軟又柔,有著江南女兒特有的一抹細膩,但是說話直爽利落,似乎把自己美麗的心靈都展現在柳暢的眼前。
眼前這位馬尾少女一點也不怕生,就用帶著蘇州味的上海話介紹起來:「伲是青浦周秀英,場面上賺叫伲大刀秀姑娘,現在國破家亡,沒的路走了,只好來求檢點賞口飯吃!」
柳暢並不清楚這所有的來源去脈,但是看到這位手提斬馬刀的馬尾少女,他已經決定把小刀會的殘餘人員都收容下來。
這個時代居然也有這樣的女孩子?柳暢除了那些小腳女人之外,只見過葉娘子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但是眼前這個提著斬馬刀的少女不但是個正常的大腳女人,而且這樣的颯爽英姿即使放在現代也找不出幾個來。
他知道小刀會會眾或許有許多毛病,但是小刀會在清朝統治核心的上海地區,硬是大股清軍的圍攻之下堅持了整整十七月,最後還是清軍聯合英法軍隊才將小刀隊起義強行鎮壓下去。
即使在這樣的困境之中,仍然有不少人員輾轉千里,硬是突圍到鎮江加入了太平軍,而周秀英這群人同樣是百敗餘生的老兵,只要稍加調教就是一支能沖能打的精銳之師,自然樂見其成。
「我是青浦周秀英,江湖上叫我大刀秀姑娘,現在國破家亡了,無路可走,只能來投奔檢點了!」
「這位姑娘是?」柳暢不由詢問起了德蒙斯:「哪一位?」
旁邊德蒙斯又問了句:「柳將軍,我為了將他們接應出來,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那兩個三斤的金元寶?」
說著,一行清淚就在這個長腿少女的臉上流了下來。
柳暢的太平天國史水平很有限,她並不清楚眼前這個長腿少女是小刀會武裝中的靈魂人物,她出身於青浦,其父周立春曾任過保正,算是鄉間極有威望的土豪。
到了咸豐三年,這支抗糧武裝和羅漢黨會師,參加了上海小刀會起義,一度攻佔青浦縣城,但在清軍的反攻之下,立足不住,周立春被執犧牲,周秀英率部退回上海城,參加了長達十七個月的上海守城戰鬥。
咸豐二年青浦知縣在連年歉收的情況下,不但救濟災民,反而追征已豁免的錢糧,激起了極大民憤,這對父女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了發動了武裝抗糧鬥爭,屢次擊破府縣進剿,尤其是白鶴江一役,周秀英手持這把斬馬刀,殺得清軍落花流水,其時民謠贊道:「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紅褲子小緊身,手提大刀百廿斤,塘灣橋上殺四門。」
在這次守城戰鬥中,周秀英被推為女將軍,身先士卒,屢破清軍,西人稱為「亞馬遜女將一樣勇猛和果敢」,而親見其陣前衝殺的華人則謂其「千軍辟易」,尤其是咸豐四年,她親率二百部眾出城反擊大破台勇,殺得清軍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