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204章 臨海之變

第204章 臨海之變

這位張知府在兩三天之前還在臨海城拚死組織抵抗,正因為他的抵抗強度超過預期,因此虹軍的臨黃戰役才沒有象預期的那樣順利結束,最後更是功虧一簣,臨海城仍然控制在清軍手裡。
現在台州四縣還服從這個知府的調度,他在這四縣之中私人甚多,即使不能全拉過去,拉過來一兩個縣總是沒問題的。
「有黃岩大捷在前,些許黃岩民團豈敢與我義師對抗,前面幾百條人命的血還沒幹,何況他們的主力已經被打跨了!」
自己現在可以說走不得守不得,他在絕望之中,倒是想起了高梁材這狗賊已經從賊了,而且在賊中據說混得不錯,已經得了一個知府頭銜。
一想到這,他就生起恨意來了,這個高狗賊坑得他太摻了,如果他那一封血函,陳世忠怎麼回過頭去與柳絕戶火拚。
「放心放心!」張玉藻立即說道:「雖然我是隻身來投,但是城牆與城內都安排了人,只要義師一到,立即反正!」
石汀蘭卻是心底有些鬱悶,她們太平天國也曾攻城克地,橫掃數千里,但是每座城市鎮守的文武官員都是相當頑固,不是自殺就是力戰而亡,即使被俘也絕不投向天國。
只是在軍事上,她信不過馮思賢,轉身問了一句符聞道:「只留獨立營堅守黃岩縣,有沒有問題?」
可是這個柳暢柳檢點卻不一樣,他不過據有兩縣之地,已經先有黃岩知縣高梁材在城破即之後來投,現在更有知府張玉藻來投。
他有心從台州府城逃走,但是他仔細一想,又知道現在正處戰時,大清已經殺了好幾個二品以上的大員,理由都是棄城而走,而且大多數還是滿人。
張玉藻先是皺了一下眉頭,但是一聽到孫鬍子補充的第二句,立即連連點頭:「咱們也是從龍老臣,國朝就是咱們這些老臣打出來,以後還得相互關照!」
特別是對於高梁材縣令來說,他更是又喜又驚,喜的是自己原來的頂頭上司來投,自己起到了范陽徐公的作用,驚的是這位高知府現在挾幾萬兩軍餉幾千名戰兵加上四縣之地來投,那自己這個破城之後才下決心投靠虹軍的前任知縣一下子就變得沒有份量,要知道,這可是一位知府大人。
不過她仍是笑臉盈盈:「還談這些舊事幹什麼,張大人主動從龍,正是國朝幸事,想必檢點見過之後至少也有一個中丞!」
馮思賢當即自我介紹說道:「下官是黃岩知縣馮思賢,張大人前來從龍,下官不勝榮幸,只可惜我們檢點不在黃岩,這兩位是石汀蘭石娘娘,楊長妹楊娘娘!」
他已經從這一支虹軍看得出一絲新朝氣象來,據見過柳絕戶的人常以後漢光武帝來形容他,他一時間就寬心多了。
張玉藻更是立功心切,他本來就是想撈一個要職的心思過來的:「事不宜此,請義兵即刻出發!」
旁邊新投的張玉藻急不可待地說了一句:「是葭沚,那是台州同知駐地,那裡離府城甚近,派一騎把他們請回來就行了!」
馮思賢倒是替自己所在的黃太獨立營爭取一下任務,那邊符聞道已經迫不急待地說道:「這樣吧,我們金湯第二連與磐石營一起出動,護送張知府回府城平定叛亂,同時讓龍槍營回師臨海,有兩個營足以強攻台州府城!」
光武帝諸臣皆得善終啊,自己投過去,必定就是開國功臣,而且自己手上還有足夠的本錢!
前次林參將押送來的軍餉本來就不多,戰事之中又分了一批給台勇,最後只剩下兩萬兩可用的軍餉而已,至於台州府的庫房,早已經是一空如洗了。
要知道,這可是整個台州府最精華的三縣,而石汀蘭立即動心:「臨海城,沒想到前幾日是張知府將我虹軍擋于臨海城,今日又是張知府將我等請入了臨海城,這世事變幻,竟是如此離此!」
張玉藻根本控制不住局面,他知道是自己惹出來的大亂子,這個責任肯定是自己來承擔。
但是很快他又覺得找出了一條生路來,高梁材可以從賊,他張某人是一府知府,怎麼不能從賊?何況這是從龍啊!
「龍槍營不是去了蘇鏡蓉的老巢掃蕩嗎?那叫什麼地方?」
張玉藻是萬般無奈才被迫來到黃岩縣,但是一聽到石汀蘭這句話,當即有了笑意:「多謝石娘娘美言,若是能在國朝放一任巡撫,張某這輩子就心滿意足,不過在此之前,還請石娘娘、楊娘娘還有檢點大人,救一救臨海城的數萬百姓!」
虹軍手上有了黃岩、太平與臨海三縣,即使張玉藻仍舊能做上他的台州知府,他的日子也是無滋無味。
「那派什麼部隊去臨海平定城內叛亂為好?」
只是他想得再聰明,也不如這時事變化得快,一聽說長毛已經從浙西入境的消息,平時對張玉藻十分恭順的商鋪、紳董們一致造起反來,他們甚至連幾兩銀子都不肯出。
因此他一咬牙,當即就隻身來投,而石娘娘也不含糊,也給了一個中丞的承諾。
大清朝入關幾百年,自三藩之亂后,只出了一個投靠太平天國的知府顧元凱,而現在張玉藻成了第二位。
孫鬍子一下子就軟了下來:「怎麼回事?」
雖然馮思賢的地位比符聞道高得多,但是她在軍事上信得過符聞道,那邊符聞道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指揮得動比自己高上好幾級的連、營長,也不提這個命令並沒有得到柳暢的許可,當即朝外跑去,沒走多遠就遇到了磐石營的孫鬍子:「孫鬍子,來得正好,咱們一塊打台州去!」
那邊符聞道已經把張玉藻請上馬去,同時告訴孫鬍子:「這是張知府?不,是張巡撫了,石娘娘剛許他一個巡撫!」
在清朝官場,中丞就是巡撫的代稱,因此他當即說道:「請娘娘派一支勁旅即刻隨我殺回臨海,只要臨海光復,全台盡在我義師手!」
張玉藻?現在石汀蘭與馮思賢都沒想到形勢突然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但是這位抗擊虹軍有大功的張知府,居然和葉娘子那樣隻身來投,要知道葉娘子那是真正走投無路了,但是他張知府還有幾千戰兵,幾萬兩軍餉,甚至還有四縣之地。
符聞道雖然是金湯第二連的排長,但是在軍事上他卻是能作決斷的人:「龍槍營,他們最合適!」
這可是現在仍據有四縣之地的一府知府啊!
孫鬍子莫名其妙,他可不想聽一個小排長的調度:「打台州?誰的命令!」
清朝官員的大多數對錢與權沒有抗拒的能力,張玉藻當即謙虛地說道:「不,具體怎麼用我,一切得檢點說了才能算,石娘娘只是順口提了一句!」
「石娘娘的命令,楊娘娘的命令!」符聞道拿著雞毛當令箭:「孫鬍子,你好大的膽子,難道想抗令!」
倒是張知府倒是十分知趣,他趕緊詢問高知府:「不知高府台可否介紹一下,這幾位姑娘與這位英偉丈夫是哪幾位?」
張玉藻也說了實話:「前次義兵前來攻城,我一時糊塗,許了六萬銀子的賞格,又許了湯藥費與撫恤,哪料想義兵雖然主動退卻,但這些台勇卻在城內作起來亂來!」
張玉藻只張羅到了一兩千銀子而已,他個人卻是好撈的個性,因此率先提了五千兩入自己的腰包,哪料想這其中竟然泄露了風氣,台勇首先倡亂,接著幾路客兵也沖入鬧市之中劫掠,甚至還殺傷了不少百姓。
他一個漢人知府,雖然有些後台,怎麼可能逃得過大清法辦,不走肯定被鬧餉的台勇禍害了,即使能躲走台勇這一劫,接下去紅賊回過頭也會把臨海攻破了。
只是看著他臉上的得意樣子,似乎是對於這個巡撫十有把握,即使這個巡撫未必有一府之地,而孫鬍子也明白過來:「你就是張玉藻張妖頭?好,咱也是反正過來的!」
有他這麼一個承諾,石汀蘭立即同意:「符排長,麻煩你了!」
張玉藻偷偷瞄了兩眼,卻是兩個大腳姑娘,估計就是傳說的真長毛大腳賊婆,只是他聽說過,這位石娘娘是翼王石達開親妹子,而楊娘娘是東王楊秀清的妹子,當即又跪了下來:「罪臣此前在臨海頑固不化,力抗義師入城,實該萬死,實該萬死,實該萬死!還請兩位娘娘寬恕了罪臣的罪過!」
在這種情況下,張玉藻倒是想得十分聰明,還想在其中撈上一筆,他公開設了籌款局,廣派委員在城內城外籌措軍費,準備至少再籌一兩萬銀子出來。
現在黃岩縣城之內戰兵雲集,除去黃岩太平獨立營的主力之外,尚有磐石營與牛刀營、懲戒營以及騎兵營的一部,因此石汀蘭倒是很輕鬆地下了決心:「把孫營長、施營長、陸營長都請過來!」
「怎麼回事?」石汀蘭當即知道臨海城內肯定發生了什麼意外,不然張玉藻也不會被逼得隻身來投虹軍,她當即問道:「現在檢點不在黃岩,有什麼事我替他做主便是!」
孫鬍子也笑了:「咱們磐石營的兄弟,大半是綠營反正過來,以來多多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