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383章 戰略

第383章 戰略

九江?
「今守九江者,林啟榮,東逆楊秀清舊部也,東逆既誅,則林啟榮必芒刺在背,我軍可藉機攻略九江,縱在浙贛邊境失三五小城,亦無損於大局。」
他對九江有著切膚之痛,去年一整年湘軍都在走下坡路,而起點就是去年二月的九江-湖口會戰,整個湘軍水師被割裂成內湖水師與外湖水師。
太平軍有九江一日,則江西與湖北兩省不能自安一日,而湘軍若據有九江,則是江西湖北兩省聯成一氣,握有長江上游,何況現在對於湘軍來說,那簡直是天賜良機。
朱海蘭倒是熱心地很:「我們就是從北面過來的,現在打回去北面,不過再走一遍,不如讓我們當前鋒!」
柳暢頗為自信地說道:「沒錯,力爭上遊,既取揚州,自然溯江而上,收復荊州,你們不讀通鑒嗎?」
「你們第一師不包括第二團在內,已經有三個步兵團了!」柳暢直接否決了朱頓的提議:「還需要擴大什麼部隊,打下南京之後,立即轉兵皖贛,力爭上遊!」
「可是第二團只能負責治安作戰,倒是新組建的六十一團和六十三團要上戰場與清妖真刀真槍得干,朱團長,別在意番號,有這麼多老骨幹,你這個步兵團絕對是頭等部隊。」
這個時候的天國,還不象天國後期那般政制與財政混亂到極了,比方說黃文金駐防湖州府,但是湖州府這塊地盤是由譚紹光打下來,結果黃文英居然到了不敢動用湖州府錢糧的程度,可是也是有些混亂,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財政制度。
他親自點了朱頓的名字:「朱團長,你的一團步兵,敢與僧王馬隊一戰否?」
……
「力爭上遊?」瞿傑還是第一次聽到柳暢的戰略構想:「上游?」
趙烈文已經明白:「我若取九江,自是贛鄂平定,上游盡握我手,紅賊楠溪一股雖入贛省,兵不足萬,實不為患也!」
湖州府。
「什麼?」瞿傑幾乎要跳了起來:「檢點不是在杭州嗎?他怎麼到湖州來了!」
「莫要大意!」柳暢卻說道:「我們這次進兵蘇南,不過是以一師一旅基幹,將兵不足兩萬,光僧王、勝保所部即有兩萬之多,江南大營又有兵勇數萬,六十一團、六十三團都是新立之團,與勝保步隊尚可一戰,若遇僧王馬隊數千騎賓士而來,那困難了些……」
朱海蘭一聽這個朱團長的稱呼,就知道自己在虹軍中算是站穩了腳跟:「檢點,我就是朱海蘭,和長妹、汀蘭一起挖過池子背過土,若是湖州繁華至此,東王就不會派九軍掃北!」
可是林夢楚卻是說了一句:「師長,檢點上來了!」
「當然不願意!」下面的幹部對於這件事非常齊心:「這是我們的!」
「新組建的湖州獨立營要不要一同北進?」朱海蘭沒理解這道命令的意思:「只留一個加強營太單薄了?」
曾國藩會心一笑,隨手就攪亂了棋局:「烈文此言甚得我意,賊據九江,則割裂大江,贛鄂不得一體,水師一分為二,我得九江,則得上游……」
「六十三團?」朱海蘭問道:「本師不是已經有六十一團了?怎麼不是六十二團。」
他剛說到這,那邊柳暢已經說話了:「此役事關國家興亡成敗,我不能不親自指揮,瞿師長有什麼意見沒有?」
這是天國十誤之首,柳暢當即笑道:「蘇常杭嘉湖,可是天下最繁華的地方,可是比起上海,那還是稍遜一籌,只是這上海有洋人,我們打不得,只能攻取浙北蘇南了。」
瞿傑聽了這段,當即覺得自己讀書太少,他笑著說道:「檢點說得甚是,現在以第二旅一旅之力力搏十萬清妖,確實單薄了一些,只要江南初定,即可將我師調往上游。」
朱頓搶先說道:「我們龍槍團什麼時候都是隨時可以拉上去的部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朱海蘭也說道:「我們六十三團不但能拉上去,而且還能當先鋒。」
倒是朱海蘭出身於書香世家,她當即說道:「檢點說的甚是,自古欲立國東南者,無不求厚荊襄而厚兩淮……」
「這是給本師的命令!」瞿傑明白柳暢命令的慣例:「湖州獨立營雖然是個大營,又有東王舊部為基礎,但是畢竟新組建的部隊,肯定留在湖州,不過朱團長,接下去的蘇南戰役就是要多仰仗你了!」
曾國藩卻是笑道:「待湖北克複,則可令胡林翼遣精兵健將會攻九江,九江不克,湖北亦如芒刺在背,不能自安,以兩省之力,豈不令克定九江區區一郡?」
「注意點影響!」瞿傑看起來是在批評,但是語氣卻象是獎勵:「第二團怎麼也是本師的建制部隊。」
因此這樣的地盤是絕不能讓給清軍,而朱海蘭更是問了一句:「檢點?蘇常也是象湖州這般繁華?」
定都金陵而不取蘇南浙北,在歷朝歷代的割據政權之中,也找不出第二個,最相近也不過是不曾據有浙江的南唐而已,柳暢笑道:「朱團長說的沒錯,這是好地方啊,應當落在我們的手裡!」
朱海蘭卻不是這麼想,她說道:「第二團也不錯,專門負責治安作戰,不管是打下杭州還是湖州府,都是歸他們的。」
「沒用。」朱頓說道:「地方雖然富庶,但他們也就是負責駐防,錢財自然有知縣與鄉官負責,天國那邊是誰駐守的地盤由誰負責?」
「六十三團又怎麼樣!」朱頓插嘴道:「步兵第二團,也就是教導團,多好的番號,可還是在後面替我們替我們掃除。」
「六十二團的番號應當已經給出去了!」瞿傑答道:「不過番號並不重要,檢點已經命令我師全部,除留一加強營留守之外,以主力北進蘇南,殲滅清軍主力,爭取蘇常,並將湖州防務交給第二團!」
「那是當然了,就是六十三團的番號稍稍靠後了一些。」朱海蘭還在說著這個步兵團的番號:「怎麼我們這一波是從六十一開始計算,中間短缺了好多。」
柳暢卻有些擔心:「我現在就擔心一件事,天京未復,湘軍已經在上游攻陷安慶,那東南危矣,因此我才催促你們加快進兵,各團各營可準備好了?」
朱海蘭仍然是震驚于湖州的富足:「沒錯,若是知道蘇南浙北繁華到這等程度,我就是要挨東王几杖,也要勸東王南取蘇浙。」
柳暢對朱海蘭的回答很滿意:「沒錯,立國東南,無不恃荊襄為上游屏障。自古未有失荊襄而能保有東南者,東南無四川尚可立國,若無湖北,則東南不可以立國。」
曾國藩說得信心十足,但是趙烈文卻問道:「林啟榮,廣西真老賊也,如若冥頑不化又如何?」
「還要複雜一些。」朱海蘭答道:「我們天國財政上有些絮亂,主要是進貢。」
這下子一群軍官都有些臉紅,大家頂多是讀過三國演義的水平,能讀過幾卷綱鑒易知錄的人都可以說是少之又有,更不要說是讀通鑒。
他們之前進軍寧紹,已經為寧紹兩府的富足而震驚,但是進入了湖州府之後,才發現這個時空的寧紹兩府在湖州府面前根本算不了什麼,嚴格來說,杭嘉湖平原加蘇南幾乎提供了整個大清朝的軍餉。
「周秀英的騎兵是前鋒,不過……」瞿傑剛剛說到這的時候,那外面林夢楚已經跑進來了,大聲叫道:「師長!」
他的語氣充滿了自信,而朱頓則是補充了一句:「檢點,我們拿下蘇常南京,可以好好在這裏駐守幾個月,好好擴大一下部隊了!」
「步兵第六十三團?」瞿傑拿出了柳暢看了看,就朝著朱海蘭表示恭喜:「恭喜了,番號已經下來了。」
「自是當然!」柳暢瞄了一眼,當即問道:「這是朱團長吧?果然是巾幗英傑,了不得!」
瞿傑說道:「我們的錢財向有章程,我們第一師本來就是頭等主力,什麼時候也缺不了咱們的錢糧軍火,現在關健先把蘇常拿下來再說。」
這是歷史教訓,自古立國東南,必須以荊襄為憑障,太平天國亡國,也是因武昌、九江、安慶三城之失,更不要現在湘軍盤據上游,若是盡取武昌、九江、安慶,則虹軍在長江下游危矣。
瞿傑當即掃了他一眼:「林營長,辦事要沉穩些,不管……」
「是她們讓我上來的!」柳暢答道:「不過也是我的意見,這一仗若是勝了,咱們就是把全天下的好地方佔到手了,若是輸了,恐怕連杭嘉湖都無法立足,這麼樣的好地方,你們願意不願意讓給清妖?」
瞿傑哪敢有什麼意見:「檢點,您上來最好了,不過兩位娘娘,還有葉娘娘?」
「故紅賊無遠見也,只知道蘇浙富庶不知上游之要!」曾國藩心滿意足地答道:「自古據金陵者,無不憂心荊襄,粵匪尚知此理,唯獨紅賊全力只知攻略蘇浙,以偏師西向,到時候必生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