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422章 黃金之國

第422章 黃金之國

不能因為另一個時空拿破崙三世的結局簡單地否定這位拿破崙三世皇帝,嚴格來說,拿破崙波拿巴完成了法國的工業革命,讓法蘭西帝國走向了富強,但他的悲劇緣于輸掉了一場不應當輸掉的戰爭,但是此刻的拿破崙三世卻是意氣奮發,他登基之後的第一次戰爭獲得了全面而輝煌的勝利,俄羅斯人被迫在和約上簽字。
但是孟托班卻清醒得指出:「帝國軍隊剛剛從克里米亞戰勝歸來,士氣高昂,而且我們在中國作戰,能很方便獲得政府軍隊和雇傭兵的幫助,而根據軍事觀察家的報告,我們的敵人,無論是太平王的部隊還是柳屠夫的部隊,都只有一些極其落後的裝備,操縱他們的士兵技能低劣,軍官則是一群狂迷的宗教狂,我相信,三個步兵營已經足夠了,四個法蘭西政府將扶植起當地的新秩序……」
「當地的新秩序」,皇帝陛下與孟托班少將都明白,那就是將中國變成法蘭西的殖民地,不過皇帝陛下顯然更小心一些,他雖然是冒險家出身,但經歷了無數次失敗與波折:「孟托班少將,你從馬賽港出發的時候,帶四個強有力的步兵營去中國,除此之外……」
而皇帝陛下則用迷醉的眼神替自己選擇的將軍送行,他輕聲自言自語:「去吧,我的將軍……那可是馬可波羅書中描述的東方國度,那是絹之國,是茶之國……」
皇帝陛下又作出進一步的選擇:「從阿爾及利亞軍區再帶兩個步兵營,這樣的話,我們在遠東就有十個步兵營了,完全能組成一個師了,而俄羅斯沙皇的使者向我保證……」
皇帝陛下對於自己的叔父之所以敗亡的原因很清楚,事實上以拿破崙一世的雄圖偉略,都在英國人的封鎖下失敗,因此皇帝陛下即使不能與英國人聯手,也注重不能與英國站在對立面上。
孟托班卻考慮了與俄國人開戰的可能性:「如果我們佔據了長江以南的中國領土與印度支那,那麼自然與沙皇處於對立態度,我作為駐軍指揮官,能不能擁自由決定的權力?」
南博航稍稍停頓了一下:「我們目前現在已經知道,英國人在上海部署了一個步兵營,法國人部署了兩個步兵營,而且馬上要部署第三個步兵營,除此之外,上海的西方人義勇隊有一個步兵營的力量,加上上海的清軍十數營,我們是否要加強在嘉興府與蘇州府的力量?」
根據柳暢與富馬爾達成的協議,嘉興府與蘇州府這兩個鄰近上海的大府,虹軍都不部署重兵,只有四個營的治安部隊而已,而現在在法國與俄羅斯都有可能增兵上海的實際情況下,這兩個府的八個步兵營顯得十分脆弱,因此柳暢稍稍遲疑了一下才回答道:「替我約一下富馬爾領事,或者比富馬爾更官方的英方官方代表,特別是英國駐華全權使節,我們有著關係著我們相互利益的重大事項要進行談判,現在英國人的態度似乎沒變吧?」
事實上,對於新的殖民地,他倒是有想聯手整個歐洲干一票,新秩序之下的東方中國甚至可以有一位來自歐洲的皇帝陛下或大公陛下,只要這位皇帝陛下服從於法蘭西帝國的一切安排就好,拿破崙三世甚至考慮在英國貴族之中有哪一位剛剛合適成為新殖民地的總督。
「是黃金之國!」
但是柳暢卻很清楚,這是日不落帝國的時代,他們擁有著最多的殖民地,最先進的工業,最精銳的艦隊與陸軍,以及資本主義最輝煌的一瞬間,他們在這個時代是無敵的。
「真是太可惜了!」拿破崙三世很挽惜地說道:「我還以為能重現克里米亞的光榮與秩序,不過這樣也好,我們有了新的盟友。」
拿破崙三世點點頭,示意孟托班可以退下了,孟托班帶著驕傲與激情退下了,他嘴裏還說著:「皇帝陛下,我只需要一百六十九名士兵而已!」
「太好了!」拿破崙三世喜形於色:「這就是我所需要的回復。」
這並不是說拿破崙三世以為一百六十九名士兵就可以征服整個中國與印度支那,而是這是西方世界永遠津津樂道的一個傳奇。
他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決心:「在這個時代,只要搞定了英國人,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了!」
「一百六十九名士兵!」孟托班是一員老將,但是他也不缺乏激情:「我只需要一百六十九名士兵。」
……
「我們有俄羅斯朋友的協助!」與皇帝陛下瑾慎小心不同,孟托班少將反而變成了狂熱的主戰派:「四個法蘭西步兵營已經能擊敗叛軍和任何對抗法蘭西軍隊的敵人。」
沒錯,拿破崙一世的偉大可以凝聚在奧斯特里茨戰役的榮耀瞬間,而拿破崙三世閣下的榮譽,則凝聚在剛剛獲得勝利的克里米亞戰爭。
拿破崙三世的悲劇在於他有著一位太偉大的叔父,以至於法蘭西公民任何時侯都以拿破崙一世的輝煌業績來與他進行不自覺的比較。
鑒於這個時空的局限,現在盧浮宮所獲得的情報明顯比實際的局勢脫節了,虹軍已經兵臨南昌城下,但是在拿破崙三世和孟托班這裏,卻變成了虹軍的部隊兵臨上海,上海正處於戰爭的威脅之中。
孟托班明白了皇帝陛下:「陛下,我將統率法蘭西軍隊出征中國與印度支那,在那裡重建新秩序,並把法蘭西價值與榮譽建立在神聖的新領土之上。」
歷史就是這麼諷刺,在一年之前,法蘭西與俄羅斯還在克里米亞的泥沼廝殺得你死我活,而現在他們在中國問題又達成了新的共識,拿破崙三世詢問著下面的一位法國將軍:「孟托班將軍閣下,您對遠東問題有什麼見解沒有?」
南博航當即回答柳暢:「我向情報部門諮詢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俄國人直接介入這場戰爭的跡象,但是上海的西方人都一直在流傳著,要有一個營甚至更多的俄羅斯軍隊在上海登陸,以保衛這座城市!」
「沒變,要求維護中英之間的正常貿易與往來,態度很溫和,只是最近提到了要保護一切自由貿易……」
「奧斯特里茨戰役的榮耀?」拿破崙三世聽到這個常常在耳邊響起的名字,激動地說道:「那將是法蘭西又一個偉大的瞬間。」
只是在另一個半球,南博航卻有難得的知己,而且這位知己還是一位皇帝。
「他們將向上海派去兩萬名士兵!」皇帝陛下顯然是相信了沙皇陛下的保證:「但是我重申一句原則,在建立新秩序的同時,必須充分尊重英國人的利益,還有……對於,新秩序的統治者,必須由法蘭西決定,你不能擅自作主……」
孟托班是一員老將,這位老少將之所以自告奮勇參加這場戰爭,完全是因為他已經到了退休的邊緣,如果不再建立一點功業,那麼沒有人將記住這位曾將淚水灑在阿爾及利亞的法蘭西將軍:「對於皇帝陛下的重託,我不勝榮幸,我希望法蘭西帝國能重建奧斯特里茨戰役的榮耀?」
外交部長搖著說道:「英國人沒有十分明確的答覆,陛下您知道,他們對於保教權問題一直沒有多少熱情。」
「一切自由貿易」換句話說就是鴉片貿易,柳暢沉吟了一下,終於下了決心:「還是談一談,鴉片貿易必須禁止,但是其它問題,我們都可以與英國人談!」
拿破崙三世,拿破崙·波拿巴,原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現任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他用鄭重的語氣詢問著自己的外交部長:「英國人還有沒有明確的回復嗎?在中國與印度支那問題上,我們要自己獨立幹嗎?」
西班牙人皮薩羅用一百六十九名士兵就征服了整個印加帝國,而拿破崙三世也希望能重演同樣的戲劇性場面,但是他理智而清醒地:「孟托班少將,我們已經在遠東的上海部署了兩個步兵營,接下去將把印度部署的兩個步兵營調到上海,但是要想重現皮薩羅的奇迹,我認為這點兵力是不夠的!」
南博航不知道柳暢怎麼會有這樣的信心,雖然他不明白這個時空的大勢,但是在他的眼裡,列強就是列強,除了英國人之外,還有同樣強大的法蘭西國與俄羅斯國,怎麼能說搞定了英國人就搞定了一切。
因此他詢問著孟托班少將:「您需要多少兵力來征服整個中國與印度支那?」
「這樣的決定權在法蘭西公民的集體意志之中。」皇帝陛下並不指明所謂「法蘭西公民的集體意志」就是他本人而已,他作出進一步的決定:「我覺得沙皇陛下應當作出明智的決定,他們應當把自己的腳步局限於長城以北,而不是他們千方百計想要爭取的黃河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