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456章 帝國利益

第456章 帝國利益

即使他是這個帝國最強有力的人物之一,他還是對現在的局勢表示很大不解:「安德烈上校,我會儘快把承諾給聖彼得堡的兵力調到上海去,但是我想知道一點,那就是,為什麼聖彼得堡會願意把一個步兵軍調到遠東來!」
法國人企圖關閉著這些西方商人向虹軍控制區出售物資的途徑,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不但會讓上海港成為一座死港,而且還有可能讓英國人與美國人介入這場戰爭,他們被迫作出了讓步,只要這些西方人不出售軍火與戰略物資就可以了。
不過這一切,暫時都沒有被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閣下所知曉,這位整個俄羅斯帝國首屈一指的強人如果能獲得一些中國戰場上的確切消息,那絕不會同意聖彼得堡的計劃。
「法國人也會非常滿意的!」安德烈上校繼續說道:「俄羅斯急需法國人的貸款來支持下去……」
「你們旅?」柳暢一看到余靈動就只能長嘆一聲:「老余,你好歹也是樂清起義時的老人,能不能有點長進……」
而在這個時空,這兩者的結合將更快也更猛烈。
這個時空的俄羅斯帝國,還沒有獲得海參崴這麼一個完美的不凍港,他們控制的港口在冬季是要停止使用的,因此把部隊派遣到中國的事已經是刻不容緩了,如果錯過了現在,那只有等年明年解凍以後才行。
這讓柳暢信心十足,看著在場的這一大群軍官,他清了清嗓子說道:「雖然此前後備旅與第三師都存在著若干不足,但是我軍還是完美地完成了蘇嘉保衛戰的使命,並給予了法俄兩軍給重大打擊,接下去我們的使命是力爭殲滅敵軍主力……」
這算是虹軍歷史第一例的縮編事件,而且是從一個老資格的步兵旅縮編成一個步兵團,但是余靈動卻只能表示感動:「謝謝檢點給我們這麼一個打翻身仗的機會,檢點請放心,我們後備旅一定打回來!」
在沒有鐵路的情況,發動這樣的遠征將是多麼困難的事情,穆拉維約夫甚至懷疑會把整個國家的財政榨得乾乾淨淨,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整個上海府與太庫府的邊境線上都爆發著激烈的衝突,但是雙方的激烈衝突中,仍然能看到大量西方商人的影子,他們現在已經打著英國、美國或是其它國家的方便旗,向著戰爭的雙方大事銷售一切可以用得到和用不到的物資。
「沒錯!」柳暢在馬上大聲說道:「我們一定要會打回來的。」
與此同時,小規模的戰鬥仍然在頻繁地進行,雙方一面通過上海的西方人表示了談判的意向,另一個方向又企圖在戰場小小地撈上一把,至於後果,雙方在這三個星期之內,都有了近千人的傷亡數字。
在這樣的威脅之下,軍需官不得不捏著鼻子買下一大批非必要的物資,很快這樣的被迫就變成了軍需官的主動索賄了,雙方嘗試著互相勾結,很快就發展到軍需官只要拿到合適的報酬,甚至對那些運輸軍用物資的船隊都視若未見的程度,有些船隊被其它法軍部隊攔截下來,但是很快就在高級軍官的交涉之下給予放行了。
看到總督沒有任何反應,這位安德烈上校只能再施加一點壓力:「閣下,聖彼得堡已經答應了您的全部要求,一個本土軍將派到遠東來,而聖彼得堡的要求僅僅是多派出五百名補充兵而已……」
要知道,在克里米亞之外,俄羅斯已經處於經濟與政治雙重崩潰的邊緣,根據穆拉維約夫的了解,不僅是芬蘭與波蘭有著動彈的跡象,曾經強力征服的高加索甚至出現小規模戰爭的跡象。
……
「我知道……」穆拉維約夫的語氣很沉重:「這個國家必須有所變革!」
他之所以開出了一個軍的價碼,完全是想嚇倒那些國內的官僚老爺們,可是他從來沒想到,那些官僚老爺居然答應,非但答應了,而且還痛痛快快地答應這個步兵軍將是俄羅斯歷史兵力最充實裝備最精良的一個步兵軍。
先不說各個階層對於改革的不同意見,就是階層內部,甚至是大貴族與大貴族之間對於改革的不同意見,都足夠發起了一百次內戰,安德烈上校繼續說道:「改革是必需的,但那需要時間,但是俄羅斯現在缺少就是時間!」
「法國會幫忙的!」安德烈上校笑了:「我們正在與法國談判一筆借款。」
因此曾經在楓涇戰役中受到很大損失的虹軍部隊在幾周時間就回復了元氣,象嘉興支隊甚至還擴成了一個步兵大團,陸戰十一團也由輕裝步兵團搖身一變成為一個重裝步兵團,更不要提從浙贛兩省趕來的數萬援軍。
而安德烈上校有著自己的消息渠道,他壓低了聲音說道:「總督閣下,您應當知道,我們曾經為之奮戰的神聖國家制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支撐不住,無論是芬蘭、波蘭還是本土,都有著形形色色的非議……」
穆拉維約夫點點頭:「那這樣的話,我同意向中國派出兩千五百名……不,為了讓聖彼得堡的老爺們滿意,我可以多增加一千名士兵。」
可很多時候,這些西方商人向法國軍隊會向推銷一些價格很不合適的物資,即使這些物資不屬於軍事物資,這些商人卻會告訴軍需官,如果法蘭西人不買下這些物資,他們就要轉手賣給中國人。
沒錯,這位上校從他出生的那一天就已經在近衛軍服役,並不斷隨著看年齡的增長而獲得晉陞,對於俄羅斯帝國的貴族,這是一種最合情合理的作法,是愛國主義的最好表現。
他所說的「神聖國家制度」,自然說是過去幾百年與整個俄羅斯帝國、俄羅斯貴族已經完全結合為一體的農奴制,但是這種有著驚人生命力的農奴制已經因為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而處於崩潰的邊緣。
即使是最保守的貴族,也不得不承認農奴制的俄羅斯必須有所變化,就象彼得大帝所作的那樣,但問題在於怎麼變革,安德烈上校答道:「沒錯,必須變革,但是變革不能成為一次內戰的借口,克里米亞戰爭之後,整個國家已經處於火山口了……」
不管怎麼樣,余靈動的資格擺在這裏,教導團與後備旅這麼一個大派系也擺在這裏,柳暢不得不稍加安撫:「還好這次沒次大漏子,只是丟了一些裝備與烈士遺體,傷員與部隊都撤回來,暫時不與你計較,但是……」
穆拉維約夫已經明白過來了,這是那些官僚們的必然選擇,發動一次遠東的征服戰爭,把不穩定的因素轉移到國外去,還可以獲得豐厚的戰利品,他承認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只想問一個問題:「聖彼得堡真能派來一個步兵軍?這可是報紙的頭條新聞那麼簡單?」
即使是對中國戰場的實際情況一無所知,只獲得了一些早期捷報的情況下,穆拉維約夫的眉頭仍然緊鎖著,而旁邊的一位貴族上校已經迫不急待地向穆拉維約夫施加壓力:「船已經準備好了,如果現在不把部隊派到中國去,那麼今年就沒有任何希望把部隊派遣到中國去了!」
在另一個時空,從克里米亞戰爭之後,整個俄羅斯的命運就與法蘭西這個宿敵而緊密地連接起來,俄羅斯的工廠、鐵路、公路以及一切建設事業都與金法郎貸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的崩潰也標志著整個法蘭西食利者階級的徹底崩潰。
柳暢的語氣變得威壓起來:「後備旅的番號暫時不能保留,暫時縮編成一個步兵團,如有編余人員,由補充其它單位,你也給我回去當團長!」
「沒錯,這將是本年度東西伯利亞給予中國方面最後一批援軍!」穆拉維約夫同意這樣的觀點:「我只是擔心聖彼得堡能不能及時從歐洲派來援軍來……」
只是想那麼快打回來並不是一兩句話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段時間之內,不但要等待第一師部隊運動到位,而且還要將位處於浙江省內各府各縣的虹軍單位運動上來,同時要將這次戰役中損失較大的各個單位補充完畢,這可不是一件簡簡單單就能完成的事情,至少也要讓新兵認得自己的團長、營長、連長、排長都是誰。
穆拉維約夫還是有一種虛幻的感覺,在克里米亞戰爭之前,他要求國家增加在遠東的投資費盡了多少心力,最終那些官僚老爺們卻根本不把遠東當作一回事,而現在,整個國家進入最困難的時候,這些官僚老爺卻突然開竅了,居然願意把一個步兵軍派到遠東來。
他清楚這位安德烈上校,這是一位真正的貴族子弟,他們家族的歷史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彼得大帝,在衛國戰爭之後,他們就是這個國家最強有力的家族之一,這位僅僅二十八歲的上校,已經有了整整二十八年的軍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