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474章 棄兒

第474章 棄兒

至少在之前的行動之中,虹軍確確實實地履行了與法軍的停戰協議,法軍幾乎毫無阻礙地撤回了上海城,只是俄羅斯遠征軍成了最大的犧牲品,整個俄羅斯遠征軍幾乎都沒有撤回來,就處於虹軍的全面圍攻之中。
到現在為止,還有將近兩千名俄羅斯遠征軍在數萬虹軍的圍攻之下做著最後的死斗,他們為了整個歐洲的利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只是很快上海的藥品批發商發現自己處於天堂與地獄之間,這一場會戰中的雙方有著驚人的損失,整個上海港的庫存已經為他們的大手筆消耗一盡,藥品價格上漲了整整四成還處於有市無貨的地步,而他們發現香港地區的庫存也被某些同行一掃而空,看著如此驚人的訂單卻無力吃下,一些聰明人的藥商已經在實驗室里折騰起來。
「解決不了法國人,解決俄羅斯人也不錯!」柳暢看著遠處村鎮上懸挂著的雙鷹旗,對著這群虹軍的軍官笑道:「之前法國人之所以敢在上海掀起風浪來,固然是自身有萬把兵馬,可是俄羅斯人派來這幾千遠征軍也是助長了他們的膽氣,現在只要滅了這幾千俄羅斯人,孟托班就連一根手指都別想動彈了。」
「燕王殿下說得甚是。」李鴻章笑著說道:「說的極是,孟托班遇此大挫,再折去俄羅斯人這一臂,他怎敢再舉兵事。」
可雖然有著同樣的膚色,信仰著同一個上帝,上海的西方人卻遺忘了這些苦難的俄羅斯同胞,甚至連在虹軍仁慈之下撤回上海的法國人也對俄羅斯人的遭遇視若未見,他們唯一做的事就是把俄羅斯遠征軍留在上海城內的部隊給繳械,只是這樣的行動卻獲得了整個上海華洋兩界的一致讚美,一致認為是維持上海和平最好的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上海的西方人都把怨氣發在法國人身上,而新聞記者的筆更是厲害,自從鴉片戰爭以後,他們就沒找到過比這個更好的題材,他們寫出來的報道註定要刊登在歐洲大陸的頭版頭條上。
「火刑架上的聖女貞德!」
事實上,僅僅是法軍受到重挫的消息送到了上海之外,上海公債市場里的虹軍公債價格就連漲了四成,而接下去傳來的消息更是讓虹軍公債繼續大幅上漲,這個消息就是法軍與虹軍達成了停戰協議。
「告訴他們,法國人已經拋棄了他們。」
柳暢意味深長地看了一下這面戰旗,終於下達了命令:「告訴俄羅斯人,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如果現在不投降的話,接下去將不再接受他們任何形式的投降!」
事實上,孟托班已經考慮把遠征軍能賣掉的裝備都賣給中國人,這麼多武器、彈藥、輜重不可能隨船帶回國內,在目前的形勢之下,還不如賣給叛軍獲得足夠的硬通貨。
那就是截止到現在為止,法國人確確實實與中國人實行了臨時性的停戰,但是俄羅斯人還沒有。
「這不是滑鐵盧!一萬名法蘭西軍人的不歸之路。」
「克里米亞的榮耀與孟托班的失落:八千名法軍士兵戰死,一萬人負傷!」
所有的新聞報道都追求著新聞轟動性,法軍的傷亡足足是實際損失的好幾倍,事實上這一場戰役打下來,法軍的陣亡者,包括重傷後送死亡者不過是一千二百人而已,雖然還會零零碎碎地增加,但是絕對沒有達到新聞報道上的那種數字。
他知道自己的軍事生涯已經完蛋了,不管是皇帝陛下還是陸軍部,都不會憐憫一個東方戰場上的敗將,要知道這名敗將是把兩萬名歐洲人送上了失敗的絕路,雖然他把很多法蘭西人帶來了本土,但是背棄俄羅斯盟友的不義卻始終追隨著自己。
只是對於李鴻章的讚美,虹軍的幹部卻抱以質疑的眼神,這人太油滑了,而且對洋人了解也夠深入,如果留在上海的話,恐怕不是什麼好事,而周秀英則是直接指著那面在硝煙中挺立的雙頭鷹旗:「殿下,關健是把這些俄羅斯人都收拾乾淨了……」
……
「一萬個十字架:孟托班與他的私人戰爭!」
孟托班總算找出了一個背棄俄羅斯人的借口:「沒錯,那只是一些異教徒而已,我必須首先考慮法蘭西人的利益,根據米利上尉與中國人投成的臨時性停火協議,我們可以把傷員從前線運回來,向後方的上海轉送,我覺得為了爭取中國人的妥協,我可以做出一個極大的犧牲。」
祈禱註定是不會出現任何效果,超過三萬名的虹軍現在已經放棄了法國這個最強大的對手,把他們的全部精力、銳氣、彈藥與物資都用在這些分佈在無數村鎮的俄羅斯守備隊身上,他們兵力最多的據點,也不過是半個營的規模,而圍攻的虹軍絕對不少於一個步兵旅,在這種情況下,有再多的犧牲與勇氣與熱血,都改變不了這些俄羅斯人的命運。
那就是作為法蘭西帝國曾經最可靠的盟友,俄羅斯遠征軍已經被法蘭西遠征軍所拋棄了,他們的生死都與法國人沒有任何關係,現在法國人所能做的,也就是替俄羅斯人祈禱而已。
「又一個滑鐵盧!」
有大量的重傷員甚至沒堅持到上海城就已經回歸主的懷抱了,但是現在收容的重傷員甚至超過了整個上海中西醫院的極限收容能力,高峰期甚至有五十到一百名重傷員成了這場戰爭的犧牲品,即使是幾天之後情況穩定下來,每天依舊有二三十名重傷員死亡。
而另一方面,德蒙斯那家鐵路股份公司的股票原本已經是近於一文不值,可是現在又想起了這家公司擁有著某些中國鐵路的特權權,許多人已經在鄭重與德蒙斯談論著工程實施的具體細節,而德蒙斯想的不僅僅是鐵路公司那麼簡單,他和瑞安先生一樣,都宣布如果法國人與俄羅斯人不退出這場遠征的話,他們這些正義的歐洲人將會組織一支志願軍,給以法國人一個好看。
越來越多的消息已經匯總到上海這個冒險家的城市來,大家不得不佩服一位英國商人的勇氣,他居然在停戰協議剛剛簽訂的時候就率領著一艘臨時改造過的英國蒸汽船駛入了內河,並將近百名虹軍傷員運送到上海來進行治療。
上海的西方商人,雖然沒有電報線路,但是他們對於戰場形勢的敏銳判斷甚至是超過了擁有電報線路的虹軍。
他甚至懷疑自己可能上軍事法庭,會有很多新聞記者對於這一次法軍的失敗感到極大興趣,而他們的炮口肯定是朝著孟托班這個司令官來的,只是在絕望之後,孟托班反而放鬆下來,他願意替遠征軍與這座城市裡的法蘭西人多做一些事。
為此英國領事對於虹軍取得了如此意外的勝利表示擔心,他們這些英國外交官覺得中國人似乎會成為遠東的不穩定因素,只是在那之前,整個上海西人都對虹軍的勝利抱以極大的歡迎。
孟托班提出這個的問題,讓在場的所有法國軍官都覺得難堪之極,但是沒有人敢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他們已經默認了這個事實。
雖然不清楚是什麼樣的停戰協議,是臨時性還是永久性的停戰,是局部還是全面停戰,可僅僅是停戰這一點就給以本來極其低迷的虹軍公債以強心針,而在傍晚的時候傳來了更明確的消息,其中包括了孟托班企圖撕毀停戰條約向虹軍偷襲卻摻遭失敗的具體經過,以及法軍軍官一致要求停止這場戰爭的某些傳說。
而法蘭西帝國的威望也降到了有史以來的低點,金法郎的兌換值整整下降了一成還多,許多商號已經不肯接受法國軍隊的賒賬或是用法郎來支付,一定要求支付硬通貨或是銀圓,而讓法國商人最為難堪的是那些不斷運回來的傷員。
「告訴中國人,如果他們願意的話,我們可以把我們軍隊里無法運回本土的重炮以合理的價位賣給他們,換取他們與我們和平共處的機會。」
只不過法國人都不願意背負上背叛盟友的十字架,最後只有一個神父站了出來:「那是異教徒!」
美好的日子又回來了,瑞安先生的英國洋行長期以來與法國人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可是今天夜裡,他已經在自己的沙龍大聲宣揚叫組織一支英國志願軍干涉中國人的內戰,而許多原本抱著中立立場的英國商人也是站到他的身邊,對這個建議表示強烈的歡迎。
他沒有考慮把這場戰爭持續下去的問題,在於那些法軍軍官所說的那樣,法蘭西人的血已經流得夠多了。
但無論是上海的法國人還是英國人,都清楚得明白了,法國人的遠征已經結束了,即使是一千二百的陣亡數字,也是法國公民也無法接受的損失,只不過大家都刻意突略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