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481章 北逃

第481章 北逃

之前他之所以還敢於堅持在江南作戰,完全是因為江南大營手上還有一隻由廣東紅單船組成的水師,這支水師是向榮花好幾年時間經營起來的,其戰鬥力核心是五十艘從廣東購買的紅單船,上面裝備了大量洋炮,這隻水師一出面就完全壓制了太平軍,以往太平軍可以從容在上游機動的情況完全不復返,不得採取鐵鎖鎖江與江岸防線並重的戰術阻擋清軍水師橫掃大江。
張國梁的建議很簡單,那就是全師放棄整個江南,直接退往江北,與江北大營會合,以圖再舉。
……
「可是若是捻匪與長毛合流?」張國梁用心很深:「所以我才說,長毛的一線生機就在於讓城別走。」
不管怎麼樣,金陵都是太平天國定都之地,屯兵甚多,何況太平天國在這裏經營多年,已經修成了鐵桶一般的防線,歷史上這座城市始終處於清軍的圍困之中,但是一直到一八六四年才最終被湘軍所攻克,在十一年的圍困之中,這座城市裡的守軍承受著太多的鐵與火。
勝保不由皺起眉頭來:「提督軍門若是低的話,全國也就是那麼幾個督撫,即使是把浙江巡撫的缺拿出來,只怕張將門也不敢受啊!」
僧格林沁與勝保聽過張國梁這番話之後,不由暗暗點點頭。
他苦口婆心地說道:「現在水師已敗,紅單船受挫甚重,再不退走,恐怕就是想退都無路可退了!」
張國梁不讀書,但是談起軍事來卻頭頭是道,他說道:「僧王、勝宮保、和軍門,自古以來佔據東南者,能北伐功成者,不過朱元璋一人而已,南北相持,北勝而南敗,故此我軍的機會在於守淮揚!」
僧格林沁心細,他趕緊看了一眼地圖,卻發出了一聲感嘆:「張樂行捻眾十數萬,據雉河集多年,紅賊若奪取江南之後,恐怕張賊也首當其衝,只是以捻眾之力,未必能擋得住紅賊之勢。」
這些武力只能在虹軍的赤潮之中成為第一波的犧牲品,只是希望能起到抵擋虹軍的一點作用,替金陵城內的太平軍多爭取一點時間。
他們何嘗不知道繼續留守江南是一條死路,但是總寄希望于能消耗虹軍一部分實力之後,能讓太平軍守住金陵城,這樣太平軍與虹軍在東南二虎相爭,那大清朝還有翻本的機會。
和春這個江南提督倒是在旁邊勸道:「我們如果與紅賊拼個魚死網破,或許天京的長毛還有那麼一線生機,我們如果撤了,天京的長毛只能是死路一條。」
紅賊洋槍洋炮太多,戰鬥力確確實實在這些清軍之上,而張國梁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我聽說,自古以來南北相爭,實是爭奪兩淮。」
因此勝保很是理直氣壯地說道:「還不如下定決心,現在撤往江北,能帶走六成兵馬就是極限了,還不如與紅賊拼個魚死網破!」
他語重深長地說道:「今日國家健銳之士,盡在你我之手,不可就這麼隨隨便便地葬送在江南背水之陣!」
這就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以往太平天國是這些滿蒙勛貴的頭號死敵,但是現在他們夢裡都想著斬滅紅賊,因此太平天國也成了可以利用的對象,只是僧王嘆著氣說道:「現在國朝即便能退守江北,但是大局仍難以挽回!」
「洪秀全此人極為固執。」和春提出不同意見:「恐怕不會倉促之間退出金陵。」
張國梁臉上笑開了花,他只是實授總兵而已,作到了一省提督幾乎是滿清職業軍人的頂點,但是僧格林沁卻搖搖頭說道:「太低了,太低了,我等應當聯名保奏,給張大帥一個最適合的名義。」
現在紅賊已經成為整個大清朝的頭號對手,在過去一年之中,清軍屢受重創,大部分的損失都來源於虹軍,尤其是幾次殲滅性的戰役,都是虹軍的手筆,反觀太平軍處處失利,現在只能退守蘇皖一翼,雖然不能說是不足為患,卻可以說是大受挫折。
「區區總督缺算得了什麼!」僧格林沁大聲說道:「我大清已經有兩百年沒有漢人封王了!」
「是要拔草!」金佩綸接過這個話題:「不管是清妖還是太平軍,凡是雜草,都要拔個乾乾淨淨,我們已經下了決心,先拔除了鎮江府的清妖,然後直取金陵!只是希望殿下能給我們一點援助。」
他在南京城下與太平軍交戰數載,對於太平軍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因此僧格林沁很直接地問道:「哪一條路?」
「沒錯!現在我大清兵、長毛、捻匪之一線生機在於退保淮揚,如果淮揚失守,我大清兵或有一線生機,長毛、捻匪則死無葬身之地。」
只是他也清楚,說是全軍北撤,但實際能撤過去六七成已經是極限,江南大營駐防有年,許多部隊已經變成了土著,豈是一道命令就可以調度的,何況還有大量的本土團練,更不可能隨軍北撤。
「這缺太低了!」僧格林沁連聲說道:「不合適,國家到此危險之際,用人當不拘一格。」
這一仗之後,張國梁就完全改變繼續據守江南的態度,他苦口婆心地勸說著江南大營的各位要角,而勝保卻是莽撞到極點的人物,他怒氣沖沖說道:「如果放棄江南,那麼我們退到江北軍食從何而來!」
張國梁雖然不通文墨,但是在軍事上卻是個真正的行家,他拍著桌子說道:「咸豐爺對得我張某人,但是現在鎮江府的形勢,幾位又不是不知道,再拖下去的話,咱們這幾萬人都要丟在這江南了!」
僧格林沁心膽多,他知道和春話裡有話,心中一驚:「軍門的意思是,我們得給長毛一線生機。」
只是勝保很快明白過來:「張鎮台的意思是用捻子?」
聽到張國梁這麼說,僧格林沁很為難地說道:「陛下剛剛下的詔旨,讓我們再守鎮江府幾個月,說是馬上就能從俄羅斯國借來大兵,局勢立即可以改變。」
「讓城別走!」張國梁毫不客氣地指出定都南京的不足:「金陵一地,無糧,無錢,無兵,無積聚,長毛自竄據金陵即受我大兵圍困,三年有餘始終困守于金陵,今我軍退走而紅賊襲擾而來,長毛之窘迫恐怕更甚於今日,我江南大營與僧王、僧宮保兩位大兵背水而戰,縱然能挫賊前鋒,亦於大事無補。」
僧格林沁大笑:「有張鎮台坐鎮淮揚,國家氣數,當可挽回,我就下令全軍北渡,趁著紅賊大兵未到,能渡過去多少是多少。」
張國梁就順著僧格林沁的語氣說下去:「我們拼得魚死網破,也就是給長毛以一線生機而已,但是長毛真想要有生機的話,那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別看勝保是滿人,又喜歡蠻幹,他卻是有功名的進士出身,他當即接過去:「沒錯,南北相持,握在兩淮者就握在主動權,只是現在兩淮有捻子為亂……」
因此金佩綸也不敢對這樣的堅城打保票,柳暢同意他的觀點:「到時候會讓第一師主力出皖南側應你們的作戰,你們只管放心,不管是陸上還是水上,你們的接濟都可以源源不斷,唯一可憂者……」
張國梁已經不敢說話了,而和春則說道:「難道是總督缺,可是全國就那麼幾個實缺,而且還都是有主了!」
不管怎麼樣,現在清軍所處的蘇南地區雖然屢屢遭受戰火襲擊,但畢竟是魚米之鄉,供給江南大營與僧王勝保的數萬大軍不成問題,可是要過江的話,江北本來就有一萬七千名江北大營兵,再進駐數萬清軍那絕對承受不起。
勝保是出名的喜歡蠻幹,但是張國梁這番話卻說得他心動:「張鎮台所言甚是,只是我軍之力,退往江北,恐怕難以對抗紅賊大兵。」
張國梁點點頭:「承蒙陛下厚愛,實援總兵,不勝榮光。」
「我說的是我等三人聯合保奏張帥封王裂土!」
「那就最好不過了!」張國梁笑道:「洪逆在金陵與紅賊拼得你死我活,我等大可坐山觀虎鬥,待金陵城破之際,長毛余賊自然會讓城別走,前去投奔捻眾。」
可是這一次虹軍的蒸汽戰船一出現,這隻紅單船水師的輝煌就成了過去,倉促的接戰之後整個清軍水師遭受了重創,光是被擊毀的紅單船就有七艘之多,被擊傷需要修復的戰船數量多達十幾艘,死傷失蹤船員好幾百名,而虹軍水師的損失,根據張國梁親眼所見,不過是中炮兩發,似乎有水手數人受傷而已。
「大勢已去啊!」張國梁苦著臉說道:「幾位大人,我也說句實話,這江南是呆不下去了,非得退守江北不可,你們不肯走的話,我帶我的潮勇先走!」
和春在旁邊附和道:「是啊,區區一鎮總兵,是有些屈就了,現在浙省淪陷,浙江提督之職出缺,我覺得此職最宜張將軍。」
只是僧格林沁很快就想到了一件事:「現在張鎮台的職銜還是總兵吧?」
對於他這麼一個降將出身的草莽人物來說,實授總兵已經是無上榮光,只是僧格林沁卻是搖搖頭:「太屈才,太屈才了!」
「不過是清妖與太平軍合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