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512章 秋意

第512章 秋意

時間飛逝。一八五七年的夏天已經過去了,眼見秋風又要起了。
張洛施雖然還沒看到一片落葉,但是已經感受得到這秋意的寒冷,他望著南面的重重丘嶺,心中已經有了一絲寒意。
原本張樂行對於拿下和州與巢湖是必勝的信心,要知道虹軍過江來的兵馬不過千把人,至多不超過一千五百名,雖然就地招募了二三百鄉兵,但是在自己十幾萬大兵的攻擊之下,根本就是擊成糜粉的局面。
張斯桂信心很足,他當即給柳暢打了保票:「沒問題,沒問題,我們海軍自己解決就是!」
一想到這一點,張斯桂就轉眼看著孫鬍子,台灣的問題即使由海軍獨自負責,恐怕要與這個孫鬍子多商量。
當然這隻是明面上的理由,事實上現在這些藍旗的捻子已經戀家,南下以後處處困頓,到現在還沒看到紅賊的影子,苦頭倒是吃了不少,他們已經打了退堂鼓,只是張樂行不這麼想:「我與龔瞎子等會就會勸勸藍旗的兄弟!南面怎麼樣?」
只是這些時日,虹軍似乎有些大動作,他們先來運來了好幾船兵員、彈藥、糧葯與物資接濟和州、巢湖的虹兵,有不確定的消息說,就連馮思賢這個皖省虹兵的第一號人物都到了江北,和州守軍還大事宣揚,現在在皖的虹兵已經被改編成第八師,而馮思賢這個新任師長只要再有一樁大功勞,就能成為安徽督軍。
他從來沒想到過,這個夏天是這麼難過,曾經一路高歌的捻軍在炎熱下動彈不得,灼熱令上萬名生龍活虎的捻子被迫離開了戰場,比戰鬥中的傷亡還要多。
新虹兵戰鬥力不強,而且器械也不過是比捻子稍強的水準而已,不值得一提,而張宗禹雖然在捻子中被稱為活閻王,但是卻是個用兵極老道的人物,他當即道:「老叔,我估計著,現在和州的老虹兵原本有一千八九百人的樣子,這幾天陸陸續續渡江過來的,怎麼也有一千五百,總數大約有三千五百,加上新附之眾,大約有五六千人!」
「聽報訊的人說,現在每天都有船從皖南和蘇南渡江增援過來,和州與巢湖的紅兵越來越多了!」
有些人甚至想到柳暢並沒有被形勢的變化而暈了腦子,搞全面進攻,結果全面開花,全面受阻,現在這個輪次進攻的辦法一輪接著一輪,成算很大,而且即使受挫也不致於影響了大局。
張斯桂開心起來,難道是預想中的山東登陸作戰?
而柳暢這個逐次展開的戰術也是吸取了一號作戰的經驗,準備以一波又一波的組合拳徹底把大清朝打趴下,而軍官們對於這一輪戰略攻勢充滿了絕對的信心。
「到底有多少?」張樂行手上有二三十萬捻子,馬隊數萬,可是他對於虹軍頗為重視。
而柳暢則把最後的命令放在張斯桂這個海軍第一號人物身上:「在諸次作戰實施期間,由海軍擔任支援,海軍必須用最大努力保障各部隊在水上的絕對優勢,待兩湖作戰告一段落……」
沒錯,海軍現在就是財大氣粗,大大小小上百條船,隨便漏點指縫都能養起了這個陸戰營,更何況他們查緝清軍組織的軍火走私,步槍、輕型火炮、彈藥甚至是服裝都是有相當的庫存,至於幹部就更好辦,現在海軍里從老陸軍過來的幹部足足有好幾百人,只要調二三十人出來擔任這個陸戰營的主官,然後再以高待遇從陸戰借一批中下級軍官就夠了。
總的作戰基調就這麼敲定,大家都震驚著這次的作戰規模之大,節奏有條有序,真是一個大手筆。
只要打出了兵進和巢,再洗揚州的口號,捻子這支隊伍就成整個蘇皖更被人痛恨的對象,無論是清軍、太平軍還是虹軍,或者是地方上的豪強,都把捻子這條過江虎往裡死打,結果形成現在這個困頓。
張樂行當即問了一句:「宗禹,你以為劉惡狼他們的想法如何?」
不過張斯桂確實覺得柳暢的目光獨到,對於海軍來說,雖然現在已經有定海這個海軍基地,但是台灣是更重要的作戰基地,在這裏可以一路南下兵指海南,還可以向北進軍黃渤,向東劍指琉球,這個地方應當由海軍來解決。
接下去雖然說是海軍全力保障三個攻勢的作戰,但是具體的軍艦分配,還是由海軍說了算,借幾十名甚至近百名幹部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唯一擔心就是孫鬍子動手太快,直接就把台灣府給解決了。
只是大軍南下阻礙太多,直到現在還不殺到江際,倒是讓和州、巢湖一線的虹軍發展起來,他們不斷利用跑馬圈地的戰術向外擴張,大事招募新兵,現在根據哨探的情報,雖然老虹兵增加了二三百名,但至多不會超過兩千名,但是新入伍的縣獨立連、鄉兵排加上基幹民兵連差不多有一兩千人,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名的規模,加上他們手上的洋槍洋炮,以及蒸汽火輪,怎麼說都是勉強具備與捻軍一戰的資格。
要知道前不久剛剛從南面傳來了,虹軍主力正在向閩南進攻,數萬大軍一路橫掃八閩,現在廈門、漳州這兩個清軍手裡最重要的城市已經落到了虹軍手裡,全閩陷落不過日指日之間的事。
想到這些消息,張樂行的臉色又鐵青起來,他又問了自己本家的侄兒:「宗禹,依你看,現在和州的老虹兵有多少?」
捻子雖然是近代歷史規模最大的流民武裝,但是他們根子上是一群農民,雖然劫掠的日子過得痛快,但是他們也不會忘記自己是一群農民,因此他們在雉河集依舊過著耕種的日子,現在秋風起了,他們就惦記著雉河集的莊稼還沒收割,家裡的老婆孩子未必能搞得定。
張斯桂連忙說道:「別說是一個陸戰營,就是陸戰旅都夠了!」
而瞿傑更是笑著看霍虯樂呵呵地獃滯在那裡,就這樣的人也能當軍長?如果不是檢點的面子夠大,夠有本事,這個霍瘋子說不定現在還在為三五文錢和人家爭個不停。
霍虯現在樂得根本找不北了,他只知道笑個不停,讓大家都想起了,這個人兩年之前只不過是楠溪江邊的一個小私鹽販子,還要為著三五文錢與人爭個不停。
他正看著,就看著自己本家的侄子,人稱「活閻王」的張宗禹急沖沖地過來了:「老叔,藍旗劉惡狼、張龍他們不願意幹了!說是紅賊大兵過江來,我們與他們無仇無恨,沒必要跟他們斗到死,他們說寧可要雉河集的草,不要和州的金子,還是回雉河集日子暢快!」
他們並不清楚,柳暢這是從日軍在華作戰的經驗吸取了教訓,抗日戰爭中國戰場的局面,是由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的戰鬥奠定下來,這兩年時間日軍看起來戰無不勝,卻是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沼之中,原因為何?就是多路開花,全面攻勢,處處攻勢,一九三七年同時在華北與上海兩個戰場展開決戰,結果形成兩個戰場兵力與兵器都不足,面對中國軍隊的兵力優勢和密集陣地,只能一個一個地推上去,最後勉強獲勝,卻是傷了元氣,可是到了一九三八年初,日軍根本不吸收教訓,徹底形成全面出擊的局勢,江南日軍搞三省邊境作戰,十三師團搞淮南作戰,而第二軍進攻台兒庄,第一軍搞河北平定作戰和晉南作戰,駐蒙軍搞清水河作戰,結果就是形不成重點攻勢,處處劣勢,以上這些作戰最後都以受挫告終,奠定了中國戰場的定局。
要知道他可是以南宋那次奇迹般的石島海戰作為本次登陸的模範,只是柳暢給他定的目標小得多:「如果那時候還不能解決台灣的話,海軍獨立擔當登陸作戰,這段時間,足夠你們海軍訓練出一個陸戰營吧?」
如果這個作戰一切順利的話,那麼虹軍的地盤將會擴大將近一倍,別的不說,至少還能拿下一座省城和一個完整的省份,甚至有可能一口氣奪取兩三座省城和兩三個完整的省份。
「陸戰旅不能給你!」柳暢當即回答道:「就是陸戰團的編製都不能給你,只給你一個陸戰營的編製,一切人員、物資、裝備都自己想辦法,不過我相信你們海軍來辦,半點問題都沒有!」
到了武漢作戰,日軍仍然不吸取這一教訓,還是同時展開兩個攻勢,華中和華北兩個方向同時攻向武漢,結果處處苦戰,在一九三九年之後,日軍才在戰爭之中吸取戰爭,不再採取這種氣勢浩大收效甚小的全面攻勢,而是集中了一個拳頭重擊,其餘幾個方向小規模助攻的戰法,自此才在中國戰場形成一系列機動作戰的經典戰例,尤其以一號作戰為典型,河南作戰、湖南作戰、桂柳作戰逐次發動,一記重擊壓過一記重擊,一路橫掃到獨山。
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張樂行先是慶幸了一番,虹軍向南進攻,那麼自己不必首當其衝,只是接下去他就接到了虹軍大舉增援和州與巢湖這個橋頭堡的消息。
「足夠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