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538章 孫家

第538章 孫家

雖然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西班牙人眼底,他們都屬於另類中的另類,作為中菲米斯蒂佐(西班牙語,指混血人),要繳獲著僅于華僑的稅額,而且三次馬尼拉大屠殺的教訓告訴他們,隨時要保持著警惕,但是他們已經是菲律賓的一部分。
馬尼拉。
這座按照西班牙傳統風格興建起來的城市與堡壘已經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雖然還沒搞清楚具體的情況,但是一支多達萬人的中國軍隊第一次攻擊馬尼拉。
說話者也不客氣:「已經流過第四次了,一八二零年,距離今天不到三十年,我想我們家很多人都還記得這件事!」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馬尼拉到底有多少西班牙人?
進攻馬尼拉可不是林夢楚拍拍腦袋就作出的決定,而是他與張斯桂在反覆在地圖上推演數遍,甚至親自潛入呂宋實地偵察才確認的最終結果。
馬尼拉是在一八三四年成為開放港口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開放程度不比滿清的五口通商來得強,甚至有可能更弱一些。
百思不得其解的西班牙人不得不思找著這其中的根源,他們經過詳實的調查后認為,華人,或者說中菲混血是導致外國人排斥西班牙人,壟斷菲律賓對外貿易的主要原因,從幾年前開始,報紙上已經充斥著這種對華人的攻擊。
「就憑一個七十團?」孫天牛毫不客氣地說道:「或者是六十八團、六十九團、七十一團、七十二團、七十三團。」
僅管在菲律賓已經經營了整整三百年時間,但是西班牙人在文武兩方面都沒有多大的建樹,尤其是武功一項更不值得一談,現在在菲律賓的駐軍,只有六十八到七十三團這六個步兵團而已,而呂宋島內更是幾乎只有一個七十團。
因此即使在孫天威這個獨裁者佔據絕對優勢的孫家,也同樣有人持著反對的態度:「是誰敢這麼說?懷疑我們對西班牙王國的忠貞?請大家放心,馬尼拉中國人的血絕不會再流第四次。」
孫天威原本以為說話的是家族之中的少年之輩,卻沒想居到是自己同一輩的孫天牛,這人年紀似乎比自己還要長一兩歲,在家族之中也是以老成為長,可是沒想到他居然會這麼張狂自大。
但是大帆船貿易的壟斷體制壓制了殖民地可能成長的一切希望,直到一八一五年,最後一次大帆船貿易才告一段落,這一次大帆船貿易的經歷可以用曲折來形容,他們整整走了四年時間才返回了馬尼拉。
總督閣下也作了相當周全的準備,他已經下令駐守在馬尼拉的步兵第七十團全副武裝,進入戰鬥狀態,所有的大炮都進行試射,發給士兵步槍子彈,成桶成桶的火藥從彈藥庫里被提取出來,甚至進行了一次警戒性質的閱兵,卻沒有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在銀色燭台的燭光之下,這個獨裁者用無可質疑的語氣說道:「大家不要亂,一些中國本土的亂臣賊子又能怎麼樣?在馬尼拉,中國人的血已經流過三次了,不再再留第四次了,我已經同總督談過了,他保證,只要我們保持著對西班牙國王的忠貞,馬尼拉永遠歡迎我們米斯蒂佐。」
下面有人輕聲說了一句:「馬尼拉的血流了第四次。」
「怎麼不敢了!」孫天牛同樣不客氣地說道:「孫天威,我剛剛在一個主教面前說了這句話,你以為這還是你一言堂的時代嗎?」
他們對此無法理解,難道總督閣下以為馬尼拉的守備部隊多得泛濫了?可是根據西班牙人所知道的情況,只有一個七十團而已。
他說的是一八二零年那次對外國人的屠殺,比一次性屠殺兩三萬華人的大屠殺,那次屠殺表面上並非出於政府的指使,而於規模也小得多,最終只有八十五名華人和十一名英國人被殺,事後殖民地政府以雷霆之勢對屠殺者進行了鎮壓。
大帆船貿易的結束,似乎讓菲律賓迎來了好日子,事實並非如此,大帆船貿易結束的同時也恰恰是墨西哥獨立,為了懲罰這個叛離的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人對墨西哥進行了制裁,導致取代大帆船貿易的王立公司於一八三四年破產,馬尼拉被迫對外開放。
……
孫天威想的卻更多:「你知道整個西班牙王國能動員多少部隊嗎?」
「天牛!」孫天威已經找出了這個挑戰者:「你在胡說八道什麼?你敢在總督面前,敢在主教面前說這句話嗎?」
只要總督閣下肯下令,象米骨族這種忠實的菲律賓土著是信得過的,一七六二年的戰爭,當時六千八百名英軍兵臨馬尼拉,城內只有五百五十名西班牙士兵和八十名菲律賓炮手,如果不是有四千名忠實的菲律賓土著部隊來援,並以他們勇敢與善戰給了英軍很大衝擊,雖然最後馬尼拉不幸陷落,菲律賓卻保存在西班牙的版圖之中。
……
可是林夢楚確信,只要有足夠的兵力優勢與火力,馬尼拉這樣的舊式棱堡將很快被自己的部隊滲透進去。
許多西班牙人都認為總督閣下太保守了,現在馬尼拉麵臨的情況和一七六二年七年戰爭時馬尼拉麵臨的情況一樣危急,甚至還要危險一些,甚至那一次侵犯的敵人還是信仰基督的,可是現在遇到的敵人卻是不折不扣地異教徒。
孫家是已經在地化的菲律賓華人世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們在商業上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一八四八年才告一段落,原因並不是西班牙取得了什麼決定性的勝利,而是他們在歐洲採購了三艘蒸汽輪船,徹底壓制了蘇丹們派來捕奴的快船隊,這有了一八五零年代的南方攻略,但也把大部分西班牙部隊陷在南方的群島。
而他們的家族,也已經完全在地化了,不少人會說熟悉的西班牙語,信仰著天主教,保存下來的中國特色已經不多了,只不過過往的宗族體制還是保存在這個家族的身上。
在西班牙人的菲律賓布局之中,馬尼拉有著特殊的地位,不僅僅這裡是宗教、行政與經濟的中心,更重要的是這裏也部署著最精銳的西班牙部隊,一旦擊破馬尼拉,則全島盡握手中。
因此西班牙人也在這裏部署了精銳的皇家衛隊與炮兵,更修築了西方式的棱堡,將地形與火力利用到了極點,攻擊一方必須擁有絕對優勢的兵力與火力才能打破這樣的棱堡,歷史上林鳳集合當時中國沿海最精銳的武裝集團,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攻擊卻沒有拿下馬尼拉,就是因為先受挫于棱堡,再受挫于西班牙人的突擊。
在三百年的殖民史里,西班牙人採取的是大帆船貿易的形式,為保護西班牙人的利益,每年只允許兩艘三百噸的大帆船去墨西哥貿易,這一年一度的兩艘帆船裝載整個菲律賓與馬尼拉的希望,每次安全的回航都能令馬尼拉的居民臉上帶著控制不住的笑容。
孫天威,這是他的中國名字,他還有一個聖胡安的西班牙式名字,這是由於一八四九年西班牙總督的命令,菲律賓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姓,是整個孫氏宗族無可質疑的獨裁者。
但是西班牙人仍想獨佔菲律賓的一切關健利益,他們甚至不允許外國商人進入菲律賓,可是歷史的走向卻完全不為西班牙人的意志所控制,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受到全面限制的英法美各國商人已經在菲律賓的對外貿易佔據了全面的優勢。
但是知道內情的華人都知道,那只是殖民地政府轉移注意力而玩弄的手法而已,近些年來由於馬尼拉的開放,整個菲律賓的形式有著山雨漸來的味道。
「你!」孫天威氣炸了肚子:「你以為中國來的叛軍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嗎?」
這將是林鳳征菲以後,光臨菲律賓的第一隻中國軍隊,駐菲律賓的天主教傳教士已經要求總督閣下把兵器發給忠貞的菲律賓教徒,即使不能發給教徒,但至少也要把克里奧爾(出生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甚至是米斯蒂佐(指混血)武裝起來。
在過去的三百年間,西班牙人一直忙於對南方信仰伊斯蘭教的摩洛人用武,但是整整三百年的戰爭,雙方都是打得平分秋色,互有勝負,有些時候西班牙人吃了大虧,即使是進入十九世紀,西班牙人仍然對這些摩洛人毫無辦法,摩洛人的快船經常蜂擁而至,快樂地襲擾北方控制下的各島,甚至直指呂宋抓走成船成船的天主教徒作為奴隸。
象他們這種中菲米斯蒂佐,在整個菲律賓已經達到了二十萬,幾乎是整個菲律賓人口的百分之五,差不多是西菲米斯蒂佐的十倍之多——在十九世紀初,更是達到二十倍之多,只是西菲米斯蒂佐在這五十年有著飛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