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娛樂指南》目錄

第526章 大勢所趨

第526章 大勢所趨

就在神廟出現第三天,拜神活動達到了巔峰的時候,劉李佤看到了趙大小姐的身影,她穿著很簡樸,粗布麻衣,頭扎頭巾,就像一個樸素的居家婦女,她可一直都是偷渡的先驅者,而且也是北燕最受歡迎的類型,她手中不但掌握著紡織技術,還有大量的物資,一旦偷渡成功,立刻就會在北燕國成為上流階層。
北燕來了數以萬計的普通百姓,雖然是兩個國家的人,但都是黑頭髮黑眼睛,穿著也沒有太大的差異,根本就分不出誰是北燕的人,誰是東寧的人,更沒有詳細的人數統計,如果東寧這邊有人混在北燕之中,跟著北燕的信徒大軍偷渡去北燕,誰能發現?
不僅是趙大小姐和曾爺春哥,其中還有不少劉李佤覺得熟悉的面孔,不知道北燕國許給了他們怎樣的好處,或者是東寧國對他們進行了某些打壓和不忍之舉,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甘願背負投敵叛國的罪名,也有可能他們真的是虔誠的神的信徒。
三天的時間,已經有數不清的信徒出現在神廟外,這裏一下子彷彿成了全世界的中心,人們為之瘋狂,原本繁華的臨榆縣彷彿變成了一座死城,沒有人開店,沒有人做買賣,就連倒馬桶的都去拜神了,搞得整個城市性臊惡臭的。
許久不見趙大小姐,劉李佤自然甚是想念,只是遠遠的看著穿著粗布麻衣的她,仍然能感受到她外套內,緊緊勒著一對巨峰的束胸,在她的身邊,跟著那對雙胞胎忠僕,另外還有其他幾個人,男女皆有,每個人手裡都拿著大包小包,外面掛著香燭掩人耳目。
看到趙大小姐之後,劉李佤已經可以確定,敬神教如此大費周章的建立這座神廟,除了拉攏更多的信徒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方便偷渡和走私,劉李佤甚至在人群中看到了久違的春哥和曾爺,他們在進廟的時候穿著錦衣華服,身邊的家丁僕役帶著三生貢品,可出來的時候,他們卻換上了補丁摞補丁的大褂長衫,披頭散髮的,若不是他們身上散發著人渣的味道,根本就認不出來。
劉李佤一面關注著醉心樓的情況,一面觀察著神廟的情況。醉心樓依然關閉著大門,沒有營業,沒有任何客人登門,也沒有看見過姑娘進出,只能看到每天早上后廚的王胖子拎著食材進門。
劉李佤強忍著衝動沒有衝過去和她見面,因為他很有可能會打亂趙大小姐偷渡的計劃,而且還會把火引到她的身上,要知道,趙大小姐原本就是內定的皇妃之一,現在不但被他霸佔了,而且還要偷渡,要是小皇帝知道,對她肯定比對劉李佤還狠。
當然,成就這麼多信徒,除了生活中的黑惡勢力,地主老財,貪官污吏製造出的種種不公平之外,還有朝廷的不管不顧,沒有信仰的時候,他們任屁民自生自滅,有了信仰,他們依然不管不顧。
敬神教發展壯大的速度令人驚訝,但也合情合理,這時代的人們精神生活匱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為了溫飽而掙扎,而且身邊還有太多太多的不公平,比如紈絝子弟欺負人,地主老財的剝削,黑惡勢力的打壓,貪官污吏的不作為……
劉李佤沒有再去過多的關注趙大小姐,她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整個趙家謀求一個安穩的生存環境,責任重大,而且她已經有了計劃,更何況,那把代表北燕高層的鋼珠槍在她的手中,相信一切會很順利。
小皇帝這會正玩選秀了,沒準正在欣賞寡婦村的姑娘們的花樣游泳,卻不知道整個國家的根基都跟著一個叫做真神的傢伙在辦理移民。
這一切一切,讓本來就在為了生存而掙扎的人們心裏積壓了大量的怨念,對生活甚至產生了絕望感。這時候,敬神教出現了,在神的光輝下,張老漢老來得子,欺負了王寡婦的紈絝突然摔折了腿,欺男霸女的贓官暴斃在廁所中……
劉李佤明白,這二位,一個是靠騾馬貨運為生,一個是靠綢緞布匹為生,一個是運輸物流,一個是原材料加工,都是北燕所需要的,而且兩人又貪花好色,很容易被敵國勾引。
儘管神跡不能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但幾次時間,震懾了那些平日里橫行霸道的人,讓那些掙扎著生存的人們看到了光明,知道冥冥中還有神在為他們稱要做主,讓他們精神有了依靠和支撐。
尤其是那些活躍在東寧的北燕間諜,已經被北燕間諜策反了的東寧有價值的人物,正愁沒法去北燕了,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順利偷渡,而且還有一個最可怕的事情,那就是,走私!
利用這個機會,不僅有心人趁機去北燕,還會趁機帶去北燕最眼饞東寧的重要物資,看看那些信徒,每天都大包小包的往神廟趕去,裏面說是裝著香燭貢品,但並沒有人去檢查,誰也不知道裏面具體是什麼。
就在城外幾十里的神廟外,無數的東寧百姓正和死地北燕的騎兵一起叩拜心中同樣的信仰。如果朝廷再不管不顧,損失的將無法估量。
而在城外,來神廟叩拜的信徒越來越多,尤其是北燕國來的信徒,遠遠不斷的從北方而來,人數眾多,聲勢浩大,這讓此地守軍,特別是聞俊倍感壓力,如果這些信徒都是北燕軍人化妝的,突然向臨榆縣發動進攻,他們肯定守不住。
萬幸,這些都是普通的信徒,一連幾天,都只是求神拜佛,兩國百姓聚集在一起,仍然秩序井然,彼此甚至相親相愛。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主要就是一種精神支柱,神就在你的身邊,會幫助你渡過難關。
現在看看,北方多個重鎮,數以數十萬,甚至百萬人都加入了敬神教,發展到現在不僅僅是屁民,一些地主老財,衙門的官員也加入了其中,他們也不想成為神跡的犧牲者。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此大規模的集會,只要不引起騷亂,沒有什麼惡意的行為,聞俊就不去在意,但始終以局外人身外關注著情況的劉李佤卻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