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目錄

第881章 高調當選!

第881章 高調當選!

在這次會議之前,在粵州一直盛傳小道消息。
組織有意圖保護他,組織有意圖要提拔他,而且,現在組織更有意圖要讓他的工作做好!
他提出,現在嶺三角地區的經濟活力很好,但是還不夠。
要知道侯鳳飛可是正廳領導,他的年齡也還沒到退休的年齡。
官場是個很獨特的地方,在體制內大家有不為外界所知的諸多關切。
這樣的反差似乎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
嶺南省委規定,候補委員可以自由出入省委大院。
直到此時,所有人都已經明白。
萬鑫下榻在流年酒店。
因為任何一個位子,都需要黨委的身份相匹配。
以後單位之間協調合作,誰有能認同他?
萬鑫走後,省委十五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在為期五天的代表大會上,陳京當選為省委候補委員。
陳京的個性也極其要強,在工作上面原則性強,面對壓力毫不退縮,堅決反擊。
在這個時候他不僅沒有當選省委委員,而且在候補委員的角逐中都落選,他的常務副廳長還能幹多久?
所以省委候補委員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
哪些主要領導在頻繁露面,哪一些不經常露面的領導和同僚出現在了媒體的報道中,這一些信號都是頗有關注的。
說這一次省委候補委員差額選舉,最可能不被選上的就是陳京。
商務部副部長萬鑫到嶺南調研,嶺南省省長周子兵親自接見。
正因為他嚴厲的敲打和連出狠手,讓一波專門針對他的攻勢化解。
哪怕是同一行政級別的幹部,由於黨內身份的差異,其地位相差可以極大。
開展經濟合作,把經濟搞好,是兩岸三地共同的心聲。
但是所有人都清楚,所謂的化解,背後其實有更深的隱患。
而對這一次萬部長過嶺南最感意外的還是商務廳的其他領導。
按照常規,他的一把手的位子註定坐不長。
三天之後,陳京送商務部領導一行登記,自始至終,萬鑫沒有去過商務廳。
在黨內,看官員的前途,一方面是看其職務。
就好比中央的副部級的局、辦的一把手進中央候補委員一般,這是慣例。
陳京最近頻繁進京,估計是他的努力終於要開花結果了。
但是,嶺南省省委委員和候補委員都是差額選舉的方式。
不僅省內,嶺南省和港澳特區的合作也應該要進一步加強。
中央委員人數一般都有數百名,候補委員也有一百多名接近兩百名。
如果中央某副部級局、辦一把手落選候補委員,這就意味著他的職務會調整。
本來,商務部一個副部長過嶺南調研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新聞。
他表示,經合辦作為嶺南新時期改革的嘗試,一定要做成功,一定要做出亮眼的成績來。
但是真正核心的還是要看其離省委有多近。
候補委員以上的車都配有特殊的通行證,進出省委武警不會攔車。
嶺南省這一次省委會議,參會有七百多名代表,據說有近半數的對陳京不看好。
一般性格比較平和,接受嶺南官場規矩的幹部,經過很長時間的磨合的融入,可以漸漸地將自己的影響力滲透進這棵參天大樹。
省一級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可不比中央一級。
然後接下來幾天,省政府副省長喬正清陪同萬鑫一行到嶺南省經合辦,嶺南經濟研究所,京城大學粵州分校等單位調研。
但是副部長到嶺南受到省長的親自接見,其中的意義就頗不一樣了。
當時,萬鑫提到了經合辦這個單位是嶺南所獨有。
萬鑫此行真正的目的是經合辦,是來為經合辦新任的主任陳京漲臉來了。
相比其他省的差額比例,嶺南省的差額比例是相當大的高達百分之十以上。
這說明嶺南在改革方面一直都處於全國的最前沿,經合辦專門負責經濟合作,這不僅包括內部跨區域合作,以後在整個兩岸三地經濟合作中,經濟辦都應該要發揮積極的作用。
陳京在候補委員提名中最年輕,資歷最淺,而且在嶺南他人緣極差,自從履新以來,一直受到各方排擠。
官場這個生態圈中,大家就是通過這些訊息在判斷政局的走向和官員的興衰。
但是,陳京卻很順利的當選了候補委員,而且在所有當選候補委員中,他的票數還位居前來。
別小看這個規定,這個小規定,能夠極大的體現一名官員在組織中的地位
陳京坐在現在這個位子上,背後是有組織意圖的。
甚至有好幾次劍拔弩張,隱隱是有人想逼他下台。
這個數字到了省一級,省委委員一般僅僅幾十名,最多也就是七八十名,而候補委員人員人數更少,一般就是十幾名而已。
說到原因還是嶺南幹部有優越感。
這樣的結果終於讓所有的人意識到。
而這個開花結果竟然能夠引起周省長的關注,這究竟是什麼事情?是什麼項目要落戶經合辦?
共和國終究是在黨的領導下,行政職務只是一方面,一名幹部的身份體現關鍵還是黨內的身份。
在流年酒店周子兵拜訪了萬鑫,兩人舉行了半小時的會談。
他履新以後這幾個月,經過了艱苦的磨合和奮鬥,到現在為止,能夠有這個結果,應該說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個離省委距離遠的官員,哪怕他職務很高,提拔之路都很遙遠。
但是像陳京這般個性獨立特行,態度極其強硬的幹部,嶺南政壇是很排斥的。
反過來說,嶺南經濟合作搞起來了,經合辦肯定也會出成績。
很湊巧的是,萬鑫此行的時機很巧妙。
而這其中,不排除有有影響力的領導在其中作梗,就是希望陳京能夠落選候補委員。
只有經合辦的工作做出了成績,嶺南經濟合作才有希望。
他們覺得嶺南在全國最牛,嶺南的幹部在全國素質最高。
在調研過程中,萬鑫重點調研了嶺南經濟跨區域合作,提出嶺南經濟要多開展區域合作。
在經合辦,經合辦主任陳京和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司長方連俊簽署了一份項目合作協議。
從中央到省一級,其實都是大同小異,只是陳京在次序上面不同。
他落選陳京當選。
在萬鑫調研的陪同人員中,嶺南經合辦陳京赫然在列。
一次省委代表大會,幾家歡喜幾家愁,嶺南政壇的洗牌依舊在繼續……
對外來的幹部,到嶺南基本都會遭到下馬威。
所以,對陳京的仕途,在此前已經有很多人不看好了。
嶺南媒體報道,萬鑫一行抵達嶺南,嶺南省商務廳副廳長,經合辦主任陳京接機,這一報道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而且接機的商務廳領導是嶺南政壇最近一直被人質疑的經合辦新任一把手陳京,這也讓人很關切。
或者是說陳京通過自己通天的本事搭上了和商務部的關係?
嶺南政壇是個很特殊的地方。
一個外來者,進入嶺南這個圈子,都得要聽招呼,都得要先拜山頭,要把自己的氣焰收斂起來才對。
這個信號的傳遞,對陳京來說太及時了。
商務部事先竟然沒有通知下一級部門,這是不可思議的!
具體項目名稱暫時沒對外公布,但是這個項目合作協議的簽署細節,卻在當天的嶺南日報上有詳細的報道。
而省委委員則可以自由進出省委常委樓以及省委常委大院。
一般來說,看一個官員的仕途,在黨代會上就可以見分曉。
是不是意味著這次商務部萬部長到嶺南和陳京有關係?
省一級副廳級的一把手進候補委員這是一般的常規。
萬鑫在視察經合辦的時候接見了經合辦班子。
嶺南省副廳以上幹部多達數百人,但是候補委員僅僅十幾名,單從人數上就可以看出當選為省委候補委員,其價值有多大。
只要陳京落選,他就是唯一一個遠離省委的省局委辦一把手。
萬鑫一共來嶺南三天時間。
應該以現有的嶺三角地區為基礎,建立更廣義的嶺三角經濟區。
搞好大嶺南三角經濟區,不僅是謀發展,解決民生,拉動經濟,更有莫大的政治意義,嶺南應該要認真做好這項工作。
而很戲劇性的是,商務廳常務副廳長侯鳳飛也在候補委員提名之中,他本身也是省委十四屆的候補委員。但是這一次,他卻落選了。
進省委候補委員,實際上就已經離省委核心僅一步之遙了。
在黨內沒有足夠的身份,怎麼能夠有威信坐在那個位子上?
陳京這一次黨內身份的確定,可以說是為他奠定了一個堅定的基礎。
比如省內主要媒體的新聞報道。
無論是部長周維還是常務副部長侯鳳飛事先根本就不知情。
這一些疑問都在人們的心底。
然而,他們很快就意識到,萬部長此行和陳京是有直接的關係。
新的經濟區應該要把港澳特區甚至台灣也要拉入進來。
商務廳的周維還是自己主動去酒店拜訪萬鑫,兩人在酒店溝通了一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