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煌》目錄

第一零三六章 另有大敵

第一零三六章 另有大敵

反而是之後,雲界幾大教派互相爭鬥,使幾位至境聖尊,陸續不見蹤跡。給了那些異族可趁之機——
「問題是師兄他即便解釋了,可有人信?」
是先聖荀子在始皇時代之後,把儒門道統艱難傳下。
敖怡沉默,換成是她,多半也不會信的。
甚至只羲子一人,便可使所有異族忌憚有加。
龍影面貌肅穆,眸中微含意外之色。他這次回歸雲界,倒不曾意想,會聽到這般秘辛。
學說與蒼生道雖無相近之處,可其在世之時,也並非特別排斥蒼生道。
「據我所知,事後慈悲道君,應該也有所察覺。道門之所以分裂,就是因此故,與清玄太黃意見不一。再有儒門先聖荀子,當年受創極輕。羲子師兄曾受他指點,有半師之誼。即便最危急之時,也不可能對其下殺手。然而那一戰之後,不過百載時光,荀子就已隕落。是被人以一件最頂尖的神兵,真真正正斬碎了不滅道魂。需要至少十萬載時光,才可重聚。且即便復生,也會遺忘前世記憶。除非修為盡復,否則等同於新生。而後幾千年,道儒魔三教,都在傾盡全力尋找退路。便連劍宗,也是如此。甚至佛門傳入雲界,也未全力抵抗——」
「不是清玄么?」
見諸人不解,又解釋道:「羲子師兄曾有猜測,這一域中走到半步合真這一地步的,應該不止是他一人。我自以玄黃大力決,證永恆之道。亦有所覺,因心有顧忌,自始至終都不敢輕易嘗試解開羲子師兄的封禁。」
儒敵么?
羲子即便不用此物來合道成真,可若掌握了這開天之器,那就不僅僅只是力壓雲界一域而已。
諸人之中,只有魏旭神情淡定,似是早有所知。
冥界之亂,又是怎麼回事?
開天之器,也意味著合道成真的希望。
在那時候封禁靈潮,確實有些不合常理。
室內界是聰明穎悟之輩,驚駭之餘,也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秀觀言語中另有所指。
「羲子師兄他曾對我言道,那件開天神器,雖依託寄生於雲界之內,卻可互補。不過自兩萬七千年前開始,這神器就被人做了手腳。有人慾此器提前出世,於是大量激發這雲界的本源。其中近半溢散於外,故此有了雲荒靈潮極盛之時。羲子師兄他也是直到踏入半步真境之時,才略有察覺。於是以一人之力,強壓雲界諸位聖尊,同意封印靈潮。這也是我蒼生道,與諸教聖尊結怨之始。」
倒非是懷疑秀觀所言,只是有些疑惑不解而已。
室內仍舊是無人言語,只因今日聽聞,實在太過使人震撼。
須臾之後,就又嘿然一笑。
而即便有人能明知其中利害,也未必就會與羲子同心。
敖怡蹙眉,稍稍沉吟之後,才問道:「我聞說那道門慈悲道君,是真正有大慈悲之人。昔年儒門先聖荀子,亦是大有修養之士,更乃羲子前輩。若實情真是如此,這四位應可說服才是。」
難道也是於此有關?
又有恍然之感,畢竟也是一萬年前的人物,對當初之事,也多少有些聽聞。
荀子之法,認為人性本惡,說民如水,能載舟也能復舟。提倡隆禮重法。甚至法家部分傳承,也起源於這位聖尊。
似雲界這樣的大千世界,此域中可謂是唯一。
說來也確實奇怪,在萬年前那個時代。其實異族已被清除的差不多,只是羲子秀觀,與道門儒門八位至境聖尊,就足以迫退百族。
片刻之後,又深深看了宗守一眼。
也從未有其他世界,能如雲界這樣,靈潮浩大,礦脈繁多。
「如此下去,雲界遲早要落到枯竭,甚至崩潰境地。於是師兄起意,欲將那件開天神器取出。結果有了那次史無前例的大戰,參与的至境與神尊,足達二十之巨。其餘聖境之下,更不知凡幾。儒道魔三教,幾乎全數介入。而我秀觀,那時也被太始魔尊合同數位聖尊,攔截在雲界之外。好不容易將之重創。抱傷而回聖,羲子師兄他已隕落。」
雲界之內,難道真已成一座血祭之陣?
那個時候,荀子已因大漢排斥百家獨尊儒術之政,與儒門新聖董子,有了衝突,卻依然參与圍殺羲子。
「如此說此,這次靈潮大起,對我雲界而言,其實是大災。需得再次封禁?或者阻止那開天之器被取出?」
秀觀搖頭:「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宗守心中凜然,接著就望見穹境之外,金光凌空,照耀千里。
「師兄之意,可是說那件開天神器被動了手腳,羲子師兄被封禁,甚至荀子身殞,幕後是另有黑手?」
羲子隕亡那一戰時,儒教孔孟兩位先聖,都已在與異族大戰中身殞消失,不見蹤跡。
這位也參与到圍殺之中,絕非無因。
龍影默然不語,神思不屬,似乎想到了一人,卻又不能確定。
那時就有傳聞,諸教根本,早就已遷往外域。
「清玄得道,是一萬四千載前,雲荒時代。總不可能是他,在開天神器上打入禁術。再說以他的本事,當年也只是與荀子聖尊,不相上下而已,甚至有所不如。」
宗守心中一動,想起了冥女鞏欣然。
冥界意志,插手聖者世界,難道也是於此有關?
只是至境修士,算上消失不知去向的,從古至今足有十七位之多。
「後來羲子師兄精研煉器術與陣道,修為又有精進,察覺哪怕封禁雲界,也是無用。那件開天神器,已可吞噬武者靈魂的血肉,以為滋養,於是有了冥界之亂。整個雲界,幾乎已成此器的血祭之陣。據說便連至境聖尊,特定的條件之下,也不能得免。」
而秀觀后一句,更是有些駭人聽聞了。
宗守並未察覺,在想著後世。十聖地十九靈府盡皆沉寂,每年收徒可謂少之又少。
甚至神皇崛起之下,統轄百萬世界,也並未以雲界為都。
於是有是秦漢之後的異族胡亂,冉武天王崛起,以一人之力獨撐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