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風》目錄

第二百六十三章 遇襲

第二百六十三章 遇襲

王靜輝猜的不錯,他的車駕遭遇了伏擊——儘管在後世的史書中,他只看到王圭曾經被有過這種政治刺殺的經歷,不過王圭因為很快便向對手屈服才得以躲過——自己又招惹誰了?怎麼自己也享受這種待遇了!
伏擊者並沒有指望手中的弩箭能夠解決所有人,在發射了兩輪之後,便將手中的弩箭扔到一邊,從背上拔出鋼刀便跳了下來,沖向馬車——他們的目標非常明顯,只要能夠把車廂裏面的那個年輕人幹掉,他們就大功告成,對於其他人大都已經受傷,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他們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子再向他們招手。
不過王靜輝可不會像以前那個時代一樣對「八賢王」有著非常高的好感——真宗去世的時候,宋仁宗不過才13歲,朝中除了身為太子的仁宗皇帝之外,呼聲最高的便是這個「八賢王」,為此這個趙元儼還隱居十幾年來表示自己無意于皇位,來躲避權傾朝野的劉太后疑心。對於這麼一個人,在君臣之間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皇帝的位子是絕對不能夠有威脅的!
「聖上多慮了,熙兒現在還小,小孩子生病是沒有什麼的,若是聖上不放心熙兒的身體健康,臣可以對此多加留意!」
王靜輝想到這裏,嘴角微微翹了一下——自己苦心布置了多年,現在在大宋的傳統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布下了一張快速應變網路,除了有朝廷的賑災系統之外,自己的賑災網路更是連皇帝趙頊也眼饞——為了打造這張網路,王靜輝先後可是投入了一千多萬貫!不過王靜輝的好心情馬上就被一聲慘叫所打斷——自己遭遇伏擊了!
「佩澄,讓開!」王靜輝在車廂中大聲說道。
「呵呵,先前王介甫和朕談論愛卿的時候,常說愛卿是『外王內聖』。既然愛卿這麼有意於此,那朕便滿足愛卿的要求,回去寫個札子上來,交給朕看看!」皇帝趙頊笑著說道。
「聖上,熙兒現在還很小,按照朝例為皇子選師傅應該在七八歲左右,現在考慮這些實在是有些太早了,更何況皇后也不放心孩子離開,還是再等等吧!臣的住所離皇宮不遠,有什麼需要臣可以在第一時間趕到,實在沒有什麼必要大費周章!」做太子的師傅,這是王靜輝想要的,若是能夠從小培養一個皇帝,那效果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是這個「八賢王」也不是這麼容易當的,最好要保持一定距離,王靜輝還是忍住沒有上前去湊這個熱鬧。
「按照歷史明年春天將會在河北諸路發生那次著名的大旱災,同時蝗災也會跟著降臨,不過這次大災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多達三十萬石的糧食分別囤積在河北諸路,就連陝西四路也有十幾萬石糧食的儲備,並且從遼國的大定府、析津府、大同府、奉聖州到大宋的河北諸路直至汴都開封,還有完備的通信網路,只要遼國那邊一有蝗蟲的消息,用不了十天自己就會得到消息,大宋的抗災、賑災系統就會開始運作起來。王安石要想變法不受到干擾,那只有乖乖的跟自己穿一條褲子,老老實實的賑災,不然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自己……」
皇帝趙頊聽到王靜輝的提問后沉思了半天搖搖頭說道:「朕亦不知,還請愛卿教朕!」
馬車中坐的真是駙馬王靜輝,這幾個月來除了文彥博上書要召回王韶有些麻煩之外,沒並沒有什麼大事發生,所以他過得倒是清閑的很,平時進宮面聖的次數少多了,除了陪自己的妻子之外,閑來無事多半會到華英書院或是平民醫館轉轉,這種簡單的生活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享受了,儘管看了一天的病人,但心情還是非常不錯。
不一會兒最後一個伏擊者也被鼎澄一刀攔腰斬殺,不過參与伏擊的二十多個敵人倒是有一大半都是被駙馬的「筷子」給解決的。看著滿地的屍體和血跡,王靜輝沒有機會來感慨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第一次大開殺戒,便趕快給受傷的軍士包紮傷口。
王靜輝躬身說道:「謝聖上!」
別看王靜輝平時到處亂跑,甚至帶著老婆化裝逛街,但對自己的安全卻從來沒有忽略過,雖然也勤加練武,但最適合自己的武器還是筷子——配合自己的手勁,王靜輝的手中簡直就是多了一把手槍,在近距離的搏殺當中,只要手中有筷子,他不相信還有什麼人能夠在自己手底下活命,當然趙公公的本事他可沒有機會來嘗試。自海外貿易船隊從高麗帶回了鐵樺樹后,王靜輝手中的武器便也跟著「升級換代」,由鐵樺木做成的「筷子」更有威力,也更趁手。一直以來王靜輝都把「筷子」放在自己的車廂當中,從來沒有機會用過,但沒有想到自己也會碰上刺殺這種事情,還真讓他預防到了,這鐵樺木做成的「筷子」果然威力不同凡響。
大宋熙寧二年的三月初五,在離汴都開封城郊外不遠的地方,大宋根據駙馬王靜輝的上書設立了「番學」書院,同一天皇帝趙頊還下旨獎賞了王韶及其依附於大宋的熙河歸化部落。對於獎賞部落除了以往例行的賞賜之外,最重要的一條便是每個部落都可以推薦兩到三名部落子弟來汴都開封入「番學」書院學習四年,並且四年學業結束后回到部落中,這些學院將會成為大宋的地方官員,專門來打理本部落的行政事務!
大宋的這一舉措傳到西北王韶處之後,王韶對此大加宣揚,湟州、廓州、西寧州的眾部落無不為此欣喜,紛紛向王韶表示願事大宋,使得王韶收復、穩定熙河的策略得到了最終的突破,除卻瑪爾戩之戰以外,宋軍損失甚微,但拓地兩千里,是為大宋第一!
同日司馬光上書,請擴大「番學」書院的規模,可以招納西北的歸化部落,以資獎勵。同中書平章事王安石補充,可對大宋西南部落、大理、占城等所有大宋藩屬國也開放番學書院。
王靜輝手裡拿著一把黑乎乎的類似筷子一樣的短木棍從車廂中走出來站在原本是鼎澄兩兄弟驅趕馬匹的地方,真是他知道自己遇到伏擊后,將車廂中原本放東西的小矮几給扔出來的,他對自己的手勁非常有信心,只要砸中人的話根本就沒有活命的機會,更何況這個矮几是用上好的楠木做成,分量本身就不輕,就算再好的刀也休想能夠劈斷,這基本上就判了那個被擊中的伏擊者死刑。
剩下的三個人再看到自己的同夥都無聲倒下之後,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了,掉頭就往回跑,但沒有跑出幾步便也跟著倒下,從鼎澄兄弟抽出刀后,就接敵一招,只是很短的時間來襲者就全部被駙馬給幹掉了,這讓鼎澄兄弟和前面禦敵的護衛都是一陣駭然,不過這也極大的鼓舞了士氣,前面的人立刻來到馬車後面,跟伏擊者戰成一團,而此時駙馬則乾脆翻上馬車頂篷,瞅准空擋便是對來襲者一根筷子。
一行人除了坐在車廂中的王靜輝沒有受傷之外,鼎澄、佩澄兩兄弟由於坐在馬車上負責趕車,加之身負武藝也沒有受傷,其他的護衛都受了輕重不等的傷勢,但卻都拚命咬牙在抵抗——他們受重傷不見得會死,但若是駙馬要出了事,那自己就絕對活不成了!
大宋熙寧二年五月,王韶在完成收復熙河的任務后,樞密院上書皇帝,要求將王韶召回汴都開封!不過在王安石和駙馬的堅決勸說下,皇帝趙頊下旨任王韶為秦鳳路經略使,文彥博再次上書,遭到駁回……
七月十九深夜,一輛由兩匹白馬拉動的馬車緩緩的在汴都開封城東行駛,前後各有八名體格彪悍的士卒護送,這在城東貧民區百姓的眼中已經不在是稀奇事,看到馬車的百姓都知道這是當朝最得皇家寵信的小王駙馬的車駕。只要得空,小王駙馬總是要來城東平民醫館來坐堂為百姓看病,通常到深夜才趕回城西的駙馬府,甚至乾脆就住在醫館之中。
王靜輝是皇帝趙頊最信任的醫生,兩次挽救皇帝趙曙的性命,雖然到最後趙曙還是癱瘓在床,但在趙頊的眼中自己妹夫的醫術可比太醫院中的御醫水平高多了。把趙熙交給王靜輝來照顧在皇帝趙頊的心中是最佳的處理方式,況且趙熙已經快三歲了,馬上就能夠識字讀書,能夠在這麼一個博學多才的妹夫身邊長大,那時熙兒的福分,再者王靜輝是自己心中最中意的帝師,駙馬現在還沒有男孩,能夠從小培養趙熙定是全力以赴,這是最好不過的安排!
隨後在皇帝趙頊的示意和支持下,大宋向所有收復地區陸續派遣了約三百名「和尚」,這中間有很多都是臨時剃光頭的前禁軍中的精銳,在經過駙馬王靜輝及大相國寺的「培養」下,帶著大量的藥材深入了熙河地區的各個部落當中,宣傳佛法、傳播儒家經典、為當地百姓醫治病患,短期內便獲得了各個部落的歡迎。
「聖上,征服一片土地的標誌不是擊敗原有的敵人,而是徹底同化這片土地上的居民——或是我們把他們同化成漢人,或是他們把我們同化成胡人!臣觀歷史上眾多被外族入侵的朝代,即便是在最壞的五胡亂華時期,胡人也沒有成功的將我漢人同化成胡人,何也?!」
「鐺!」的一聲,鼎澄架住了敵人砍來的一刀,雖然對手劈下來的一刀力道非常大,但經過多年訓練的鼎澄並不覺得費力,正準備反擊的時候,卻看到對手眼中散發著恐懼的光芒軟軟的倒了下去——腦門上一個筷子粗細的小洞正冒出鮮血。
「愛卿不明白朕的心意,朕是想讓愛卿來做熙兒的老師!昔日仁宗幼時還住在皇叔家中,今日讓熙兒跟著愛卿,朕心中也放心的多!」皇帝趙頊說道。
走在前面的軍士被一支弩箭射中了心口當場斃命,其他十五名軍士不愧為御內直班衛士,意識到是有人在行刺,便立刻護住了王靜輝的車駕,揮舞著手中的鋼刀將飛來的箭支擊落。王靜輝挑開車窗布簾藉著火把看到對面的民房上站著五六個手持手弩的人正在射箭,自己馬車旁邊的護衛正在拚命抵擋,但還是各個身上挂彩,情況非常不妙。
也許當初埋下駙馬手勁出眾的伏筆是個錯誤,感到這一章與本書其他章節在風格上有著很大的衝突,但是如果對這一伏筆棄之不用,戒念則感到有些可惜。不過請各位讀者放心,戒念雖然愛看武俠小說,但絕對不會在本書中摻入武俠的元素,對於小王駙馬武功之類的情節自這一章之後就免了。
同年六月,駙馬王靜輝在利州路、荊湖南路、湖北路、廣南西路、廣南東路依次在各個州府設立「濟民藥局」,與當地少數民族達成用藥材換取低廉成藥的協議,並且隨之濟民製藥作坊也在當地開設,大量招收當地婦孺生產成藥許以厚資,濟民製藥此舉為當地百姓所稱道。
車廂這麼小,顯然不能在裏面裝下一部投石車,那唯一的解釋便是人了——難道目標的身邊還有高人保護?!這樣的保鏢實在是太恐怖了!剩下的八個人想到這裏,儘管是夏日,但心頭不禁有些絲絲的冒冷氣,但被死者帶倒的伏擊者立刻爬起來,繼續揮舞著手中的鋼刀朝車廂衝過來!
佩澄兩兄弟聽后,想都沒有想就立刻將身體直立的朝旁邊撲倒,就聽到「呼!」的一聲,一張矮几被車廂的布簾包裹著向前面飛去,車廂正面正好有兩排九個持鋼刀的伏擊者,一聲清脆的「喀喇」胸骨斷裂的聲音響起,九個人跑在最前面的那個領頭的立刻就被矮几給砸得倒飛回去,胸口非常詭異深深的凹陷進去,還帶倒了三四個同夥。
「除卻雙方生活的地域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文明之外,那就是我中華文明要遠比游牧民族的文明博大深入人心!其實對付類似党項人和契丹人這樣的游牧民族,戰爭是必要的手段,但這隻是緩解一時之計,幾年幾十年之後這些游牧民族一旦恢復元氣之後,又將是我們子孫後代的夢魘,要解決外患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將他們漢化成漢人的原點上,只有把他們變成和我們一樣信仰的人,這樣才是最安全的!」
「不過熙兒已經快三歲了,身體不是很好,朕想把熙兒交給愛卿,朕需要熙兒能夠健康的成長,另外便是朕希望熙兒能夠跟在愛卿的身邊多受些愛卿的教誨,他日也好有所成就!」皇帝趙頊在說到兒子趙熙的時候表情非常嚴肅,在他心目中這個孩子能夠留存下來還是靠了王靜輝有先見之明將兩個親自培養過的產婆留在皇後身邊,現在孩子身體不是很好,倒是和自己幼年的時候一個樣,老是生病,雖然自己還很年輕,但身為皇帝不能不對自己未來的繼承人早作打算,要不然就是像仁宗皇帝這樣的長壽皇帝到最後無子嗣來繼承皇位,哪又能如何?!
「嗖!嗖!」幾聲過後,正面來的這八個敵人倒是有五六個先軟綿綿的倒了下去,王靜輝手中的「筷子」卻是少了幾根。「鐺!」的一聲,一個眼疾手快的伏擊者用刀擋住了王靜輝的筷子,但手中的刀也被擊落,隨後被佩澄順勢補上了一刀登時喪命。
馬車正面剩下幾個沒有倒下的人立刻愣住了,看著地上那個被矮几砸中人的慘狀,他們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除了投石車這樣的武器,他們的腦袋裡面想不出還有什麼東西能夠給人造成如此大的傷害,自己的同夥連呼號的機會都沒有,滿嘴吐血當場斃命!
馬蹄踏在青石路面的聲音迴響在寂靜的街道上,雖然汴都開封不禁宵夜,這裏的百姓甚至到凌晨才會休息,但在這貧民區,窮苦人家忙活了一天已經沒有什麼心情玩樂,都早早的休息,只有到了御街附近才會慢慢的熱鬧起來。
見王靜輝如此推託,皇帝趙頊也覺得現在考慮這些事情還是有些早,不過只要駙馬沒有跑到江南去隱居,那什麼都好辦。
距離馬車僅五六步之遙的伏擊者一看出來的人正式他們看過無數次的目標,雖然驚異目標有著如此駭人的力量,但還是紅著眼睛衝上來。聽到王靜輝的提醒倒下來騰出路線讓他擲出矮几的鼎澄兄弟立刻翻身起來,看到伏擊者不要命的衝上來,心中也沒有猶豫,抽出刀便準備迎敵,不過此時車廂後面的敵人已經和護衛戰成一團了。
王靜輝來到這個時代后最感興趣的事情之一便是對仁宗時代的歷史了,著名的「狸貓換太子」的傳說就是發生在仁宗自己身上的,還有那電視劇中的「八賢王」與包拯的故事。剛才皇帝趙頊話中所說的皇叔,王靜輝知道那個皇叔便是傳說中的宋真宗皇帝的弟弟「八賢王」趙元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