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目錄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中國特色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中國特色

陸陸續續有時尚圈的人士過來拜訪,時尚傳媒也派了人採訪。
「我們倆個都不喜歡吃太甜的東西,我沒有放很多糖,配茶吃,一點都不會膩,對吧?」
「哥,我明白你的意思。因為每一個國家,幾乎都有本國特色的時裝文化。」
大山極力壓下那股突如其來的衝動,把感覺放到食物上,「好吃,誰說不好吃了?這樣色香味俱全的點心,買都買不到,難為你怎麼做得出來,我可是太有口福了。」
或者由朋友推薦,或者找上門來自薦,燈光師、音響師、化妝師和模特等一整套班底很快搭建齊全。大家都想第一時間接觸內幕消息,也想趁工作之機,近距離觀察這位前無古人,估計將來也不會再有人在年齡上超越的時尚大師。
「當你完全拋開了民族概念,以一種時尚、流行的感覺來做設計,就會發現,與生俱來的中華文化內涵會不自覺地在你的作品中表現出來。」
巴黎的時裝界是嚴謹的,因為公認度最高所以也是最難闖出名號,董潔私下裡也承認,時勢成就英雄,她挑了一個非常合適的時機,登上了這個舞台,錯開七八十年代,哪怕是九十年代,都不會有這樣好的效果。
八十年代末,國際上開始興起職業裝,但只是新吹起了一股風,並沒有哪位設計師的作品完全詮釋出一種出色的系統的風格,時尚女裝,仍然是高雅婉約性感的女性化唱主角。
時隔一年,巴黎時尚圈對這位天才的稚齡服裝大師興趣未減,並且更加好奇她此次的新款發布,對她即將面市的新款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熱情。
董潔自己也拿了塊點心,慢慢吃進肚裏,才繼續道:「我設計的時裝也有中國特色啊,唐詩宋詞多出名,既優雅又簡潔,你瞧我做的那些服裝,難道沒有這種風格?這種特色,全世界都喜歡,現在喜歡,將來會更喜歡。」
大山不是很理解她的設計思路,他有諸多事要處理,雖然開的是服裝公司,可是並沒有充裕的時間,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設計層面的東西。他只是信任董潔,一如既往的支持她放手去做,相信她會做到最好。
聽到大山的話,她笑道:「哥,你說,中國特色是什麼呢?」
大山把她抱到自己膝上坐好,用手梳理她鬢角略顯凌亂的頭髮,別到耳後,既想狠狠擁抱她,又想用深深的親吻表達自己現在莫名的感動。
何謂大師?就是憑個人的影響,可以帶動時尚潮流改變時尚風氣,或者說他的新作,能做為某種流行的標誌,建立影響全球的時裝文化。
無論北京,還是巴黎,都是晴好天氣,這樣的日子,給出行帶來了很多方便,不會太熱,也不會冷,跨國的長途旅程,因此變得不再那麼辛苦和難以忍受。
大山忍不住開玩笑說:「以後如果有需要,我們給哪個人做擔保去法國,一定不會有問題!」這樣說的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竟像個預言師,一語成箴,並且在未來因此吃了不少苦頭。
「如果我們做浪漫,法國人一來,我們就被比下去了。美國人是充滿激情的民族,年輕、朝氣、充滿活力、獨立、現代、個性開放,我們也不可能用這些因素競爭美國。我們的神聖和快樂做不過印度人,我們的嚴肅不會做過德國人,西班牙人的熱情也完美表現在了他們的服裝上。」
董潔第二次亮相巴黎時裝周,發布會的主題叫做:中性的魅力和誘惑。
進入二十一世紀,儘管新款層出不窮,設計師的天空群星璀燦,各種新銳設計讓人眼花繚亂,可是時尚界卻在感嘆:這是一個缺乏大師的年代!
有自己的住處,最方便的是可以自己下廚弄東西吃,滿足了口腹之慾,做起事來也格外有精神。
去年接下他們訂單的一個時裝商提前為兄妹倆個準備了合適的住處,知道他們喜歡清靜,選擇了一棟鄰近效區的獨立別墅,據他說是朋友的一處房產,大山謝過他,還是堅持按市價付了租金。
董潔很清醒,所以她很認真的準備了這次發布會的新款。
大山語塞。呃,縱觀近現代幾十年的服飾發展,國人著裝顏色和款式都比較單調,灰黑白三色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仍然佔據著主要市場,像上海北京廣東等大城市,姑娘小夥子們的穿著開始多樣化,那也是和自己國家小城小鎮做比較,跟他在巴黎這個時尚之都的所見所聞仍然天差地別,根本就不能相提並論,完全不在一個水準線上。
正是喝下午茶的時間,董潔一早拉了大山去超市採購到需要的食材,拿了有配圖解說的書做老師,自己鑽廚房搗估了一下午,用烤箱做出了幾種賣相還不錯的甜點。泡了壺香茶,放托盤上一起端出來,招呼大山一起品嘗。忙碌的工作之餘,下廚是一種調劑,自己動手製做的過程和食物的甜香有助於她理清思路。
二十一世紀沒有人可以做到,但是八十年代的現在,董潔卻有一個機會。
她的成功之處,在於用世界通行時尚語言去表達設計意圖,而不僅僅是用中國語言。因為她的作品不是做出來自我欣賞,而是要讓世界接受、認可,賣給外國人,成為流行和受歡迎的商品。
董潔感受到他手臂的力量,再瞅他越來越熾熱的眼神,忍不住吞了口口水,趕緊移開目光,眼角掃到手邊的甜點,急急拿了一塊塞進他嘴裏,「哥,我花了很長時間,很用心做的東西,不好吃你也要捧場吃光。」
九月份的巴黎,因著時裝周臨近的關係,各路人馬都在忙碌的做準備,私人的小型發布會也趁機向世界各地趕來的時尚人士發出邀請,知名設計師的報道常常出現在各種時尚媒體上,人們的各種預測和期望也隨著報道一起熱熱鬧鬧見諸于報刊雜誌。
董潔伸手撫平他緊攏的眉俏,笑著抗議,「我做的東西很難吃嗎?明明是甜點,吃的人卻苦著一張臉,太打擊我了吧?」
大山思前想後,眉頭越皺越緊。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平時瞧她輕輕鬆鬆畫圖做設計,竟不知道其中還有這許多道理。「聽上去很難,換了是我,一定會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做才能保證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
九月的天氣很舒爽,天高雲淡,陽光彷彿被過慮過,收斂了肆無忌憚的熱情,顯得溫順起來。
去法國的簽證,辦理的異乎尋常的順利。
董潔在巴黎少年成名,受到法國時尚界的大力讚揚,甚至很多人提出要頒發她巴黎榮譽市民的稱號。而時裝大師無論去到哪個國度,都是大受歡迎的一件事,所以駐北京的法國大使館對他們申請的赴法簽證,辦理的既痛快又迅速。
他翻看著掛在工作室的衣服,「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漢、唐、宋、元明清,哪個朝代都有非常輝煌燦爛的服裝文化,你常說是中國古老的文明給了你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咱們在國外,人家也因為你生長在中國給了你格外多的關注,可是,你的設計上卻沒有表現出中國特色。」
頂著大師和天才少女的頭銜,她也很有壓力吧?能走到今天,走到國際的舞台,方方面面都要考慮照顧到,她到底費了多少心思?從來不在他面前叫一聲苦,無論什麼時候總是一付明媚的笑臉……
時尚大師的名頭不是那麼好賺的,一次的成功只能說你成功的引起世人的關注,給了你第二次另眼相待的機會,真正要讓這個圈子接納,必須用實力來證明,必須有第二次或者更多次的成功。
「不過,我沒有在你的作品和設計里看到中國本土的元素,覺得有點遺憾。」
每年在巴黎時裝周亮相的設計師很多,得到再多好評,充其量不過贏來一個知名設計師的名頭,沒有人會把大師的名稱送給你。從這方面來說,董潔也是幸運的,她的國家她的年齡她的成才之路,因為太過與眾不同而引起地震海嘯般的反響,讓人們在驚嘆之下,不吝嗇的把大師的名號賦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的成功不會被複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佔得先機,後來者再如何驚才絕艷,都不會再享受這種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