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目錄

第三百五十九章 嫉妒

第三百五十九章 嫉妒

忽然覺得嘴裏發苦。
但是,沒有人是全才。
唐老爺子一邊把報紙翻頁,一邊道:「剛剛看見於家的孩子了,他和于娜那個小姑娘一塊來的,想見見你和小潔。」
「沒事,我昨天晚上就把作業寫完了。」
陳老爺子趁著丁老爺子轉頭的工夫,動作飛快的偷偷挪動了一個棋子,然後若無其事的開口問:「大山,小潔,你倆現在才起來,肚子不餓嗎?」
事實證明,男人早上的自制力實在是非常薄弱。
這天大山休息,不需要去公司上班。
林小芳在廚房跟李阿姨學做點心。看到他倆進來,趕緊洗了手,把兩個人的早飯端過來,「粥是溫的,小菜有點涼了,我重新炒一份吧。」
林小芳有一次在信里說,自己因為學習比較好、老師比較喜歡她,學業上又受到好心人的資助,不需要擔心會因為經濟問題輟學等等,有些同學因此表現出嫉妒和冷淡,讓她覺得很苦惱。
但,只要過來,都會在董潔這邊住上一晚。董潔會讓李阿姨做些好吃的給她補充營養。
在林小芳看來,如果魏徵是唐太宗的一面人鏡,那麼董潔就是她的人鏡。
林小芳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是個內心這麼醜陋的人。她一直以為自己是看的開,不在意那些的。
呃,長輩們不會想歪了吧?不、不是,他們不會在猜測什麼吧?
丁老爺子彷彿後腦勺長眼睛,在陳老爺子懊惱的瞪視下,輕輕鬆鬆把棋子恢複原狀。
董潔的信,給林小芳枯燥也平靜的生活,開啟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
董潔不需要知道這些,卻能輕易贏得眾口一聲的讚頌。
可是,當她買了新近出的一份報紙,躲到無人的角落,一遍遍看著印在報紙上、變成鉛字的、來自於那個與她自己同齡的女孩子的講話,她——自慚形穢!
又怎麼樣呢?
林小芳從報紙上看到了這個消息。
兩天後,趕上周末,于大偉來農場時,順路把林小芳帶了過來。
她為此曾感到痛苦,痛苦也愧疚于自己竟然會有這種人性中的陰暗面。
他們的天賦,決定了他們在某個領域內,註定要達到一個其他人即使努力也無法企及的高度。
本來只是一個單純的早安吻,就因為地點是在床上,又不急著離開,時間充裕,很輕易變成一場纏綿開始的導火索……
有一天上課時,她看到屋外的大樹下、陽光最熱烈的時候,樹下面有一塊綠蔭。
是誰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再怎麼懂事,再怎麼會過日子,知道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知道怎麼樣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知道做人要懂得知足不可以自滿……
然後,她第一次知道了,好友的哥哥,竟然有著那麼大的來頭;好友的家世,是她做夢都不敢想的尊貴;就是董潔自己,向來也被人稱做天才少女、天才的時裝設計大師,而且是被國際上認可、並被賦予時裝界的「精靈」稱號。
她於是想到,人就像這樹,都會有一些蔭暗東西,但樹的蔭暗卻可以為人遮陽,那麼,人內心的陰暗面,是不是可以克服呢?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人要善於自我解剖,這樣發現了不好的東西,可以及時也儘力去糾正。
李阿姨端來一碟還冒著熱呼氣的點心,「光吃粥怎麼行?這是剛做出來的點心,配著粥吃兩塊。」
她由此接觸了很多在她看來很是新奇的東西,這給她提供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在此之前,她從來不知道自己同樣的會嫉妒,會怨恨,會不甘。
於家的孩子指的是於樂江。
林小芳對這句話印象深刻。
大山接過林小芳遞過來湯匙,輕聲道謝,然後問:「高中的功課很緊張吧?大偉說你期中考試考了第三名,你自己不太滿意,想在期末考試考出更好的成績。小芳,你有時間就去看書,不用等我們。
林小芳並不常來農場,大約一個月一次吧,有時候兩次,最多不超過三次。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有點累,早上起不來,就是想睡覺。」
林小芳學歷史的時候,記住了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配合著對國內第一次舉辦的設計師大賽的報道,報紙上大篇幅轉載了記者對大山和董潔的採訪。
然而她到了北京才發現,好友和她的哥哥,竟然是幾乎所有人都需要仰望的人。
大山神情自若的解釋,「真是糟糕。要不是剛剛小潔把我吵醒,恐怕還得睡一會兒呢。」
她的眼光、見識,她的思想,是現在的自己遠遠沒有辦法匹敵的!
沒有哥哥的女孩子,很多人小的時候是會有這種渴望的,尤其是知道別人的哥哥竟然那樣的疼愛妹妹,哪裡能不羡慕呢。
林小芳曾經認為,董潔在服裝設計上極有天賦,這種天賦是上天賜予的,旁人只能是望塵莫及,這就好比是歷史上名垂千古的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等。
或許自己窮其一生、都沒有辦法追上那個人的腳步,哪怕是在設計之外的其他方面……
等到兩個人終於肯爬起來,梳洗過後,時針已經指向了十點整。
林小芳重複著讀著、咀嚼著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個標點符號。
在樓下客廳喝茶聊天的幾位老人家,不約而同的轉頭打量兩個人。
一時間,報刊雜誌等傳媒很是熱鬧了一陣子。
用手指輕叩兩下棋盤,沖他搖搖頭,一邊回頭跟大山笑道:「那是上班累著了。管理那麼大一個公司,哪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操心勞神的地方多著呢。趕上休息日子,多睡會兒解乏。我一天介啥事不做,偶爾還不是想睡個懶覺。」
老實說,她對董潔的感覺很複雜。
早年間兩個人大約維持著月余通一封信的頻率,那個時候董潔給她的印象,就是一個聰明的、生活在大城市裡、家庭環境不錯但是身體不是特別好的一個女孩子,頗得家裡長輩喜歡、又有一個非常疼她的哥哥——對這一點,感覺格外深刻些。
林小芳是這麼認為的。這種想法,使得她可以忽視內心深處的自卑,仍然能鼓起勇氣,去與董潔做朋友。
兄妹倆對服裝業和設計界的種種精僻見解,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熱烈討論。
過了一夜,就是周日。
李阿姨很喜歡這個遠離家鄉,孤身在外求學的小姑娘。手腳勤快的林小芳,不但主動給她打下手,並且虛心向她討教烹飪方法。好學而且聰明,到現在也慢慢能做出一些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來了。
這是個廣為人知的典故,說的是一代名君和賢相的佳話。作文中常常被用到。
能來到北京,是林小芳生命中的意外,她為此常常對這份幸運深懷感恩之情。
林小芳幫著李阿姨做好善後工作,騰出地方,準備午餐,「我想跟李阿姨學做一些點心。上次來的時候,吃過小潔做的點心,非常好吃。今天終於有機會學一學了……」
董潔回信時這樣安慰她,鼓勵她要做的更好。並且補充說「我哥是這麼跟我說的,他自己就是這麼要求自己的,現在我把這句話送給你,希望你也能向我哥一樣,把困難化做鞭策自己向上的動力……」
雖然不至於那麼卑鄙,但不得不承認,每次見到董潔,都會忍不住羡慕。
董潔臉上微有燒酌感。
董潔搖手道:「不用,要不了多久就吃午飯。我倆隨便喝點粥墊一下就行。」
只要她認真努力,潛心向學,未必不會在別的方面趕上好友。
大山點頭,「他們在水榭?我和小潔吃點東西就過去。」
早上董潔纏著大山,兩人好生賴了會兒床。
「一個人如果很優秀,別人會嫉妒;一個人如果優秀到了讓人無法企及的程度,別人便只會仰望。」
林小芳從前並不知道,董潔的背景這般、怎麼說呢,這麼與眾不同,這麼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