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娛樂王朝》目錄

第394章 京城的決定(二)

第394章 京城的決定(二)

「勞副部長。」
「我知道,各位是為國家好。」他的目光看向了保守派右側的五人:「你們擔心過大的變動會給百姓帶來不適,但是我想問你們,如果像以前那樣,中國的百姓就適了嗎?」
這一次,才真的有不少人開始皺眉了。
保守派的人,目光都急速閃動了一下。
他深深掃視了一圈全場:「這個議案,我昨晚已經呈給鄧主席了。」
他輕輕咳嗽了幾聲,旁邊的警衛立刻掏出一個白色瓶子,拿出幾片葯。男子兌水喝了下去,休息了一陣,才說:「第二,就是小秦同志提出的文化戰爭……」
「八十年代,人均工資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人民電視機都買不起,後來才慢慢鋪開。而國外已經用上了空調,電腦。百姓的生活水平差,那就是政府的問題。所以,現在中國必須改革。我們可以苦一點,但是全國百姓在叫苦,這個政權就是等著被推翻的時候。」
「我們應該感謝小秦同志,如果不是他指出這一個隱患,那麼很可能被智囊團忽略過去。畢竟,現在的中國,太需要經濟打底。」
他沒說完,威嚴地看了眾人一眼,沒人說話,大家都心知肚明。
這兩個公司能和索尼一戰?不是說電子娛樂是新興行業嗎?能和這種老牌龍頭對抗?
「哪裡用得著再議。」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了一個男子的聲音,緊接著,門就被推開了。
他噓了一口氣,剛才說得太快,也是怒其不爭,恨鐵不成鋼。
「它們不能倒,不過現在他們身後已經沒有了國家,他們必須自己去和外國人談,這些經驗,這些大廠缺乏之極。要知道,有國家撐腰和沒有國家撐腰的談判態度,是兩張面孔。」男子嘆了口氣:「不僅是他們,那些地方上有資金即將崛起的企業,也有這種擔憂。要讓中國的企業儘快接受這種變革,秦皇朝這個公司,他選擇回到祖國,就有義務將這些知識和經驗傳給中計委。」
「小會議?小會議需要這麼多副部長共同討論?劉同志,必須給你糾正一下,這是國事。不要眼看這是一個小公司,它回歸的一小步,會換來中國的一大步。」
「我為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男子嘆了口氣,再次說了一句:「糊塗啊……」
所有人,悉數起立。
勞副部長嘴裏有些發乾,昨晚呈給主席,今天就召開會議?
「因為,他現在在開一場規格更高的會議,而議題,就是討論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的可能性。」他站了起來,雙手撐在桌子上,認真地說:「各位,我現在傳達一下主席目前為止的意思。」
「這次改革,他老人家一次次地親自來到上海,一次次地召集上海主要廠長,詢問他們的看法。」他呵了一聲:「那些廠長,就是像秦先生這樣,對比起各位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知道鄧主席怎麼稱呼他們的嗎?」
「首長,您什麼時候到的。」劉副部長笑道:「這隻是一場小會議而已。」
這個公司,他們掂量得清楚它的重量,只是,現在忽然發現,這個重量彷彿比他們想得還要重!
他點了點頭,舒緩了下語速,沉聲道:「我就是從高科技產業司,然後到中計委的委員長,再這樣慢慢升上來的。我恐怕在座的裏面,是最清楚日本的電子企業有多強的人。我們可以在戰略上蔑視它,但絕不能在戰術上輕視它。」
「至於電視台,這就有些超過了。」旁邊的婦女看到沒人接話,就連曾經的老對手都在沉思,笑著接了下去:「現在,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媒體渠道就是電視。單獨給他一個台,他從日本回來,還在觀察期,這個優待政策我覺得不合適。」
「一個民族的文化,就是他們的根。書記,畫冊,現在的遊戲,這些都是最主流的傳播途徑。足以給下一代造成巨大的影響。這就像電視的輿論導向。這種事情,可能會出現,可能不會。但是一旦出現,它將是列強進攻中國的一把利器。」
他有些沉痛地說:「因為……中國在這些方面幾乎全部都走在發達國家的身後。我們要承認以及正視自身的差距。」
「扶持,是應該扶持的。起碼要讓中國人看到,在世界各地,還有這種青年才俊。他的企業規模也非常的大。適當宣傳對我國有好處。但是對於他請求不插手他的雜誌,我覺得一本雜誌沒有必要上綱上線。」勞公抿了口茶:「一本雜誌還不需要勞動幾個副國級,省部級的部門關心的地步。如果他寫了一些不利於祖國的言論怎麼辦?」
「我這樣說,是要告訴你們我接下來決定的理由。」男子豎起兩根指頭:「這個理由有兩點。」
「他們比起小秦同志的公司,更小,不過要改革,就絕對脫不了這些人。麻副部長,你知道你們中宣部的趙部長為什麼沒有主持這場會議嗎?」
「首長。」「首長,您怎麼來了。」「首長好。」
「第一,我們缺少經驗。這個經驗,不是說管理的經驗,而是和外資接觸的經驗。是的。我們有很多人才,但是做到小秦同志這個地步的私營企業,一個都沒有。」
「我想,大家對鄧主席都有一定印象。」男子語氣裡帶上了尊敬:「事必親躬。」
「如今,我們有了我們的先鋒。」他用說過幾次的話,再次提醒:「我再重申一次,電子娛樂業,比各位想象得更加殘酷,中國除了小秦同志的公司,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抵禦文化入侵,如果它真的發生的話。」
這件事已經有定論了?
「這些事情要杜絕,尤其是在這種時候。我的意見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有什麼特殊對待。中國這麼大的土地,興起的企業不在少數,以後應該還有超過他的。給了他特殊對待,日後那些新興企業怎麼辦?」
「是。」
首先進來的,是四五個警衛員,跟著一位臉色平淡的男子走了進來。
「再議吧。」勞公也退了一步,他非常清楚,對於秦皇朝,這些改革派可是當成了寶貝一樣看待,不宜操之過急。
這句話出來,不少保守派臉色都微變。
「當年,是他老人家一個個地接見華僑,一個個地接見數學家,科學家,美術家。一個個地給文革中受到委屈的老幹部平反。」
「中國的國情,大家都看到了,人均工資,上海才六七百元,是人民幣。大部分都在六百元左右,以下的更是數不勝數。再往西,往北呢?成都的人均工資四百多,武漢的人均工資四百多,瀋陽的人均工資四百多。電視機剛剛普及,日本已經到處都是電腦。更不要提海對岸的美國。中國現在不奮起直追,還等什麼時候?」
勞副部長臉色終於抽動了一下,暗自咬了咬牙。
「一個中國公司,在日本僅僅兩年,做到了任天堂,世嘉這樣的地步。可能在座的同志有些不了解這兩個公司,我可以這樣告訴大家,索尼在這個市場,一直被這兩個公司攔在門外,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進入。」
「這是其一,我再次重申,不要小看這些經驗,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完成改革,總理和主席的意思我想各位已經非常清楚。我不必累述——這些經驗會為其他掙扎中的企業帶來一線生機,就為了這一點,秦皇朝的回歸,就利大於弊。」男子看了看所有人,淡淡地說:「你們未必看不破這一點,但是,你們卻存了患得患失的忐忑心態……同志們,改革需要的是魄力。」
他嚴肅地說:「如果他在字裡行間暗示日本的發達怎麼辦?」
勞副部長低頭不答。
男子看了他幾秒,忽然說:「糊塗啊。」
眾人這才坐下,立刻有警衛員給男子端來了水杯,倒上了清香的茶葉。男子輕咳了一聲,嚴肅地開口:「秦先生的地位,和在座每一個人都相差甚遠。各位只要一開口,就能讓一大半市場對他關上大門,所以,我第一個要求就是,所有部門,如果讓我發現類似的事情……」
「改革的火種。」
「勞公的意思?」朱副部長微微皺眉問道。
「改革開放,第一個要進入外國的,或者和外國交流的,就是那些保存下來,經營良好的國營大廠,公改私已經步入最後的階段,這些大廠,每一個廠算上分廠,都有數萬名員工。它們分佈於全國最重要的十大城市之中。要改革,卻不能讓民眾產生不信任,這批人,十大城市連起來就是幾十萬人,這些廠,決不能倒!」
「我什麼時候來的?我從你們開會就到了!今天這場會,是該我來主持。」他找了個座位坐下來,隨意地壓了壓手:「不要拘束,都坐。」
在座的人全部一愣,下一秒,全部人立刻悉數起立。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個道理在座沒有一個不是心知肚明,兩邊雖然不是同一個派系,但是,此刻的中國,還真的是上下一心,起碼,人人都在為中國怎麼變好努力。只是雙方政見不同而已。
男子大概五十多歲,卻保養得非常好,濃密的頭髮上沒有一絲斑白,臉色很平淡,眼中的目光卻如同鷹隼一般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