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目錄

第108章 挑選護衛

第108章 挑選護衛

看完難民登記簿之後,顧百川就帶了兩個東廠番役去挑人。
鍾進衛一聽,就更不可能過去難民營亮相了。他本不是那種喜歡讓人跪拜的人,也不是那種喜歡出風頭的人。出去讓老百姓跪拜,還沒有這個嗜好。
顧百川就按照鍾進衛的要求登記需求登記簿之後,就去查難民登記簿。
顧百川示意圍著的番子散了開來,然後說道:「你的功夫還是要掂量下的,以前做過護衛沒有?」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顧百川領了七八個人過來讓鍾進衛過目,其中五個是有家小的,剩下的則是光棍。
鍾進衛忽然從這事中想到,自己不是還差一些隨從么,正好去難民營看看。要有合適的,也算給朝廷出力了,一舉兩得。
「老道何名?」
不等鍾進衛再問,顧百川沉著臉問被圍在中間的于長儉道:「你是什麼人,接近中興伯有什麼目的?」
回到中興伯爵府,新添了人丁,又是一番熱鬧。
鍾進衛把箱子放到自己卧室后,拿出一半銀兩讓于海寧保管使用。月底時候,鍾進衛再查賬核對。
登記上去是必須的,公子做了實事,當然要留名了。顧百川就是這個想法。
鍾進衛很詫異的在一邊看著,問顧百川道:「怎麼了?」
鍾進衛讓他等等,回主卧去封了一個大紅包給顧百川。不但是今天顧百川出了好多力,而且捨命護衛自己,還負傷在身,無論如何都要感謝下。但顧百川堅持不肯收,鍾進衛只好用老套的不收絕交的話迫使顧百川收了紅包。
鍾進衛又問了京師百姓用人的情況,把總彙報說現在來領人的不多。一般都會在年後才來領人。因為領了人回去過年,雖說皇上已經下旨今年不過年了,但自家宅子里,還是會少不得紅包意思下,又是一份額外的錢。
其實于海寧說路上遇到的土匪,不是真的土匪,而是潰散的勤王軍兵丁。
之前的時候,于長儉都餓得沒力氣,自然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現在吃的飽了,就被顧百川發現了異常。
鍾進衛就給顧百川說了這個想法,他也覺得可以,難民營將近十萬人,要挑七、八個合適的,應該不難。
「你的功夫是誰人教你的?」
忙完這些后,顧百川就要告辭回家。
難民營中的百姓現在就念叨兩個人,一個是皇上,一個就是中興伯。把總還媚笑著對鍾進衛道:「只要您去難民營一亮相,保證所有難民都會跪下來向您磕頭。」
就在鍾進衛享受著這時光的時候,崇禎皇帝派人過來傳詔鍾進衛覲見。
當初鍾進衛在難民營收于海寧一家的時候,顧百川也是在場的。再經過這麼一份問話,結合所有的信息來看,于海寧一家是基本不會有問題。要地址再核實下也是為了萬一而已。
鍾進衛當然沒有意見了,護衛自己的人去國家安全局培訓,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顧百川又細問清楚了于海寧家原先的住址,準備讓番役回頭核實。
鍾進衛聽他這麼一說,想起自己作為一家之主,也得準備一份過年的紅包,大家開心下,幸好今天還是十二月二十九,明天才是大年三十,回去也讓于海寧準備一份,大家歡喜歡喜,衝掉今年的晦氣。
顧百川在一邊看得也點點頭,對鍾進衛道:「公子,小的看他可以當公子的護衛,只是當護衛的經驗和實戰的經驗還比較欠缺。小的意思是讓他先去我們東廠受訓幾個月最好。」
新選的隨從都在府里休息兩天,安置下家屬,該出力的地方出出力,等過了年,全部都去東廠受訓。
鍾進衛看著都還可以,至少面相都還不錯,就都要了。然後雇了幾輛車,帶著他們及家小回府去。
鍾進衛對於海寧的印象相當不錯,聽了于海寧的經歷后,他心裏有了主意,道:「于叔,我想你來當家裡的管家,幫我看著家可以么?」
于海寧首先向鍾進衛彙報了每人定的月錢是否合適,都是按照普通人家的標準定的。還請示年節購買的東西,府里還需添加的物品等等。
這些番役能被王承恩調來護衛崇禎皇帝的大紅人,身手自然不會差的。下場一試于長儉的身手,果然不錯,如果實戰經驗豐富的話,下場的番役還不是對手。
顧百川不信,還待再問之時,鍾進衛想起於海寧在難民營拿到那十兩紋銀之後說的那番話,就笑著對顧百川說道:「不用問了,我相信他的話。」
鍾進衛則帶著剩下的四個東廠護衛,就在登記點等待,邊上有五城兵馬司的把總伺候。有了地位和權勢,這待遇還真不是鍾進衛在穿越前能比的。
鍾進衛一邊喝著茶,一邊聽把總彙報著難民營的情況。
鍾進衛說了幾個要求:首先人品要好,忠厚老實,其次身強力壯,會功夫最好,最後有家小的優先,一則自己府里太冷清,二則有家小在府里的,一般都會比較可靠。第三嘛,算是給朝廷盡點心,多解決一個是一個。
于海寧一聽,連道不敢。伯爵府的管家,而且還是這麼有權勢的伯爵府管家,一般人都是仰視的存在。
顧百川聽了,就安排一個番役下場掂量下於海寧的功夫。
吃完中飯後,鍾進衛在院子避風處曬著太陽,看著家裡的人上上下下忙著,心裏冒出有一種傳說中地主老財的感覺。
「我們也不知道,只是老道老道的叫而已。」于海寧苦著臉答道。
不過就算這樣,每天也還是有人熬不住,或身體太弱,或得了病而亡的。只是人數比起之前已是大大減低了。
鍾進衛還讓一個番役去城外勤王軍大營把那個李老四給領回來,養了六天傷,應該差不多了,回來一起過年。
于海寧連忙道:「老漢正要向公子稟告,老漢是三河人氏,原本為城中一家南北貨店鋪的掌柜。因為走南闖北見識比較多點,知道這次建虜來勢不善,就攜家帶口逃來京師避難。原本還有一些盤纏,能在京師支撐幾個月,誰知路上遇到土匪,被劫了一文不剩,要不是老漢攔著,怕老漢這兒子也已不在了。」
于長儉有點驚訝,又有點惶恐,連忙道:「我沒什麼目的啊,就是我爹感激公子的救命之恩,所以甘願為公子的家僕。」
既然已經收他們做了一家人,鍾進衛也懂得要施恩,於是,他對於海寧道:「也好,我正想招幾個帶刀隨從,他既然懂功夫,就讓他跟隨於我吧。」
于海寧感激地看著鍾進衛,顧百川見鍾進衛發話了,不甘心得道:「你家原本住在何地,報過來核實,這是為了中興伯的安全著想。」
伯爵府里沒啥人,就於海寧的年紀最大,心地又好,走南闖北有經驗,不讓他來當還能誰來當。當下,鍾進衛就強行指定他來當管家。于海寧見公子的意思堅決,也就不再推辭,高興的應下了差事。
好好的一家子,轉眼就淪為待死的難民。想起這些,于海寧的話語帶了點悲涼。
難民營的情況,比起鍾進衛第一次來的時候,已有天壤之別。雖說還是不能吃飽,但總餓不死人了。火炭也已足夠,又從城外送進來不少營帳,保暖方面也好了不少。
這麼一來,剛才還有點劍拔弩張的氣氛又變得喜氣洋洋了。
顧百川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緣故吧。知道有人會對鍾進衛不利后,更是小心。他回答鍾進衛道:「公子,此人腳步輕盈,必會功夫。」
鍾進衛知道顧百川這麼認真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如果是遇刺之前,他還會覺得顧百川有點小題大作而不滿,但此時,他卻很讚賞顧百川的做事風格。
「是一個過路的老道教的,那時候老漢家家境還殷實,救濟了那個老道。那老道無以為報,就教了我兒一些功夫防身之用。」于海寧也慌忙替兒子解釋道。
于海寧在那邊又說了:「剛才聽聞公子遇刺,老漢正想讓犬子隨侍公子左右,一則報公子救命之恩,二則犬子略懂功夫,遇到危險,也可抵擋一二。」
在莊重的掛好崇禎皇帝親題的牌匾之後,鍾進衛就帶著顧百川和東廠護衛前去難民營挑選護衛。
于長儉這時才有了說話的份,連忙回道:「沒做過護衛,只是自己在家練的。」
鍾進衛也是第一次當一家之主,聽得頭腦發脹,最後揮手讓于海寧自己決定。心裏則想著:早知道,就不向皇上說等擊退建虜再娶阿奇了。早點過來,就能把這些雜事都丟給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