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目錄

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

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

不過在北海道也發現了日本人的蹤跡,他們築有一城,並以此為據點在北海道海域活動。
他正等得有點煩躁了,忽然發現鍾進衛一直沒有發言,只是盯著地圖在看。
鄭芝龍轉向崇禎皇帝奏道:「松前藩以前和豐臣秀吉的關係很好,也因此被日本天皇冊封。但德川家康是從豐臣秀吉兒子的手中奪來的權力,對於松前藩並不是很信任。」
他想了一下問道:「如果我大明要把北海道納入版圖,可有何策?」
最後殿內大部分人都參与了進去,爭論到底是不是該馬上動手去修建北海道的大型補給點。
崇禎皇帝一聽,之前剛想答應的念頭又收了回去,準備再聽聽其他臣子的意見。
鍾進衛一直以為北海道是日本的一部分,但看李維所帶回來的註解,卻是一個蠻夷居住的地方而已。
起點的海參崴目前還在建虜的勢力範圍,不把建虜消滅,或者趕跑,是不可能去修建的。
不過他也知道,中興侯這麼問,肯定不是說出兵用武力佔領。真要這麼簡單的話就直接動手便是了。問計於他,肯定是想知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既然在京師,那就等一等了。
鄭芝龍聽了一愣,海外蠻荒孤島納入大明版圖,好像不划算吧!不過他馬上想起了藩王封建北美之事,就醒悟了過來。
「楊大人,此言謬也,日本人……」一邊的禮部尚書也加入了舌戰。
於是,他開口問道:「鍾師傅,你對此有何建議?」
崇禎皇帝等了好一會,還是沒有一個結論,臣子們誰也沒有說服誰。
畢自嚴對此不敢苟同,反駁道:「確定了藩國的身份又怎樣,日本人出爾反爾的德行,又豈會時刻記得自己藩國的身份。」
鄭芝龍眼睛一轉,想到一事,就回答道:「這松前藩和德川幕府有過過節,或者可以利用。」
文華殿內正在唇槍舌戰的大臣們一聽,對啊,怎麼就忘記中興侯了呢!於是,他們都停止了爭辯,看向鍾進衛,準備聽他的建議。
一番禮節之後,他才明白叫他過來的原因。他暗自得意,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
溫體仁聽了腦中閃現出一個人,不由得確認道:「可是原福建水師海防游擊,現大明水師學堂副堂長鄭芝龍?」
崇禎皇帝聽出來了,鍾進衛的意思是,北海道只能屬於大明,但如何讓那些已在北海道的日本人走人,這個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堂長這個詞是中興侯提出來的,因為水師學堂這東西是新興的,只是定位於培養水兵而已。而且閻應元、鄭芝龍都是武職,現有體系中沒有可供參考的地方。因此中興侯提出堂長一詞,品級就比他們原本的高了一級。
「陛下,既然已經確定了補給點,不若就將罪囚流放過去,開始修築補給點吧?」首輔溫體仁先開口建議道。
沒等崇禎皇帝反應,戶部尚書畢自嚴出列反對道:「可那北海道還有日本人在,如若我大明前去修建大型補給點,可能會受其侵襲。」
因為鍾進衛地圖的原因,大明君臣討論事情,都按照地圖上的名稱來,因此鄭芝龍才把蝦夷改口為北海道。
溫體仁眉頭一皺道:「他不是在天津么,招來也需要時間。」
不過鍾進衛的提議也還是有困難,崇禎皇帝還沒有問,溫體仁就先問鍾進衛了:「中興侯,如果再派人前去了解那些日本人的具體情況,會耽擱不少時間。你之前還說了,要儘早開始藩王封建北美才好。」
崇禎皇帝聽到這裏,才開口問道:「有何過節?」
於是,他向崇禎皇帝奏道:「末將知道一些。那蝦夷……北海道的日本人乃為松前藩,其大名原為羽后安東家的家臣,在其上一代家主松前慶廣的努力下,獨立了出來。在豐臣秀吉時代,因討好豐臣秀吉而得到日本天皇冊封為蝦夷島主。」
他覺得鍾進衛這法子才是穩妥之舉,之前那些臣子,什麼都不知道,就開始在爭論了,真是書生空談而已。
鍾進衛見殿內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便指著屏風上的地圖道:「雖然日本人在北海道的最南端活動,但將來難保不會在北海道碰面。因此,臣以為,最好是先了解這最南端日本人的具體情況,然後再採取對應的措施,目的就是一個,北海道只能屬於大明。」
他不想白白浪費了錢糧,最後卻被倭寇給毀了。
而修建大型補給點,肯定是由近及遠。
鍾進衛聽了一笑道:「這個我知道。現在京師剛好有人對日本熟悉,找他過來問問,說不定會有所獲。」
鍾進衛一聽,聯想起歷史上德川幕府的閉關鎖國,就是為了鞏固其統治。心中馬上就想到了一條計策,臉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兵部尚書楊鶴對此有不同意見,他直接對畢自嚴道:「畢大人不要忘記了,日本人剛來大明朝貢過,定了藩國的身份,怎麼可能轉眼就又來攻打我大明呢?」
「……」
他還記得那註解上的大概,說北海道叫蝦夷地,住著身材矮小,身上渾身長毛的蝦夷人。
沒有多少時間,鄭芝龍就奉旨匆匆趕來文華殿。見到殿內大明高官雲集,顯然在商議重要事情。
刑部尚書胡應台聽了也馬上附和道:「獄中已人滿為患,需要輸送一批為好。」
鍾進衛聽了微微皺起了眉頭,還受到了日本天皇的冊封,從法理上變成日本的領土了。
這一年來的罪囚,自從確定藩王封建北美的國策后,就一直存著,只等確定大型補給點后發配過去勞改。因此,胡應台才有此一說。
「不,他現在正在京營學習新軍火器的使用。」鍾進衛搖搖頭道。
「但日本使者剛瞻仰了大明兵威,就算借他一個膽,怕也不敢這麼快就翻臉。」楊鶴豈會被畢自嚴駁倒,馬上又找了個理由。
「正是。」鍾進衛笑著點頭道。
那麼所有官員的腦海中就出現了第二近的那個大型補給點,就是北海道島的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