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書》目錄

第095章 準備就緒

第095章 準備就緒

只是沒想到這內里還有這樣的曲折,她當即便忍不住道:「善哥兒和嶸哥兒也正是,竟是這般不知深淺。」
因為有長嫂在這裏,她倒是不好直接談起聶清桑的婚事,也只得陪著母親和嫂子一塊說話。英國公夫人本也是過來看吳嶸那孩子的,正巧碰上聶夫人回來,便也在公主府一塊用膳,一直到下午才回去。
雖說這隻是個小插曲,不過卻像是投在湖中的小石子般,掀起一層又一層的波浪。
待母女兩人進了院子時,便已有丫鬟在院門口等著,將她們領進屋子裡。此時英國公夫人正巧也在,所以聶夫人進來后,立即給母親和嫂子見禮,而聶清桑也跟在身後見過外祖母和舅母。
老太太確實是有些關心則亂的意思,況且這些日子,她也不知怎麼的,竟是有些亂。再加上後院一直不平靜,林氏身體不太好,都請了好幾回大夫,沈錦都不知哭了多少回了,話里話外都是讓她娘從院子里搬出來。
可誰知大長公主竟是請了德妃來說情,榮妃這心裏自然就更加不舒服了。
「好了,他們兩人也都得了教訓,你也不必再多說一句,我看沈家這事過來,既然還能讓你來求我,必是沒有想明白了,更何況,嶸兒姓吳,清桑姓聶,便是表姐弟,也不會把嶸哥兒闖的禍怪罪在清桑的身上。」大長公主如是說道。
「說什麼呢,大長公主倒也不是告狀,只是都是自家人,只是點誤會罷了,她老人家過來也只是想讓我說和說和而已。」德妃見兒子一提就炸毛的模樣,立即瞪了他一眼。
而德妃這邊既然承了大長公主的囑託,自是幫忙牽橋搭線。大皇子的母妃乃是長清宮榮妃,雖說如今早就不受寵了,可到底是替皇上生了長子的人,是以在後宮中頗有些尊容。之前踏青之事,她本就聽自己兒媳婦提過,當時還在心中惱火大長公主管教晚輩無方,讓這些孩子在外面胡作非為,險些傷了她的乖孫。
聶夫人聽完,當即臉色一凝,原本滿臉的歡喜也盡數褪去。之前她也聽說侄子手臂受傷的事情,只是她聽說的是小孩子調皮玩鬧弄傷了手臂,所以她派人送了補品過來,倒也沒放在心上。
聶夫人一聽,便立即笑了,忙是坐過來離地近些。她道:「不愧是母親,女兒心裏想點什麼,可都逃不過您的眼睛。」
所以對於這次選秀,老太太更關心的反而是聶清桑。
德妃見他說話都是一股孩子氣,也是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
大長公主笑了笑,等著她繼續說下去。於是聶夫人便開口道:「清桑這孩子也到了年紀了,先前我也一直給她相看婚事。倒是瞧中了一家,只是如今正巧趕上選秀,所以我便想請母親到皇上跟前請個旨意,賜婚。」
好在德妃也不想多說他,只道:「說到底吳家那兩個孩子也只是調皮了些罷了,讓他們到你大哥府上認個錯,這事也就算過去了。總不能為了這麼點小事,弄得隔心吧。」
所以這會要討孫媳婦了,老太太恨不能長八隻眼睛,只把未來孫媳婦看地透亮。不過沈令承倒是沒說錯,聶清桑就算是大長公主的外孫女,可人家到底是姓聶的,又是那樣的家族出身,品性規矩自然是不會差的。況且之前老太太都考察過好幾回了,這要是還不放心,那也就沒有可放心的人了。
沈令承立即安慰道:「母親,您只管放心吧,我已同聶兄都商議好了。回頭他便讓他家夫人到大長公主跟前求一回,請大長公主親自出面,請皇上親自指婚。」
「好些時日沒在家裡用膳,我可是極想念呢。」聶夫人乃是大長公主的長女,本就受寵,又加上嫁的夫人得力,所以日子一直過的順遂。
「沒想到大長公主還到您這來告狀,那吳家兩兄弟,拿著彈弓亂打人,要不是七哥和我及時趕到,只怕紀澤瑞都要被他們打了。」紀鋌可是清楚記得那日所發生的事情,所以對於吳家那對兄弟是一點好感都沒有。
所以就算老太太先前已瞧好了,這會也不由有些猶豫起來。
「母親。」聶夫人拉了下大長公主的衣袖,雖說都已經是幾十歲的人了,不過在母親跟前,卻依舊還是個女兒。於是她又說道:「是衛國公府里的嫡長子,說來你想必也是聽過的,這位沈公子可是正經的進士出身,如今在翰林院裏面供職,可是一等一的清貴。」
只是突然上巳節遇到吳家那兩個小少爺,雖說和沈家沒什麼關係,可老太太心底卻還是落了個點疙瘩。畢竟沈家是要替嫡長子相看親事,要找的姑娘,相貌倒是其次的,可是品性一定要過人。畢竟日後她就是衛國公夫人啊,若是品性不行,那就是另外一個林氏。老太太已經吃過一次媳婦的虧,所以找孫媳婦的時候,真的是慎重又慎重。
只是她要談的事情,聶清桑倒是不好在旁邊聽著,於是她便笑道:「清桑,你之前在家裡不是一直念叨著寧姐兒的,你便隨你舅母一塊過去,找寧姐兒說說話去。」
這還真是冤家路窄。
所以大長公主也一直喜歡幼子一家多過長子。
「你找個機會和老三說說,這件事總是拖著,也不是個事情。」老太太點頭。
也正是這種無所謂,卻讓她最後目瞪口呆了一回。
老太太倒是沒覺得自家姑娘有誰能選上,沈長樂雖然身份夠了,不過年歲卻是不夠,畢竟才十四歲。而這次最小的七皇子都十八歲了,皇上既是給皇子指婚,那就是想讓他們儘快成親。至於另外的沈蘭和沈月,沈蘭是身份太低了,而沈月年紀就更小了,她不過就是剛好卡在了十三歲上,也算是走個過場而已。
老太太倒是極感慨,竟是不知道為何,突然嘆了一口氣道:「說來如誨和如諳都到了娶媳婦的年紀,可是你三弟卻連個孩子都沒有。」
大長公主見到女兒和外孫女自然高興,讓人給她們上了茶點,這才問道:「你們來的正巧,午膳就在這裏用了。」
倒是沈令承這邊瞧了老太太一眼,又笑道:「諳兒說來也到了年紀,兒子心中慚愧,也只能厚著臉皮請母親做主了。」
「可聶姑娘不是也要參加選秀的,這要是萬一被哪位娘娘瞧上,賜婚給皇子。」老太太這也是擔心有人中間截胡。
雖說吳家那兩個小公子的品性和聶清桑無關,可是聶清桑聽聞打小就是在長公主膝下長大。要是姑娘家也被大長公主寵壞了,那這要是娶進門,那可就不得了了。
只是時間慢慢過去了,這恨倒也沒當初那麼強,府里的人除了沈錦之外,也各個都是無視,只當沒林氏這個人罷了。
沈令承一聽老太太提起這個話題,也是臉上露出凝重的表情。只是之前他倒是想過解決的法子,不過那時候三弟不願意罷了。如今他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
當然這到底是沈如誨的婚事,所以她還是跟沈令承商議了起來。沈令承一聽老太太這顧慮,便哈哈一笑,說道:「母親,你這實在是杞人憂天了。說到底她是聶家的姑娘,可不是吳家的姑娘。況且我與她父親也有交情,聶家又是江南有名的耕讀世家,要不然當年大長公主也不會瞧上聶兄,將掌上明珠嫁給他。」
說起這個未來女婿,聶夫人自然是一百萬個滿意。若是說先前還有什麼不滿,在見過沈如誨的事情,那也是煙消雲散了。沈如誨本就是芝蘭玉樹的模樣,說起來更是成熟穩重,再加上自己又是個有能力的,這樣的女婿不說萬里挑一,反正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雖說知道她有事,可大長公主沒想到,這一開口就是這個事情。她皺了皺眉頭,問道:「你連哪戶人家都沒說呢,就開口讓我去請皇上下旨?」
而沈家和聶家這邊有了默契之後,聶夫人便立即帶著女兒回了公主府。公主府就在英國公府的對面,只是如今的英國公乃是大長公主的長子,所以長房一家都住在英國公府,倒是三房是跟著大長公主住在公主府里。
大長公主揮了揮手,顯然是沒怎麼放在心上,她若是真的放在心上,也就不會任由那兩個孩子胡作非為了。只是聶夫人也只是出嫁女,哪能在這件事上多嘴。
「既然你都考慮清楚,便早些請大長公主做主吧。」老太太點頭。
※※※
德妃倒也沒瞞著,直接便說道:「是大長公主今日過來,同我說了,我才知道這事。你們也真是的,只是出門踏青,怎麼就惹上這事了?」
聶清桑知道母親這是要把自己支走,便立即笑著應下,跟著英國公夫人就走了。
「倒也不必,我看大哥也沒有追究的意思,只是吳家那兩個小子實在該嚴加管束,這次幸虧七哥阻止地及時,要不然他們真的打傷了紀澤瑞,大哥還不得發瘋啊。」紀鋌撇嘴,一點都沒客氣。
她的小九本就和他差了年歲,老七現在怎麼看都是成熟穩重的模樣,雖然性子冷了點,可是辦事卻穩妥,自打領了差事之後,就被皇上誇讚了好幾回。可是小九卻還跟個小孩子似得,整日里就知道玩樂。
誰知他說完之後,老太太居然沒有立即反駁,反而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模樣。其實這麼多來,三房求子都求地瘋魔了,照樣是沒有用。所以老太太也早就想到這個法子,只是見三太太一直求子心切,老太太也不好打擊她的積極性。只是這麼多年都沒用,也該看清現實了。
「說吧,這會回來又是求我什麼事情?」大長公主見媳婦走了,便歪斜著靠在靠墊上,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
先是衛國公府上這邊,原本老太太已想請人上門到聶家提親,可卻因為選秀之事耽誤了下來。畢竟聶清桑今年的年紀正好還在選秀的範圍中,所以便是要提親,也要等選秀之後,或是乾脆到皇上跟前求個指婚,這樣一來,既正式又有體面。
其實這幾年,不管是老太太還是沈令承對林氏已是寬厚,當年她意欲害沈長樂,那樣歹毒的東西,她都敢往家裡頭帶。當初剛事發的時候,老太太恨不能殺了她的心都有,若不是為了沈錦,只怕她連留林氏在家都不會。
到了三月中旬,內務府便到各家中登機要參加選秀的姑娘。沈慧因已有了婚事,所以便免了登記。不過就是這樣,沈家還有三個姑娘準備待選呢。
「母妃,您怎麼突然問起這件事來了。」紀鋌這會倒是有點琢磨了,他瞧著七哥也不會主動和母妃說起這事。
所以一聽到德妃說起大長公主,便以為這位姑祖母是過來告狀的。
對於紀鈺的婚事,德妃自然是有想法的。之前她一直都希望紀鈺能娶喬芸,只是事與願違。而如今紀鈺年紀也到了大婚的年紀,今年選秀皇上肯定是會為他指婚的。只是德妃卻在苦惱,若是讓紀鈺真娶了名門貴女,那對他便是一大助力。
「母親,我看不如讓三弟在旁支里挑個年紀適中的孩子過繼,也算是身後有香火傳承。」沈令承提議道。
不過賜婚的事情,大長公主倒是都應下了。
紀鋌倒是沒想這麼多,他覺得大哥其實也沒怎麼把這事放在心上,要不然也不至於這幾天都沒動靜。畢竟那天七哥已經把吳家那個小傢伙的手臂卸了,就算已經給紀澤瑞出了一口氣,所以也就沒有追究到底。
只是大長公主一聽到衛國公府這幾個字,便已經皺起了眉頭。說來也正是尷尬,之前吳嶸打的姑娘,可不就是衛國公府里的三姑娘。
她見聶夫人滿心歡喜的模樣,想了想,還是把這事說了一遍。
聶夫人聽她這麼一說,自然是放心下來,不過還是道:「倒也不是女兒多嘴,只是善兒和嶸兒實在是太調皮了些,這次也是吃了苦頭,我想三弟還是該好生束縛束縛他們兩個才是,免得日後闖下更大的禍。」
紀鋌這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趕緊訕笑一聲。
只是英國公又親自領著兩個侄子去負荊賠罪,既然英國公府都做到這般地步了,秦王自然不能不給武夷大長公主這個面子。所以這事也就算是掀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