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走著》目錄

第78章 群謀

第78章 群謀

這個時候,黃太吉焦急地等著阿濟格的消息。陳奇瑜也等著筆架山守將的消息。
「等阿濟格將軍斷了敵軍的糧道,咱們熟悉了敵軍主帥的打法,勝利終將屬於我們的。」
黃太吉點點頭:「果然有將門之風,朕甚是喜歡這員小將,看看以後能不能將其招至麾下,為朕所用。」
再說陳奇瑜收兵回營之後,招齊邊軍統帥在大帳議事,邊軍統帥每個人臉上都抑制不住的笑意,這麼多年了,就沒打過這麼痛快的仗。
「黃太吉如果想戰勝我們在正面戰場是基本沒有可能了,因為我軍今日一戰打出了聲威和氣勢,清軍再不可能用四萬人打敗我們十多萬人。」
「若是想取勝,必然要打別的主意。寧遠錦州之間,我們有塔山和杏山兩個據點,如今天寒地凍,他們倘若硬攻怕是損失不小。」
「對對對,吳將軍一馬當先簡直就是趙子龍在世。」
「今日我軍雖然比清軍多損失了幾百人,但是相對來說還是一場勝利的。黃太吉想必已經開始讓手下的謀士出謀劃策,你們卻開始準備慶功了。」
炮營的將領們眼見黃太吉連責罰都沒說,跪在地上不敢離開。
「吳將軍今日作戰身先士卒,勇猛無敵,大大鼓舞了我軍的士氣,當記首功!」
吳三桂一拱手:「末將任意妄言,還望大帥細細考慮,免得被末將引入歧途。」
其實是明軍勝了,要知道明軍有十三萬人,清軍只有五萬人,若是按照這樣的戰損打下去,清軍打到全軍覆沒,明軍還有能力救援錦州甚至圖謀關外。
聽到這話,眾位將軍一片附和:「大帥所言極是,吳將軍當記首功。」
這一戰,明軍傷亡四千五百人,清軍傷亡三千二百人。
陳奇瑜擺擺手:「不必了,若是黃太吉尋找機會,那麼筆架山就是他最好的機會。」
範文程勸道:「皇上不必心急,明日作戰我軍也有了火炮支援,到時候傷亡的人便不會這麼多了。」
萬般無奈之下,阿濟格只能下令讓軍船加速過來,將自己麾下的三千將士運往筆架山。
「若是走水路,只需派上幾千人暗中偷渡,筆架山的守軍以為我們守在前方防禦必定鬆懈,到時一戰而下,我軍糧草若斷,不攻自破!」
誰知道黃太吉發了一頓火之後什麼事都沒有一樣,轉頭關注戰場的情況。
吳三桂笑道:「大帥有命豈敢推辭!」
所以火炮對轟之時依然被壓制,不過卻吸引了明軍的火炮,減輕了騎兵的壓力。
陳奇瑜說道:「從現在開始,收起輕敵的心,戰爭一天沒打完,我們就一天沒勝利!來人,擺沙盤!」
陳奇瑜點點頭:「果然不愧是將門虎子,吳將軍接著說。」
第二天,明軍與清軍繼續交戰,學會了使用火炮的清軍扭轉了戰場上的被火炮壓制的場面,開始於對面火炮進行對轟。
走進兩名士兵:「將軍有何吩咐?」
不得不說,吳三桂是這個時代最出色的軍事將領之一,雖然他還年輕,但是僅僅按照沙盤就推斷出了黃太吉的計策,天下之間只怕找不出幾個。
諸位將軍齊齊噤聲低頭,他們確實被今天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已經開始盤算著戰爭勝利之後的事情了。
第一日這一戰,明軍傷亡五千人,清軍傷亡四千三百人。看起來像是清軍勝了。
陳奇瑜不合時宜的插了一句話:「諸位將軍以為咱們可以高枕無憂了么?」
「你們即刻派人去筆架山通知筆架山守將,就說近日清軍將會於海路發動襲擊,讓他們多加防範,若是丟了筆架山,我饒不了他們!」
「回稟皇上,那應該就是錦州守將祖大壽的外甥,山海關總兵吳三桂。」
陳奇瑜一拍手掌:「吳將軍所言甚是!此次若是清軍來襲,當記吳將軍首功一件,我必將為將軍請功。」
黃太吉嘆了一口氣:「再來兩三天,還不知道又有多少勇士倒在這裏。」
聽到了陳奇瑜話中的嚴肅,諸位主帥收起了笑臉,仔細看著陳奇瑜,不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麼。
本來諸位統帥以為是來參加慶功宴的,誰知道完全變成了一場軍事戰略的討論。
陳奇瑜開口道:「諸位將軍今日一戰感覺如何?」
「主帥英明,今日一戰我等第一次感覺了收復關外有望!」吳三桂第一個站了起來。
炮營的將領都是漢人,聽到黃太吉發了這麼大的火,紛紛跪倒在地,出言求饒。按照明朝崇禎的脾氣,下面就該抄家滅族了。
吳三桂連忙辭謝道:「多虧得眾位前輩抬愛,將這個機會讓給晚輩,晚輩不勝感激,他日定到諸位前輩府上拜謝。」
這個時候,阿濟格還不知道自己的行動尚未實施就面臨著破產,還在海邊徵集大型漁船。這可惜只一片都是窮苦的漁民,有條船已經是不容易了,至於大船想都沒想過。
幾位主帥冥思苦想,最後還是吳三桂的意見得到了重視。
聽完了陳奇瑜的話,他們才想到對面的是黃太吉,那個自從在努爾哈赤手裡接過汗位就鮮有失敗的黃太吉。
吳三桂站了起來:「還請大帥教導。」
軍人是最容易服氣的人,只要你有真本事,賞罰分明,就能這些人服氣。至於政治,自從崇禎登基以來,還沒有哪個武將敢參与政治中去。
眼見太陽西斜,雙方的主帥都知道再打下去發揮不出戰鬥力,徒增傷亡罷了,於是相繼鳴金收兵。
幾個炮軍將領如逢大赦,連滾帶爬地跑回了自己的營中,開始準備火炮。
「只要我們糧道一斷,加上大家都是臨時聚集到一起的,必定產生混亂,到時清軍想要逐個擊破就十分容易了。」
只是這些清軍炮營的將領大都是耿仲明和孔有德的麾下,崇禎五年,耿仲明和孔有德在山東叛亂后歸降清軍,他們的火器更新程度完全比不上陳奇瑜的軍隊。
第三天,黃太吉守營不出,拒絕再次和明軍作戰。
士兵接了將領出去,陳奇瑜親自來到吳三桂身前:「吳將軍,不知你願不願意暫且留在我身邊,我還有事這幾日想和你細細詳談。」
「但願如此吧。」
面對著沙盤,陳奇瑜要求每個人把自己當做黃太吉,想出一條黃太吉反敗為勝的戰略。
陳奇瑜聽到此處大吃一驚:「吳將軍繼續說。」
黃太吉低聲斥道:「跪在這裡能當飯吃么?還不去準備生火,炮擊明軍。」
不一會探馬回來將明軍如何用火堆升溫,使炮營正常運作的事情回稟給了黃太吉。
「自從跟著父皇起兵以來,每次大戰我滿清的勇士都能以一當十,這次竟然遇到了這種戰損,實在讓我有些難以接受。」
黃太吉在帳中踱著步有些急躁:「阿濟格到哪兒了?」
眾位主帥羡慕地看著吳三桂,以前他只是家世好,如今又有了陳奇瑜這個大後台,想必前程不可限量。
這個時候正面的戰場上的戰事也進入了白熱化,隨著吳三桂的左突右殺再加上明軍火器的輔助,九邊精銳在戰場之上並沒有落了下風。
於是紛紛起身恭賀道:「吳將軍智謀高遠,大帥慧眼識英雄,這場仗想不贏都難了。」
「況且正面戰場還有我們,不可能任由他們攻破松山、塔山據點。所以他們的目標有可能放在我們的糧道上。」
「皇上暫且寬心,我軍傷亡較多是因為一來冬季並不適合騎兵作戰,咱們有些吃虧。二來明軍主帥火器運用成熟,剛開始咱們有些不熟悉罷了。」
以前每一次要殺一個清軍都要死三五個弟兄,如今竟然差點打出了一比一的傷亡,在座的諸位彷彿看到了勝利就在眼前。
吳三桂指著沙盤說道:「我軍的糧草大多存積在筆架山,按理來說清軍不可能知道這一處地方。可是我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是清軍知道了筆架山。」
「回稟皇上,阿濟格說了這個時節走海路還未找到當地的漁船,咱們的戰船還需要兩三天才能調過來。」
說著吳三桂用手一指:「那麼走陸路的話,必然會受到我們的阻撓,到時只怕有去無回,若是他們走水路…」
說著陳奇瑜大聲喝道:「來人!」
一場仗打下來,陳奇瑜已經讓大多數統帥心服口服,就是當年袁督師在世的時候也沒在野地戰里打出這麼好的戰果來。
黃太吉在陣前觀望,眼見一名小將弓馬嫻熟,進退自若,再加上一身白袍加上胯下白馬甚是威風,對著旁邊的將領問道:「那員小將是何人?」
黃太吉聽了之後指著清軍的炮營將領怒罵道:「蠢材,一幫蠢才。明軍能想出來的東西你們竟然想不出來,讓朕的勇士們在戰場上處於困境,你們罪該萬死!」
說道這裏陳奇瑜突然提高了嗓門:「難道你們想勝利之後馬上慘敗么?」
陳奇瑜看到了統帥們臉上遮不住的喜色,咳嗽一聲,眾位統帥紛紛正身做好,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