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霸天下》目錄

第一章 北伐遺恨

第一章 北伐遺恨

「驅除胡虜,光復中原。」
「恩,韓潛,你是我最得意的部下,今日之事你怎麼看。」
今天廠里破天荒的放了一天假,一大早,華安獨自一人來到了小城最熱鬧的「鵲橋」。
「你,你,你想造反嗎?來人啊!」使者哆哆嗦嗦的喊道。
「大哥放心,大小戰船近萬艘已經準備妥當,十萬大軍隨時可以渡河。」祖約中氣十足的答道。
「祖約,戰船準備的怎麼樣了。」祖逖微微側身淡淡的問道。
韓潛還沒走進中軍大帳就聽到了一陣劇烈的咳嗽聲。
一個月後,雍丘大營一片寂靜,天空烏雲滾滾,只有幾隻呱噪的烏鴉在轅門外叫個不停。
「末將以為是皇上不信任將軍了,一旦將軍收復河北,威望將遠遠超過皇上,所謂功高震主,皇上擔憂將軍日後有異心!」韓潛答道。
祖逖猛地伸出右手大喝一聲便溘然長逝。
公元321年,黃河南岸的虎牢城錦旗獵獵、鼓聲震天,鎮西將軍、豫州刺史祖逖一身戎裝,威風凜凜的站在點將台上,祖約、韓潛、衛策、馮鐵、董昭等一幹部將侍立兩側,台下數萬精兵手持兵器排成一個巨大的方陣。
「報……」
「怎麼回事,眼下正是出兵良機」
「很好,很好,」祖逖滿意的點了點頭悠悠說道:「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衛策,糧草可供大軍支用多久。」
在家人的介紹下,華安一次次地相親,卻又一次次的失敗,不是女孩子嫌他沒車沒房沒地位,就是他嫌棄人家長得丑不夠溫柔。
不多時,又一個背插小旗的騎兵絕塵而來,下馬奏道:「啟稟將軍,皇上有令,將軍不得擅自調動大軍渡河,使者大人已到十里之外。」
別人都說「你一個工人隨便找個女人就行了,漂亮、溫柔的女人你養的起嗎?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末將在」
「咚咚咚咚……」
韓潛苦笑道:「諸位將軍的士兵都回營帳了,末將的兵馬還會傻傻的等著末將嗎?」
一群圍觀的「熱心人」站在道德的高峰不斷地譴責其他圍觀的人。直到河中的女子只露出兩隻手臂,眾人仍是圍觀。
祖逖猛擊大腿揚天長嘆:「我大晉何日可收復中原啊!」
「末將得令」祖約、馮鐵抱拳答道。
「你你你,你藐視本官就是藐視朝廷,來人把他拖出去重打一百大板,以示懲戒。」使者大聲的咆哮著。
「是啊!將軍,出師北伐吧!我等只聽將軍的號令。」諸將異口同聲。
「將軍,使不得啊!」
中軍帳中,使者坐在尊位,祖狄等一干人侍立兩側。
「祖約、馮鐵、你二人率一萬騎兵,兩萬步兵向西會和洛陽守備李矩由孟津渡河,沿河內、山陽、汲郡直逼盪陰。」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以鎮南大將軍杜預為大都督,率六路大軍南下伐吳,水陸精兵二十余萬,戰船數萬艘,水陸並進、直逼建康。次年三月,吳主孫皓率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從而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面,轟轟烈烈的三國時代自此結束。
「這麼多人光看著,咋沒人下去救人呢?」
「快救人啊!快救人啊!有人掉到河裡了」一時間鵲橋兩岸傳來了無數的呼救聲。
祖約、馮鐵、衛策、董昭等諸將聞訊奔至中軍大帳。諸將一齊跪在祖逖身旁頷首垂淚。
使者舉起左手的「持節」囂張的斥道:「放肆,這是皇上的聖意,誰敢不服,你想造反不成。」
「將軍,你不會有事的,將士們還等著你出師北伐呢?」韓潛跪在祖逖身側安慰道。
中原各路精兵互相攻伐實力大損,匈奴首領劉淵趁機入主中原,羯、氐、羌、鮮卑各族紛紛效仿,一時間,中原胡虜橫行,大肆屠殺漢人,中原漢人十不存一,衣冠士族紛紛渡江南遷。
※※※
「大軍出征」祖逖將手中的寶劍向前一揮大聲吼道。
中軍大帳頓時哭聲一片……
「韓潛,衛策,你二人率兩萬步兵由延津渡河,沿枋頭、朝歌與祖約、馮鐵會師盪陰,爾後沿安陽、鄴城、臨水、邯鄲直逼襄國。」
韓潛頷首恭敬的答道:「回將軍,所有士兵手中都是完好的兵器,另外還有三成的多餘兵器,隨時可供替換,箭支近三百萬,戰馬的韁繩、馬鞍、馬鐙已全部整修完畢。」
台下數萬將士再一次舉起手中的兵器縱情的呼喊。每一個在場的士兵都熱血澎湃,只等主帥一聲令下便可奔赴沙場。
「吼!吼!吼!」
「撲通」
華安一頭扎進了河裡,游到那女子落水的位置,左手抓起女子的後背向岸邊游去,剛遊了一會兒,那女子突然劇烈的掙扎著,雙手緊緊地抱住華安的頭部,華安的口鼻被緊緊的貼在女子的胸口,一時喘不過氣來,想掙脫,但女子在求生的本能驅使下抱得很緊,不一會兒,華安便感覺胸口悶的難受,一點力氣也沒有了,身體漸漸的沉到了水底……
使者走後,祖約回到中軍大帳,怒道:「朝廷如此不分輕重,在這緊要關頭奪了大哥的兵權,難道這千載難逢的北伐良機就這樣錯過了嗎?」
一統天下的大晉王朝,長戟百萬、威震九州,放眼天下無人可與之爭雄,然而僅僅持續了十年,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逝。繼位的晉惠帝司馬衷昏庸無能,無力掌握政權,不久便爆發了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
「哎!」
「吼!吼!吼!」
「哈哈!好一個樂得清閑,眼下中原的百姓正被胡人蹂躪,身為朝廷大臣不思百姓疾苦,居然說出如此恬不知恥的混帳話。」祖約恨恨的罵道。
祖逖瞪了一眼祖約,上前一步輕聲問道:「上使大人,不知戴淵將軍何時到任。」
「聖旨剛下不久,如今朝中的大人們正輪流請戴將軍吃酒呢?京城距此路途遙遠,少說也得三五個月吧!」使者漫不經心的說道。
祖逖死後,諸將推舉祖約為大將軍,祖約沒有遵守祖逖臨終遺言,在黃河南岸與石勒大戰,十戰十敗,狼狽退回壽春。
使者如此無禮,諸將均有憤憤不平之色,只是在祖逖面前不好發作。
「祖約,鬧夠了沒有,出去。」祖逖厲聲斥道。
「蒼天有眼啊!我大晉南渡數十年,致使中原陸沉,百姓罹難,今日有望收復中原,還歸故鄉,此皆諸位將士之功,諸將士當受本將一拜。」祖逖雙眼微微泛紅,雙手抱拳躬身深深一揖。
「鵲橋」兩岸已經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橋上一對對幸福的情侶手拉著手訴說著各自的海誓山盟。
「原來是祖大將軍的弟弟啊!難怪這麼囂張跋扈,一身的土匪氣。」使者怒道。
「咳咳咳……噗」
※※※
「將軍……」韓潛雙眼泛紅嗚咽道。
祖逖輕輕推開眾將,向前走了幾步,面向台下的數萬將士伸出右手指向北方朗聲說道:「將士們,前方就是黃河,那是我們華夏人的母親河,黃河兩岸一直是我們華夏子民的故鄉,如今胡虜不僅占我家園,毀我故鄉,而且隨意殺我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殺過黃河就可收復我們的家園,將士們讓我們戮力同心,驅除胡虜,光復中原。」
祖約、韓潛一幹部將議論紛紛。
「救還是不救,救人有可能把自己的小命搭上,不救良心不安。」華安心裏矛盾著。
祖約刷的拔出佩劍,滿眼怒火的瞪著使者斥道:「無恥狗官,今日本將替天行道,斬下你的狗頭為民除害。」
公元316年,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自此進入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韓潛,你怎麼還不走,去讓你的部下都回營吧!」祖逖緩緩坐下輕聲說道。
使者還想發飆,抬頭見祖逖身後諸將均有怒色,起身輕笑道:「如此,就有勞祖將軍了,告辭。」
「報……」
「末將得令」董昭應道。
「大哥,我……」祖約欲言又止,瞪了一眼使者,轉身走出營帳。
祖逖雙手向兩邊平舉,數萬將士立即鴉雀無聲,「諸將上前聽令,」祖逖微微側轉朗聲說道。
台下數萬將士舉起手中的兵器群情激昂的高聲呼喊。
祖逖眺目望去,不遠處塵煙滾滾,顯然是使者大人的車隊。此刻他有種不祥的預感,是什麼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上使大人,如今聖意已經傳達,軍營簡陋沒什麼可招待的,末將這就讓親兵護送大人回京復命。」祖逖強壓怒火冷冷說道。
「大軍暫緩出征,諸位隨我迎接使者大人。」祖狄淡淡說道。
可華安心裏有自己的標準,他從小就喜歡看古裝電視劇,古代女子那溫柔美麗的形象深深的烙在了他的心裏,不經意間便讓那他如痴如醉。
「有人掉到河裡去了,快救人啊!」橋上突然傳來了呼救聲,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河面,只見河的中心一位年輕的女子痛苦的掙扎著。
祖逖緩緩坐起身來,喘著粗氣悠悠說道:「韓將軍,你是我最得意的部將,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本將死不足惜,只是心愿未了!中原自古乃我華夏土地,不收回中原本將死不瞑目。咳咳咳!」
「驅除胡虜,光復中原。」
祖約、馮鐵等諸將憤憤不平的走出中軍營帳去遣散各自的隊伍。
「將軍,將軍……」韓潛含淚將兵書揣在懷中泣道。
「本將親率四萬步騎主力與後方糧草策應各方。」祖逖說著拔出隨身佩戴的寶劍指向蒼穹大聲吼道:「將士們,我大晉收復中原就在此一戰了。」
「大軍出征、渡河……」
「回將軍,各軍大營尚有三個月的餘糧,雍丘糧倉糧草已堆積如山,足夠十萬大軍三年支用。」衛策朗聲答道。
「不要喊了,沒用的,本將大限已到,神仙也救不活的。」祖逖無力的搖了搖頭。
祖逖瞪了眾將一眼大聲喝道:「都給我閉嘴,本將身為大晉的將領豈能行謀逆之事,讓將士們都散了。」
「什麼,戴淵算什麼東西,憑什麼聽他的。」祖約憤憤不平的吼道。
「是啊!將軍,將士們還在等著將軍揮師北伐呢?」韓潛憂心的嘆道。
「恩,韓潛,士兵的武器是否有缺損的,箭支準備的充足嗎?」祖逖輕聲問道。
此刻祖逖等一干人都憂心忡忡,關鍵時刻,朝廷橫加干涉,究竟是什麼原因誰也不清楚。
「將軍,大軍還按時出發嗎?」
「董昭,你率一萬輕騎向東由白馬渡口過河,沿頓丘、陽平、清河進入巨鹿渤海一帶,騷擾牽制敵北方的各路軍團。」
使者搖頭噫吁道:「祖將軍啊!此刻即使戴將軍在此也不會北伐的,朝廷不讓將軍渡河北伐,自然有朝廷的打算,將軍不也樂得清閑么。」
「什麼,不讓過河,」
使者「恩」了一聲,右手輕輕一抬,馬車繼續向前,祖逖等一干人只得退讓路邊,待馬車過後方隨著馬車向中軍營帳走去。
祖逖頓了頓又說道:「羯酋石勒本是奴隸出身卻能成為一代帝王自有其過人之處。本將死後我大晉只怕無人可與之抗衡,若石勒渡河南下,切不可與之正面對抗,只要退到淮河以南,憑藉江南水網和我大晉傲視天下的水軍,石勒便再難前進一步,切記、切記、咳咳咳……噗!」
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大伙兒伸長了脖子努力地向前擠,生怕錯過了一絲細節,「快救人啊!救人啊!」
轉眼使者已到眼前,祖逖率一幹部將抱拳施禮朗聲道:「末將祖逖參見上使大人。」
看著大軍士氣如虹,祖逖欣慰的笑了。多年的戎馬生涯就是為了這一天,如今垂暮之年終於等到了,還有什麼能比實現自己的理想更讓人興奮的呢?
「將軍,折煞末將了。」
※※※
「救吧!」華安對自己的水性還是相當自信。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且我大軍兵糧齊備,何須處處受朝廷的節制。」祖約高聲叫嚷。
「末將得令」韓潛、衛策朗聲答道。
華安是這個小城的市民,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在郊區的一家紡織廠打工。因為性格比較害羞,所以一直沒有女朋友,這可急壞了雙親。
祖約,韓潛等一幹部將向前一步異口同聲的答道。
祖約、韓潛、馮鐵、衛策、董昭等一幹部將紛紛上前扶起祖狄。此刻諸將的心裏也是感慨萬千,多年的戎馬生涯為的不就是光復中原嗎?眼下成功就在眼前,收復中原只是時間的問題,一旦中原光復他們就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的功臣,中原的漢家百姓也可以過上太平的日子了。
「不不不,不會的,一定是朝中有奸臣蠱惑,不少士族一心偏安江南,是他們蒙蔽了聖聽,奸臣誤國、奸臣誤國啊!」祖逖眉頭緊鎖。
韓潛嘆了口氣道:「將軍說的也對,當今的皇上就是在這群奸臣的擁戴下才順利登基的,奸臣們不願北伐中原,皇上又能如何,況且我大晉以我北伐軍和荊州刺史王敦的荊州軍最為精銳,王敦此人素有反心,一旦我北伐軍渡河遠征,荊州軍就無人可制了。」
「吾弟祖約是員猛將,但衝動易怒不是大將之才。況且常懷憤憤不平之心,本將擔心他日後會因為憤恨而作亂。其他諸將都是平庸之輩,就更加難當大任了。」
「是啊!都站著不動……趕緊救人啊!」
「皇上口諭,以戴淵為征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雍、冀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諸位以後都歸戴淵將軍統率,沒有戴淵將軍的命令誰也不許私自用兵,否則以謀反罪論處。」使者陰陽怪氣的說道。
「將軍,末將何德何能,如何能擔此大任,祖約將軍是將軍的親兄弟,比末將更適合擔此大任。」韓潛謙讓道。
幾百面大鼓同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在鼓聲隆隆中騎兵已經跨上戰馬,最外層的步兵開始緩步離開奔赴戰場。
「三五個月,這麼久,眼下羯酋石勒正忙著和北方的鮮卑,丁玲征戰,此刻正是北伐良機。」祖逖憂心的嘆道。
「咳咳咳……」
「將軍,你吐血了,軍醫、軍醫。」韓潛大聲喊道。
「此皆將軍之功,」
遠處一個背插小旗的騎兵絕塵而來,下馬跪奏道:「報將軍,皇上有令,將軍不得擅自調動大軍渡河。朝廷使者已在二十裡外,將軍準備迎接。」
祖逖從懷中顫顫巍巍地摸出兩本書,交給韓潛輕聲說道:「這是我戎馬一生從實戰中總結的一套兵法和平胡十策,日後你要好好研讀,將來北伐中原的重任就拜託足下了。」
公元二十一世紀,在國慶小長假的最後一天,鳥語花香的江南小城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人們盡情地欣賞小城的美景,陶醉在這個幸福的時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