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霸天下》目錄

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

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

見王導唯獨拒絕六名宮女,司馬衍嘴角微微一笑,收回成命,同時將賞賜的金銀加倍,以彌補收回的宮女。
為了徹底摧毀此處巢穴,讓山賊以後不會在此嘯聚,華安不僅讓士兵將巢穴的房屋全都燒毀,同時將附近的樹木也一同砍伐,燒掉,使其完全喪失隱蔽性。
華安瞪著跪在地上的山賊頭目,呵斥道:「佔山為王,魚肉百姓,搶奪軍糧,該當何罪啊!」
當然了,剿匪之戰畢竟規模較小,來年北伐與趙國大軍血戰,那種緊張和血腥必然是剿匪的幾倍,先讓將士們稍微適應一下戰場的血腥,日後與趙國精銳廝殺的時候,就不會因受不了血腥場面而慌亂了。
王三親自押著山賊頭目,走向華安的面前,大聲道:「大哥,親兵旅在後山抓住悍匪八十餘人,大頭目一人,就是他,跪下。」說完一腳踹在了山賊頭目的后膝蓋上。
最後,從京城一路疾行到磨山,士兵疲憊自不必多言,養精蓄銳也是必須的。
這些脅從分子自然唯唯諾諾表示要重新做人,教育了一個時辰,華安收繳所有山賊的武器,將其付之一炬,而後,讓這些脅迫分子自行離開,前往各自的家鄉。
「是,將軍。」兩名士兵將山賊頭目押了下去。
山賊頭目是個膽小的傢伙,剛才是故意裝硬氣,見華安真的下令要砍了他,立馬就哆嗦了。
朝廷方面,剛收到華安送來的戰報時,對於如此輝煌的戰果,多數大臣都表示懷疑,認為華安虛報戰果了。
華安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茅山的萬余山賊各個擊破了,而麾下的士兵損失卻極少,陣亡不足百人,可謂戰果輝煌。
當地的官員也是去了心頭的一塊大石,幾個州縣的官員不僅熱情的招待華安和北伐軍將士,而且,連名上奏皇帝司馬衍,首先,大大的將華安剿匪的事迹進行誇讚,同時為了是百姓安心,懇求讓華安的三千人馬,常年駐紮在茅山附近,以震懾多發的匪患。
司馬衍腦袋一熱,當庭表示要對華安大加賞賜,除了賞賜金錢物品之外,同時表示要在宮中挑選了六名姿色出眾的宮女,賞賜給華安。
華安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朝廷眾臣自然都是非常高興,司馬衍更是連連誇讚華安是帶兵之才,身為岳父的王導自然也是時不時的美言幾句。
磨山在京城東南,比茅山還要遠上兩倍,華安之所以選擇這裏,除了此處有近萬山賊出沒之外,更重要的是,地域的陌生和路途的遙遠,更能訓練士兵的意志力。
華安在茅山剿匪的事迹早就傳開了,磨山附近的官員和老百姓一見華安領兵到來,無不額手相慶。
華安佯裝同意,待山賊頭目說出茅山其它山賊巢穴的大致情況時,華安臉一番,以山賊頭目所說與自己所調查的不一致為借口,將其斬首,對於那八十名悍匪,自然也是全部斬殺,不留後患
不過,對於茅山附近官員,要求華安駐守茅山一事,司馬衍並沒有同意,因為北伐軍的大營在京城附近,唯獨讓華安的三千人馬駐守茅山似有不妥,況且,華安新婚不是很久,讓司徒的千金與華安長久分離,這種棒打鴛鴦的事,司馬衍也不願做。
而對於那些投降的脅從分子,華安認真的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讓其以後安安分分的做人,不可做惡事。
見山賊頭目向後山逃走,華安嘴角淡然一笑,並不追趕,而是帶領麾下士兵,繼續圍剿四散而逃的山賊小羅嘍,並不斷勸說他們投降可免死。
身為岳父的王導,也是進言,讓司馬衍收回六名姿色出眾的宮女,以防止華安貪戀女色,誤入歧途。
很快又過去了三個月,華安麾下的三千大軍被訓練的更加強悍,此時秋收已過,天氣變得漸漸涼爽,在大營進行了數論實兵演練之後,華安再次請命,要求前往磨山剿匪。
山賊頭目屈膝移動到華安的面前,以提供別處山賊巢穴的秘密為前提,與華安討價還價,讓華安高抬貴手放了自己,並表示自己以後再也不會作惡多端了。
圍剿持續了半個時辰,除了幾百名頑抗到底的悍匪被北伐軍斬殺,剩下的大多數山賊小羅嘍都投降或者逃走,而逃走的山賊大部分都被隱藏在樹林的騎兵營俘虜,只有極少數漏網之魚逃離了山寨。
當地的官員不知華安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前往軍營問候何時進山剿匪,華安只說大軍遠道而來,士卒疲憊,至少也要休息個十天、半月的,而後進兵方可一戰擒賊。
一路上,華安總結了這次剿匪之戰,雖然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總體來說,是一次成功的大練兵,至少讓從沒有見過血腥場面的新兵,認識到了什麼叫血腥,什麼是戰場。
剿除匪泛是為百姓造福,是為朝廷穩固江山,華安的剿匪之舉,讓茅山附近幾個州縣的百姓都不用擔心山賊打擾了,在這些老百姓的心中,華安就是活脫脫的救星,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得到朝廷的允許,華安率領三千雄師向磨山進發,這一次他準備在實戰中訓練新的戰法,檢驗一下自己在祖生兵法中悟出的新思路是否可行。
得到班師的詔令,華安告別茅山附近的父老鄉親,集結全軍三千人馬,沿著來時的路向京城方向進發。
華安的三千大軍在磨山腳下駐紮下來,一連三日都沒有進山圍剿,士兵們除了休息便是訓練。
臨走的時候,茅山附近的百姓皆扶老攜幼,十里相送,並不斷的向撤退的士兵的懷中塞一些煮熟的雞蛋、烤熟的山芋等可以充饑的乾糧。
華安點了點頭,道:「有什麼話,說吧!」
這三天時間里,華安每日派遣至少百名士兵,打扮成樵夫的模樣進山探查道路,另外派遣幾十名部下幫助附近的百姓幹活,從這些百姓的嘴裏秘密調查山賊巢穴的情況。
山賊頭目見大勢已去,帶領幾十名心腹向後山跑去,他打算憑藉這些心腹,日後東山再起,繼續做山賊。
華安表面上,似乎若無其事的將大軍駐紮在磨山腳下,一副輕鬆悠閑的樣子,但暗地裡卻是在加速準備剿賊事宜。
做完這一切,華安帶領大軍繼續向下一個山賊巢穴奔去。
磨山的匪泛也一直是個頑疾,朝廷多次圍剿都沒有徹底根除這裏的匪泛,既然華安主動請纓,朝廷自然不會阻攔。
而隱藏在磨山深處的山賊,一聽說華安領兵前來,無不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山寨之中甚至出現了逃兵,這讓各個山頭的匪首頭痛不已,他們一邊互相聯絡,共同商議對抗之策,一邊派遣大量探子混入百姓之中,打探華安的虛實。
在訓練新兵的日子里,華安八成的時間自然是呆在軍營里,但每半個月都會告假三天,回府與家人團聚一番,畢竟是新婚燕爾,韓潛也並不阻止。
而通過後山密道逃走的山賊頭目,則被王上所帶的三百勇士帶了個正著。一個都沒有逃掉。
「要殺便殺,哪那麼多廢話。」山賊頭目倒是很硬氣。
由於對山賊的巢穴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的幾場戰鬥,都進行的極為順利,大晉王師所到之處,山賊們無不膽戰心驚,棄甲而逃。
但是,華安不會真的在磨山腳下休息十天、半個月,那隻不過是迷糊敵人的障眼法,讓山裡的賊人疏於防備而已,在問候的幾名當地官員走後,華安就已經決定當夜就行動,夜戰滅賊。
但沒過多久,當他們看到茅山附近各州郡官員的聯名奏摺,兩下對比,才發現華安在戰報中所寫的都是事實,甚至還有些壓低了自己的戰功。
不過,司馬衍回復茅山附近官員,只要有茅山再有匪泛,一定再次派遣華安前往剿滅,回復各縣官員的信函,與命令華安班師的信函一同送到了茅山附近。
如此皇恩浩蕩,自然招致小人的妒忌,見司馬衍賞賜太過豐厚,不少大臣進言,認為賞賜太過,容易招致華安的自滿。
「骨頭倒是挺硬。」華安哼了一句,下令道:「來人,將這惡徒,拖下去砍了。」
三千大軍在華安的率領下,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返回北伐軍大營,休息一夜,第二日接著訓練。
「大哥,此戰,我軍共殺敵三百餘人,俘虜一千五百餘人,將士們陣亡不足二十,受傷不足一百,大勝啊!」鐵牛看向華安,高興的說道。
還有,磨山的氣候與京城不同,讓大軍在山腳下停留幾日,可以很好的適應磨山的氣候,使士兵不至於出現頭暈等不良反應。
當然,這些戰功啥的,華安都不在乎,他最欣慰的是,通過連續一個月的剿匪,全軍三千將士都得到了極大的錘鍊,戰鬥力提升了一個檔次。
王上抓住這伙山賊悍匪,通過密道將這些十惡不赦的山賊頭目,全都押進了山賊巢穴之中,交給華安發落。
「等等,等等,我有話要說。」山賊頭目語氣軟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