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霸天下》目錄

第七百二十章 蔣乾的勸諫

第七百二十章 蔣乾的勸諫

蔣干聞言,微微驚了一下,不過,他很清楚,若能向慕容俊和張重華一樣,南面稱王,與稱帝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只不過是低調一些而已,於是抱拳道:「將軍的忠心,讓末將極為感動,既然將軍不願失去臣子的名分,南面稱王也未嘗不可,只是將軍要立即決斷,絕不可拖延日久,以免夜長夢多。」
蔣干抬頭看向華安,正色道:「華將軍,末將聽貴部六萬主力大軍,已經撤離臨水城,並在鄴城西門外紮下大營,不知是否屬實。!」
「蔣將軍心系我華夏一族,本將甚為感動,不過,本將畢竟是大晉的將領,若行叛逆之舉,只怕,下人人得而誅之啊!」華安誇讚蔣干一句,並出了自己的擔憂。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多謝蔣將軍提醒,本將知道該怎麼做了。」
「本將效忠大晉已久,終不願失去臣子的名分,以都督之地稱王,聽調不聽宣,效仿當今燕王與涼王,不知可否?」華安直言不諱的道,並想聽聽蔣乾的看法。
華安聞言,徹底明白了蔣干此來的企圖,原來蔣干前來拜訪,是為了勸自己造反,但據聰士秘密彙報,這個蔣干是冉閔的死忠派,對冉閔忠心耿耿,為何會突然關心自己呢?他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呢?
華安自然明白蔣干此來,一定有所企圖,但具體是何企圖,卻無從得知,為此,輕聲道:「我軍目前的情形極為棘手,具體該如何處置,本將仍在考慮之中。」
此刻,蔣干麾下實際控制的大軍有五萬之眾,蘇亥與王午麾下的兵馬,理論上也是效忠冉智的,至少不會反對自己,若是蔣乾等人站在自己一邊,的確可以大大提高自己自立的底氣和實力,這讓華安放心了不少。
在黃河南北,蒲洪、姚襄、張遇、魏統等降服大晉不久的將領,對大晉朝廷是毫無忠誠可言,因此,他們也一定不會為了維護大晉朝廷,而向自己發起進攻,不過,若是自己處於不利境地,趁火打劫倒是極有可能的。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蔣將軍,你我相見不過數次,也談不上有多深的交情,你為了讓本將脫離困境,可謂是煞費苦心啊!本將就不明白了,你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將軍的是,大晉朝廷確實待末將不薄。但這麼多年來。待將軍也是信任有加,如今,卻因為一個的謠言,開始逐步削弱將軍的實力。讓將軍麾下將士陷入軍心渙散的境地。今日所受到的待遇。只怕就是日後蔣干所受到的待遇,子被架空,以士族掌控朝政的大晉朝廷。終不是我等貧寒子弟的久留之地,所以,末將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啊!」蔣干輕聲道。
而揚州軍團,雖然實力也非常強大,但其主將殷浩是個空有名望,而無統領軍隊才華的浮夸子弟,揚州軍團兵力雖多,但卻只能謹守揚州,保境安民,根本沒有與自己麾下主力大軍爭鋒的實力,況且,自己昔日的兄弟,已經控制了揚州軍團三成的兵力,只要自己以兒時情誼大加籠絡,便可對揚州軍團釜底抽薪,因此,揚州軍團根本不足為懼。
華安聞言,佯怒道:「蔣干。大晉朝廷待你不薄,破格冊封你為平北將軍,你為何能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你就不怕本將上奏大晉朝廷,治你的罪嗎?」
華安點了點頭,回道:「確有此事,我軍之中出了一些亂子,將士們擅自脫離陣地,讓蔣將軍見笑了。」
「華將軍無需有此擔心,只要將軍以下為念,下定決心脫離大晉朝廷,末將願攜魏國所有大軍,全力支持將軍,有末將協助,將軍便不用懼怕任何人的反對。」蔣干抱拳,正色道。
至於,南方的交州軍團、廣州軍團、江州軍團、寧州軍團,因為沒有大的戰事,且人口不多,因此,兵馬很少,根本不值一提。
見華安沉吟不語,似乎正在作著激烈的思想鬥爭,蔣干連忙趁熱打鐵道:「華將軍,貴部大軍已經群情激奮,如今箭已經在弦上,將軍必須立即做出決斷,絕不可猶豫不決,以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蔣干浸淫宦海,也算深通察言觀色之術,從華安的語氣和細微表情,可以看出華安並不是真的非常生氣,而是有佯怒的成分。
然蔣乾的是繪聲繪色,甚至還流出了一絲淚痕,讓華安頗受感動,但華安總感覺蔣乾的話中,似乎透露著些許期滿,也許,他一心為了對抗異族勢力是真心的,但除此之外,似乎還另有目的,而這個目的是什麼,華安暫時還不得知,不過,潛伏在蔣干府邸的聰士,會查清一切的。
蔣干走後,華安在中軍大帳之中,仔細的思考了起來,此刻,他麾下的大軍足有幾十萬,雖然不一定全部是一心忠於自己的心腹,但在這麼多年裡,幾乎所有的將領都受到了自己優厚的賞賜,而朝廷派遣的官員,卻收回了自己賞賜給眾將士的田地,因此,華安認為自己麾下的主力大軍,應該會支持自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今,蔣干也對自己表示全力的支持,如此一來,華安又有了魏國十余萬主力大軍的支持。
蔣干聞言一喜,從此刻開始,他便能感覺到,華安對反叛大晉朝廷已經有了打算,只需再加一把火,就可以促成此事。
在大晉核心的荊州和揚州,倒是存在大晉的另外兩支主力,荊州軍團和揚州軍團,荊州軍團主將桓溫,擅長作戰,麾下大軍的實力,也非常的強悍,的確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華安知道,桓溫並不是一個忠心的將領,據潛伏在桓溫身邊的聰士回報,桓溫日夜訓練士卒,常懷有反心,因此,荊州軍團不會成為大晉朝廷最忠實的依靠。
見華安尚在猶豫之中,蔣干連忙上前一步,抱拳道:「華將軍,眼下大晉朝廷先是貶去了將軍都督益州和梁州的軍務,緊接著便派遣官員,收回了將軍賞賜給部下將領的田地,這直接導致將軍麾下大軍的軍心渙散,末將大胆推測,這僅僅是個開始,若是將軍沒有雷霆的反制手段,日後,朝廷還會繼續為難將軍,到時候,只怕將軍的下場……」到一半,蔣干故意停了下來。
華安聞言,似乎有些明白蔣干此來的意圖了,於是,輕聲問道:「以蔣將軍之見,本將應該如何反制朝廷,以保全自己。」
見華安似乎有些心動,蔣干連忙抱拳道:「以末將之見,將軍當以雷霆手段,脫離大晉朝廷,自立為君,如此方為上策。」完目不轉睛的看向華安。
如今,對華安威脅最大的便是北方的燕國和代國,燕代聯軍的兵馬最多,若是進行全面的戰爭動員,組建五十萬以上的大軍,是毫無壓力的,因此,華安重點要防備的仍是北方的燕代兩國,而對其他幾個方向,進行嚴密的監視即可。
思慮再三之後,華安決定給桓溫寫封信,以桓溫勞苦功高為由,全力支持桓溫稱王,以利用桓溫內心的野心,讓其與自己處於同樣的境地,以消除荊州軍團的威脅。
而華安監視的重點,自然是鎮守荊州的桓溫軍團了,這支軍團處在華安的後背方向,對華安所部大軍的威脅最大,萬一桓溫軍團與燕代聯軍同時發難,華安與麾下的主力軍團,便難以抵擋,萬一大軍戰敗,將不得不放棄洛陽城附近的城池,退入關中平原,以潼關險,徐圖良策。
「哦,原來傳言都是真的,那華將軍打算如何處置。」蔣干輕聲試探道。
西北的涼國,對關中平原始終存有覬覦之心,因此,華安在離開關中的時候,才將王猛留下,並賴著涼國名將謝艾不還,以讓涼國失去圖謀關中的實力,華安相信,只要在關中留下數萬精銳兵馬,便足以震懾涼國,確保關中的安全,確保自己的根基。
見華安詢問自己,蔣干連忙回道:「將軍,末將這麼做,除了幫助將軍之外,也是為了我華夏一族,不被蠻夷之輩欺凌,試想,在大晉朝廷之中,就以將軍北伐之心最為堅決,若是將軍被奪了兵權,最得意的一定是燕代兩國,屆時將軍不在河北,燕代聯軍南下進攻,末將與蘇亥、王午幾位將軍,一定無力守住河北之地,到時候,河北就將再次處在異族的鐵騎之下,若出現如此情形,我輩之罪也。」完眼角居然流出了一絲淚痕。
華安自然早就不想讓朝廷拖自己的後退,並在王猛的一番勸之後,下定了最終的決心,此刻,蔣干也主動前來支持,這就更加讓華安穩定了決心,並決定立即行動,以免夜長夢多。
見華安已經下定決心自立,蔣干抱拳道:「既然將軍想通了就好,末將告退。」完轉身離開華安的中軍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