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霸天下》目錄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

皇帝身體突然不適,頓時,讓所有人都慌了手腳,並立即向司馬聃的身邊圍攏了過來。
「報。謝公,皇上派人傳來旨意,要謝公立即著手準備遷都事宜。」很快,司馬聃的命令。便傳到了謝安的府邸。
御醫連忙回道:「啟稟太后,江面上風大,皇上在甲板上吹了這麼久的風,想必是風寒人體,進而引發咳嗽之症。」說完低著頭,等待著褚蒜子的訓斥。
當然,由於遷都的人員和物資非常的龐大,為此,需要大量的車船,但道路的寬度是有限的,為此,為了防止擁擠,遷都的人馬需要分批行動,人和物資也要分開運輸。
遷都是一件大事,需要準備的事情很多,除了車馬物資的準備之外,還要考慮到安全的問題,畢竟,朝廷的核心官員和皇帝一旦離開了高大的宮牆,隨時有可能面臨危險,保護工作顯得極為重要。
很顯然,王三對朝廷遷都還是有些不放心,也就是說,在皇帝和眾皇族離開建康城之前,他是不會率先離開建康城的,以免江南發生變故。
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褚蒜子自然感到非常的緊張,並很是擔憂司馬聃的身體。
「謝公。如今的形勢,可真是一片大好啊!居然連南王都支持遷都洛陽城了,如此,遷都就再也沒有阻力了。」一名心腹屬下高興的說道。
「報,謝公,剛剛收到消息。南王上書朝廷,支持朝廷的遷都舉動。」就在這時,又一名心腹送來了重要的消息。
司馬聃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照母后這麼說,北王既是好人,也是社稷之臣,那麼,兒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說完微微鬆了口氣。
王三搖了搖頭,正色道:「不急,雖然朝廷已經開始遷都,但目前離開建康城的都是一些大臣和各種物資,皇帝和眾皇族都還沒有離開建康城,所以,我們還不能離開,再等等吧!萬一發生變故,我們也好立即應變啊!」
「將軍,朝廷已經開始遷都,我們的任務已經順利的完成了。」一名親兵,興奮的說道。
不過。王三所擔憂的變故並沒有發生,在隨後的幾日,皇帝司馬聃和眾皇族子弟,在六千烏衣營的保護之下。從建康城緩緩離開,並直奔洛陽城而去。
在皇宮的時候,條件優越,或許還看得不太明顯,如今,在江面上剛被冷風一吹便染了風寒,如此,便可以清晰的看出,司馬聃的身體素質是非常差的。
褚蒜子所說的,自然全都是實話,華安的確救過她的性命,這讓她從小就覺得華安是個好人,並一直這麼認為。
幾日後,關於遷都的前期工作,已經基本準備完畢了,眾士族和官員,經過謝安和麾下心腹的安撫,已經基本上對遷都持認可的態度了,此時,謝安與麾下的心腹,終於可以好好的歇息一下了。
謝安與麾下的眾心腹屬下聞言,皆感到有些不敢相信。畢竟,朝廷遷都洛陽城,對南王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為什麼他還要支持遷都呢?
「母后,江水好寬闊啊!建康城就在江水的邊上,而兒臣卻是第一次看到江水,真是太美了。」司馬聃雙手扶著戰船的柵欄,看向江水的兩側,激動的說道。
顯然,褚蒜子覺得司馬聃已經長大了,凡事都應該有自己的見識,不明白的事情,也要自己想辦法調查,如此才能成長。
當然,這一消息在送給皇帝司馬聃之前,就已經被謝安麾下的心腹知曉了,並立即向謝安彙報情況。
「感染風寒,皇上好好的,怎麼會感染風寒。」褚蒜子不滿的問道。
見皇帝司馬聃已經離開建康城,王三自然不會繼續留在江南了,於是,在司馬聃離開的幾個時辰之後。便收拾行裝,帶領麾下的幾名親兵,跟隨遷都的隊伍,向洛陽城方向奔去。
著司馬聃一副非常興奮的表情,皇太后褚蒜子非常欣慰的點了點頭,整日悶在皇宮,也是該讓皇帝出來透透氣了。
雖然謝安是揚州刺史,按道理應該留守建康城,並負責管理揚州的所有事物,但皇帝司馬聃非常信任謝安,為此,臨時讓一名謝安的下屬負責管理揚州。而讓謝安跟隨遷都的隊伍前往洛陽城,以便隨時向謝安請教棘手的問題。
韓勇在接受命令之後,立即讓謝石和王扁頭開始從大營挑選兵馬,並讓挑好的三萬大軍立即進入待命狀態,只要一聲令下,便可以隨時出動。
謝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麾下眾心腹,開始分配各自的任務,以讓遷都可以高效的進行。
褚蒜子笑了笑,輕聲道:「皇上既然已經親政,日後凡事都要自己考慮,要有自己的判斷,切不能什麼事情都向母后詢問啊!」
司馬聃認可道:「母后教誨的是,兒臣知道了。」
江水極為寬闊,並擋住了遷都人馬的行進道路,在這裏,所有的人馬必須棄車登船,而他們乘坐的馬車。則要用特製的運輸船,單獨運到江水的北岸,然後,他們在江水的北岸重新登上馬車,繼續向洛陽城方向行去。
隨行的御醫聞令,立即開始為司馬聃診治,試了試脈象之後,便抱拳道:「太后不必太過擔心,皇上只是感染風寒而已,只要好好歇息,並吃幾服藥就會痊癒的。」
「你們幾個,快些扶皇上回船艙歇息。」見司馬聃感染上了風寒,褚蒜子連忙命令道。
這些負責運送遷都人馬的運輸船,都是水軍大營的船隻,這些船只有大有小,有的是運輸船,而有些則是實實在在的戰船,不過,用於運輸人員,戰船也是可以勝任的。
褚蒜子聞言,暗嘆了一口氣,江面上風大,他怎麼會不知道,但皇帝乃一國之君,僅僅是被江面上的風吹了一下便得了風寒,如此身板,怎麼能讓他不擔心呢?
烏衣六營的六千將士,自然是保護皇帝和眾大臣的核心力量,不過,遷都的人馬非常龐大,僅憑烏衣六營的六千將士,還不足以保護所有的遷都人馬,所以,為了遷都能夠順利安全的進行,必須增加沿途的護送人馬。
不過,這也不能怪司馬聃,畢竟,司馬聃從出生開始就是皇室貴胄,剛剛兩歲便登基稱帝,一直處在皇宮的溫室之中,被一大群宮女和太監保護著,任何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做,累了隨時有地方歇息,渴了、餓了,隨時有上好的美食端上來,如此嬌生慣養,身體素質自然不會很好。
「皇上,你怎麼了。」褚蒜子連忙緊張的問道。
顯然,謝安已經很清晰的認識到,僅憑南王的實力,已經完全不足以反對遷都,為此,他只有轉而支持遷都。
「將軍,既然任務已經完成了,我們何時返回洛陽城向王上復命。」又一名親兵說道。
顯然,他們覺得既然任務都已經完成了,留在江南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早一日返回洛陽城,便可以早一日獲得賞賜。
不過,就在謝安準備好好歇兩天的時候,華安要求遷都的奏摺抵達了建康城,並交到了皇帝司馬聃的手中,司馬聃立即將這一消息告訴謝安,並讓謝安立即進行準備。
「謝公,北王正式要求遷都的奏摺已經送達京城,看來遷都就在眼前了。」一名心腹屬下,正色彙報道。
遷都的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很快,從建康城出發的隊伍一支接著一支,場面極其的壯觀。
「謝公放心。我們一定全力以赴的做好遷都工作。」眾心腹連忙大表決心。
「母后,兒臣沒事,兒臣覺得在這裏吹著風很舒服。」司馬聃留戀江水兩岸的美景,顯然不太願意返回悶人的船艙。
褚蒜子笑了笑,正色道:「皇上喜歡,那就多看幾眼,不過,洛陽城以北的黃河氣勢更加雄偉,待抵達洛陽城之後,母後會陪著皇上,前去黃河欣賞景色的。」
「咳咳咳……咳咳咳……」也許是太興奮了,或者是被江面上的冷風吹的著涼了,皇帝司馬聃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謝安笑了笑,點頭道:「本官還打算歇兩天的,不料這麼快就要正式遷都了,嗯,待皇上正式下達命令,本官便開始組織遷都。」
褚蒜子見狀,正色道:「皇上都染上風寒了,還說沒事,快些回船艙歇著吧!」說完向幾名宮女使了個眼色。
當然,雖然朝廷已經正式遷都洛陽城,但健康城仍舊是江南的一座很重要的城池,為此,少量官員和兵馬留在了建康城,另外,還有幾名皇族也留在了建康城。並負責安撫江南的眾士族。
皇帝司馬聃和宮中之人,乘坐的便是最大的幾艘大型戰船,而其餘的眾大臣和一些地位比較低的人,則乘坐小一些的戰船,至於運輸船則主要用於運輸車馬和各種物資,如此,才可最大限度的發揮所有船隻的運力,讓遷都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
謝安自然願意服從皇帝司馬聃的命令,並將揚州軍團交給了自己的心腹屬下,而後。便跟隨遷都人馬,一同向洛陽城方向奔去。
謝安笑道:「大勢所趨。如今遷都洛陽城,已經是大勢所趨了,所以,即便有所不利,南王也要支持遷都了。」
謝安聞言,看向麾下眾心腹,正色道:「各位,如今皇上已經正式下令遷都,我們身為朝廷命官,一定要全力以赴的做好遷都的工作。」
「哦,是嗎?那真是太好了,兒臣早就聽說黃河是華夏的母親河,真的很想親眼去看一看啊!」司馬聃嚮往的說道。
幾名宮女會意,連忙駕著皇帝司馬聃,向船艙方向走去。
顯然,整天被悶在皇宮之中的司馬聃,對外面的世界是非常嚮往的,畢竟,四面高牆的皇宮,實在是太悶人了,而江水和河水是如此的壯觀,對於整日悶在皇宮的司馬聃來說,是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的。
司馬聃本想留在甲板上,繼續欣賞江水兩岸的美麗景色,不過,見自己的母后強烈要求自己返回船艙歇息,便只好怏怏不樂的在幾名宮女的攙扶下返回了船艙。
緩了片刻之後,司馬聃擺了擺手,輕聲道:「沒事,母後放心,兒臣沒事,只是咳嗽了幾聲而已。」說完又咳嗽了幾聲。
作為母親,看著自己的兒子被冷風一吹就染上風寒,褚蒜子自然是非常焦慮的,不過,身體素質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善的,為此,她也是毫無辦法。
住在城外客棧的王三,看著一支支的隊伍離開建康城,向洛陽城方向奔去,心裏感到非常的高興,遷都終於取得了成功,這裏面有他的功勞和汗水,而如今,他的使命已經完成了,隨時可以返回洛陽城向華安復命。
此時的建康城,已經由大晉朝廷的國都降格為州城的治所,也就是揚州的治所,留守揚州的官員,自然負責管理和控制揚州的所有事物。
「都咳成這樣了,還說沒事,御醫,快些給皇上診治。」褚蒜子連忙下令道。
「是,太后。」見太後下令,幾名宮女連忙應道,並上前攙扶司馬聃。
謝安覺得從水軍大營調撥三萬大軍,沿途護送遷都人馬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立即給韓勇下令,讓其從大營抽調三萬大軍,負責保護遷都人馬。
「說來也奇怪了,南王並非遷都的受益者,而且,遷都從某種情況上看,對他還是有些不利的,他為何要全力支持遷都呢?這真是太讓人費解了。」一名心腹屬下,則感到有些不解。
※※※
僅僅準備了一日,第一批官員和第一批御用物資,便順利的離開建康城,向洛陽城方向奔去,而為了保護這兩支隊伍,水軍大營分別調撥一千人馬,以確保這兩支先頭部隊的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