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將》目錄

第八十四章 童淵來意

第八十四章 童淵來意

一番思量過後,衛濤終於是下了決定。
衛濤笑著搖搖頭,雖然張遼和衛濤年歲相若,但相貌卻是大相徑庭,若是完全不認識的人還可以是暫代,但想必如今在黃巾當中,自己相貌早已是為人所知矣。
聽到這話,衛濤和張遼俱是一愣。
雖然黃巾軍不是國,但其對手乃是大漢朝廷,衛濤也不信其會是隨意動手。
「更何況文遠當知,我等身為武人,軍陣之間自見膽色,何況區區邀宴?」
衛濤先是將黃巾之事放到一旁,就此問道。
童淵站立之時如槍而立,但言語之間卻是十分平和。
童淵應該是為自己派張遼尋找一事而來,只是拿黃巾在聞聽之後不知道為何卻是求到童淵讓其將自己請去。
衛濤如此大張旗鼓的派人尋找童淵,其早已放言欲拜師,如今無論童淵為何而來,也當是知曉此事。
「大人,那黃巾乃匪患之所在,不過這倒也是一個機會,若是能夠打探清楚虛實,趁其虛弱而擊之,當可一舉而定。」
「不過老夫此來卻是被人所託,卻是有人想要一見太守。」
五步一崗,十步一哨,衛濤剛剛近前,就是一陣劍拔弩張,這般做派,讓衛濤忍不住輕露冷笑。
「你就是那衛子羽?竟然敢與我黃巾作對,難道就不怕黃天懲罰嗎?」
但張角起事之後,再是自認與張角曾經熟識的人可沒有多少。
軍中敬壯士,張遼自然也有此心,更何況他卻是知曉,衛濤數次上陣,皆是衝鋒在前,絕不落人後,這等事情自不會有什麼懼怕膽怯之情。
見到衛濤默然不語,張遼就是拱手而道。
張遼自然無有不可,而且對於槍王童淵其人,說不好奇那也是假的,如今能夠一見,自然不會有所遲疑。
張遼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又是再次進言。
「屬下願意代為大人一往。」
真的說來如今的衛濤武力與張遼不過就是在伯仲之間,除了典韋能夠憑著勇力壓傷衛濤一籌,軍中其餘將士皆不及衛濤也。
聽到衛濤的話童淵頗是有些觸動,竟然發出一聲感慨。
衛濤哈哈一笑,張遼只能夠默言。
領著九個親隨,只是花費了半日光景,衛濤就是直至黃巾所在。
北地槍王張綉,衛濤也是知曉,不僅僅是因為前世的緣故,在這一世也是聞聽其名,其人可謂是董卓帳下最為傑出的青年俊傑,聲名遠揚。
只是童淵也是個有趣的人,只是帶一個口信到來,至於衛濤來不來全然不理。
「既然大人慾意往黃巾一行,還請允我隨行。」
「老夫此來是為大人派人尋求,終不好不見。其餘不過順道而已。」
「呵呵……文遠,你我份雖臣屬實若兄弟,難道你以為我的本事就是遜色於你?」
但見此衛濤臉色卻一片平靜,領著九騎就是徐徐靠近。
「小友不必如此看老夫,對張角行事,老夫也是有所不認同,但其後人所言之請如何,老夫更不敢擔保,只是幫忙傳遞一話而已。」
既然下定決心,衛濤卻是行動極快,而且行事隱秘,絕不讓人知曉他已經悄然離開。
而在民智未開之際,志向越是廣大,便越是為人所奇。
衛濤身旁只是十人,那張牛角卻是領著數十人,不過那數十人人人皆是空手,卻是比不得衛濤幾人全副武裝。
「老夫也曾有一徒姓張名綉,天資倒是不差,可惜定性不足,學藝不過數載便自認其成,如今倒是有個北地槍王的名頭,可是在老夫觀之,其武藝自從下山之後便無半點長進,日後成就也是有限。」
不過衛濤、張遼皆非尋常,乍然而見也不過就是微微一愣之後就是恢復了過來。
只是衛濤卻是不知道該不該是一往。
「卻是如今常山的太平首領欲想要與大人一見,其雖說不會傷害到大人,但其所未何老夫卻委實不知,大人慾要如何老夫也不敢是擔保。」
怎麼看童淵都不似專門傳話而來。
「那黃巾請的是我,雖然文遠你本事了得,但黃巾恐怕卻是不認,徒然是惹黃巾所笑,若如此,還不如不行。」
「哦?不知是何人?」
「這一次我便是走上一遭,看看那黃巾到底是意欲何為。」
「呵呵……老夫又不是專程為黃巾而來,也不過是順道帶話而已,難道還要老夫為人做保?老夫自問沒有這麼大的本事。」
東漢末年雖然不能說是民智未開,但讀書也只是少數人的權利,這樣一來,能夠在少年之時立下大志向的人卻是不多。
「區區黃巾而已,若非我如今軍力不足,不然便是隨手可覆,就算如今,若與我一年時間也是可以輕易平頂,若想要速勝,恐怕這一行便是不得不行。」
可是那張牛角同樣是毫不畏懼,一直走到離著衛濤不過二十步的距離才是停下,張望打量衛濤。
如此少年,不一般!
「小友志向令人讚歎,老夫也不過只有這點微末本事,若是小友有暇,老夫倒是願意與小友探討一二。」
出到外間,果見一白首老者卓然而立,身子筆直,立若高松,讓人一見之下心中頓生自慚之念。
「大人千金之體勿須犯險,還是讓我以使者名義前去,若那黃巾真的有心商談什麼,必然一應。」
這時童淵又是一笑。
誰不怕與反賊扯上關係?
正如之前張遼所言,那黃牛村顯然是被黃巾做占,還未等衛濤近到黃牛村,黃牛村的一干村眾早已退入山林,取而代之地卻是一片黃巾招展。
待到童淵離去之後,衛濤才是有空閑思量童淵此來為何。
在見到衛濤決心已下之後,張遼也是沒有再是勸阻,只求能夠與之同往,也不為其他,只在心中暗下決定,哪怕拚死也要護衛衛濤周全。
衛濤打馬上前,雖然被十數利箭指著,卻也是絲毫不懼。
「我不知道什麼天不天的,我只知道我是官兵,爾等是賊匪。」
「老先生所言極是,不過也更可見老先生才是當之無愧的槍王。」
「不瞞老先生,在下雖然官居於太守,但此生之志向,卻是希望能夠終有一日能夠如同先祖衛青一般北驅匈奴,令匈奴再不敢南下牧馬,衛我大漢之安寧。」
「諾。」
「區區而已,而且此城當中恐怕還是有著異心之人,我一旦離開,恐怕其便又異動。而且我此番前往見黃巾,無論成果如何,恐怕都是會有流言傳出,還正是需要文遠坐鎮才是。」
衛濤微微一笑,若真的是童淵哪怕是衛濤親自迎接也算是理所應當。
「是不久之前王越曾書信於我,言將那戟譜贈人,老夫就是有了幾分想要一見的心思。不過如今大人公務恐怕繁忙,而習武講究一心一意,總要錯過這一次之後才有機會。老夫這一段日子當是留在左近,大人若要尋我,自是不難。」
昔日張角創立的太平道影響極大,不少世家大族都將張角視為堂上客,真的說到認識,許多人都算是與張角認識。
「呵呵……老夫正是童淵,至於槍王實不敢稱。天下之大,奇人異士無數不說,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若是自任槍法無敵,不過就是坐井觀天而已。」
「不瞞太守大人,老夫與那張角也算是認識,不過自從他那般行事之後老夫便不再與之往來,但如今卻是故人之後登門所求,老夫也不得不好來此一趟。」
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
衛濤微微皺眉,童淵突然換了稱呼,讓衛濤感覺到有些不對。
這個時代少年當立志,便如曹操的志向是征西大將軍,劉備也曾經說過大丈夫當有一日車如華蓋也。
但縱然是童淵,在聽到衛濤的志向之後,也忍不住面露驚訝之色。
衛濤話音方落,頓時就是聽到一聲炸喝,一個黑黝魁梧的黃巾漢子頓時從村寨中大步走出,正是張牛角。
說到這裏,衛濤微微頓了一頓,而後就是開門見山地說道。
更何況衛濤可不是膽小之人,黃巾勢大之時尚且是不懼,如今黃巾已然勢危,又有何怕?
「文遠,且是與我出去隨之一見如何?」
衛濤冷冷一笑,這張牛角果然是有幾分蠻性。
「童老先生可願指點在下?」
「哼!我有什麼不敢現身,就看你有沒有膽子進來!」
這裏離著村莊已逾百步,黃巾射手還沒有這等本事。
雖然顧及君臣所屬,平日對練張遼略有留手,但衛濤何嘗不是如此?
這就是童淵來的目的,童淵乃是武人性子,最喜直來直去,哪怕言及黃巾也是如此,待得話語說完,童淵直接就是告辭出去。
童淵倒是十分坦然地說道。
「張牛角邀我前來難道還是不敢現身?」
衛濤由此自然是被童淵看重了幾分,就是連對衛濤的感覺也是一變。
聽聞得衛濤此言,張遼一時之間更不知道該要如何勸說,只得默然無語。
「敢問老先生可是槍王童淵老先生,老先生能夠到來實在是蓬蓽生輝,還請老先生入內一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