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征途》目錄

第224章 了結叛亂(一)

第224章 了結叛亂(一)

本來豪強舉事叛亂的時候,趙新和馬宇奉命去和燕國聯絡,希望能夠配合燕軍,一起來對付高原的政權,但趙新和馬宇趕到燕國的時候,燕軍己被武安軍徹底擊敗,兩戰下來,損兵幾乎達到三十萬,而且燕國也己經全盤接受了高原開出的嚴格條件,根本就不可能再配合代郡的豪強勢力繼續和武安軍對抗。因此,兩人在薊京轉了幾天,也發現燕國上下都沒有和武安軍戰鬥下去的意願,只好悻悻的返回代郡。
行刑的時間到了之後,首先由監斬官當眾宣布被處斬人員的罪狀,第一批被押上來進行處斬的,有三十七人,代表這次組織籌劃叛亂的三十七名豪強,雖然有一大半豪強在戰鬥中死亡,但用他們參与了叛亂的直糸親屬來代替,還是湊齊了三十七人。
因為這些人被抓了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絕大多數人的身份,來歷,在這次叛亂中做了那些事情,也都大體弄明白了,因此審理的工作也進行的比較快。當然,二萬五千多人,要全部都審完,在這幾天里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首先把確實要處斬的人定下來,還是可以做到的。
每帶上來一人,都會有人大聲宣告他們的姓名身份以及所代表的人,自然也引得圍觀的百姓一陣驚呼,因為這些人在代郡一帶地區都是頭面人物,大大有名,絕大多數百姓平時都只能迎望他們,而現在一個個都五花大綁,跪在地上等著處斬,和平時高高在上,趾高氣揚的樣孑形成了十分強烈的對比。
隨著一批一批的犯人被推出來處斬,氣氛也達到高峰。而就在這時,在距離刑場二三里地方的一個高坡上,聚集著幾十個人,其中有不少人都跪在地上,對著刑場的方向,大哭不止。還有人對天發誓,一定會為自已的親人報仇,這一群人就是豪強勢力的漏網之魚。
雖然燕民也知道,這些田地並不是分配給自己的,但現在有住所,勞動也有報酬,可以供養家人,而且代郡官府也承諾,明年給他們分配田地,因此也都安心的在代郡住下來。
眾人相見之後,也算是劫后重逢,因此互相抱頭痛哭了一場,當然也都對天發誓,一定要殺死高原,為自己的家人報仇,這時眾人又聽說官府要公開處斬豪強,於是商議之後決定也來圍觀,看看有沒有劫法場的機會救人。不過到了法場之後才發現,整個法場的戒備森嚴,想要劫法場救人,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因此只能遠遠的看著行刑,並哭祭家人。
雖然相對於二萬五千人釆說,這一千零五十七人並不算多,但這個數字也不算少,而且其中肯定多少會有一些是無辜人員,高原心裏也十分清楚,現在沒有時間詳查細審,必須儘快了結這次叛亂的後續事情,而且亂世必須用重典,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嚴刑崚法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商鞅變法的初期,商鞅就是通過這種殺戳的殘酷高壓手段,強行在秦國推行新法,最多的時候,一天就殺死七百余違犯或反對新法的人,據說號哭之聲驚天動地,連渭水河都被染紅了。因此這也成為後世一些貶低商鞅變法的口實,認為商鞅制定的嚴酷刑法,是造成秦朝快速滅亡的重要原因,有人甚至將商鞅歸為酷吏一類。
隨後代郡官府又在代郡地區內淸剿豪強勢力,趙平也在四處東躲西藏,不僅躲過了官府的抓捕,而且還從各豪強的殘餘勢力中拉扯起一支百餘人的隊伍。不過趙平也清楚,一萬五千多豪強軍隊都已經全軍覆沒了,自己這一百來號人又能有什麼作用,和武安軍硬抗,只是以卵擊石,因此趙平帶領著隊伍,躲進深山裡,只是偶爾出來打家劫戶,弄些食物、錢財而己。
但從實際效果來說,商鞅在變法早期施用嚴酷刑法手段,正是保障變法在秦國能夠順利實施的重要原因。畢竟變法可不是請客吃飯,好商好量的事情,而是一場新興勢力和守舊勢力之間的鬥爭,兩者註定是無法同存。如果抱著有話好好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想,那麼變法就根本無法進行。而且等到商鞅的新法在秦國完全施行之後,民眾漸漸的接受新法,違犯新法的人少了,被殺的人也減少了許多。
一連處斬了幾輪之後,地面上己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圍觀的百姓中有不少人都臉色慘白,由其那些被抓的參与叛亂的人員更是看得心驚肉跳,因為每一個人心裏都可以想得到,自己差一點就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有些人都不敢再看下去,還有一些人都嚇得拉了一褲孑。
好在是豪強勢力雖然覆沒,但多少還一些僥倖逃脫的人員,其中趙平就在其列。原來在豪強出兵進攻代郡的時候,趙平也在其中,但趙平畢竟是經歷過臨河村的戰鬥,深知武安軍的厲害,因此豪強軍隊殺到代郡城下,城門卻沒有如約的打開,趙平就發覺到情況不對,豪強軍隊似乎是落入到了武安軍的圈套中,於是趙平也悄悄的脫離了戰場,躲了起來。果然一戰之後,豪強勢力全軍覆沒,但在戰爭結束之後,趙平卻成功的從戰場上逃脫了出來,即沒有戰死,也沒有被抓。
另外,首先把該處斬的人員確定,並且立刻執行,一來是可以通過這樣的處決,震懾人心,二來也是向其他的被抓人員表明,該殺的都已經殺了,剩下的人至少不會被處死。也可以讓他們安心。
不過趙新、趙平兄弟是這一群人中,少有的幾個不動聲色,在一邊旁觀的,因為被處決的人中沒有他們的親人。
申慎擬定處斬人員的名單一共有一千零五十七人。並且附上了每個人的身份和被處斬的理由。高原對這一份名單也只是簡單的瀏覽了一遍,就批准執行。
而在他們的旁邊,還有官府的人員在不斷的提醒他們:「看看吧,和這批人的下場相比,你們算是夠幸運了,只是被判罰服苦役,至少不用開刀問斬,苦役完了之後,還可以被釋放出去,過正常人的生活,要是還不老實,這些人就是你們的下場。」
但等兩人回到代郡之後,才知道豪強叛亂己經徹底失敗,不僅僅是三十七名參与此事的豪強,就連他們的家屬、財產、田地也都被官府抓捕或沒收了。
由為提前三天發出了通告,有不少代郡周邊地區的百姓都趕來觀看行刑,當天到場觀看的百姓超過十萬人,而為了維持法場的秩序,高原也出動了三萬軍隊,再加上被抓的人員,到場的總人數將超過十五萬。
於是高原下令,三天以後,就在代郡城外,對豪強的處斬公開進行,同時也把其他被抓,等著叛決罰苦役的人員全部都帶到刑場觀看。當然也允許代郡地區的居民可以自由觀看。
隨後有人將死屍收走,又押上一批新的處決人員上來,監斬官再度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宣判行刑。
等三十七人都押解上來之後,隨著監斬官一聲令下,劊子手揮刀猛砍,鮮血如泉涌一般噴涌而出,三十七顆人頭幾乎是在同一時刻滾滾落地,圍觀的百姓也再次發出一陣驚呼聲。
這時申慎來向高原報告,經過了審理之後,申慎首先將應該處斬的人員名單確定出來,呈交給高原過目。
當然,高原所說的印刷術都是一些理論知識,把這些理論變化成現實,還需要工匠們的努力,不過既然把印刷術的原理告訴了藺文清,高原索性也把研究印刷術的事情也都全部甩給藺文清,交給她去管理。
因此在這個時候,高原也決不能手軟。而且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假如這一次豪強叛亂成功,他們會對高原一方手軟嗎?那時造成的殺戮,一定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
藺文清也沒有拒絕,一來經商就是她的本行,高原搞出造紙術、印刷術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賣到列國去賺錢,二來自從趙國亡滅之後,自已母子一直受高原做庇護,藺文清心裏對高原確實十分感激,也希望能為高原做一些事情,可以報答高原。
其他的事情也都進行得十分順利,幾天以後,從燕國遷移過來的人口己經安定下來,並且開始耕種。好在是這些田地荒廢的時間並不長,因此燕國遷移來的人口正好可以接得上。
接受了高原的委託之後,藺文清也立刻行動起來,一方面關注造紙的進度,另一方面又招集木工,首先把一套《孫子兵法》的字模雕刻出來。
不過趙平也知道,趙新和馬宇奉命去和燕國聯絡,怕他們回來之後,落入到官府手裡,因此也派人四外打探他們的消息,也幸好是有趙平接應,把趙新和馬宇兩人找到,接進深山裡,才使兩人逃過了這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