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征途》目錄

第380章 秦軍出擊

第380章 秦軍出擊

因此聽完了韓騰的講說之後,王剪也苦笑不語,當年的井陘之戰,他就飽嘗趙軍騎軍突襲騷擾之苦,後來才知道,這個戰術是高原想出來,還有趙軍的騎軍也是高原一手訓練出來的。而現在,高原又使出了這一招來對付秦軍,也確實讓王剪十分頭痛。
王賁道:「楚國也出兵來救援魏國了嗎?他們的膽孑可不小,我們不是已經警告過楚國,不許他們干涉魏國的事務嗎。」
王剪點了點頭,道:「不錯,高原的用兵能力,確實不在李牧之下。首先搶先一步,佔領了滎口,守住了黃河之口,然後又以少量騎軍拖住我們,從容的建立城外的防線,滎口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吧。」
王賁「哼。」了一聲,道:「什麼私兵,不過是換了一個說法,項家也是楚國的人,我就不相信楚國會不知道這件事情,我們應該給楚國一個更為嚴厲的警告才是。」
王剪的臉色有些難看了,道:「韓將軍,你為何要下令屠城呢?」
韓騰道:「聽說這一次出兵,是以項家的私人名義,而且出動的軍隊是項家的私兵,並不是楚國的正式軍隊。」
眾將聽了,立刻齊聲應諾,道:「是。」
而韓騰對此到也沒有否認,承認屠城令是自已下的。
韓騰、羌瘣、章邯等前期到達中牟的將領聽了,也都頗為尷尬,原來在這幾天的時間里,姜桓武指揮著蕃勇軍,連續向秦軍發動襲擊。
王剪沉吟了半晌,其實韓騰所說,也並不算完全沒有道理,從純軍事角度來說,甚至可以說確實有效,其實在秦軍中也有一些人支持韓騰的做法。
這時羌瘣又道:「而且高原己經下令,關閉城門,嚴禁城中居民出城,並且在城中進行戒嚴。因此我們現在收集大樑城裡的消息要困難得多。不過高原剛見任國相之後,就立刻從大樑城裡派出兩支人馬,分別在南北離城四五里的地方下寨,現在也正在修築防禦工事,因為他們是依拖城外的村鎮民房,因此立寨的速度很快,現在營寨己經基本建立好了,如果我們要進攻大樑,首先就要打破城外的營寨,否則在進攻大樑的同時,我們很有可能遭到側面的攻擊。」
不過王剪久經世故,當然明白,軍事從來就不是純軍事上的事情,屠城這種事情,顯然不能完全站在軍事角度考慮。但韓騰現在畢竟也是秦國的大將軍,王剪也不能以屠城的罪名處置他,因此道:「好吧,這一件事情就到這裏,我會如實的上奏大王,由大王來裁決是非,但在大王裁決之前,各位仍然各施其責,不可有所怠慢。」
在井陘之戰中,王剪是採用建立堡壘的方式來對抗趙軍騎軍的襲擊,也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當時秦軍的戰線並不長,而且戰場又是以山地居多,但現在秦軍的戰線明顯比井陘之戰要長得多,而且這一帶地區地勢平坦,利於騎軍馳騁突襲,再用堡壘來保護自己的補濟線,顯然是沒有用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給每一支運輸隊増加保衛的軍隊。由其是加派騎軍保衛運輸隊。
王剪點了點頭,道:「好吧,各位都回去休息去吧,明天大家努力,如果魏軍敢出戰的話,那麼看各位的表現了。」
其實現在並不是向大樑發動進攻的時機,因為雖然現在秦軍己經在中牟聚集了十萬大軍,但大型攻城器具都還沒有運到中牟,而且秦軍現在的主攻目標也不應是大樑,而是滎口,畢竟大樑城的城防太堅固了,不是強攻就能夠攻得下的,還是應該先拿下滎口,仍然是用水攻大樑。
王剪道:「但你想過沒有,這樣一來,反而會激起大樑城中軍民的同仇敵愾之心,全力守城,和我們秦軍決戰,兵法雲:哀兵必勝,現在大樑城的魏軍就是哀兵,讓我們進攻大樑,又增加了不少困難。」
不過,王剪到達中牟之後,並沒有立刻下令進攻,而是立刻招集眾將聚議,首先自然是質問韓騰屠城的事情。
因此王剪的目的並不是要真正的向大樑發動進攻,而是在大樑城下向魏軍發動挑戰,如果魏軍敢出城迎戰,當然正是秦軍求之不得的事情,那麼雙方就可以在城外打一仗,秦軍可不怕和魏軍在野外進行列陣交戰,同時也可以測試一下魏軍的戰鬥力。而如果魏軍閉城自守,不敢應戰,秦軍正好可以宣稱魏軍害怕秦軍,不敢應戰,向大樑的魏軍誇耀一下秦軍的軍威,以提升秦軍的士氣。確實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而這時秦軍在中牟建立的營寨也己初俱規模,雖然防禦陣地並未完全建築完成,但寨牆,壕溝都己建成,也己經俱備了一定的防禦力,基本可以保證秦軍的安全。只是營寨外圍的防線還沒有建成,而且現在秦軍也有足夠的兵力,向大樑或是滎口發動進攻了。
王賁怔了一怔,立刻明白過來,現在秦國和楚國之間的來往,還屬於外交層面的事情,當然是由朝中的大臣去應付,軍人只要付責好戰場的事情就行了。
因為自從白起在長平一戰中,坑殺了二十萬趙軍,使秦國背負上了沉重的道徳壓力,雖然列國都稱秦國為暴秦,但秦國自己卻以是正統仁義自居,而坑殺二十萬降卒,無論從那一點上都是說不過去的,另外也正是這一次大規模殺俘,也激起了列國的憤慨,信陵君才兩次組織五國合縱,擊敗了秦軍,一度打得秦軍退守涵谷關,後來有不少人認為白起之死,也和這次大規模殺俘有關。
秦軍進駐中牟的第七天,秦國攻魏的主將王剪也率軍趕到了中牟,而這時秦軍在中牟駐紮的兵力,己經達到了近十萬人。而主要的戰將有王賁、韓騰、羌瘣、章邯等人。
羌瘣道:「是,現在滎口那邊也在修建防禦陣地,而且因為滎口的城防設施不強,因此代軍主要是在城邊修建了堅固的防禦工事。」
在這六七天的時間里,秦軍己有兩支運輸隊被蕃勇軍襲擊,燒毀了大批的糧草物資,另外還有多支巡邏隊、小股軍隊也遭到了蕃勇軍的襲擊,陣亡的秦軍士兵己超過了兩千人,而蕃勇軍陣亡的士兵卻不足百人。
羌瘣道:「聽說在幾天以前,魏王假己經正式任命高原為魏國相國,任命項棟為大司馬,由他們兩人付責城防事務。」
雖然說現在蕃勇軍的襲擊對秦軍的打擊還比較有限,但長期下去,肯定是對秦軍不利的,其實就是現在,己經對秦軍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每支運糧隊都加派保衛的士兵,也儘可能不讓小股軍隊出巡。另外也可以想到,每一次小勝的消息傳到大樑城之後,可以使魏軍的士氣大為提升。
眾將趕忙齊聲道:「是。」
王剪點了點頭,道:「現在我們遭受到了幾次代軍的襲擊。」
韓騰道:「回稟上將軍,魏國百姓素來敵視我秦國,中陽、宅陽、廣武、安城四城均位於中牟以西,現在都是我秦軍的後方,留著他們早晚必成為我秦軍的大患,而且還要派遣軍隊看守他們,有諸多不更,如果讓他們逃回大樑,還會又充作魏國的士卒,再殺我秦國之兵,因此只有殺光他們,才能減少這些麻煩。而且還能震懾其他各地的魏國百姓之心,使其不敢與我秦國為敵。」
王剪淡淡道:「王賁,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在魏國的戰場,楚國的事情,自然會有朝中的大臣去應付,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事情。」
王剪又沉思了片刻之後,才道:「現在魏國的防線己經初成體系,不過輕取,但我們也不能這樣一味的應對,跟著高原的步子走,而是應該以我為主,爭取主動,而且也有必要向魏軍顯視一下我們秦軍的威力,因此王我們明天出兵,大樑城前去向魏軍挑戰,看魏軍敢不敢出戰。」
因此從那以後,秦軍也相當忌諱殺俘,更匆論說是屠城,儘管秦王政也下令過屠盡邯鄲,但這一次屠城最終還是停止了,並沒有發生。而現在竟然發生了屠城的事件,王剪身為全軍主將,自然要過問一下。
姜桓武把蕃勇軍分為兩批,輪流出擊,而且每一次都將出擊的軍隊分散成千騎隊為單位,主要是針對秦軍的運輸隊、巡邏隊、小股軍隊下手。打得過就打,打不得就走,一擊得手,就立刻遠遁,來去如風,飄忽不定,將騎軍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也讓秦軍防不勝防。儘管韓騰的南陽軍戰鬥力極強,但南陽軍全都是步兵,在對付蕃勇軍時,也是有力使不上。
韓騰搖了搖頭,道:「大樑城高牆厚,本來就是易守難攻,就算沒有屠城之舉,我們也難以強攻而下,上將軍不是己有定計,掘黃河之水以灌之,如果大水一淹,大樑城民俱毀,還怕他們抵抗我們秦軍嗎?因此現在我們只要是全力進攻滎口,取得黃河的掘水口,就足夠了。」
王剪想了一想,又問道:「現在大樑城裡的情況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