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征途》目錄

第394章 渡河之戰(四)

第394章 渡河之戰(四)

秦軍不敢亂動,但蕃勇軍可不在乎,左右兩路的軍隊都可以輪流後撤出一段距離,然後下馬休息,吃飯喝水,並且將戰馬的韁繩鞍轡解下,讓戰馬在河岸邊啃草,而士兵們或坐或卧,到是十分放鬆,也讓秦軍羡慕不已。
儘管這時在黃河中的秦軍船隻還有三百多艘,但面對聯軍戰船的打擊,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而且絕大多數的船隻還著火,而在聯軍的打擊下,顧此失彼,根本就沒有餘力救火,結果讓火勢越燒越大,最終沉沒在黃河中。
這時代軍才派出一個人,向秦軍喊話,要求秦軍投降,但秦軍不理。後來每隔一個時辰,代軍就派人去向秦軍喊話,要求秦軍投降。一連三次,到了中午的時候,秦軍終於抗不住了,只好放下武器,向代軍投降。結果代軍不費一兵一卒,就將這五千余秦軍全部俘虜了。
而見到對方的騎軍如此厲害,秦軍也大為震驚,這才知道,一旦失去了陣列的掩護,雙方拉開了打,自己根本就不是對方的對手,因此明知這樣耗下去也是死路一條,但也還是不敢再向對方主動進攻。當然秦軍也覺得多耗一點時間,說不定會有轉機,而且到了天黑以後,也許能夠趁黑想一點辦法擺脫代軍。
不過這支騎軍趕到黃河岸邊之後,並沒有馬上像秦軍發動進攻,而是在距離秦軍陣列約二百左右的距離停了下來,同時分出了一千騎軍,繞到秦軍的東面。
而且這時代軍的騎兵也終於出現在了黃河岸,秦軍也立刻握緊了武器,準備作戰。剛才這些秦軍在岸上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後續船隊被聯軍的戰船擊敗,自己的船隻被燒毀,自已的同袍落入河水中被淹死,被敵軍肆意的砍殺,而自己卻無能為力。但現在卻是在岸上,因此在每一個秦兵心裏都攢足了力量,握緊了武器,準備和敵軍大戰一場,為死在黃河中的同伴報仇。
但結果卻讓秦軍大失所望,因為到了晚上,蕃勇軍在四周點燃了十幾個火堆,雖然不說是照得亮如白晝,但秦軍敢靠摸黑來擺脫代軍,也是不可能的。
而秦軍也久經戰陣,一見蕃勇軍分兵,就知道對方是打算對自己進行前後夾擊,因此也迅速的調速陣形,結成了一個圓陣,應對蕃勇軍的前後夾擊。
秦軍也終於明白,敵軍根本就不會主動來進攻自己,而是打算把自己耗死在河岸邊。明白了這一點之後,秦軍自然不甘心就這樣束手待斃,因此也派出五百軍隊,殺出陣列,試探著向蕃勇軍發動進攻,看一看蕃勇軍怎樣應對。
聯軍出動的兵力連同船工來內,也只有三千多人,出動的船隻也不過百余艘,而聯軍后傷亡僅僅只陣亡了四個人,另有十幾名士兵受傷,可以說聯軍取得了一場空前輝煌的勝利,而這也是秦國有史以來,敗得最慘的一戰。同時經過了這一戰之後,聯軍徹底控制了黃河水道,而秦軍的船隻損毀大半,就是剩下的船隻也不敢在渡河了,因此從戰略角度來說,聯軍也徹底將秦軍擋在黃河以北,取得了圓滿的勝利。
趕到岸邊來的騎軍一共有兩千人,都是蕃勇軍的騎軍,是由阿燃史乞沫帶隊,因為今天秦軍對滎口的進攻很兇猛,姜桓武要留在滎口,隨時準備出擊,協備守軍做戰。
圓陣是防禦力最均衡的陣形,因此最適合應對這種前後夾擊的戰場。秦軍訓練有素,變陣的迅速極快,就在蕃勇軍的騎軍到位之後,秦軍也己布好了圓陣,最外側是由盾牌手和長槍手組成,每支長槍都略向上抬起,斜指向前方,而弓箭手、弓弩手在他們身後,箭矢搭在弓弦上,弩弓也都已經張開,只等著蕃勇軍的騎軍衝上來,將對騎軍展開無情的打擊。
這十艘大船都是用可以容納百人的大船為基礎改造,整個船體做成了全封閉結構,外層還蒙上生牛皮,可以遮蔽箭矢,而且船隻的側舷被做成下寬上窄的正梯形,這內傾式結構是古代早期戰船的常見結構,可以使船隻行駛得更穩定,缺點是降低了行船的速度和靈活度,另外也容易上浪。叧外當兩船接舷時,因為側舷是內傾的,因此敵人難以進行跳舷作戰,而且在船頭還加裝了鐵錐,可以用於撞船作戰。
不水面上的戰鬥是結束了,但在黃河南岸還有先期上岸的五千秦軍,另外還有幾百名僥倖逃上岸來的秦軍,也加入到秦軍的陣列中來。
雖然在高原看來,這樣的船隻改進十分簡單,但在這個時代來說,這卻是第一種專門用於水戰的戰船,使戰船完全成為水戰的主要武器,而不是一個只是用來裝載士兵的載體。
戰鬥進到這個時候,秦軍己經共計陣亡了六萬餘人,而滎口、大樑依舊固若金湯,令秦軍覺得無懈可擊,現在渡河夾擊大樑的策略也徹底失敗,因此王剪也覺得束手無策,只好選擇和對手拼消耗,看誰耗得過誰。
蕃勇軍不進攻,秦軍自然也不敢亂動,因為秦軍全靠陣列禦敵,一旦陣列亂了,就會給敵軍以可乘之機。
但結果卻出忽秦軍的預料,蕃勇軍在東西兩面到位之後,並沒有急於向秦軍發動進攻,而是停了下來,和秦軍對持起來。
最後雙方耗了一夜,代軍可以輪流休息睡覺,而秦軍只能熬夜,雖然秦軍也能輪換休息,但構成圓陣的人數佔到七成以上,能夠輪換的士兵極少。而且攜帶的乾糧都吃完了,因此到了天亮的時候,秦軍又累又餓又困,已經不堪一擊了。
而整個戰場連綿達十余里,整個河面儘是燒得焦黑的殘船,破碎的船板,斷裂的桅杆,漂浮的屍體,樣孑好不凄慘。
這支秦軍就在清晨渡河,和蕃勇軍一直對持到了下午,秦兵們已經在河岸邊列陣了三四個時辰,也不禁是又累又餓,好在是這支秦軍還帶著少量的糧食,因為輪流從陣列中退下了吃些東西,總算是免強裏腹。
而在這兩隊大船的後面,還各跟著二十艘中型戰船,這些戰船基本沒有做太大的修改,士兵使用的武器也各有千秋,有弓箭,有長槍,還有短箭,而打擊的目標也以落水的秦兵為主,有時也會跟著大船一起,向秦軍的船發動進攻。
而這時聯軍的船隊發動了三批火船進攻之後,也終於進入戰船進攻的階段,以十艘大船為主,排列成兩行縱列隊形,順著水流駛向戰場。
雖然也有一些秦軍向戰船展開反擊,但聯軍的戰船是全封閉的,弓箭根本就無發射入,而從戰船中射出的箭矢、弩槍卻可以毫無顧忌的收割秦兵的生命。
楊端和雖然平安上岸了,但在黃河中至少還有超過三百艘各種船隻在掙扎求生,而且絕大部份船上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火焰,帶個黃河上煙霧迷散,嗆人肺腹。
另外,在出戰以前,所有的船隻都澆上黃河水,這樣就有了一定的防火能力,不怕敵人用火攻戰術。
見秦軍殺出了陣列,蕃勇軍可就不客氣了,立刻分派出三個百人隊,分從三個方向殺出,一輪衝殺,頓時將秦軍殺得大亂,結果還不到十分鐘,這場戰鬥就己經結束了,五百秦軍,逃回到秦軍陣列中去的還不到一百人。
而就在雙方的對持中,時間漸漸的流失,河面的戰鬥基本結束,剩餘的秦軍己經沒有能力再次渡河,也就是說,黃河南岸的這五千秦軍己經成了一支孤軍,不可能再得到任何的支援了。
而船內分為兩層,下層為倉儲和划船艙,共計有十二對長槳,如果全部槳力開動,可以使船速大大提升。而上層為作戰艙,可以裝入五十名士兵,使用的武器以弓弩為主。並且還裝配了三架床弩,正面,左右兩舷各設一架,並在左右兩舷各開十四個舷射箭窗口,進入戰場之後,左右的舷窗打開,可以對敵人進行射擊。
這一場水戰從上午十時左右,一直打到下午四時才基本結束,秦軍的船隻只有六十余艘逃回到黃河北岸,另有二十余艘到達了黃河南岸,總共逃生的也不過百艘。其他的船隻則全部都沉沒在黃河中,而渡河的兩萬五千秦軍,逃回黃河北岸的只有三千餘人,其餘也都全部葬身黃河,其絕大部份都是淹死,只有少部份是被聯軍的士兵所殺。
因此這十艘專業戰船加入戰場之後,剩餘的秦軍戰船在被火燒之後,立刻又遭到了新的打擊,從箭孔中連續射出箭矢,而且床弩也換上了小型弩槍,一次可以發射三支弩槍,頓時將剩餘的船隻上的秦兵打得紛紛中箭,不斷的掉進黃河裡,鮮血開始染紅了河面。
而這一天秦軍向滎口強攻了一天,陣亡了七千余秦兵,但也並沒有取得多少戰果,而到了晚上,王剪得知楊端和渡河慘敗之後,陣亡達兩萬餘人,也不禁大吃了一驚,想不到渡河不成,還敗得如此之慘,第二天自然不敢再向滎口進攻,只好退守到營地中,和滎口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