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夢時代》目錄

第2240章 享受公司成長的快樂(上)

第2240章 享受公司成長的快樂(上)

雖然52%的股份不能動,但依照LinkedIn的經營模式和盈利前景,每年的分紅也是一大筆數字,足夠她這一房的子孫們用。
這筆生意算起來,蕭奇算是大賺了。
很簡單的說,仙女公司的產業鏈條上的合作公司,股票雖然也有一時半刻的下降,但渡過了恐慌期之後,沒多久就恢復了正常,這段時間股票還在穩健的上漲。
如果高層和員工們不努力,那麼LinkedIn也就是二三十億美金的價值,你90%甚至100%的股份,也就是二三十億而已。
提起了蕭奇準備在美國收購和創辦的公司,那就不能不說現在手裡的幾家美國網路公司的狀況了。
很多在Facebook上有著良好銷售的遊戲和程序公司,股票市值也很堅挺。
只有那樣,他們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使用LinkedIn的企業和個人用戶,已經突破了2億人數,這個數字在金融危機的當頭,還有可能繼續不斷的大幅度攀升,相信提前4年達到3億會員用戶的目標,也不會是很困難的事情。
是二三十億的90%好呢,還是100億的80%好呢?
就如當初在創辦Cool Game時,蕭奇和霍夫曼商討的那樣,Cool Game最終是要賣出去的,因為它只是潮流,而沒有底蘊,如果能創辦成另一個藝電,那麼蕭奇就會保留股份。
也就是說,雖然余珊珊也就是52%的股份,但她的投票權卻多達78%。
因為它無論在APP STORE還是在Facebook上,都有著良好的業績,遊戲的數量和質量,都深得用戶們的喜歡,銷售數據非常不錯,所以藝電公司的市值在這段時間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漲到了270億美金左右,頗受市場的稱讚。
余珊珊並不懂LinkedIn的經營,但有蕭奇在,有霍夫曼和維爾納的互相合作和分擔權力,有世界性的會計事務所和律師公司來負責監督,當然沒有人能做手腳。
現在LinkedIn的總裁是蕭奇的老朋友霍夫曼,CEO是另一位創始者維爾納。
11.52%的藝電公司股票,並不能對藝電公司產生多大的決策影響,也不可能成為蕭氏家族基金的核心資產。
當然了,LinkedIn的上市應該是兩三年後,只有到那個時候,它的價值才會有比較充分的估算,說不準還會直接突破100億美金。
現在好了,正好是藝電公司和Cool Game合併,那麼蕭奇手裡的11.52%的股份,就成了一個有著歷史底蘊的公司的股份,憑藉著藝電的發展脈搏,不敢說100年,但繼續穩健的發展50年還是很有把握的。
而從Cool Game籌備到獲利退場,蕭奇只花了不到了一年的時間,這種恐怖的賺錢速度,難怪他已經被人稱作為「投資聖手」了。
從蕭奇購買LinkedIn股份到現在,LinkedIn的估值已經大幅上漲到了30億美金,但沒有人相信這會是LinkedIn的極限,連最為謹慎的蘇格蘭皇家銀行也給了LinkedIn的IPO50億美金估算,而這個數字到了上市以後,肯定會再次增加。
然後剩下80%的股份,至少要拿出30%放到股市上的,等到上市之後,再回購2%的股份,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現在蕭奇手裡還有11.52%的藝電公司股份,他是不打算再賣出去的了。
況且現在Cool Game的資產已經合併到了藝電公司,新潮流和老牌勁旅一旦合作,那麼產生的化學效應一定比歷史上它們兩家單打獨鬥要好得多了。
略開閑話不提。
從大的方向來說,最熱門的移動商務概念股,也是一個避風港。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份資產仍舊是一個優秀的資產,每年帶來的分紅回報都有不少。
因為相比起其它社交網站的靠天吃飯,LinkedIn有著很強的專業性,它在負責企業招聘這塊,有著很大的優勢,這種非常專業的網路公司,是最受到投資者們歡迎和信賴的。
光是想要全部獨佔的人,往往得到的反而是最少。
上市之前,蕭奇肯定會按照約定分出10%股份的。
蕭奇賣出Cool Game的所有股份,除了得到得到了99.2億美金的巨額回報,同時回收得到了Chose girl20%的股份,然後手裡還保持了11.52%的新藝電公司的股份。
那麼蕭奇給余珊珊設定的持有股份應該就是52%左右,而且很明顯就是二級股權架構模式,余珊珊持股的投票比例,一股是按照普通股1.5股來計算的。
金融危機的時候,也有不少的避風港。
無數的商學院和大學商業學科,早已經把蕭奇開始做生意以來的各種投資,都反覆的研究和琢磨,Cool Game的投資更是一個新興的熱點話題!
他只給Cool Game投入了13億美金,用於遊戲的開發和推廣,然後就換來了超過200億美金的回報,回報率超過了1500%。
2007年的9月份完成整個的收購工作之後,LinkedIn就在實質意義上成為了「余氏基金」的主要資產,占股比例達到90%,也保證了余珊珊在裏面的權力最大化。
所以老人家說得好,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比如很多在APP STORE上業績良好的開發公司,股票市值就沒有下降。
霍夫曼基本上不管運營的事情,而CEO維爾納也正是前世LinkedIn市值突破250億美金的最主要推手。
以後無論是留著作為固定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或者轉讓給哪個老婆,都是不錯的選擇呢。
好吧,其實如果兩個聯合起來想,最為突出的就是藝電公司。
理所當然的,LinkedIn已經成了新型的美國最大招聘社交網站,並且積極的在英國,在歐洲大陸發展著自己的事業版圖。
前世LinkedIn上市之後,一路高漲的股價和市值,就說明了投資者們的選擇。
購買LinkedIn的時候,蕭奇承諾過每年會投入不小於3億美金的投資,並且不會稀釋掉兩位創始者霍夫曼與維爾納手裡的5%股份,這筆資金和承諾,徹底的讓維爾納放下了心,從而認真的開始大力發展起了LinkedIn。
事實上,現在在美國,LinkedIn經過蕭奇的大筆資金的注入,已經提前把美國最大最早的招聘網站Monster給打得落花流水,搶佔了它高端客戶的80%,直接讓Monster市值在過去一年半之中暴跌60%以上。
和其它社交網站的無限制不同,LinkedIn從一開始就針對職業社交市場,讓職場的人們來加入,在裏面暢所欲言,展開各種交際,更在裏面尋求自己的各種發展機會。
如果按照市值100億美金的IPO計算,放出30%股份就會讓余珊珊得到30億美金的現金,而之後她持有的52%股份,價值也會達到128億美金左右,堪稱是豪富了。
畢竟蕭奇之前答應過,如果運作上市的話,會分配10%的股份給高層和職工們。
如果是LinkedIn和前世一樣的上市,那麼余珊珊肯定就不能擁有超過75%,這是最基本的規定。
你說說。
首先是蕭奇送給余珊珊的私房資產——LinkedIn。
余珊珊對於LinkedIn,並沒有讓它成為自己私有財產的打算,況且維爾納和一群工作人員們,可是很希望把LinkedIn運作上市的。
對於分股份這種事情,蕭奇從來都不會吝嗇。
但如果能讓高產和職工們看到發財和證明自身價值的希望,從而他們拚命的工作發展壯大LinkedIn,最後LinkedIn成功上市,市值卻超過100億美金,那麼80%的股份也有80億美金。
說白了,它就是華國的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而且LinkedIn的方式更加直接和沒有界限,而且更加的專業,從而也就比它們更有發展潛力。
除開職場中人互相交流的平台,LinkedIn的主要業務是給企業提供服務,以及提供各種解決方案,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獵頭招聘了。
一家公司的最終決策權就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股東決定,算下來就是66.7%就足夠執掌一個公司的命運,78%那就更加是一個公司的主宰了。
Cool Game現在已經不復存在,它已經被合併到了藝電公司,成為了藝電公司的一員。
第二個是已經給蕭奇帶來了充分回報的Cool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