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夢時代》目錄

第2622章 私有化和債務

第2622章 私有化和債務

也就是日本財團的本質,所以兩大銀行都不停的貸款給夏普會社,沒有讓它陷入困境。
還有很多的例子,都能說明日本完全是一個關起來自己玩兒的市場,只有他們出去征戰天下的,沒有別的公司能殺進來的。
因此在這些六大財團看起來,夏普的被收購私有化,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這個口子萬萬不能開,否則以後就會有更多的日本會社被收購,日本的經濟社會也會被外國人滲透,從而影響到日本的國計民生。
不僅僅是現在,蕭奇還知道,以後這兩大銀行也是一樣的支撐著夏普會社,夏普也因此成為了靠著貸款過日子的會社。
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的事情。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沃爾瑪和家樂福在全世界都是所向披靡,但在日本就是發展不起來。
在西方發達國家裡面,永遠都是實行的精英制的社會模式。
債務的本身不是問題,蕭奇有的是錢。
三星集團和仙女公司如果是私有化夏普會社,那麼他們就也要負擔起128億美金的債務。
金錢上沒辦法計較,收購方式沒辦法做手腳,那麼三和財團是不是沒有辦法了呢?
美國不經常這麼乾的么?
再比如說,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在90年代是如此的縱橫天下,可在日本市場連發展的機會都沒有——別說是幾千幾萬部,一年的銷售量幾百部都沒有!
雖然這些當官的說話當於沒說一樣,但有了外界這麼大的壓力,自然也是不敢做得太過分的。
面對這樣的局面,李健熙自己就在韓國開炮了。
除了蕭奇之外,其它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擁有如此多的現金流,所以在這方面和蕭奇爭鬥的話,完全就是自討苦吃。
自己財團之中,一個支柱性的產業就要被人收購,不但是一個危機,更是一個恥辱。
但問題在於,夏普和兩大銀行簽訂了一個協議,當他們沒辦法承擔債務破產,或者產權人發生變動的時候,兩大銀行有著優先的資產處置權。
但那也僅僅是產品而已,日本的這些六大財團的支柱會社們,可從來沒有被外國公司收購的例子。
說六大財團的那一百多個精英就是日本的主導,未免太誇張了一些,但他們如果聯合在一起,基本上在日本就沒有做不了的事情。
而且日本人又有著東方人獨有的抱團封閉的性格,不管他們在國際上採取什麼樣的經營模式,但日本市場,卻是基本上杜絕別的公司進入。
憑著瑞銀集團在歐洲的影響力,憑藉著花旗銀行在美國的影響力,可想而知的是到時候美國和歐盟都會跳出來,好好的教導一下日本小兄弟怎麼做人。
自然的,這樣的做法還是有些麻煩。
只要我不同意你收購,那麼理由都不用,直接就說不同意就行了。
在這一次的收購來看,夏普如果現在申請破產再生程序的話,那麼日本瑞穗實業銀行和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便是最優先的債權處理人,就有理由將夏普最核心的資產給拿出來,然後再把空殼子和一些沒有意義的財產交給蕭奇和李健熙,這樣蕭奇和李健熙的圖謀就完全的不能得逞。
他們對於這種明顯不佔理的要求,顯得非常的含糊,只是說要求雙方要仔細商談,而不是搞對立,希望夏普好,而不是弄得支離破碎,大家都玩不好。
其中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是日本第一大的商業銀行,瑞穗實業銀行是屬於日本第二大金融集團的瑞穗集團的旗下銀行,可謂是實力雄厚。
夏普有兩大債主,分別是日本瑞穗實業銀行和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
可是,日本政府的態度就顯得有些微妙了。
你沒看到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就是因為被信用降級了,所以折騰出那麼多的事兒嗎?
這麼幾年下來,夏普的欠款高達128億美金之多,雖然有著豐厚的資產,但綜合起來也是沒剩下多少了。
花旗銀行總裁韋德,在當天的一個經濟年會上,就對日本政府和夏普的行為,做出了批判:「這些日本人,一天到晚不認真做經濟,全都做一些歪門邪道的東西!我認為三大評級機構應該對他們好好進行再一輪的評估!這樣的國家,難道不該下調評級嗎?」
但不批準是一回事兒,去不去努力一下,卻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花旗銀行亞洲區行長莫奇耶夫也在當天的談話中聊到,「如果這種行為沒有人制止,那麼我們應該擔心,去日本做生意的人,合法權益能不能得到保障。花旗銀行可能保護不了他們的安全,應該由美國政府來展示公平公正的力量!」
他們知道,在金錢方面是打不垮蕭奇的,畢竟蕭奇手裡擁有超過2000億美金的現金流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然而他們也沒辦法在制度上挑毛病,因為這一次幫忙蕭奇和李健熙收購夏普會社股份的,是大名鼎鼎的瑞銀集團和花旗銀行,如果說這一次的收購不合法,想要不承認的話,首先得罪的就是這兩個巨頭。
然後緊接著就是三星的手機,也迅速的走進去,和在其它地方一樣,跟蘋果爭奪起了第一、第二的交椅。
也因為吵鬧了一番,夏普會社的私有化和債務問題,一下子就成為了全球的焦點!
什麼意思呢?
所以說,什麼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只看你肯不肯努力,做出的產品是不是很好。
這種方式,不但是蕭奇經常在用,其它的許多公司也都在用,如果揪住這點不放的話,會顯得非常的小氣。
為此日本經濟與產業部門的官員,只能出來說話,說日本政府和夏普會社,都沒有這個意思,只不過是現在處於討論的階段,所以才引起大家的誤讀罷了。
等到全部收購完畢了,他們在合攏在一個賬戶下面,那就形成了大規模的控股。
夏普是屬於關西地區的三和財團的一份子,雖然三和財團在六大財團之中排名靠後,但它的實力也絕對不容小視。
但這也是投放、證券公司收購的慣例了,通常他們會用許多賬戶去收購股票,每個賬戶最多只收購4.99%的股票,這樣就達不到申報的要求。
蕭奇倒是沒有說什麼,但他的鐵杆死黨花旗銀行就說話了。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夏普會社做出這樣的事情,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要說有點違規的地方,那就是超過5%的股份購買,必須報請股票交易市場和夏普會社知曉,而這一點他們沒有做到。
雖然三和財團的超過了70家的會社,加在一起市值也比仙女公司要少一些,但他們深入到各個行業的影響力,卻不是仙女公司能比的,那就更不用說是三星集團了。
至少在前世的兩三年以後,IPHONE手機就打進了日本市場,迅速的一統高端手機的天下。
這兩人的說話,簡直是刻薄得很。
困難之處在於,現在三星集團和仙女公司已經申請了私有化,作為管理層和掌權家族,並不擁有公司最大的股份,所以這樣的請求是不會得到批准的。
好吧。
以前的手機老大SONY,也只能是苦苦支撐,才能排到第三位而已。
當然不是!
尤其是在日本,這樣的情況就更加的普遍。
這純粹就是不要臉了啊!
因此,現在六大財團之中,雖然對三星集團和仙女公司很是不滿,但也沒辦法從操作程序上面挑毛病。
日本政府在這個問題上面,自然不會傾向於韓國人和華國人,所以積極的斡旋一下,到最後得到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結果,倒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可是,這一次三星集團和仙女公司出手得光明正大,他們讓瑞銀集團和花旗銀行幫忙收購股份,趁著日本股市慌亂的時候大筆買進,現在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絕大多數,完全可以提議私有化夏普,這是所有的股市法則之中所允許的。
「夏普會社這樣的做法,是對商業準則的踐踏!日本政府更是助紂為虐!如果大家都按照他們這樣來,誰還敢和日本人做生意?不僅僅是我,蕭奇先生也對此非常憤慨,如果我們的私有化進程受到了阻礙的話,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讓這些人知道什麼叫做雷霆之怒!」
只要你做得和蘋果IPHONE一樣的優秀,那麼連日本這種極度保守的消費國度,也會同樣的臣服。
具體的要怎麼處理,一切都按照法律來。
於是,夏普的會長高橋舜慶在和三和財團、瑞穗和三菱銀行商談了之後,立刻就大張旗鼓的提出了「破產再生申請」。
三星和仙女公司雖然強大,但如果按照財團模式來算的話,仙女公司都比三和財團要弱勢一些。
尤其是韋德,居然煽動三大評級機構給日本的主權信用降級,這可是天大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