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礦主》目錄

第967章 高潮的地球

第967章 高潮的地球

而遠在5700萬公里之外的地球,貝兒公主島航天中心的地面控制中心,所有的人先是收到了一連串清晰的歡笑聲,儘管還沒有確切的消息傳過來,但這種歡笑聲幾乎已經讓控制中心內的所有人都精神大振。
畢竟在這種成功的時候來上一支「勝利慶功煙」,誰也不會有意見的。
在倫敦,美麗的泰晤士河河畔,有著163歲年齡的威斯敏斯特宮鐘樓,古老的大本鍾再次上演了當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那一幕,巨大的大本鍾在三分鐘之內再次連響40下,用這種「大規模鳴鐘」的方式,來慶祝遠在5700萬公里之外的地球人第一次成功的降臨到火星。
從「巴奈特王子號」成功切入環火星軌道時就一直等候在控制中心的雨果·西格曼和馬特希茨,這兩位歲數加起來超過140歲的老爺子,此時正如兩個孩子一樣,相互擁抱著大笑。
至於華夏的一號首長和美國總統,此時也是相互緊緊的握住了彼此的手,用力的搖晃著,臉上都是按捺不住的笑容。
而那些一直在默默的進行工作的團隊成員,此時也是大笑的大笑,雀躍的雀躍,感謝上帝的感謝上帝,失聲痛哭的失聲痛哭……還有一些就是直接癱坐在椅子上,嘴裏也不知道在嘟囔著什麼……
幾乎是下意識的,「鯤鵬號」上的韓正與「鷹隼號」上的鮑勃·阿諾,鬆開了緊握在控制桿上的雙手。
儘管已經知道唐風他們成功的在火星表面降落,可施密茨老爺子依舊激動的難以自己,老爺子哆嗦著嘴唇,想要給唐風他們說上兩句恭喜的話,但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唐風笑著從兜里掏出了產自家鄉的「將軍」煙,遞給了身旁的亞歷山大·鮑里索夫同志,兩個人興沖沖的點燃了香煙,美美的嘬了一口。這個時候,船艙內的其他宇航員也不會抗議這兩個大煙鬼在這裏吸煙了,這個時候,也沒有人有那個心思去抗議了。
而在12個小時之內飛出了一百萬公里,現在距離地球已經5700萬公里的火星上,十二名宇航員在經歷了短暫的狂歡之後,都開始整點行裝,下一刻,就是他們將自己的腳印留在火星上的時候了。
美國紐約曼哈頓島上的聯合國總部廣場上,此時正是清晨的九點多,但就在這個時候,偌大的廣場上忽然騰起了無數的煙花。絢爛的煙花伴隨著周圍的歡呼聲,讓整個聯合國總部大廈前都成為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即便是在戰火連天的中東某區域,交戰的雙方也停止了相互之間的殘殺,將原本對準對方的槍口統統舉了起來,衝著天空發泄似的打光了一梭子又一梭子的子彈……
當然,這種歡呼聲也通過無線電傳播到了「鷹隼號」,引得「鷹隼號」上也是一片歡呼聲。而承載著這些歡呼聲的無線電波,將會在三分鐘之後抵達地球,向苦苦守候在那裡的地球人傳達這十二名宇航員的快樂。
因為下降時劇烈的顛簸,讓韓正和鮑勃·阿諾幾乎都不由自主的握住了登陸船的控制桿,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夠減少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別說是這兩位駕駛員了,就算是唐風,剛才手心中也是捏著一把汗。
而在華夏,此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而且一月份又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月份,但在華夏大地上,幾乎是無人入睡。幾乎所有的人都從家中湧上了街頭,用歡呼來慶祝人類第一次登陸火星成功。
而在這次人類等咯火星行動的基地和中心,位於西北太平洋中心地帶的貝兒公主島上,此時也是煙花絢爛,鞭炮齊鳴。幾百部大功率的射燈將整座貝兒公主島都籠罩了起來,讓這座日益變得美麗的島嶼,完全被絢爛的燈光和煙花所籠罩……
華夏的首都燕京,著名的紫禁城廣場上,一條條龍被舞動了起來,一頭頭的獅子被舞動了起來,一排排的煙花在夜空下絢爛的綻放,近十萬名群眾在這座廣場上歡歌載舞,共同慶祝這個可以說是全人類都值得驕傲的一刻。
而這個過程如果由人來控制的話,那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說,在某些方面,電腦卻是又比人腦厲害的多。
總而言之,因為韓正發回來的這條信息,讓整個地球都陷入到了高潮之中……
而且以控制中心為中心,這種歡樂還以電波的速度迅速向外界傳播,幾乎是在幾秒鐘之內,整個地球都陷入到了一種狂歡的氣氛中。
韓正在歡呼了一會兒之後,漸漸的按捺住內心的狂喜,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對著通訊儀說道:「地球,地球,這裡是火星,這裡是火星!巴奈特王子號上的『鯤鵬號』登陸船和『鷹隼號』登陸船各自攜帶六名宇航員,于地球格林尼治時間2022年1月17日的14點21分32秒,成功的在火星預定登陸地點成功實施登陸!所有人員安全,所有人員安全!設備安全,飛船安全!」
事實上,整個登陸行動完全是在登陸船上的主控電腦的控制下完成的,也只有計算力強大的主控電腦,才能夠準確的捕捉到登陸船降落時的姿態,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計算出某個噴口向外噴射的氣體量,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登陸船的下降姿勢調整到最佳。
畢竟是人類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降落在火星表面的,所以儘管這些宇航員都經過訓練,但下意識產生的恐懼和不安卻是根本就無法避免的。
然後,當二十多秒之後,「巴奈特王子號」的指令長韓正的聲音傳過來之後,整個貝兒公主島航天中心的控制中心內立刻就成為了歡樂的海洋。
「哇喔!我們成功了!」歡呼聲最先從亞歷山大·鮑里索夫同志的嘴裏響了起來,然後,彷彿是吹響了號角一般,整個登陸船內都響起了歡呼聲。
而這一刻,則是他們期盼了十多年乃至幾十年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