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目錄

第1547章 軍中不得蓄奴

第1547章 軍中不得蓄奴

在最初,遼東有建州女真,即使打敗了努爾哈赤之後還有許多殘餘力量,可以供遼東軍來進行打擊,功勛可以說是源源不斷,一直鞏固了遼東軍第一位的位置。然而,好景不長,從幾年前開始,建州女真已經被清剿得差不多了,哪怕一直向北進軍,也經常得不到好的戰果。
「那那些婦孺……抓回來以後怎麼處置?」太子忍不住再問。
於是,從幾年前開始,瀋陽就經常部署前去西方的征討行動,一支支部隊不斷地被調遣前往蒙古地區征討,給蒙古各個部族帶來了極大的恐怖,尤其是那些定居在離遼東極近的部族,比如那次全團一起征討的科爾沁部。
「這位是第八團的團正畢肅,剛才廖小栓所屬的就是他這一個團。」給太子解說的軍官還沒有從剛才的變故當中回過神來,所以解說有些心不在焉,「前幾個月,就是他帶著所屬的團一路西進,在作戰行動當中,打得蒙古科爾沁部殘匪抱頭鼠竄,斬獲極豐,而且所部損失很小,勝利班師回到瀋陽。經過遼東軍軍議署的審定和陳元帥的同意,決定給他頒發一枚三等銀蘭勳章。」
在被授予了銀蘭勳章之後,畢肅的臉微微有些發紅,就好像喝了酒一樣。
太子從旁邊的托盤裡面又拿起了一枚銀質的蘭花勳章,然後向這位團正湊了過去。
科爾沁部原本算是蒙古強部,擁有十分強大的實力,而且在建州女真崛起的時候極受籠絡,可以說是建奴最大的依仗。而在大漢建立之後,它也成了大漢的重點打擊對象。曹國公吉香指揮麾下的漠北軍幾次發動了針對它的征伐,在幾次會戰當中將這個部族的主力軍隊打得支離破碎,再也不敢和大漢軍隊爭鋒,他們為了躲避征討,分裂成了多支小股部族,四處流竄,更別提騷擾大漢的邊境了。
抱怨歸抱怨,大漢軍紀森嚴,如同前明那樣玩養寇自重的把戲是絕對不行的了,得另外想辦法。想來想去,最後大家就想到了「擴展戰區」的辦法來。從遼東往西去就是蒙古,在這一路上有許多蒙古部落,而他們也算是大漢的敵人,只要去清剿他們也能建立功勛。
不管心裏想什麼,能夠在遠超過自己人數的敵人的圍攻當中堅持了兩天兩夜,保住了自己和幾位戰友的性命,這就是真正的勇敢了。太子覺得論跡不論心,該授勛的還是要授勛,再說了,他肯在沒有別人知道的情況下說出自己害怕過、想要逃跑,這是誠實,他覺得不能因為一個人誠實而懲罰對方。
「來,把勳章給我。」
這些軍內的爭鬥畢肅作為團正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也知道不應該和太子說,所以他就有些猶豫躊躇了。
「科爾沁等部蒙古宿懷匪心,一直都在搶掠殘殺我大漢生民,而且他們行蹤飄忽不定,逐水草而居,並不是一直呆在蒙古,反而時常來到遼東就食。」想了片刻之後,他以一種穩妥的方式回答,「我等為國殺敵,四處征討,也無暇顧及他們到底是女真還是蒙古了!我們這次是頂著風雪一路進軍的,到了大漠裏面的時候因為風雪太大,就連嚮導都丟了方向,所以才造成那麼多將士們失散,幸虧將士三軍用命,硬生生地克服了困難,在風雪當中四處進軍,最後浴血奮戰絞殺了兩千蒙古戰兵,俘獲牛羊婦孺軍資無數。」
在前明時代,法令形同虛設,豪門巨室多蓄有大量私奴,尤其是在江南,大地主擁有大量奴僕,多至上千人。這種做法一來有違於人倫,而來也使得社會矛盾極度激化,在前明末年江南就多次出現奴僕不堪忍受壓榨揭竿而起的事例。
太子只是微微一笑,然後將這枚勳章掛在了他的胸前,鐵質的勳章散發出銀白色的光華,將這位瘦小的士兵襯托得倒有了幾分堅毅。
雖然他說得平淡無奇,好像已經習慣了一樣,但是話里話外的血腥氣仍舊讓太子微微打了個寒噤。可想而知,在進行清剿的時候,遼東軍到底有多麼決絕無情。斬草除根,這短短四字裏面,到底隱藏了多少血淚?
太子這無心的一問,倒是讓畢肅一下子犯了難。
「畢團正,你們之前是在進軍蒙古嗎?」等到授勛完成之後,太子將自己心裏的疑惑問了出來,「蒙古……蒙古不是曹國公那邊的大軍負責的嗎?」
「好。」太子仍舊微笑著,「到時候一定帶你去。」
接著,他從這位猶在流淚的士兵身邊走過,走向了另外一個身材頗為高大壯實的人身前。從軍服的式樣和徽飾來看,他是一個團正,高級軍官。
「還請再接再厲。」他又說了一遍,然後將這枚勳章湊了過去。
但是即使他們已經無法給大漢造成任何威脅,他們也依舊無法逃脫大漢軍隊的打擊,雖然漠北軍因為有許多更大的目標,已經將主力向更西轉移,但是遼東軍卻沒有放過他們,將他們當做了征討的目標。
在夾雜著敬佩和艷羡的視線當中,畢肅巋然不動,但是眼中的那一抹自得和興奮,確實怎麼也無法掩蓋的。
銀蘭勳章是除了元帥專有的金梅之外的最高等級的勳章,縱使是第三等,那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得到的,只有多年積功而且被上層看好的高級軍官才能夠得到。能夠得到這樣一枚勳章,也就代表他被高層所重視,有了更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
「是的,殿下,在遼東的時候,根據陳元帥的訓令,凡頑抗大漢天軍的部落,一旦被擊破就要把膽敢反抗的精壯男子全部處死,而婦孺也必須帶走。」畢肅十分平靜地回答,「這些部族民遊牧而居,不服王化,而且大漠當中搜索不易。如果我們只殺掉反抗的部族兵的話,那麼他們有婦孺在,還是可以很快就恢復元氣,然後生生不息,世代為患。所以之前中原屢次攻伐,都無法將其盡滅。鑒於此類教訓,所以元帥就覺得必須要斬草除根,才能讓中原萬民得一個平安。對遼東部族是如此,對蒙古部族自然也是如此。」
「本朝不許蓄奴,切不要因為小利而壞了大節!」太子一聽大驚。
沒有光輝的勝利就沒有功勛,沒有功勛就難以和其他各軍爭鋒,很快瀋陽就陷入到了煩擾當中,甚至有人暗地裡抱怨遼東軍剿賊剿得太積極兇狠,以至於把賊都給剿完了。
苦於在大漢駐遼東軍和駐蒙古軍兩支大軍的不停打擊下,早已經衰弱的科爾沁部現在更加衰弱,已經到了瀕臨消失的境地,再也不復當年的輝煌。
在太子的命令下,旁邊的托盤又被送回來了,他從托盤上拿起了勳章,然後走到了這個士兵的面前。
「殿下……多謝殿下!」他的嘴唇顫動,說著不成調子的話,「多謝殿下!」
淚水再度從他的眼眶中滾落,但是他這次卻不再恐懼,反而滿是感激。
「還請再接再厲。」因為這位團正身材實在太過於高大,所以太子只好微微踮起腳尖才將這枚勳章順暢地別到了他的胸前,當然沒有人對這頗為滑稽的一幕笑出聲來。
其實太子說得沒錯,在大漢初立的時候,為了明確作戰職責,朝廷給大漢各地的軍團劃分了各自的職權和戰區,陳昇為首的遼東軍負責的是遼東以及更北的戰區,而曹國公吉香則負責針對整個蒙古地區的作戰。
「婦孺?」太子的注意力被這個詞引開了。「婦孺也要一起帶走嗎?」
已經止住了淚水的廖小栓,呆若木雞地看著太子給他繼續授勛,他原本以為說出這一切之後自己就會被取消資格,而且也做好的心理準備,但是他沒有想到太子殿下居然還是給他授了勛,並且還在全軍面前誇獎他。
「婦女的話,大軍當中頗有老兵未曾婚配,所以可以指派給老兵婚配,剩下的就授予移民,畢竟移民裏面多為男子,婦女極少。」畢肅馬上回答,「至於孩童……也是授予移民,準備作為以後開荒的勞力。」
「謝……謝太子殿下!臣以後將繼續拚死作戰,為國效勞!」
遼東軍的這些小動作,漠北軍也心知肚明。不過漠北軍一直都有更多敵人可以去打,所以他們並不是特別反感這種做法,再加上吉香元帥很念舊情,所以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朝廷自然也並非毫無所覺,然而他們體諒遼東軍的難處,也覺得應該需要用不停打仗的辦法來保持遼東軍的戰鬥力,所以也並沒有多說什麼。不過這當然並非長久之計,所以朝廷內部一直都有調遼東軍去其他地方繼續作戰的議論,此次征日作戰恐怕也有類似的考慮在。
「殿下……請讓俺隨您一同去打日本!」廖小栓突然大喊了出來,「俺一定拚命幫您打!」